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基层党支部工作知识手册
基层党支部工作知识手册

基层党支部工作知识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滨泽,王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0363856
  • 页数:7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十二章
《基层党支部工作知识手册》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和主要学说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3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主要学说 11

1.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11

2.共产党员应该学习文化和管理知识 13

3.党需要统一的意志 16

4.共同章程是党内的共同法律 20

5.党员要切实了解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22

6.把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24

7.应该在实践中考验新党员 27

8.共产党员要把全部力量投到经济建设中去 29

9.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30

10.党内不允许有任何派别活动 32

11.没有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 34

12.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36

13.共产党人要以革命理论为指南 38

14.党组织要注意发现、选拔的使用人才 39

15.要不断改善党内状况,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43

第二部分 我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49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丰富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49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党的主要观点 63

16.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63

17.发展党员的问题 65

18.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67

19.现在应该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和标准 69

20.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71

21.党员要从思想上完全入党 74

22.要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修养 75

23.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78

24.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 80

25.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85

26.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 87

27.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 89

28.党内生活的几个问题 92

29.谨防在糖弹面前打败仗 94

新时期对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 97

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新时期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观点 101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1

31.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103

32.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 107

33.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111

34.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112

35.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奋斗 115

第三部分 党的组织建设 125

36.党的中央组织 125

37.党的地方组织 126

38.党的基层组织的含义 127

39.党的基层组织机构和设置 129

40.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131

41.合营企业中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133

42.党组的性质及任务 135

43.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 136

44.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137

45.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任务及职能 139

46.高等院校党委的主要职能 141

47.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141

48.基层党支部部分委员的主要职责 143

49.党的临时支部的工作职能和作用 145

50.经济特区党组织的主要工作任务 146

51.党小组的任务和作用 148

52.组织员的设置及主要职责 149

53.党的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 150

54.党的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 152

55.组织工作的目标化管理 154

56.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 157

57.各级党的组织应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159

58.党组织在经济工作中的保证监督作用 161

59.发展商品生产与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关系 162

60.新时期乡镇党委的建设问题 164

61.应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 165

62.基层党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167

63.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169

64.党的宣传部门的主要任务和职责 170

65.党的纪检部门的工作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171

66.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 172

67.党组织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174

68.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提高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177

69.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79

第四部分 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 185

70.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性 185

71.党的组织制度的基本内容 187

72.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 190

73.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资格及审查 192

74.选举人的意志 193

75.党的代表大会与党的代表会议的根本区别 194

76.应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96

77.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制度 197

78.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199

79.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 201

80.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 204

81.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 205

82.各级党委必须实行党委制 207

83.离(退)休、退职的党员要坚持过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 209

84.共产党员要按时交纳党费的制度 211

85.要建立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 212

86.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认真处置不合格党员 214

87.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的制度 217

88.要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19

89.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221

90.党同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 223

91.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与区别 224

92.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 225

93.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 227

94.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229

95.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230

第五部分 党员管理与党员思想修养 235

96.执政党对党员提出的具体要求 235

97.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238

98.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名、位、权 240

99.党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 242

100.共产党员应怎样防腐拒变 244

10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46

102.共产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 248

103.发展党员的基本原则 249

104.把好党员的入口关 251

105.要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 253

106.发展党员中应注意抓好五个环节 254

107.要求入党的优秀分子必须写入党申请书 256

108.要注意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 257

109.入党介绍人的责任 258

110.填写入党志愿书的具体要求 259

111.基层党委应认真做好审批预备党员的工作 261

112.关于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的问题 262

113.要注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 265

114.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 267

115.党员的八条标准及新时期党对党员的要求 270

116.共产党员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272

117.共产党员要时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 274

118.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276

119.注重调查研究、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278

120.基层党组织要注意解决自身工作中的矛盾 281

121.切实做好对中央文件的消化工作 283

122.认真做好党的保密工作 285

123.企业党组织与厂长、经理的关系 287

124.基层党组织要让党员群众更多地参与党内事务 289

125.共产党员要正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291

126.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293

127.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 295

128.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97

129.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300

130.党员心理的自我调剂法 301

131.共产党员要树立全局观念 305

132.共产党员应有一种实干精神 307

133.共产党员要有创造精神 309

134.共产党员要学习雷锋,做廉洁奉公的好党员 310

第六部分 党风和党的纪律 315

135.党风的含义 315

136.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关 316

137.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紧密联系 318

138.党风的时代性和侧重性 320

139.改革开放对党风建设的积极影响 322

140.改革开放给党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325

141.党风建设关系着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 328

142.党风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 329

143.党风好坏关系到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 330

144.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331

14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333

146.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35

147.密切联系群众,是执政党搞好党风建设的关键 336

148.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 341

149.正确坚持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343

150.党的纪律 347

151.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严明的纪律 350

152.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351

153.党的纪律和党内民主的关系 354

154.党纪、政纪和国法 356

155.党的纪律处分 359

156.党纪处分的依据 360

157.党纪处分的原则 360

158.党纪处分的目的 361

159.党纪处分的改变 362

第七部分 党的纲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65

160.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 365

161.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66

162.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 368

16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370

16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71

165.社会主义中国绝不能搞“全盘西化”走回头路 374

166.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377

16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8

16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80

16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381

17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82

17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 383

17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385

17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85

17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86

176.经济体制改革 387

175.坚持改革开放 387

177.政治体制改革 389

17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90

179.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90

180.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91

181.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92

182.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项长期的斗争 393

183.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94

184.社会主义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97

185.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399

186.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00

187.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401

188.党的干部政策 402

189.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405

190.一国两制 406

19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407

192.搞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 408

193.党的民族政策 409

194.党的文艺政策 411

195.党的经济政策 413

第八部分 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 417

196.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17

197.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418

198.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420

199.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21

200.党的政治领导 423

201.党的思想领导 424

202.党的组织领导 425

203.党政分开 426

204.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426

205.搞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427

206.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429

207.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430

208.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431

209.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432

210.党的领导方法 433

211.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 434

21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 436

213.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 437

214.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 438

215.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439

216.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 441

第九部分 党的历史知识 445

217.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445

218.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446

219.罗章龙右倾分裂主义 447

220.“托陈”取消派 448

221.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449

222.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449

22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450

224.张国焘分裂主义 451

225.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453

226.精兵简政 453

227.延安整风运动 454

228.“抢救运动” 455

229.1948年整党运动 456

230.建国初期的整风和整党运动 457

231.“三反”、“五反”运动 458

232.刘青山、张子善蜕化变质事件 460

233.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 460

234.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461

235.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63

236.“文化大革命” 464

237.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466

238.天安门事件 467

23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68

240.平反冤假错案 469

241.1983年开始的全面整党 470

242.清理“三种人” 471

243.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 472

244.陈独秀 475

245.董必武 476

246.朱德 477

247.李大钊 479

248.郭沫若 480

249.刘伯承 481

250.毛泽东 482

251.宋庆龄 486

252.彭湃 487

253.贺龙 488

254.李维汉 489

255.张国焘 490

256.叶剑英 491

257.刘少奇 494

258.彭德怀 496

259.项英 497

260.康生 498

261.周恩来 499

262.瞿秋白 502

263.李立三 503

264.张闻天 504

265.陈毅 505

266.徐向前 507

267.王明 508

268.彭真 509

269.邓小平 510

270.邓颖超 513

271.林彪 515

272.陈云 516

273.杨尚昆 518

274.李先念 519

275.王震 520

276.宋任穷 521

277.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简介 523

第十部分 民主与法制建设 557

278.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557

279.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 559

28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62

281.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管理民主化 564

282.要建立健全经济法制 565

28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67

284.法人和法人制度 569

285.国家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主要改革 571

286.经济合同和经济合同法 574

287.经济合同的订产 575

288.税收和税收法 576

289.债权和债权制度 578

290.农业经济法 579

291.自然资源法 580

292.环境保护法 581

293.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 582

294.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 583

295.我国律师制度的本质、业务和职责 585

296.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 586

297.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其优越性 588

298.社会主义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590

299.共产党人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592

300.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593

第十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及基本原理 599

301.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 599

302.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600

303.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及他们学说的特点 601

30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602

305.物质和意识 602

306.运动和静止 602

308.运动与物质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603

307.时间和空间 603

310.规律及规律是客观的 604

31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604

309.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604

31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及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 605

313.唯物辩证法及他与诡辩论的区别 605

314.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06

315.矛盾及矛盾问题的精髓 607

316.内因和外因 607

3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07

31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608

3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09

32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09

32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10

321.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是错误的 610

323.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611

324.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611

3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12

326.质、量、度及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意义 612

327.量变和质变 613

328.质量互变规律及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13

329.肯定和否定 614

33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及他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614

33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615

332.新生事物及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616

333.哲学范围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616

336.形式和内容 617

334.个别和一般 617

335.现象和本质 617

337.原因和结果 618

338.必然性和偶然性 618

339.可能性和现实性 619

34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他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619

341.实践及其特点 620

342.实践在认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620

3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621

34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怎样实现这两次飞跃 622

345.归纳和演绎 622

346.分析和综合 623

347.具体和抽象 623

35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624

34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624

349.真理和谬误 624

35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25

352.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防止哪两种错误倾向? 626

353.历史观及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626

35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及两者的主要区别 627

35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627

356.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628

357.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628

35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629

35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630

36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630

361.共产主义道德 631

362.社会、集体、个人 633

363.群众、阶级、政党、领袖 634

第十二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知识 639

364.社会主义社会 639

36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641

366.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642

367.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643

368.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营企业 644

369.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645

370.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体经济 647

371.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 648

372.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 650

374.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 651

373.社会主义制度下外国资本独资经营企业 651

375.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652

376.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653

377.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654

378.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656

379.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657

380.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产生的经济条件 658

38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59

382.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 660

383.社会主义的竞争 661

384.指令性计划 662

385.指导性计划 663

386.市场调节 664

387.社会主义的资金 665

388.社会主义经济核算 666

389.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成本 666

390.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 667

391.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 668

392.国民收入的分配 669

393.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671

39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 672

39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672

396.积累基金 673

397.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 674

398.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 674

399.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征 675

400.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 676

401.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速度与效益 677

402.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 678

403.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用外资 680

404.经济特区 681

405.国民经济 682

附录 6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6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697

中国共产党章程 70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730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740

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 747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若干规定 7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