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轿车车身设计
轿车车身设计

轿车车身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乐玉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40081830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
《轿车车身设计》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轿车分类 1

一 轿车分类及车身特点 1

二 国内轿车产品介绍 4

第二节 轿车车身的演变与发展 13

一 车身结构的发展 14

二 车身外形的演变 15

第三节 轿车车身设计的特点及要求 17

一 轿车车身设计的特点 18

二 轿车车身设计的技术要求 21

三 关于轿车车身方面的法规及发展 22

第四节 现代轿车车身制造综述 23

一 轿车车身制造工艺简介 23

二 现代轿车车身制造技术及生产方式 29

第二章 轿车车身设计方法 31

第一节 新车型开发概述 31

一 轿车新车型开发的作用和分类 31

二 确定开发内容 32

三 概念设计 33

第二节 轿车车身总布置方案的确定 35

一 决定轿车车身总布置方案的主要因素 35

二 轿车基本构成方式的性能分析 36

三 轿车车身主要技术参数的初步确定 38

四 轿车车身设计要素 43

第三节 轿车车身设计程序 43

一 传统的车身设计方法及程序 44

二 现代车身设计方法及程序 48

第三章 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50

第一节 人体尺寸和人体模型 50

一 人体尺寸 50

二 人体模型 53

第二节 人体的姿势与布置 57

一 人体的舒适姿势 57

二 人体的布置设计 59

第三节 人体的操纵范围 61

一 手的操纵范围 61

二 脚的操纵范围 66

第四节 人眼的视觉和视野范围 68

一 人眼的视觉特征 68

二 人车视野范围 69

三 关于人车视野性设计的内容 73

第五节 人体头部位置包络线 79

一 人体头部位置包络线概念 79

二 人体头部位置包络线在车身布置图上的位置确定 79

第六节 人体工程学在车身布置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82

一 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82

二 车身室内居住性评价试验 83

第四章 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 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内容及设计原则 85

二 车身外表面特征位置点及作用 86

三 车身设计制图方法 87

四 车身结构分块 87

第二节 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88

一 轿车离地间隙设计 88

二 轿车车身底板的布置 89

三 轿车车身前围的布置 92

四 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设计 92

五 车门布置及上下车方便性 99

六 驾驶员视野校核 100

七 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他装备的布置 101

第三节 轿车车身最佳空气动力性设计 102

一 空气阻力与空气阻力系数 102

二 空气升力、侧向力与操纵稳定性 107

三 车身空气动力性与其他性能要求的协调 108

四 车身空气动力性设计 109

第五章 轿车车身结构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一 轿车车身总体的组成 113

二 轿车车身本体组成构件的特点 114

三 轿车车身结构的承载特点 115

第二节 轿车车架结构 118

一 轿车车架的结构要求 118

二 轿车车架的型式及构造 118

三 车身的悬置装置 121

第三节 轿车车身本体结构 122

一 车身前部结构 122

二 前围结构 124

三 车身地板结构 127

四 车身侧围结构 131

五 车身顶盖结构 135

六 车身后部结构 136

七 特殊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示例 137

第四节 轿车车门结构 139

一 轿车车门的组成及设计要求 140

二 门体结构设计 141

三 车门附件 144

第五节 轿车车身外装件和内饰结构 150

一 轿车车身外装件 150

二 轿车车身内饰结构 153

第六章 车身材料 158

第一节 车身材料概述 158

一 现代轿车车身材料的使用状况 158

二 作为车身用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 159

第二节 金属材料 159

一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 159

二 钢板 162

三 钢管 176

四 铝合金 176

第三节 非金属材料 181

一 塑料 181

二 车身上使用的其它非金属材料 187

第七章 轿车车身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一 车身结构强度、刚度和轻量化 193

二 强度与安全性 193

三 材料、耐久性与成本 194

第二节 车身强度和刚度分析 194

一 车身强度和刚度 194

二 车身强度、刚度试验 195

三 轿车车身或车架的刚度及评价 197

四 车身结构刚度有限元解析法 202

第三节 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 206

一 碰撞安全的车身结构 206

二 车身前部结构的碰撞安全性 207

三 车身后部结构的碰撞安全性 208

四 车身侧面结构的碰撞安全性 208

五 车辆翻车时的结构安全性 211

第四节 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211

一 汽车轻量化的进程与轻量化效果 211

二 车身轻量化设计技术 212

第五节 车身密封结构设计 217

一 车身前后风窗玻璃的安装与密封 217

二 轿车车门密封结构设计 220

三 发动机罩与行李舱盖的密封 223

第六节 轿车车身防腐结构设计 225

一 车身腐蚀部位的特征及主要腐蚀原因 225

二 车身防腐蚀设计措施 225

第七节 轿车车身通风结构设计 231

一 车身通风方式及通风口位置确定 231

二 车身通风结构设计 231

第八章 轿车车身设计实车图解 234

一 丰田·CELSIOR 四门箱型承载式车身 234

二 富士重工·SVX 两门双排座椅承载式车身 248

附录1 世界轿车车身布置尺寸及三视图 259

附录2 车身设计基本制图方法 270

附录3 驾驶员手伸及界面(ISO3958) 276

附录4 汽车车身尺寸(SAE J1100 JUN93) 2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