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自主劳动论要
自主劳动论要

自主劳动论要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巫继学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4074·607
  • 页数:556 页
图书介绍:
《自主劳动论要》目录
标签:自主 劳动

宗旨及概要 1

全书研究的一般前提和具体前提 10

科学的研究态度,实证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1

理论经济学的任务 11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以何为研究对象? 1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改称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11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登上历史舞台是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的 12

马克思以“资本”为对象研究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是财富的资本主义形态 13

马克思在研究对象上的推进 14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必须以财富的社会主义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一社会财富的生产运动方式,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财富的社会主义形式是自主劳动 17

自主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8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独具的三个特点 20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三种观点: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列为研究对象;将生产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抽象地研究经济关系——都排除以社会财富为研究对象 21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应如何安排体系结构? 26

资本关系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的轴心,自主劳动关系应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的轴心 26

社会生产四环节结构是对一切经济时代的抽象,但在不同经济时代将采取不同的内部关系结构 27

一般地、抽象地研究社会生产不能揭示一个特定社会的经济本质 28

马克思将抽象的社会生产四环节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采取的具体关系理解为: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据此,他安排了《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28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展现的是“自主劳动范畴体系” 33

对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两种看法的商榷 35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以何为始点? 36

1.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体系始点范畴的理论 37

确定始点的意义 37

马克思的先驱黑格尔关于哲学开端的理论观点 38

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体系始点范畴的理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两条道路,从抽象出发是科学的;作为始点的抽象范畴的规定性,始点理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抽象范畴分为三类 41

商品作为《资本论》始点的科学性是始点理论科学性的验证 46

2.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的种种始点的分析 50

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在理论上几乎都承认应自由抽象到具体之序进行研究,其实不然 51

一类著作是从政治经济学以外的领域出发 52

一类著作是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整体出发 56

一类著作是从作为结果的经济规律出发 58

一类著作是从具体的、复杂的事物出发 60

还有一些著作从并非最抽象的范畴出发 62

3.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应以自主劳动范畴的简单的、一般的始初的形式——劳动的一般为始点 64

从社会主义劳动出发是不科学的 65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以劳动一般为始点的理由 66

为什么对资本主义经济验分析不从劳动开始 68

第一章 劳动与生产 70

第一节 劳动本身 70

第一篇 劳动转化为自主劳动 70

人类劳动的五个基本特点:能动性、有目的性、创造性、多层次性、互依性 71

使得人类劳动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 74

对劳动本质思考的历史与现状 75

劳动的发生史与人类的起源史是同步的 75

劳动的定义;广义劳动和狭义劳动 77

对劳动不同角度的分类 78

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劳动是其社会形式 79

劳动在经济运动中的地位——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块基石 80

第二节 劳动过程的组成要素和运动因素 81

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对它的重新理解 81

劳动过程的两因素;组成要素和运动因素的关系 82

运动因素分论:主观因素劳动力;客观因素生产资料;生产资料范畴的特殊意义 83

劳动过程定义;劳动过程的性质 86

结论 86

第三节 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 86

劳动过程的内在冲动——劳动过程中的主客观两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两因素也就是劳动生产力的内在因素 87

生产力是寓于劳动过程之中的主客观两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88

生产力是建立在主客观因素相互关系之上的多层次结构体系,主观因素的决定因素和再决定因素,客观因素的决定因素和再决定因素,生产力多层次结构图 88

生产力要素组成论和因素决定论 91

劳动生产力两因素关系呈现在现实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两因素和第一级生产关系;生产的两因素,社会生产总机构——第I部类和第II部类;生产资料产品和生活资料产品——决定生产力两因素;示意图 92

生产过程的定义 94

劳动与生产、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94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关系结构 95

第一级生产关系的第一个方面劳动力所有权关系 95

第二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 98

第三个方面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以及产品的占有形式 99

狭义生产关系派生出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这些关系综合为经济关系——从横向看和从纵向看经济关系 101

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它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和个别形式 102

第四节 劳动产品——社会财富 104

社会财富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经济学上的财富范畴是指财富的社会形式 104

第一,社会财富的定义:色诺芬;亚里士多德;重商学派,重农学派(魁奈);斯密和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马克思;结论:关于社会财富的三个基本规定 104

第二,社会财富的来源 107

第三,社会财富的二重性质:财富是一种使用价值;财富是交换价值,价值财富和物质财富——二元财富观;社会财富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既是物又是一种经济关系 110

第四,对财富的分类 112

财富的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 113

第二章 商品生产 114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前提 114

生产一般、生产特殊、生产个别 114

本章考察两个问题;商品生产的历史条件和价值规律 115

商品生产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商品生产的个别形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115

马克思的商品生产理论纲要 116

对马克思商品生产理论重新概括的理由 118

第二节 商品生产存在的经济条件 119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回到对商品二因素的分析上来 120

从生产力、从决定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角度看,要求劳动的社会分工存在 120

从生产关系、从决定商品的价值角度看,要求不同所有权存在 124

从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角度看,要求交换不同的劳动产品 126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举例 128

第三节 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129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的地位 129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 130

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中全面展开的实现途径 131

价值、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质、量、度) 132

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中全面展开的具体化形式 134

价值规律的全面展开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139

第四节 附录:作为商品生产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展开和实现 144

价值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144

剩余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一个特殊的实现形式 145

价值规律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的展开和实现 148

价值规律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的展开和实现 150

价值规行在资本的分配过程中的展开和实现 153

第三章 劳动转化为自主劳动 156

第一节 劳动向自主劳动的转化 156

劳动的生命史与人类发展史具有同步性 156

原始社会的劳动是一种原始自主活动;自主活动的三个基本规定——人类劳动社会形式的第一阶段 156

剥削制度社会的劳动是一种从属劳动,从属劳动的基本规定;从属劳动是对自主活动的一个否定形式 158

从属劳动本质上具有的鲜明特点 16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属劳动转化为自主劳动 163

自主劳动的基本规定 163

自主劳动在劳动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168

第二节 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的经济范畴 168

1.马克思关于占统治的经济范畴的理论 169

第一,每一个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占统治的经济范畴 169

第二,占统治的经济范畴的基本规定 171

第三,占统治的经济范畴是发展变化的 174

2.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经济范畴 175

第一,社会生产全过程是围绕自主劳动这一社会财富而展开的 175

第二,自主劳动范畴表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 177

第三,自主劳动成为囊括一切社会主义经济范畴本质方面的范畴 178

第四,自主劳动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 179

3.两种不同观点的分析 180

关于“占统治的范畴”的用语问题 181

对“净产品”论的分析 183

对“资金”论的分析 184

第三节 自主劳动范畴的历史命运 188

原始自主劳动和自主劳动的同一与差别 189

自主劳动和雇佣劳动、自由劳动的差别与同一 191

自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劳动转化 192

自由劳动的基本规定 193

劳动的个别性的涵义;它存在的根据 197

劳动的个别性是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范畴 197

第四章 自主劳动的个人性 197

第二篇 自主劳动质的考察 197

在私有制社会,个别劳动具体为一种私人劳动 198

在社会主义下,个别劳动采取个人劳动形式;根据;个人劳动包涵的关系 198

个人劳动或劳动的个人性是客观存在的 200

劳动的个人性与私人性的区别 201

社会主义劳动的个人性与共产主义劳动个别性的区别 201

第五章 自主劳动的社会性 203

第一节 自主劳动的社会性质 203

自主劳动的个人性,是对单个劳动从静态角度考察所得出的性质;事实上,个人劳动在交换中是相联系的 203

单个劳动在交换联系中呈现出另一性质:它们又具有总体性;总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劳动的社会性表达的关系 203

并不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劳动的总体性都等于社会性 204

劳动的社会性的具备是以生产的社会性为基础的 205

一定经济时代劳动的社会性反映着一定所有权关系的个别劳动之间的社会关系;自主劳动的社会性反映的劳动关系 207

第二节 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208

在劳动的交换中,个别劳动表明它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208

第一,劳动交换的三种形式:(1)活劳动交换 Aa■Ab,(2)物化劳动交换——直接的产品交换Gea■Geb,(3)物化劳动交换——商品交换Wa—G—Wb;个别劳动转化为总体劳动有两种形式:直接的、间接的 208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仍将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公有制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消亡的经济条件;劳动产品的历程 212

第三,社会主义个人劳动间接地转化为社会劳动 217

第三节 对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色“直接论”和“半直接论”的商榷 219

对“直接论”的商榷意见 219

劳动具有直接社会性的经济条件 220

对“半直接论”的商榷意见 222

第六章 联合劳动——自主劳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具体形式 225

第一节 自主劳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具体形式:联合劳动 226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现实统一的形式 226

为什么说联合劳动具有独立、现实的意义 227

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统一起来的是联合劳动 227

联合劳动和个人劳动的关系,联合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联合劳动既是个人劳动的组合、是个人劳动的代表,又是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组成部分 229

第二节 联合劳动的直接性 233

所谓直接性,是指个别劳动以至局部劳动直接作为整体劳动的构成部分的性质;所有权关系决定劳动的直接性范围,四类直接性及其变化趋势;自主劳动的直接性问题 233

联合劳动表现为间接社会劳动和直接集体劳动的一些情况:(1)农业集体经济单位的联合劳动 235

(2)国家所有制单位的联合劳动(237) (3)军工企业的联合劳动 239

第七章 联合劳动的经济计划 241

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及经济计划 243

社会生产的症结在于平衡 243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调节社会生产平衡的一般机制 243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规律实质上就是时间节约规律 244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调节机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中采取的具体形式 244

调节机制发生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手段自发的、任意的;自觉的、有计划的 246

经济计划的一般规定 247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计划 247

第二节 联合劳动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集体经济计划 249

联合劳动的经济计划分为国民经济计划和集体经济计划 249

国民经济计划举足重轻 250

国民经济计划的统一性、直接性、权威性、预见性、借助资金分配性 251

第三节 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255

国民经济计划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255

在当前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25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完善,很可能是指令性计划的比重愈益加大 257

资产阶级国家的指导性计划 257

经济计划的制定有其客观依据 259

经济计划反映的两层关系 259

第四节 联合劳动的经济计划的客观依据 259

制定经济计划的依据与步骤 260

经济计划与经济规律 261

第三篇 自主劳动量的考察 262

第八章 必要劳动及其内部划分 262

第一节 自主劳动者提供的全部劳动归结为必要劳动 262

当对自主劳动量作考察时,有意义的是全部劳动对劳动者是否必要的问题 262

劳动者付出的全部劳动对自己是否都属必要?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追溯到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动机和主观目的 262

还必须回答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是什么——客观生产目的四个规定;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全部自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 264

如果新增价值所体现的产品完全为劳动者所消费,那末劳动者付出的全部劳动都是必要的 265

客观生产目的新增价值体现为必要价值 266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从静态看和从动态看 266

■为若干个人劳动的代数和;△A为个人劳动者集体结合提供的劳动量;△A量的构成和来源 267

必要劳动A量的构成:A=■Ai+△A 267

△A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 270

第二节 必要劳动划分为个人必要劳动和公共必要劳动 271

必要劳动内部是有差别的 271

必要劳动A,因生产过程决定的职能不同而划分为个人必要劳动AV和公共必要劳动A 273

这种划分,从生产关系上看,根源于劳动力所有权的二重性 274

第三节 对剩余劳动范畴永存论的商榷 276

对经典作家有关论述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找不到剩余劳动永存论根据的 277

剩余劳动是体现着劳资关系的资本主义历史范畴 280

剩余劳动永存论是蒲鲁东信奉的“公理” 282

剩余劳动是必要劳动的异化物 284

第九章 个人必要劳动 287

第一节 个人必要劳动的性质 287

个人必要劳动在必要劳动中构成其基本部分 287

个人必要劳动的职能是形成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87

它不宜是流动形式之“劳” 288

它不能是潜在形式之“劳” 288

它应是实现了的物化劳动之“劳” 290

抽象地看,以三种劳动形式作为谋生依据,依次在历史上都出现过 292

讨论按劳分配之“劳”的意义 293

我国劳动报酬分配中两种反常现象 294

社会主义个人必要劳动同资本主义必要劳动的差别 295

第二节 个人必要劳动量的决定 297

个人必要劳动的职能是提供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需全部费用 297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或“准商品”论的反驳 298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产品的论证 299

提供生产劳动力产品所需费用,是确定个人必要劳动量的客观依据;这一量由四个部分组成 302

个人必要劳动量的计算 305

个人必要劳动量的伸缩性;影响个人必要劳动量的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05

第三节 个人必要价值——劳动报酬——个人必要产品 307

个人必要价值、劳动报酬、个人必要产品概念 307

劳动报酬表达的自主劳动关系 308

工资范畴 308

劳动报酬分为基础部分和附加部分;这两部分的不同职能作用 310

个人必要产品是劳动报酬的实现形式 311

第四节 个人必要劳动量的变化趋势 312

影响个人必要劳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本节考察具有必然性的因素 312

首要因素应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随着劳动生产力成n倍提高,个人必要价值由v绝对变小为v/n 313

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单位时间中的产品量增多;这样,个人必要价值相对变小:v/n:((m+v)-v/n) 313

伴随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还有劳动付出量增大;随着劳动付出量t倍增大,v变为tv 314

结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个人必要劳动A■的绝对量将不断增大,而相对量将不断缩小 319

公共必要劳动物化为公共必要价值,公共必要价值形成社会积累基金;这部分基金执行着扩大再生产的职能,必要价值分割的层次性和积累基金在层次中的地位 321

第十章 公共必要劳动 321

第一节 公共必要劳动的职能 321

公共必要价值的另一部分形成非生产劳动者的工资基金 323

公共必要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形成公共集体消费基金;公共消费的一些特点;公共消费基金担负着劳动力内含扩大再生产的费用 324

公共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来龙去脉 326

公共必要价值还有一部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准备金等等;关于保险基金的职能 327

公共必要劳动的上述种种职能的共同点:公共的、必要的 328

关于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内含的、外延的;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费用由△v负担, △v不断地转化为v;内含的扩大再生产费用则由公共消费金负担 328

第二节 公共必要劳动的转化及表现形式 330

公共必要劳动、公共必要价值、公共必要产品和公共收入概念 330

公共必要价值一进入分配领域便转化为公共收入;总收入和纯收入 330

公共收入在分配过程中还将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转化的原因和途径 331

税收是国家直接集中公共收入的经济形式;税收的根据;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经济职能 332

公共收入转化的具体形式基本上有两种:税收和利润 332

利润是企业初步分配的一部分公共收入;利润额和利润率;对利润进一步的分配 335

第三节 公共必要劳动量的界限及其变化的一般趋势 337

在全部必要劳动A■中,个人必要劳动A■是公共必要劳动A■存在的前提 337

A■是A■的一个界限(A■—A■=A■),但不能反过来说A■是A■的界限 338

A■是A■的最低界限,A■的最高界限是A■ 338

公共必要劳动变化的一般趋势:第一种情况,在A■不变的情况下,A■变化对A■变化的影响——结论是,A■±ε=A■+(A■±ε) 339

第二种情况,在A■不变的情况下,A■变化对A■变化的影响——结论是,A■相对量增大 340

第三种情况,在A■、A■一起变化的情况下,A■的变化趋势——结论是,A■不仅相对地而且绝对地会增大 342

第十一章 自主劳动日 345

第一节 自主劳动日的本质特点 345

个人必要劳动和公共必要劳动之和,构成自主劳动日 345

自主劳动日是一般劳动日的社会主义形式 345

第二个特点: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平等性 347

自主劳动日的第一个特点:劳动者对全部劳动的自主性 347

第三个特点:劳动者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差别性和统一性 348

自主劳动日集中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生产关系;这一点把它与雇佣劳动日区别开来 350

第二节 自主劳动日的数量变化特点 350

决定劳动日数量的基本因素有二:劳动日长度和单位时间的劳动付出量 350

单位时间劳动付出量决定劳动日内含量变化;劳动生产力提高决定劳动日缩短,引起单位时间劳动付出量加大,从而决定劳动日内含量加大 350

对劳动日变化趋势的补充分析 354

自主劳动日的内部变化情况,从静态角度分析,m/v+m式和v/v+m式、m/v式和v/m式;从动态角度分析,将得出v′/v′+m′<v/v+m和m′/v′+m′>m/v+m、v′/m′<v/m和m′/v′>m/v的结论 355

第三节 自主劳动日和自由时间 358

生活日分为劳动日和劳动外时间 358

自由时间和不可支配时间的职能 359

劳动外时间分为生理性部分和社会性部分,或分为自由时间和不可支配时间 359

自由时间取决于不可支配时间、从而劳动时间的长短 360

劳动日长度决定其外延量的变化;劳动日变化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变化趋势是,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单位时间内产品量增多、劳动日内含量加大,自主劳动日将缩短 361

自由时间并不从来都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从劳动外时间中分化出来 362

劳动者享有的自由时间和剥削阶级占有的自由时间有本质的不同 363

自由时间具有间接的生产性 364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与自由时间相关,也与劳动时间相关,纠正一个积以时日的偏见 364

自由时间的量的变化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特点 365

自由时间在剥削制度社会为剥削阶级所占有;只有在社会主义下劳动者才享有自由时间 366

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关系 369

当前我国劳动者中自由时间利用情况;几点建议 370

第十二章 必要价值规律 372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基本经济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372

从一般方法论角度研究马恩关于基本经济规律论述的意义 372

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经济规律:经济利益规律或时间节约规律 373

价值规律 375

剩余价值规律 376

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基本性、单—性、目的性 377

第二节 必要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79

社会主义仍然是将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所以价值规律仍保持基本经济规律的权威;但价值规律将采取新的具体形式发生作用 379

一般价值规律由于加上自主劳动关系而具体为必要价值规律 380

必要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最—般的规律,其地位亦很特殊,它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80

必要价值规律的质、量、度的规定性 382

必要价值规律全面展开的具体个别形式 3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研究的历史考察 384

概述 384

第一种观点,将价值规律作为基本经济规律 384

第二种观点,将计划作为基本经济规律 385

第三种观点,将经济领域以外的规律作为基本经济规律 386

第四种观点,斯大林提出的以生产手段和目的的因果关系为内容的基本经济规律 387

第五种观点,把基本经济规律归结为生产社会产品的某个部分或其全部的规律 388

第六种观点,多基本经济规律论 389

第四篇 自主劳动的总体考察 391

第十三章 自主总劳动概念 391

自主总劳动,是指单个自主劳动在运动过程中交织的汇总 391

社会总劳动和自主总劳动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91

自主总劳动和社会总资本范畴的本质差别 392

自主总劳动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形式劳动的汇总 394

自主总劳动作为■潜在的、流动的、物化的单个自主劳动汇总的意义 394

对自主总劳动考察将进而揭示出自主劳动范畴的全部规定性 395

自主劳动循环的三个阶段: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 397

自主劳动的三个循环运动公式 399

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产性劳动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01

1.狭义生产劳动和广义即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外延 401

第一节 生产劳动范畴的几个理论问题 401

第十四章 自主总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 401

从狭义生产即直接生产过程出发对生产劳动作规定——狭义生产劳动;马克思的论述;狭义生产劳动的理论意义 402

从广义生产即社会生产角度出发对生产劳动作规定——广义生产劳动,马克思的论述 403

为什么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规定为狭义生产劳动 405

由于不理解狭义生产劳动和广义生产劳动的区分而引起的理论混乱 4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