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司法学
司法学

司法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先觉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3685231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乃探讨中国司法制度的学术著作兼教学参考用书,乃作者毕生研究中国司法制度的总结成果。
《司法学》目录
标签:先觉 司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司法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1

一、司法学的概念与特点 1

二、司法学的价值与地位 1

第二节 司法学的研究对象 2

一、司法现象 2

二、司法法规 3

三、司法实践 3

第三节 司法学的研究方法 4

一、系统论的方法 4

二、分析比较的方法 4

三、辩证唯物的方法 5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

第一篇 司法原理论 9

第二章 司法原理概述 9

第一节 司法与司法权 9

一、司法是历史的产物 9

二、司法权是国家的重要权力 10

三、认定司法机关的标准 11

第二节 司法理念 12

一、司法公正是核心理念 12

二、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 13

三、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 15

第三节 司法特征 16

一、司法特征是法院的基本属性 16

二、司法特征的具体表现 17

第四节 司法哲学 19

一、司法哲学的概念与性质 19

二、司法哲学的范畴与体系 20

三、司法哲学追求司法真善美 21

第三章 司法的产生与演进 24

第一节 司法的产生 24

一、原始司法 24

二、司法产生 25

第二节 司法的演进 25

一、神权司法 25

二、民权司法 26

三、人权司法 27

第三节 当代司法模式 28

一、西方的司法模式 28

二、东方的司法模式 28

三、司法多元化与国际化 29

第四章 司法的体制与类型 30

第一节 司法体制的概念与地位 30

一、司法体制的概念 30

二、司法体制的内部关系 31

第二节 司法体制的类型 32

一、“三权分立”的司法体制 32

二、“五权分立”的司法体制 33

三、“议行分工”的司法体制 33

四“议行合一”的司法体制 34

第三节 司法行政的类型 35

一、大司法部 35

二、中司法部 35

三、小司法部 35

第五章 司法的功能与目的 37

第一节 司法功能 37

一、保护功能 37

二、调整功能 37

三、惩治功能 38

四、教育功能 38

第二节 司法目的 38

一、社会公平与正义 38

二、正义的概念与特征 39

三、正义论的各种学说 41

四、司法崇高目的 44

第六章 司法的价值与效率 46

第一节 司法价值的概念与范畴 46

一、价值观 46

二、法价值观 47

三、司法价值观 48

第二节 司法的价值 49

一、公平价值 49

二、法治价值 52

三、秩序价值 55

四、人权价值 61

第三节 司法的效率 62

一、效率的概念 62

二、司法的效率价值 63

第七章 司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6

第一节 指导思想的概念 66

第二节 司法的指导思想 67

一、思想解放与司法规律的统一 67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67

三、民主政治与厉行法治的统一 68

四、公平正义与人权保障的统一 68

第三节 司法的基本原则 68

一、司法主权原则 69

二、司法统一原则 70

三、司法独立原则 71

四、司法制约原则 72

五、司法民主原则 73

六、司法平等原则 74

七、司法求是原则 75

八、司法民本原则 76

九、司法合作原则 77

十、司法和谐原则 77

第八章 司法的环境与条件 78

第一节 司法的环境 78

一、环境的概念与作用 78

二、司法与环境的关系 79

三、司法环境的种类 79

第二节 司法的条件 83

一、司法条件的含义与种类 83

二、司法的条件 83

第二篇 司法主体论 91

第九章 司法主体概述 91

第一节 司法主体的概念 91

一、主体的含义 91

二、司法主体的概念 91

第二节 司法主体的种类 93

一、司法机关 94

二、当事人 94

三、诉讼参与人 94

第十章 司法机关 95

第一节 司法机关概述 95

一、法院是传统司法机关 95

二、法院与行政机关根本不同 96

三、法院的设置原则与种类 97

四、司法机关的种类 99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 100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机关 100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机关 108

三、法系三变的日本司法机关 123

第三节 中国的司法机关 127

一、人民法院 127

二、人民检察院 129

第四节 违宪审查的司法机关与理论基础 130

一、违宪审查的概念与相关问题 130

二、违宪审查的主要内容 133

三、违宪审查的理论基础 137

四、违宪审查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147

五、违宪审查的4种模式 149

六、中国违宪审查的历史现状与方案 156

第十一章 法律职业 172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172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意义 172

二、法律职业的起源 173

三、法律职业的种类 174

四、法学教育 174

第二节 法官 177

一、法官概述 177

二、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官 188

三、中国的法官 194

第三节 检察官 195

一、检察官概述 195

二、两大法系国家的检察官 198

三、中国的检察官 200

第四节 律师 202

一、律师概述 202

二、西方国家的律师 204

三、中国的律师 206

第五节 非职业法官 208

一、非职业法官的概念与起源 208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 208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 209

四、中国的陪审制 210

第十二章 当事人 219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219

一、当事人的概念 219

二、当事人的能力 219

三、当事人的称谓 220

四、当事人的种类 220

第二节 自然人 221

一、自然人的概念与诉讼主体地位 221

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 223

三、自然人的行为能力 223

四、监护问题 224

第三节 法人 226

一、法人的概念与产生及发展 226

二、法人的成立条件与种类 227

三、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228

四、法人主体观的学说 228

五、非法人团体 230

第三篇 司法客体论 233

第十三章 司法客体概述 233

第一节 司法客体的概念 233

一、客体的概念 233

二、司法客体的概念 233

第二节 司法关系的概念与构成 234

一、司法关系的概念 234

二、司法关系的构成 234

第三节 司法关系的种类 235

一、程序法律关系 235

二、实体法律关系 235

第十四章 司法关系 237

第一节 司法关系的主体构成 237

一、法院和法官 237

二、司法参加人 237

三、司法参与人 238

第二节 三大司法关系 238

一、三大司法的异同 238

二、刑事司法与行政司法 239

三、行政司法与民事司法 239

第三节 司法关系与实体法律关系 241

一、司法关系与实体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241

二、司法关系与实体法律关系的区别 241

第十五章 司法根据 243

第一节 司法根据的概念与意义 243

一、司法根据的概念 243

二、司法根据的意义 243

第二节 司法根据的基本理论 244

一、事实并不存在论 244

二、事实不可知论 244

三、事实接近真实论 245

四、事实可知论 245

第三节 司法根据的掌握与运用 245

一、掌握认识论 245

二、掌握证据论 246

三、运用实践论 246

四、采纳心证论 246

第十六章 司法标准 248

第一节 司法标准的概念与意义 248

一、司法标准的概念 248

二、司法标准的意义 248

第二节 司法标准的种类与基本原则 249

一、司法标准的两大种类 249

二、大陆法系国家司法标准的基本原则 249

三、法、理、情三者结合的原则 249

第三节 法律衡量标准 250

一、法律规定的常见情形 250

二、法律规定的缺失问题 250

三、法律规定的冲突问题 251

第四篇 司法行为论 255

第十七章 司法行为概述 255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种类与理论 255

一、行为的概念 255

二、法律行为的概念 255

三、法律行为的种类与理论 255

第二节 司法行为的概念、种类与特点 258

一、司法行为的概念 258

二、司法行为的种类与特点 259

第十八章 行权行为 260

第一节 行权行为的概念与种类 260

一、行权行为的概念 260

二、行权行为的种类 260

第二节 主要行权行为 261

一、强制行为 261

二、庭审行为 263

三、裁判行为 263

四、执行行为 264

五、控权行为 265

第十九章 维权行为 268

第一节 维权行为的概念与种类 268

一、维权行为的概念 268

二、当事人的能力 269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 270

四、维权行为的种类 271

第二节 主要维权行为 272

一、诉权行为 273

二、举证行为 273

三、辩论行为 277

四、沉默行为 278

五、反逼供行为 278

第二十章 治权行为 280

第一节 治权行为的概念与种类 280

一、治权行为的概念 280

二、治权行为的种类 280

第二节 司法廉洁 281

一、司法廉洁的概念与重要意义 281

二、司法廉洁回眸 282

三、全球性防腐反贪 284

第三节 司法宣誓 286

一、司法宣誓的概念与作用 286

二、应当尽早建立司法宣誓制度 286

第四节 司法纪律 287

一、司法纪律的概念与作用 287

二、司法纪律与司法道德的关系及其区别 287

三、司法纪律的规定与遵守 288

第五节 司法道德 290

一、司法道德的概念与作用 290

二、司法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292

三、司法道德的规范与遵守 296

第二十一章 司法责任 298

第一节 司法责任的理论学说与种类 298

一、司法责任的学说 298

二、司法责任的种类 299

第二节 司法责任的构成与特征 301

一、司法责任的构成 301

二、司法责任的特征 303

第三节 司法责任的形式及其追究 304

一、司法责任的形式 304

二、司法责任的追究 305

第五篇 司法技能论 309

第二十二章 司法技能概述 309

第一节 司法技能的概念与重要作用 309

一、司法技能的概念 309

二、司法技能的重要作用 310

第二节 司法技能的种类 311

一、司法技能的种类 311

二、司法技能的共性 311

第二十三章 审判技能 312

第一节 庭前准备及其意义 312

一、庭前准备工作 312

二、庭前准备的意义 313

第二节 庭审的重要意义 314

一、公开审判的重要作用 314

二、公开审判并非“公审” 314

第三节 审判综合艺术 315

一、“十要十不要” 315

二、继续总结经验 318

第四节 个案审判艺术 318

一、民事个案审判艺术 318

二、刑事个案审判艺术 319

三、其他个案审判艺术 321

第二十四章 调解技能 322

第一节 调解的种类及其优越性 322

一、调解的概念与种类 322

二、调解的优越性 322

第二节 调解原则 323

一、自愿原则 323

二、合法原则 323

三、合理原则 324

四、和谐原则 324

第三节 调解综合艺术 324

一、“十要十不要” 324

二、继续总结经验 326

第四节 个案调解艺术 327

一、民事个案调解艺术 327

二、刑事个案调解艺术 327

三、其他个案调解艺术 328

第二十五章 检侦技能 329

第一节 检侦体制 329

一、检侦体制的种类 329

二、检侦体制的理论 330

第二节 检察技术 331

一、检察范围 331

二、批捕技术 331

三、起诉技术 332

第三节 侦查技术 333

一、侦查特点 333

二、侦查技术 334

第二十六章 律师技能 335

第一节 律师的定位与作用 335

一、律师定位 335

二、律师作用 335

第二节 辩护技巧 336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与作用 336

二、辩护技巧 336

第三节 辩论技巧 339

一、民事辩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339

二、民事代理与刑事辩护的异同 339

第二十七章 鉴定技能 341

第一节 司法鉴定概述 341

一、司法鉴定的概念与性质 341

二、司法鉴定的产生与发展 342

三、中国的司法鉴定 346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分类 347

一、外国的司法鉴定分类 347

二、中国的司法鉴定分类 348

第三节 司法鉴定技术 349

一、司法鉴定的原则 349

二、司法鉴定的技术 350

第二十八章 文书技能 351

第一节 司法文书概述 351

一、司法文书的概念与种类 351

二、裁判文书的概念与种类 351

三、裁判文书的基本理论 352

第二节 裁判文书的制作技能 355

一、裁判文书的基本结构 355

二、裁判文书的语言特色 358

三、裁判文书的法律思维与法律推理 362

第三节 裁判文书的制作原则与要求 363

第四节 中西裁判文书的风格比较 365

一、法系与裁判文书的关系 365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主要差异 367

三、当代中国裁判文书的主要特点 369

四、中西裁判文书的不同风格 369

第二十九章 司法执行 373

第一节 司法执行的概念与种类 373

一、司法执行的概念 373

二、司法执行的种类 374

第二节 社区矫正 376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与特征 376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378

三、社区矫正的产生与发展 380

四、西方的社区矫正 382

五、中国的社区矫正 389

六、社区矫正国际化 390

第三节 司法赔偿 393

一、司法赔偿的概念与种类 393

二、司法赔偿的理论基础 397

三、西方的司法赔偿 404

四、中国的司法赔偿 407

第四节 司法补偿 411

一、司法补偿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411

二、西方的司法补偿 412

三、中国的司法补偿 413

第三十章 司法管理 415

第一节 司法管理的概念与类型 415

一、司法管理的概念 415

二、司法行政的由来与类型 419

三、审判与司法行政分立的重要意义 420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管理 421

一、美国司法部 421

二、英国司法部 422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管理 424

一、德国司法部 424

二、法国司法部 425

第四节 中国的司法管理 426

一、中国司法部的历史沿革 426

二、中国司法管理的现行体制 431

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432

第六篇 社会司法论 437

第三十一章 社会司法概述 437

第一节 社会司法的概念与重要意义 437

一、社会司法的概念 437

二、社会司法的重要意义 438

第二节 社会司法的种类与性质 438

一、社会司法的种类 438

二、社会司法的性质 439

第三节 社会司法制度的创建与发展前景 439

一、社会司法制度的创建 439

二、社会司法制度的发展前景 439

第三十二章 调解 440

第一节 调解概述 440

一、调解的概念与特性 440

二、调解的起源与发展 441

三、当代中国的调解体系 442

第二节 人民调解 444

一、人民调解的建立与发展 444

二、人民调解的性质与基本原则 445

三、人民调解的组织与工作方法 447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调解 449

一、诉讼外调解 449

二、法院调解 450

第四节 调解的地位、作用与展望 451

一、人民调解的地位 451

二、人民调解的作用 452

三、人民调解的展望 452

第三十三章 仲裁 454

第一节 仲裁概述 454

一、仲裁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454

二、仲裁的基本理论 456

三、仲裁的起源与演变 457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仲裁 461

一、仲裁机构 461

二、仲裁协议 462

三、仲裁员和仲裁庭 463

四、仲裁程序 464

五、仲裁裁决 465

六、仲裁裁决执行 466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 466

一、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分类 466

二、主要的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467

第四节 中国的仲裁 469

一、仲裁的引进与误译 469

二、中国仲裁的建立与发展 470

三、中国仲裁的改革完善 472

第三十四章 公证 481

第一节 公证概述 481

一、公证的概念与性质 481

二、公证的起源与演变 485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公证 486

一、法、德的公证 486

二、英、美的公证 487

三、日本的公证 487

第三节 中国的公证 487

一、中国古代的私证与税契 487

二、民国时期的公证 48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证建立与发展 489

四、现行公证机构的性质任务与设置 490

五、公证员的资格、任免、权利与道德 492

六、公证原则与公证效力 4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