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  下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  下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 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0027741
  • 页数:838 页
图书介绍: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 下》目录

第三编 两岸犯罪特殊形态的比较研究 3

第八章 犯罪停止形态 3

第一节 两岸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研究概览 3

一、两岸刑法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立法的沿革与现状 3

二、两岸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研究概要 4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21

一、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构成 22

二、犯罪既遂的类型 28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30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性质 31

二、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 36

三、犯罪预备的刑事责任 45

第四节 犯罪未遂形态 49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50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53

三、犯罪未遂的类型 67

四、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72

第五节 犯罪中止形态 75

一、犯罪中止的立法 76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78

三、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92

第九章 共同犯罪 97

第一节 两岸共同犯罪的立法和理论研究状况 97

一、台湾地区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立法沿革和理论研究状况 97

二、中国大陆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立法沿革和理论研究状况 100

三、比较研究结论 105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106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107

二、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概览 112

三、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115

四、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121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129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之立法概览 129

二、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135

三、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39

四、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51

五、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152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170

一、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及其划分 170

二、两岸刑法中主要共同犯罪形式的比较 175

一、身份与共同犯罪 184

第五节 共同犯罪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184

二、共同犯罪的纵向停止形态 190

第十章 罪数形态 197

第一节 罪数论概说 197

一、有关罪数的立法 197

二、罪数的本质 198

三、判断罪数的标准 200

四、罪数形态的分类 201

第二节 想象竞合犯 205

一、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本质 205

二、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 208

三、想象竞合犯的处罚 210

第三节 牵连犯 211

一、牵连犯的概念和本质 211

二、牵连犯的构成特征 212

三、牵连犯的存废之争 217

第四节 连续犯 218

一、连续犯的立法和概念 218

二、连续犯的构成特征 219

三、连续犯的处罚 225

一、两岸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 229

第一节 两岸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概览 229

第四编 两岸正当行为的比较研究 229

第十一章 正当防卫 229

二、两岸刑法中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230

第二节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233

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 236

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 246

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 258

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266

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273

一、防卫过当的概念和性质 277

第三节 防卫过当 277

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279

第十二章 紧急避险 284

第一节 紧急避险的概念 284

一、中国大陆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界定 285

二、台湾地区刑法关于紧急避难的界定 286

三、两岸的简要比较 287

第二节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87

一、两岸关于紧急避险构成要件的基本观点 288

二、紧急避险的主观要件 290

三、紧急避险的客观要件 294

第三节 紧急避险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309

一、各国刑法与理论的主张 309

二、两岸刑法的规定与理论观点 310

三、两岸的简要比较 311

第五编 两岸刑罚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 320

第十三章 刑罚界说 320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320

一、刑罚的范围 320

二、台湾地区对刑罚概念和特征的研究 322

三、中国大陆对刑罚概念和特征的研究 325

四、对两岸刑罚概念和特征的比较研讨 328

第二节 刑罚与保安处分 336

一、保安处分及其理论根据 336

二、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关系 339

第十四章 刑罚本质 343

第一节 台湾地区对刑罚本质的认识 343

一、报应刑理论 344

二、目的刑理论 345

三、1合理论 347

一、刑罚本质的概念 348

第二节 中国大陆对刑罚本质的研究 348

二、刑罚本质的内容 349

第三节 关于刑罚本质的探讨 352

一、对两岸刑罚本质理论的评析 352

二、刑罚本质研究 353

第十五章 刑罚价值 368

第一节 刑罚价值的界定 368

一、刑罚价值的意义 368

二、价值的含义 369

第二节 刑罚价值的内容 370

三、刑罚价值的含义 370

一、秩序 371

二、正义 373

第十六章 刑罚权 378

第一节 刑罚权的界定 378

一、刑罚权的概念 378

二、刑罚权的特征 380

第二节 刑罚权的根据 383

一、台湾地区关于刑罚存在根据的研讨 383

二、中国大陆关于刑罚权根据的研讨 384

三、关于刑罚权根据的评析研讨 393

第三节 刑罚权的实现 396

一、刑罚权实现的含义 396

二、刑罚权实现的过程 397

第十七章 刑罚原则 406

第一节 刑罚原则的概念和内容 406

一、刑罚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406

二、刑罚原则的内容 407

第二节 责任原则 408

一、责任与责任主义 408

二、台湾刑法中的罪责原则 410

三、大陆刑法中的责任原则 413

四、两岸刑罚责任原则的评析 416

第三节 刑罚适度原则 426

一、刑罚适度原则的含义 426

二、刑罚必要 427

三、禁止刑罚过剩 428

四、反对刑罚不足 436

第四节 刑罚人道原则 437

一、刑罚人道原则的意义 437

二、刑罚人道与死刑 440

一、刑罚功能的概念 450

第十八章 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 450

第一节 刑罚功能 450

二、刑罚功能的内容和分类 453

三、刑罚功能探究 457

第二节 刑罚目的 461

一、刑罚目的的概念 461

二、刑罚目的的内容 463

三、关于刑罚目的的研究 464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刑罚种类 473

第一节 刑罚种类的沿革与现状 473

第十九章 两岸刑罚种类概说 473

第六编 两岸刑罚种类的比较研究 473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刑罚种类 477

三、当代台湾地区的刑罚种类 479

四、中国大陆的刑罚种类 482

第二节 刑罚种类的体系结构 484

一、刑罚种类的分类 485

二、刑罚种类的排列方法 493

三、刑罚体系的改革问题 495

一、生命刑的立法方式概览 502

第二十章 两岸生命刑的比较研究 502

第一节 生命刑的立法方式 502

二、生命刑的立法方式研讨 505

第二节 生命刑的立法内容 509

一、生命刑的适用范围 509

二、生命刑的适用对象 524

三、生命刑的缓期执行制度 531

第三节 生命刑的立法存废 538

一、生命刑立法存废的论争 538

二、生命刑立法存废的探讨 540

一、自由刑的含义 544

第二十一章 两岸自由刑的比较研究 544

第一节 自由刑概说 544

二、自由刑的设置 548

第二节 自由刑的立法 550

一、终身自由刑 550

二、有期自由刑 561

三、短期自由刑 573

四、限制自由刑 583

五、不定期刑问题 588

一、自由刑优劣的论争 594

第三节 自由刑的优劣 594

二、自由刑优劣的探讨 596

第二十二章 两岸财产刑的比较研究 599

第一节 罚金刑 599

一、罚金刑的概念和特征 599

二、罚金刑的地位 603

三、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609

四、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613

五、罚金刑的适用原则 619

六、罚金刑的数额 622

七、罚金刑的执行 631

第二节 没收财产 642

一、没收财产的立法 642

二、没收财产的理论探讨 646

第二十三章 两岸资格刑的比较研究 649

第一节 资格刑概说 649

一、资格刑的称谓 649

二、资格刑的特征 651

第二节 资格刑的立法 652

一、资格刑的地位 652

二、资格刑的种类 653

三、资格刑的期限 660

四、资格刑的适用方式 662

五、资格刑的刑期计算与执行 666

六、资格刑的复权 668

第三节 资格刑的优劣 670

一、资格刑优劣的论争 670

二、资格刑优劣的探讨 673

一、法定刑、处断刑与宣告刑 679

第一节 相关概念之辨析 679

第二十四章 刑的加重与减轻制度 679

第七编 两岸刑罚制度的比较研究 679

二、刑的加重、减轻与中国大陆刑法中的加重、减轻处罚 680

第二节 刑的减轻之比较 680

一、减轻处罚与减轻本刑的比较 680

二、从轻处罚与减轻本刑的比较 683

三、关于绝对减轻与相对减轻 684

四、两岸刑法中刑罚的减轻之评价 686

第三节 刑的加重之比较 688

一、从重处罚与加重本刑之比较 688

二、从重处罚与加重本刑之评价 690

三、刑罚加重的适用范围 693

第二十五章 免予处刑制度 699

第一节 概念之辨析 699

一、免予处刑、免除处罚、免除刑罚、免刑 699

二、免予处刑与免除刑罚执行 701

三、免予处刑与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免予起诉 702

第二节 两岸免予处刑制度之比较与评价 704

一、共性比较 704

二、差异比较 705

三、两岸免予处刑之评价 706

第三节 两岸裁定免刑条件之比较与评价 707

一、共性比较 707

二、差异比较 708

三、评价 710

第二十六章 累犯制度 711

第一节 累犯制度概述 711

一、累犯的概念 711

二、累犯的范围 713

三、累犯的分类 714

四、累犯的处罚及其根据 716

一、中国大陆的累犯立法 718

第二节 累犯制度的立法 718

二、台湾地区的累犯立法 719

三、两岸累犯立法的比较 720

第三节 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 721

一、中国大陆刑法中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 721

二、台湾地区刑法中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 724

三、普通累犯构成条件之比较 727

第四节 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 731

一、中国大陆刑法中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 731

二、台湾地区刑法中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 732

三、特别累犯构成条件的比较 733

第五节 累犯的处罚 734

一、中国大陆刑法累犯的处罚 734

二、台湾地区刑法累犯的处罚 735

三、累犯处罚的比较 735

第二十七章 自首制度 737

第一节 自首制度概述 737

一、自首制度的立法 737

二、自首的概念和意义 739

一、中国大陆刑法中自首的成立条件 741

第二节 自首的成立条件 741

二、台湾地区刑法中自首的成立条件 744

三、自首成立条件的比较 746

第三节 自首的处罚 748

一、中国大陆刑法中对自首的处罚 748

二、台湾地区刑法中对自首的处罚 749

三、简要比较与评价 749

第二十八章 数罪并罚制度 750

第一节 数罪并罚制度之概述 750

一、相关概念之辨析 750

二、数罪并罚制度在两岸刑法中地位之比较 752

第二节 两岸数罪并罚原则的比较 753

一、两岸数罪并罚原则之主张 753

二、数罪并罚原则之界定 755

第三节 两岸数罪并罚方法的比较 757

一、概述 757

二、数个不同种自由刑如何并罚 759

三、数个无期徒刑能否合并执行死刑 761

第四节 两岸牵连犯、连续犯处罚的比较 762

一、牵连犯处罚的比较 762

二、连续犯处罚的比较 767

一、缓执行与缓宣告 769

第二十九章 缓刑制度 769

第一节 相关概念之辨析 769

二、自由刑缓刑与保护观察 770

第二节 缓刑制度在两岸刑罚理论中地位的比较 771

一、两岸刑法学术观点之考察 771

二、缓刑制度地位之研讨 772

第三节 两岸缓刑适用具体问题之比较 774

一、适用缓刑之刑罚种类的比较 774

二、自由刑缓执行条件的比较 776

三、缓刑期间保护管束的比较 779

四、缓刑未被撤销效力的比较 783

五、附加刑缓刑的比较 786

六、缓刑撤销条件的比较 787

第三十章 刑罚执行制度 790

第一节 减刑制度 790

一、减刑制度概述 790

二、中国大陆的减刑与台湾地区暨国外的善时制之比较 794

三、两岸刑事政策性减刑之比较 799

四、中国大陆刑事政策性减刑与台湾地区赦免性减刑之比较 802

五、中国大陆减刑适用之研析 805

一、概念辨析 810

第二节 假释制度 810

二、假释最低期限的比较 811

三、短期自由刑假释的比较 812

四、无期徒刑假释的比较 814

五、中国大陆刑法中一般假释之例外 816

六、假释批准机关的比较 818

七、假释期间保护观察的比较 821

八、假释撤销条件的比较 823

九、两岸假释适用之现状及原因分析 826

一、赦免种类之研讨 828

第一节 赦免制度概述 828

第三十一章 赦免制度 828

二、中国大陆政策性赦免之评析 830

第二节 中国大陆赦免之特点、评价与展望 831

一、中国大陆赦免之特点 831

二、中国大陆赦免制度之评价 832

三、中国大陆特赦制度未来之展望 834

第三节 中国大陆特赦与台湾地区普遍性减刑之比较 836

一、台湾地区普遍性减刑及其特点 836

二、中国大陆特赦与台湾地区普遍性减刑之异同 8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