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当代中国教育  下
当代中国教育  下

当代中国教育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东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24076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教育 下》目录
标签:主编 教育

目录 3

第六编 少数民族教育 3

第三十三章 旧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 3

第一节 不同的教育历史传统 5

一、原始形态教育 5

二、奴隶制下的彝族文化教育 7

三、寺院教育 8

第二节 新型学校教育的发展 10

一、新学思潮的影响 10

二、西方教会开办学校 11

三、国民党政府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12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13

一、湘鄂西、广西左右江根据地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特点 14

二、延安民族学院的建立 17

三、东北解放区的朝鲜族教育 19

第三十四章 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和任务 23

第一节 少数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3

一、确定新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方针 23

二、少数民族教育的曲折发展和贯彻调整方针 28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33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少数民族教育 34

五、少数民族教育的拨乱反正 37

第二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43

一、实践和认识过程 43

二、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地位 46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 50

一、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50

二、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52

三、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在教育上的自治权 55

第三十五章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57

第一节 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 59

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针 59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合理布局和办学形式 61

三、少数民族中小学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63

四、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改革 65

五、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 70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 73

一、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73

二、加强中等专业教育的调整改革 76

三、积极发展农(牧)职业中学 77

四、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 81

第三节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85

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85

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任务 87

三、少数民族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方面的特殊规定 91

四、开展高等教育的对口支援协作 93

第三十六章 双语教学、教材和师资 96

第一节 双语教学 96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96

二、坚持民族语言平等政策 97

三、民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98

四、从实际出发,建立双语教学体制 100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 103

一、概况 103

二、教材管理体制 104

三、教材编审机构 106

四、教材编审方针和原则 110

第三节 少数民族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115

一、发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 116

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的一些特殊规定 11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19

第三十七章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4

第一节 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教育的平等自治权利 124

第二节 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和马列主义民族观的教育 127

第三节 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31

第四节 坚持国家扶持与调动地方和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133

第五节 重视继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 137

一、“燎原计划”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145

第一节 “燎原计划”的产生背景和内容要求 145

第三十八章 “燎原计划”的提出及其实施 145

第七编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其它教育及教育科研 145

二、“燎原计划”的基本内容、实施方法和主要目标 148

第二节 实施“燎原计划”的主要措施 151

第三节 “燎原计划”取得的显著成效 155

第三十九章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161

第一节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概况 161

第二节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163

第三节 进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 168

第四节 城市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170

第四十章 粤闽经济开发地区教育 174

第一节 开放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176

一、教育经费投入多,仪器设备好 176

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 179

三、基础教育的改革 184

第二节 开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192

第三节 第一军医大学“一体两环”的办校模式 199

第四十一章 电化教育 204

第一节 电化教育的发展概况 204

一、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 204

二、电化教育管理体制 207

三、电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208

第二节 学校的电化教育 209

一、学校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209

二、电化教育馆为学校教学服务 212

三、学校电化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 212

第三节 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213

一、卫星电视教育的建设 213

二、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 214

三、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系统的特点 216

四、卫星电视教育的发展规划 217

第四节 电化教育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 218

一、加强对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领导 218

二、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主要成绩和优秀电教教材的评选 219

三、开设电化教育专业,培养电化教育人才 222

第四十二章 华侨教育 224

第一节 新中国华侨教育的发展 224

一、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的华侨教育 224

二、一九七八年以后的华侨教育 226

第二节 华侨教育政策措施 228

一、适当照顾华侨学生报考各级学校 229

二、积极帮助华侨学生补习文化 231

三、对华侨学生生活福利的有关规定 231

第三节 华侨学校教育 232

一、各类文化补习教育 232

二、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235

三、华侨农场的中小学教育 239

第四十三章 社会力量办学 241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概况 241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地位与作用 242

第三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指导方针及政策规定 243

第四十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 247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及其方针 247

一、发展概况 247

二、科研规划的制定 248

三、科研机构 249

四、教育科学的国际交流 251

五、教育科研方针 25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 255

第三节 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 261

一、基本理论学科的发展 262

二、新学科的建立 263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66

四、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 267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管理与条件保证 269

第八编 学校的教师和职工 277

第四十五章 教师和职工队伍的建设 277

第一节 教师和职工队伍概况 277

一、落实政策,提高待遇 277

二、一九七八年以后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279

三、教师队伍建设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283

第二节 教师队伍的补充、调配、考核和聘任 284

一、教师的补充与调配 284

二、初、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的考核 285

三、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 286

第四十六章 初、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 291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 291

一、师范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291

二、新中国师范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 293

一、学制和培养目标 301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 301

二、教学和学生基本功训练 302

三、思想政治教育 304

四、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和劳动技术教育 305

五、教学研究和改革试验 307

第三节 高等师范院校 308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309

二、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 310

三、思想政治教育 312

四、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315

第一节 学校干部队伍的建设 319

一、小学和普通中学校长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319

第四十七章 学校职工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319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校院长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321

第二节 学校干部的考核和任免 324

一、学校干部的考核 324

二、学校干部的选配和任免 325

第三节 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 327

一、初、中等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 327

二、高等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 331

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335

一、针对初、中等学校教师文化水平低所采取的措施 339

第四十八章 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 339

第一节 初、中等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 339

二、明确教师培训的方针和任务 342

三、广开教师培训的渠道 344

四、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培训工作 346

五、初、中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特点 348

六、教师培训的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 349

第二节 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 351

一、一九七八年以来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351

二、高等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任务和培训机构 353

三、高等院校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 355

第四十九章 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的编制管理和工资 359

福利待遇 359

第一节 人员编制的管理 359

一、人员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做法 359

二、现行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360

三、教师的工作量制度 364

四、学校人员编制管理改革的探索 366

第二节 教师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368

一、提高教师待遇采取的措施 368

二、现行教职工工资制度 371

三、教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373

四、民办教师待遇 374

五、各地提高教职工待遇的主要做法 377

六、对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工作的几点认识 380

第九编 办学的物质条件 385

第五十章 财政拨款和筹措教育经费 385

第一节 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来源 386

一、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386

二、教育经费来源 388

一、基本情况 390

第二节 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教育经费 390

二、教育事业经费支出构成 393

第三节 多渠道筹措预算外教育资金 395

一、预算外教育资金的来源 395

二、各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经验和做法 398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有关制度和规定 399

四、利用外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402

第五十一章 校舍建筑和校园设施 406

第一节 教育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 406

一、“教育管理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 408

第二节 投资金额和校舍面积的增长 408

二、初、中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 409

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增长情况 411

第三节 校舍和校园建设的发展和特点 413

一、中小学校建筑的发展过程 413

二、普通高等院校建设几个主要时期的特点 416

第四节 教育基本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420

一、中小学校 420

二、高等院校 422

一、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发展过程 436

第一节 普通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436

第五十二章 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436

二、高等院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 438

三、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效益 443

第二节 普通中、初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445

一、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和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445

二、制订实验室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 446

第三节 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开发、供应 448

一、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 449

二、教学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 451

三、教学仪器设备的供应工作 453

第五十三章 图书馆及教材出版发行 456

第一节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 456

一、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 456

二、学校图书馆工作的成就 457

第二节 教材的出版发行 462

一、教材出版发行概况 462

二、实行“低价微利、亏损补贴”的出版政策 463

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教材出版印刷基地的建设 464

四、加强高等院校教材建设工作,完善教材的编审体制 465

六、发展和加强大学出版社的建设 466

五、加强讲义的管理,提高讲义的编写和印刷质量 466

第五十四章 实习基地、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 468

第一节 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和教学实习的基地建设 468

一、校办工厂 468

二、校办农场、林场 469

三、附属医院 471

第二节 高等院校的校办产业 472

一、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的类型 472

二、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的作用 474

一、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 475

第三节 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兴起、发展和主要形式 475

二、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主要形式 478

第四节 中小学勤工俭学的重要作用 482

第十编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489

第五十五章 派遣出国留学人员 489

第一节 出国留学工作的概况、派遣方针和选拔培训工作 489

一、出国留学工作的概况 489

二、“按需派遣”的方针 491

三、选拔培训工作 494

第二节 服务、教育和管理工作 496

一、为回国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501

第三节 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国建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501

二、回国留学人员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504

三、五六十年代回国工作的专家、学者在国家建设的 505

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05

第五十六章 接受来华留学人员和对外汉语教学 508

第一节 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 508

一、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的方针、原则及发展规模 508

二、来华留学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513

三、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人员工作的成绩 518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和发展 520

第二节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520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组织领导 522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524

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 525

第五十七章 互派专家、教师任教、讲学和开展 528

项目合作与教育交流 528

第一节 互相派遣专家任教,开展学术活动 528

一、派遣中国专家出国任教、讲学 528

二、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任教、讲学 529

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31

四、中外学者互相进行学术考察访问 534

第二节 建立合作项目,开展教育合作 535

一、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教育合作项目 536

二、与发达国家的双边教育合作项目 538

三、与国际组织的多边教育合作项目 543

第五十八章 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组织及其活动 548

第一节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成立及其基本方针 548

一、协会的成立 548

二、协会的基本方针和组织领导 549

一、培训英语教师 551

第二节 开展师资培训 551

二、聘请外籍教师来华任教 552

三、派遣教师出国培训 552

第三节 积极发展中长期合作项目 553

一、与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的合作 553

二、与日本霞山会的合作 553

三、中国和加拿大的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 554

第四节 互访、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 554

一、互访与实地考察 554

二、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56

三、联合举办汉语和中国文化讲习班 557

第五十九章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 559

第一节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背景和立项概况 559

第二节 硬件建设及其效益 562

第三节 软件建设及其效益 566

第六十章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 571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 571

第一节 历史、现状和方针、任务 571

一、参加国际和地区政府间的教育合作 573

第二节 出席和举办国际教育会议 573

二、举办国际与地区教育会议 575

第三节 参与国际教育合作活动 578

一、参加亚太地区的教育合作与活动 578

二、积极开展教育合作,逐步建立中、长期合作项目 581

三、通过培训班、研讨会、考察访问,增进相互了解, 585

促进合作 585

结束语 586

后记 599

彩色插图目录 602

英文目录 6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