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以宁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5816853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习惯与道德调节问题的提出 5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5

一、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含义 5

二、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并存 10

第二节 非交易领域 15

一、非交易领域内的各种关系 15

二、非交易领域内个人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18

第三节 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调节 21

一、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性质 21

二、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形式之一--企业文化 24

第四节 道德规范与人的全面发展 28

一、生活单调化所引起的思考 28

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31

三、优良社会风尚的培育 33

四、优良社会风尚与人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36

第二章 效率与协调 40

第一节 效率的真正源泉 40

一、产生高效率或低效率的机制 40

二、效率与道德力量的作用 44

三、两种凝聚力:团体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凝聚力 47

第二节 协调与适应 51

一、协调与适应的意义 51

二、社会变动中的协调与适应 55

三、个人压抑感或孤独感的化解 60

第三节 互助共济与效率增长 62

一、从治水与中国传统精神说起 62

二、互助共济的启示 65

三、对历史上互助共济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67

四、互助共济的精神不会消失 70

第四节 效率的道德基础 74

一、效率双重基础的探讨 74

二、效率的道德基础同物质技术基础的关系 76

三、效率增长的潜力与超常规效率 79

四、关于经济行为道德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82

五、个人自主性与人际关系的协调 87

第三章 公平与认同 91

第一节 对公平的深层次理解 91

一、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问题 91

二、个人的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 95

一、认同与共同命运观 100

第二节 认同的含义 100

二、认同与利益集团 102

三、认同与超利益考虑 106

第三节 公平与认同的关系 109

一、关于个人在群体中的公平感 109

二、公平与认同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12

三、对起点公平性的认同与对结果公平性的认同 115

第四节 认同与互谅互让 119

一、认同与互谅互让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 119

二、现代社会经济中的认同与互谅互让 122

第四章 法律与自律 126

第一节 市场、政府与法律 126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必须依法 126

二、政府调节中权与法的矛盾 128

一、法律产生以后第三种调节的作用 131

第二节 习惯、道德与法律 131

二、习惯与道德调节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134

三、法律与自律的关系 138

第三节 自律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140

一、自律与海德格尔公案给人们的启示 140

二、再论守法与自律的关系 144

三、报应的公正与自律的局限性 147

四、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我约束 149

第四节 道德激励 152

一、个人持久主动性、积极性的源泉 152

二、道德激励与利益动机的相容性 154

三、自委是道德自我约束与道德自我激励的统一 156

一、第三次分配的定义 159

第一节 第三次分配概述 159

第五章 第三次分配 159

二、关于第三次分配的几点说明 162

第二节 第三次分配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167

一、第一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后留下的空白 167

二、对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同解释和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169

第三节 第三次分配与代际关系 175

一、“生活中的希望”与第三次分配 175

二、第三次分配与家庭内部的矛盾 179

第四节 第三节分配的趋势 182

一、关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认识 182

二、从“重物轻人”到“重人轻物” 184

第六章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制衡 187

第一节 约束与监督机制 187

一、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监督机制的统一 187

二、道德约束与对权力的限制 191

一、选择与竞争中的心理因素 195

第二节 选择与竞争 195

二、选择与竞争中的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 199

第三节 信仰与社会制衡 202

一、对信仰的理解 202

二、信仰在社会制衡中的作用 205

三、理性与信仰 208

第四节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安全阀 211

一、关于政府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局限性 211

二、社会内在缓冲机制、疏导机制的建立 215

三、有形的社会安全阀和无形的社会安全阀 220

四、从原有的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的过渡 224

第一节 韦伯理论引起的思考 227

一、韦伯对伦理因素的强调 227

第七章 道德重整与社会经济发展 227

二、“韦伯热”的原因 232

三、韦伯理论与历史进程的合理性 234

第二节 道德重整的迫切性 237

一、新文化、新伦理对旧文化、旧伦理的代替 237

二、道德重整与“第二次创业” 240

第三节 道德重整的长期性 243

一、道德重整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243

二、道德重整:空想与现实 247

第四节 法治、民主与道德重整 251

一、法治的对立面是非法治 251

二、并非任何一种依法办事都等于法治 254

三、道德重整与民主建设 257

结束语 260

附录 厉以宁著作目录 2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