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现代领导能力手册
现代领导能力手册

现代领导能力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岁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767752
  • 页数:655 页
图书介绍:
《现代领导能力手册》目录

绪论篇 1

绪论 1

(一) 领导能力概述 1

(二) 领导能力与知识、技能 2

(三) 领导能力的类型 4

(四) 领导能力的作用 6

1. 它是知识综合发挥的基础 6

2. 它是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的条件 6

3. 它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保证 6

4. 它是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本领 6

5. 它是带领一班人,团结群众的凝聚力 7

6. 它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阶梯 7

(五) 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 7

1. 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理论与知识 7

2. 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 8

3. 要善于总结经验 9

4. 要敢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9

5. 要自觉地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9

(六) 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的意义 10

1. 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是维护和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10

2. 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是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任务的需要 11

3. 培养和提高领导能力是党政干部队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 11

基础能力篇 13

一 感知能力 13

(一) 感知能力概述 13

1. 什么是感知 13

2. 感知的生理机制 14

3. 感知和知觉的种类 15

(二) 知觉的特性 16

1. 知觉的整体性 16

2. 知觉的选择性 16

3. 知觉的理解性 17

4. 知觉的恒常性 18

(三) 感知能力对领导工作的意义 18

(四) 社会知觉与领导工作 20

1. 社会知觉的概念 20

2. 社会知觉的内容 20

3.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几种偏差 22

4. 社会知觉效应的应用 23

(五) 领导者感知能力的自我培养 24

1. 提高一般感知能力 24

2. 善于识别错觉 25

3. 增强社会知觉能力 25

二 观察能力 27

(一) 观察能力概述 27

1. 观察能力 27

2. 观察能力的特点 28

3. 观察的心理品质 28

(二) 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 29

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30

2. 积累观察的知识 30

3. 必须系统进行观察 31

4. 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32

(三) 观察能力的类型 33

1. 在操作形式上,有描写型、解释型 33

2. 在操作过程上,有主观型、客观型 33

(四) 掌握观察的方法 34

1. 比较法 34

2. 追踪法 35

3. 提问法 35

4. 无控制法 36

5. 总结提高法 36

三 记忆能力 38

(一) 记忆能力概述 38

1. 记忆 38

2. 记忆机制 38

3. 记忆作用 40

(二) 记忆过程与分类 42

1. 记忆过程 42

2. 记忆种类 43

(三) 记忆规律 44

1. 意向律 44

2. 联系律 45

3. 干涉律 47

4. 强化律 49

(四) 常用的记忆方法 51

1. 直观形象记忆法 51

2. 人名人貌记忆法 51

3. 系统归纳记忆法 52

4. 自编提纲要点记忆法 52

5.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52

6. 趣味与争论记忆法 52

7. 数字材料记忆法 53

(五) 提高记忆能力的途径 53

1. 充分运用有效识记的各种条件 53

2. 发挥个人的记忆优势 55

四 思维能力 56

(一) 思维能力概述 56

1. 思维能力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内容 56

2. 思维的基本形式 57

3. 思维的分类 58

(二) 思维能力的应用过程 60

1. 比较和分类 60

2. 抽象和概括 60

3. 归纳和演绎 61

4. 分析和综合 62

(三) 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思维品质 62

1.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62

2. 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63

3.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63

4. 思维的独创性 63

(四) 现代领导者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 64

1. 克服影响思维的心理因素 64

2. 善于学习,勤奋探索 65

3. 联系群众,集思广益 66

4. 深入基层,勇于实践 66

5. 多思 66

五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67

(一)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概述 67

1.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67

2.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 69

(二) 分析、解决问题应坚持的原则 71

1. 客观性原则 71

2. 具体性原则 72

3. 全面性原则 72

4. 重点性原则 73

(三)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 73

1.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74

2.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74

3. 提高知识素养和心理素质 76

4.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77

六 意志能力 79

(一) 意志的概述 79

1. 什么是意志 79

2. 意志的生理机制 79

3. 意志的本质 80

4. 意志与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81

(二) 意志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 82

1. 坚强的意志是领导者顺利地、有效地进行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 82

2. 坚强的意志是领导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条件 83

3. 坚强的意志是领导者抵制不良诱惑,防止腐化堕落的重要条件 83

4. 坚强的意志是领导者直接影响整个群体士气的重要条件 83

(三) 领导者良好意志的表征 84

1. 自觉性 84

2. 果断性 85

3. 坚韧性 86

4. 自制力 87

(四) 现代领导者培养意志能力的途径 88

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89

2. 发展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89

3. 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89

4.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磨练 90

5. 选择最佳参照 90

6. 用警句格言、座右铭自我约束 91

7. 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91

七 表达能力 93

(一) 表达能力概述 93

1. 表达能力 93

2. 现代领导者尤其需要增强表达能力 93

3. 表达能力的特征 94

(二) 口头表达能力 96

1. 口头表达能力概述 96

2. 吸引听者注意的能力 97

3. 实现预期效果的能力 100

(三) 书面表达能力 105

1. 书面表达能力概述 105

2. 提炼观点的能力 106

3. 选用材料的能力 107

4. 布局谋篇的能力 107

5. 叙述论证的能力 108

6. 文字表现能力 109

7. 修改能力 110

8. 把握文体特点的能力 111

9. 快速行文的能力 111

八 创造能力 113

(一) 创造能力概述 113

1. 创造能力 113

2. 创造性思维 114

3. 想象在创造中的作用 115

4. 非逻辑思维因素在创造中的作用 116

(二) 创造能力的表现 117

1. 发现问题--敏锐的观察能力 118

2. 统观全局--统摄的思维能力 118

3. 拓宽思路--求索答案的能力 118

4. 借鉴经验--开拓新路,转移经验的能力 119

5. 远见卓识--预见未来的能力 119

(三) 创造技法 120

1. 智力激励法 120

2. 列举法 122

3. 检核表法 124

4. 类比法 127

5. 组合法 128

(四) 培养提高领导者的创造能力 130

1. 克服影响创造能力的阻力 130

2. 努力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创造能力 131

专门能力篇 134

九 驾驭环境能力 134

(一) 驾驭环境能力概述 134

1. 驾驭环境能力 134

2. 驾驭环境能力特征 134

(二) 领导环境的特点 136

1. 整体性 137

2. 层次性 137

3. 结构性 137

4. 相关性 138

5. 动态性 138

(三) 领导者与各种环境的关系 138

1. 领导者与社会经济环境 138

2. 领导者与社会政治环境 139

3. 领导者与科学技术环境 140

4. 领导者与社会文化环境 141

5. 领导者与自然地理环境 142

(四) 领导者掌握驾驭环境的技巧 143

1. 正确地认识环境 143

2. 灵活地适应环境 145

3. 有效地利用环境 147

4. 科学地改造环境 148

十 总揽全局能力 151

(一) 总揽全局能力概述 151

1. 总揽全局能力 151

2. 把握总揽全局能力的内在要求 151

(二) 领导者要掌握总揽全局的主动性 153

1. 要认真研究社会思潮 153

2. 要抓住主要矛盾 154

3. 要从事务堆里解脱出来 155

(三) 增强全局意识,做维护全局的模范 156

1. 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157

2. 要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158

3. 要处理好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158

十一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159

(一)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概述 159

1.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159

2. 领导者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特征 162

(二) 驾驭市场经济应确立的观念 163

1. 市场观念 163

2. 竞争观念 164

3. 平等观念 165

4. 时效观念 166

5. 法制观念 166

6. 信息观念 167

(三) 培养和提高领导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168

1. 在思想观念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168

2. 在学习上,由政治向政治与经济结合转变 169

3. 在决策上,注重向宏观转变,抓目标导向,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169

4. 在政策导向上,从市场需要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70

5. 在手段上,注重向运用经济、法制手段转变 170

6. 在方式上,注重向开放式转变,开展全方位活动 171

7. 在实践中,坚持从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71

8. 在用人上,注重向重用开拓创新型人才转变,敢于大胆启用新人 172

十二 决策能力 173

(一) 决策能力概述 173

1. 决策能力 173

2. 决策的构成 173

(二) 决策的类型和内容 174

1. 决策类型 174

2. 决策内容 176

(三) 领导者的科学决策 176

1. 科学决策的基本特征 176

2. 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 178

(四) 领导者决策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 181

1. 决策的基本原则 181

2. 决策的程序 182

3. 决策的方法 184

(五) 加强领导者的修养,提高决策水平 185

十三 执行政策能力 186

(一) 执行政策能力概述 186

1. 政策 186

2. 政策的特征 186

(二) 执行政策应坚持的原则 189

1. 总政策与具体政策相结合 189

2.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89

3.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190

4. 执行和创新相结合 191

5. 取信于民 191

(三) 执行政策的客观要求 192

1. 执行政策态度要坚决 192

2. 执行政策要全面 192

3. 执行政策行动要迅速 193

4. 执行政策方式要灵活 193

5. 执行政策方法要创新 193

十四 用人能力 195

(一) 用人能力概述 195

1. 用人能力 195

2. 用人能力特征 195

(二) 用人应坚持的原则 196

1. 任人唯贤 196

2. 德才兼备 197

3. 五湖四海 198

4. 用育并重 198

(三) 要坚持选人用人的标准 199

1. 坚持标准选好人 199

2. 扬长避短用好人 199

3. 用人不疑信任人 200

4. 关心爱护培养人 200

(四) 要采用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201

1. 竞争择优用人机制 201

2. 创造新的用人机制必须扫除思想障碍 202

十五 调查研究能力 204

(一) 调查研究能力概述 204

1. 调查研究能力 204

2. 调查研究能力特征 204

(二) 调查研究应坚持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205

1. 调查研究的原则 205

2. 调查研究的作风和态度 207

3. 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208

(三) 调查研究的类型和基本方法 210

1. 调查研究的类型 210

2. 调查研究的方法 211

十六 科学预测能力 215

(一) 预测能力概述 215

1. 预测能力 215

2. 预测能力特征 215

3. 科学预测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216

(二) 科学预测应坚持的基本原理 217

1. 连续性原理 217

2. 相似性原理 217

3. 因果性原理 218

4. 系统性原理 219

5. 反馈性原理 219

6. 可能性原理 220

(三) 科学预测的程序和方法 220

1. 科学预测的程序 220

2. 科学预测的方法 222

十七 开拓能力 228

(一) 开拓能力概述 228

1. 开拓能力 228

2. 开拓能力特点 228

(二) 开拓型领导者应具备的品格 230

1. 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 230

2. 具有积极的争先意识 230

3. 具有科学的冒险精神 231

4. 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231

(三)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创领导工作新局面 231

1. 要放开眼界,善于博采众家之长,打开认识新境界 231

2. 要敢于变通,采取改革的新手段 233

3. 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开拓新领域 234

4.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打开领导工作新局面 235

十八 组织指挥能力 237

(一) 组织指挥能力概述 237

1. 组织指挥能力 237

2. 组织指挥能力特征 238

(二) 组织指挥应坚持的原则 240

1. 方向性原则 240

2. 坚定性原则 240

3. 统一性原则 241

4. 逐级指挥的原则 241

5. 灵活性原则 242

(三) 领导者组织指挥的方式 242

1. 直接的和间接的 243

2. 指令式的和指导式的 243

3. 强制式和非强制式的 244

十九 协调能力 246

(一) 协调能力概述 246

1. 协调能力 246

2. 协调能力特征 246

(二) 领导者协调的原则 248

1. 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原则 248

2. 实事求是的原则 248

3.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248

4. 发展生产力的原则 249

5. 长期性的原则 249

6. 综合性的原则 249

7. 平等公正的原则 250

(三) 领导者协调的内容 250

1. 内部环境协调 250

2. 外部环境协调 256

(四) 领导者协调的方法与艺术 258

1. 统筹法 258

2. 教育法 259

3. 控制法 259

4. 与人为善法 260

5. 规劝疏导法 260

6. 相互退让法 260

7. 制将抑相法 261

8. 行政惩处法 261

9. 侧翼攻心法 261

10. 目标转移法 261

二十 现代管理能力 263

(一) 现代管理能力概述 263

1. 现代管理能力 263

2. 现代管理能力特点 263

(二) 现代管理的原理 264

1. 系统整体性原理 264

2. 要素有用性原理 264

3. 动态相关性原理 265

4. 时空变化原理 266

5. 信息传递原理 266

6. 控制反馈原理 267

7. 人的能动性原理 268

8. 规律效应性原理 269

(三) 实行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 269

1. 以质量为中心的信誉管理 269

2. 以效益为核心的战略管理 272

3. 依靠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 277

二十一 业务实施能力 282

(一) 业务实施能力概述 282

1. 业务实施能力 282

2. 业务实施能力特点 283

(二) 业务实施的原则 285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 285

2. 全局性原则 286

3. 两手抓原则 288

4. 依靠群众原则 289

(三) 组织业务实施的必然要求 290

1. 吃透“两头” 291

2. 确定目标 292

3. 制定实施方案措施 294

4. 寻求实施方案的结合点 295

5. 有步骤地组织群众实现目标 296

二十二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98

(一)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概述 298

1. 理论联系实际 298

2. 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 298

3. 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构与功能 300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301

1. 有的放矢 301

2. 具体的结合 301

3. 历史的统一 302

(三)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本途径 302

1. 掌握理论武器 302

2. 熟悉客观实际 303

3. 找准结合点 304

二十三 求实务实能力 305

(一) 求实务实能力概述 305

1. 求实务实能力 305

2. 求实务实能力特征 305

(二) 充分发挥求实务实的能力 307

1.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07

2. 要敢于实事求是 309

3. 要善于实事求是 310

4. 要有扎实的求实务实工作作风 312

二十四 “两手抓”能力 317

(一) “两手抓”能力概述 317

1. “两手抓”能力 317

2. “两手抓”能力特征 317

(二) 坚持“两手抓”的客观必然性 319

1. 坚持“两手抓”的理论依据 319

2. 坚持“两手抓”的现实依据 321

(三) 领导者应自觉地坚持“两手抓” 322

1. 强化运用意识,自觉地坚持“两手抓” 322

2. 制定硬性措施,保证“两手抓” 324

3. 从实际出发,认真地落实“两手抓” 326

二十五 监督检查能力 327

(一) 监督检查能力概述 327

1. 监督检查能力 327

2. 监督检查的内容 327

(二) 监督检查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29

1. 获得信息的特殊途径 329

2. 实施领导的基本手段 330

3. 激励下级的重要方式 330

4. 完善规章制度和克服官僚主义的有力措施 331

(三) 领导者监督检查操作的类型和原则 331

1. 监督检查操作的类型 331

2. 监督检查操作的基本原则 333

(四) 监督检查的程序和途径 336

1. 充分准备,明确目的 336

2. 深入实际,掌握实情 337

3. 分析现状,制定方案 337

4. 组织实施,调整控制 338

5. 追踪检查,保证落实 339

二十六 联系群众能力 340

(一) 联系群众能力概述 340

1. 联系群众能力 340

2. 联系群众的必然性 340

(二) 领导者联系群众应树立的基本观点 341

1.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341

2.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42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42

4.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342

5. 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343

6. 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343

(三) 领导者联系群众的基本原则 344

1. 率先垂范原则 344

2. 民主平等原则 346

3. 群众利益原则 348

4. 务实求实原则 350

(四) 领导者联系群众的方法与途径 351

1. 要一切为了群众,做人民的勤务员 351

2. 要一切依靠群众,做群众的学生 352

3. 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要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 353

4. 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354

5. 要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 358

二十七 总结工作能力 359

(一) 总结工作能力概述 359

1. 总结工作能力 359

2. 总结工作的作用 359

3. 总结工作的特征 360

(二) 总结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361

1. 明确目的性 361

2. 把握准确性 362

3. 注重业务性 362

4. 突出理论性 363

(三) 总结工作的方法 363

1. 自上而下 363

2. 自下而上 363

3. 上下结合 364

4. 领导者亲自动手 364

(四) 总结的写作 364

1. 写作前的准备 364

2. 总结的写作 365

(五) 总结经验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367

1. 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的关系 367

2. 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关系 368

3. 全局性经验和局部性经验的关系 368

4.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368

二十八 控制能力 369

(一) 控制能力概述 369

1. 控制能力 369

2. 控制能力特征 369

(二) 控制的原则 371

1. 全局性 371

2. 及时性 372

3. 过程性 372

4. 有效性 373

(三) 控制的方式 374

1. 指令控制 374

2. 诱导控制 375

3. 监督控制 375

4. 威胁控制 376

5. 自我控制 376

二十九 应变能力 379

(一) 应变能力概述 379

1. 应变能力 379

2. 应变能力特征 379

(二) 领导者应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380

1. 感知敏锐 380

2. 思维灵活 381

3. 决策果断 382

(三) 领导者实施应变的客观要求 382

1. 把握应变对象 382

2. 把握应变原则 383

3. 把握应变方法 383

三十 社会活动能力 385

(一) 社会活动能力概述 385

1. 社会活动能力 385

2. 社会活动能力特征 385

(二) 领导者实施社会活动的客观要求 386

1. 扩大活动范围 386

2. 讲究活动方法 387

3. 现代领导者应展示的社交风度 388

4. 现代领导者进入社交的“角色” 389

(三) 领导者要拓宽社会活动途径,广交朋友 390

1. 广泛参加社会活动 390

2. 广交朋友 392

三十一 运用智囊能力 394

(一) 运用智囊能力概述 394

1. 运用智囊能力 394

2. 运用智囊能力的内容 395

(二) 在领导活动中运用智囊能力的地位 396

1.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96

2. 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397

3. 领导者提高才智的迫切要求 398

(三) 现代领导者应具有咨询意识与观念 398

1. 咨询工作是决策者的一种智力扩大与延伸 399

2. 接受咨询是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前提与保证 399

(四) 现代领导者应掌握的智囊技术 400

1. 选准智囊人物 400

2. 创造智囊团工作的环境 400

3. 正确对待智囊人物的意见 401

4. 注重智囊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402

三十二 运用信息能力 404

(一) 运用信息能力概述 404

1. 运用信息能力 404

2. 运用信息能力的内容 406

(二) 现代领导者应具有运用信息能力 407

1. 运用信息能力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407

2. 运用信息能力是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408

3. 运用信息能力是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409

(三) 现代领导者应牢固树立信息观念,掌握信息源 410

1. 牢固树立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 410

2. 掌握信息源,多渠道的获取信息 411

(四) 现代领导者要精心筛选,认真分析,正确处理决策信息 413

1. 要精心筛选信息 413

2. 要认真分析信息 414

三十三 依法办事能力 416

(一) 依法办事能力概述 416

1. 依法办事能力 416

2. 依法办事能力特征 416

(二) 领导者坚持依法办事的意义和作用 418

1. 坚持依法办事可以保证领导和管理有序 418

2. 坚持依法办事可以加强领导和管理系统的稳定 419

3. 坚持依法办事可以有效地调解各种领导和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419

4. 坚持依法办事可以促进领导和管理系统的发展 419

(三) 领导者坚持依法办事应遵循的原则 420

1. 封闭性 420

2. 客观性 420

3. 公平性 420

4. 严肃性 420

(四) 领导者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途径 421

1. 认真学法 421

2. 全面懂法 421

3. 严格用法 421

(五) 领导者要做依法办事的模范 422

1. 宪法是一切领导活动的根本准则 422

2. 严格行政守法,加强法律监督 423

3. 发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功能 424

三十四 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 426

(一) 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概述 426

1. 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 426

2. 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特征 426

(二) 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应坚持的原则 428

1.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28

2. 合法原则 428

3. 相互配合原则 428

(三) 领导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维护的权益 429

1. 将企业日常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优化企业经营机制 429

2. 搞好经营决策的法律可行性研究论证,使所定事项进展顺利,收效快 430

3. 依法规范企业对外经营行为,保证业务外交活动稳妥有效 431

4. 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432

5. 运用法律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不断改革保驾护航 433

(四) 培养领导者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434

1. 增强提高领导者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的认识 434

2. 加强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力度 435

3. 借助律师的帮助来提高自己的用法力度 435

4. 向实践学习,通过不断用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用法能力 435

三十五 宣传工作能力 437

(一) 宣传工作能力概述 437

1. 宣传工作能力 437

2. 宣传工作能力的基本特征 437

3. 宣传工作的基本类型 437

(二) 宣传工作是我党的传统和优势 438

(三) 宣传工作的原则 439

1. 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 439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40

3. 民主平等的原则 441

4.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443

5.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444

6. 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445

7. 心理相容的原则 445

8. 重复性的原则 445

9. 权威性的原则 446

10. 艺术性的原则 446

(四) 新时期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 446

1. 坚持一个根本指针 446

2. 把握两个要点 447

3. 贯彻八项基本方针原则 447

4.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447

5. 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布局 447

6. 落实十个方面的工作 447

(五) 新时期宣传工作者应具备的本领 448

1. 用理论指导工作的本领 448

2. 正确观察形势的本领 448

3. 引导群众进入市场的本领 449

4. 运用正确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本领 449

5.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本领 449

6. 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本领 450

7. 抓落实、求实效的本领 450

三十六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451

(一)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概述 451

1.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451

2. 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452

(二)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453

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53

2. 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和业务工作一道去做 453

3.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严格要求相结合 454

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455

5. 普遍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 455

6. 典型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 456

7. 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相结合 456

8. 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 457

9.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458

10.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 458

(三) 学习和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握人的心理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459

1. 尊重和激发群众的自尊心 459

2. 心理相容 460

3. 通情达理 460

4. 掌握和尊重需要 461

5. 心理平衡 462

(四)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463

1.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463

2.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465

三十七 教育激励能力 468

(一) 教育激励能力概述 468

1. 教育激励能力 468

2. 教育激励能力特征 468

(二) 教育激励的对象和原则 469

1. 教育激励的对象 469

2. 教育激励的原则 470

(三) 教育激励的手段 475

1. 目标激励 475

2. 物质激励 475

3. 精神激励 476

4. 任务激励 476

5. 强化激励 477

6. 情感激励 477

7. 尊重激励 478

8. 榜样激励 478

9. 表率激励 479

10. 关怀激励 479

三十八 运用典型能力 480

(一) 运用典型能力概述 480

1. 运用典型能力 480

2. 运用典型的意义 480

(二) 领导者要正确地运用典型 482

1. 要善于发现、选择典型 482

2. 要认真把握典型的特点 483

3. 要认真培养和提高典型水平 484

4. 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 486

5. 要正确地对待典型 487

(三) 领导者要讲究推广典型的方法 488

1. 在推广的方式上,要务实求效,防止“墙里开花墙外香” 488

2. 在推广的手段上,要采取多种督促和指导措施,防止“一阵风” 489

3. 在工作的导向上,要注意优化典型的客观环境,防止“正不压邪” 490

三十九 调动群众积极性能力 492

(一) 调动群众积极性能力概述 492

1. 调动群众积极性能力 492

2. 调动群众积极性能力特点 492

(二) 消除影响人们积极性发挥的诸因素 494

1. 内因 494

2. 外因 494

(三) 领导者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意义 495

1. 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 495

2. 推动人的理想和目标的实现 495

3.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496

(四) 领导者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原则 497

1. 目标认同原则 497

2. 主动参与原则 497

3. 公平原则 498

4. 激励原则 498

(五) 领导者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方法与途径 500

1. 领导者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方法 500

2. 领导者调动群众积极性的途径 501

四十 理顺社会关系能力 504

(一) 理顺社会关系能力概述 504

1. 理顺社会关系能力 5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