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审美价值系统
审美价值系统

审美价值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曾宪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020025188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暂缺《审美价值系统》简介
《审美价值系统》目录

序言 1

第一编 前文化审美价值系统 1

导言 1

第一章 前文化审美价值系统:物理--物质层次 2

第一节 审美物理价值因素 2

第二节 审美物理价值取向与价值距离 3

第三节 人类生存物理环境 6

第二章 前文化审美价值系统:生理--生物层次 8

第一节 审美生理价值因素 8

一、生理本能发生审美价值因素 9

二、生理潜能发生审美价值因素 12

第二节 审美生理价值取向与价值距离 14

一、审美生理价值距离图式 15

二、生理本能审美价值标准与尺度 16

三、生理潜能审美价值标准与尺度 20

第三节 人类生存生理环境 23

四、小结 23

一、两重生存生理环境对审美价值的制约 24

二、现实生理环境制约功能例释 25

三、审美生理价值系统模型图 29

第三章 前文化审美价值系统:心理--动物层次 29

第一节 审美心理价值因素 29

一、似本能发生审美价值因素 30

二、心理认知发生审美价值因素 32

三、心理意志发生审美价值因素 34

第二节 审美心理价值取向与价值距离 36

一、审美心理价值距离图式 36

二、心理似本能审美价值标准与尺度 38

三、心理认知发生审美价值标准与尺度 40

四、心理意志发生审美价值标准与尺度 43

一、两重生存心理环境对心理审美的制约 45

五、小结 45

第三节 人类生存心理环境 45

二、现实心理生存环境制约功能例释 46

三、审美心理价值系统模型图 51

第二编 文化审美价值系统 52

第四章 文化审美价值的生成 53

第一节 文化审美的历史发生 53

一、人的诞生与美的诞生 54

二、审美文化发生规律与黑格尔、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55

第二节 人的文化本质与社会本质 58

一、人的文化与社会本质 59

二、文化与社会现象形态分类 61

三、文化与社会审美之现实生成 63

第三节 文化审美价值特征与分析 65

一、文化因素价值属性的获得 65

二、文化价值与文化功利价值 66

第四节 走出“实践美论”之理论困境 68

第五章 文化审美价值距离 71

第一节 文化审美价值距离释义 71

一、文化审美价值距离图式 71

二、文化审美价值距离构成及其制约意义 72

三、文化审美价值距离制约意义溯因 73

第二节 文化审美价值距离与文化审美相对性 78

一、文化审美价值距离的动态性与个体审美的层递性 78

二、文化审美价值距离的差别性与文化审美的层次性 80

第六章 专业文化审美价值 82

第一节 专业文化审美尺度 82

一、专业文化价值尺度:“难能为美” 82

二、专业文化审美中的双重评价尺度 85

一、内外行文化审美的差异现象 89

第二节 专业与非专业文化审美尺度 89

二、内外行文化审美差异现象溯源 91

三、在内外行矛盾中追求艺术的雅俗共赏 97

四、关于文化审美差异性的小结 99

第七章 人类生存文化环境 100

第一节 人类生存文化环境的制约功能 100

一、人类生存文化环境定义 100

二、历史分工与专业价值取向的形成 101

三、技术革命与专业价值取向的转变 107

四、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 108

第二节 文化生存环境单纯性特征 109

一、专业文化环境单纯性 109

二、专业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联与界限 111

三、文化审美价值系统图式 114

第三编 社会审美价值系统 116

第八章 社会审美价值的生成 117

第一节 社会审美关系的现实生成 117

一、社会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118

二、社会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成 120

第二节 社会审美价值特征与分析 123

第三节 走出“社会美论”之理论困境 125

第九章 社会审美价值距离 128

第一节 社会价值距离及其制约意义 128

一、社会审美价值距离图式 128

二、社会价值距离构成及其制约功能 129

第二节 社会价值距离制约机制溯因 130

一、群体角度的理论阐释 131

二、个体角度的理论阐释 133

三、“难能为美”的理论阐释 135

一、社会价值的静态性与齐整性 136

第三节 社会审美价值尺度特征 136

二、社会价值尺度之特异性与对立性 138

三、社会价值尺度与文化价值尺度的关联与界限 140

第十章 人类生存社会环境(上)--宏观社会文化环境 143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宏观--空间环境 143

一、社会文化环境定义与层次划分 144

二、宏观--空间社会文化环境与异质民族文化 144

第二节 古希腊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论 146

一、希腊与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146

二、中国与西方社会习俗、审美差异例释 148

第三节 宏观--时代环境与现代派艺术 150

一、围绕现代派艺术的认识对峙 151

二、现代派艺术与西方政治危机 152

三、现代派艺术与传统美学 153

四、现代派艺术反传统之时代背景 155

第四节 现代派艺术社会审美特征 157

一、现代派艺术的反传统特征 157

二、现代派艺术怪异形象刺激元素 161

第十一章 人类生存社会环境(下)--中观微观社会文化环境 166

第一节 中观社会文化环境 166

一、地域社会文化环境 166

二、断代社会文化环境 168

三、阶级社会文化环境 171

第二节 微观社会文化环境 175

一、习俗社会文化环境 175

二、时尚社会文化环境 177

三、社区社会文化环境 181

四、职业社会文化环境 183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之关联 185

一、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图式 186

二、社会审美价值系统模型图式 189

第四编 人类共同审美价值系统(上) 191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共同美 193

第一节 人文价值与文化共同美 193

第二节 文化共同美构成因素 196

一、人文价值因素比重结构图式 197

二、素质美与人文美 198

第三节 文化共同美专业 200

一、人文价值距离与文化共同美专业 201

二、文化共同美--科学美 204

三、体育美 206

第十三章 艺术文化共同美 209

第一节 艺术的定义 209

一、艺术的分类与艺术的定义 210

二、艺术审美价值的双重构成 211

三、艺术美价值构成图析 214

第二节 艺术局限的克服与超越 217

一、艺术局限的分类与差异 218

二、艺术局限“量”与“质”的克服 220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完善与创新 223

一、艺术贵在创新的理论内蕴 224

二、艺术创新的适宜范围 224

三、“局限克服”与“艺术创新”之比较 228

第四节 艺术内容中的智慧、学识和哲理 229

一、艺术内容中的智慧 230

二、艺术内容中的学识 231

三、艺术内容中的哲理 233

第十四章 人类社会共同美 234

第一节 社会共同美因素的客观存在 234

一、人类共同社会价值因素存在的客观实证 235

二、社会共同美的局限性与复杂性 237

一、自由的分类 239

第二节 自由概念的疏义 239

二、关于社会自由 242

第三节 社会共同价值规范因素 245

第四节 共同社会规范美 249

第十五章 人类共同品格美 252

第一节 人性概念及其性质分类 252

第二节 共同人格价值因素 256

第三节 人类常德价值因素 258

一、良知、怜悯、诚实、信义 258

二、自律、守法、正直、公平 260

第四节 人类美德 、圣德因素 263

一、仁慈、善良、博爱、助人 263

二、忘我、忠诚、牺牲、奉献 266

第五节 道德美与人格美 268

一、诸层人格价值因素的关联与差距 268

二、道德美 270

三、人格美 272

第十六章 人类共同品质美 274

第一节 主体品质及其构成 274

一、主体品质定义 275

二、主体品质及人类本质诸价值因素构成图 276

三、主体品质及其与素质、品格互促关系 279

第二节 主体自识品质 280

第三节 主体理性品质 284

一、务实、勤劳、节俭 284

二、求真、好学、谦虚 286

第四节 主体文明品质 289

一、文明品质与文明生活规范 289

二、人类文明生活方式 290

一、理性文明品质美 293

第五节 品质美与人品美 293

二、品质美与素质美、品格美 297

三、心理品质美 298

四、人品美 300

第五编 人类共同审美价值系统(下) 304

第十七章 人类共同美增值因素 305

第一节 文化与社会价值增值因素 305

一、商品价值增值效应 306

二、名分价值增值效应 308

三、历史价值增值效应 314

第二节 自然增值因素与增值效应 315

一、时间增值效应 316

二、空间增值效应 317

三、真实性增值效应 319

四、新闻性价值增值效应 320

第一节 人类解放历史尺度 322

第十八章 人类共同美尺度 322

第二节 人类文明尺度--科学、人道、理性 324

第三节 文明尺度与历史尺度的关系 329

第十九章 文明尺度的共时性评价 332

第一节 文明尺度具体操作 332

一、文化价值因素之文明评判 332

二、社会价值因素之文明评判 334

三、主体品质因素之文明评判 339

第二节 现代人的文明形象美 343

第三节 文化与社会客体的双重价值评价 345

一、文化客体的双重价值评价 346

二、社会客体的双重价值评价 347

第四节 人道正义尺度评价两难 348

一、道德正义两难例释 349

二、道德与法的正义对立例释 351

三、法的正义两难例释 352

第五节 人类文明本身之两难处境 353

第二十章 历史评价与文明评价 357

第一节 历史尺度具体操作 357

第二节 历史与文明尺度交叉评价 361

一、历史尺度与人道尺度交叉评判例表 362

二、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独立评价对象 363

三、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交叉评价对象 365

第三节 文明与历史尺度复合操作例释 370

一、复杂人客体的复合价值解析 371

二、复杂物客体的复合价值解析 374

第二十一章 人类生存文明环境 378

第一节 人类生存文明历史环境 378

一、人类类本质承传机制的理论对立 379

一、人类类本质承传的理性与遗传因素 382

三、人类类本质承传的文化生态环境 385

四、人类生存文明历史环境构成图式 387

第二节 人类生存现实文明环境 390

一、人类生存现实文明环境的特殊性 390

二、人文价值因素随境变化例释 391

三、人类社会价值规范随境变化例释 394

四、人格价值因素随境变化例释 395

五、人品价值因素随境变化例释 399

六、人类共同价值因素随境变化的原因 400

第三节 人类生存文化符号环境 401

一、作为人类价值载体的文化符号系统 402

二、文化符号对人类价值的客观影响 404

第四节 人类生存社会文化环境综论 406

附录:审美鉴赏系统模型简说 411

后记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