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邓小平文选词语汇释
邓小平文选词语汇释

邓小平文选词语汇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金田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6523019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
《邓小平文选词语汇释》目录

7武汉会战(第34页) 1

96要利用外国智力(第32页) 1

《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 1

71十一届三中全会(第10页) 1

55“三支两军”(第336页) 1

51 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第290页) 1

50政治局会议通报(第273页) 1

35罗章龙(第257页) 1

34刘少奇(第257页) 1

33瞿秋白(第242页) 1

31 党的四大(第231页) 1

30 一九五八年的波折(第213页) 1

08工业七十条(第28页) 1

07“老九不能走”(第26页) 1

03珍宝岛自卫还击战(第15页) 1

88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第27页) 1

93 邓颖超在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第31页) 1

大革命(第2页) 1

托派(第2页) 2

三三制(第8页) 3

“一二九”北平学生运动(第10页) 4

党团(第1 3页) 5

宋哲元(第10页) 5

联办(第1 3页) 6

布尔什维克(第21页) 7

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第21页) 7

“东亚新秩序”(第23页) 8

洛甫(第24页) 9

中央苏区(第30页) 10

伯承(第30页) 10

长征(第30页) 11

三民主义(第31页) 12

抗战建国纲领(第31页) 13

阳明堡火烧飞机(第34页) 14

七亘村、黄崖底、广阳战斗(第34页) 14

九路围攻(第34页) 15

徐州会战(第34页) 16

邯长大道的伏击作战(第34页) 16

维持会(第34页) 18

囚笼政策(第35页) 19

“治安肃正”计划(第35页) 19

白晋战役(第35页) 20

3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第56页) 21

6鸦片战争(第60页) 21

9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63页) 21

冀南钞票(第36页) 21

百团大战(第35页) 21

一九四○年讨逆战争(第36页) 22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政变(第36页) 23

一九四○年四月黎城会议(第36页) 24

“治安强化”运动(第37页) 25

冀南根据地变质(第37页) 26

黎城离卦道暴动(第38页) 27

柴关暴动(第38页) 28

太平洋战争(第39页) 29

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法令(第41页) 30

灌仓计划(第57页) 31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第69页) 32

第五次反“围剿”(第66页) 32

雇工增资(第70页) 33

统一累进税(第84页) 34

“吴满有运动”(第81页) 34

法币(第85页) 35

整风(第87页) 36

陈独秀机会主义(第88页) 37

李立三同志冒险主义(第88页) 38

苏维埃后期的“左”倾机会主义(第88页) 39

党八股(第89页) 40

遵义会议(第89页) 41

彭德怀(第91页) 42

学委(第94页) 43

山东大军(第95页) 44

陈赓(第95页) 44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96页) 45

任弼时(第101页) 46

全国土地会议(第102页) 47

张国焘(第104页) 48

《新区土改要点》(第106页) 49

汤恩伯(第112页) 50

以开封为范例的城市政策(第128页) 51

襄樊作战(第127页) 51

京沪杭战役(第131页) 52

粟裕(第133页) 53

张震(第133页) 54

谭震林(第133页) 55

总前委(第134页) 56

外交政策的一面倒(第135页) 57

八项和平条件(第136页) 58

陈毅(第136页) 58

辽沈战役(第139页) 60

淮海战役(第139页) 60

平津战役(第139页) 61

司徒雷登(第140页) 62

“四面八方”的政策(第141页) 63

共同纲领(第143页) 64

王家烈(第143页) 65

宋任穷(第143页) 65

各界代表会议(第143页) 66

土改(第149页) 66

一九五○)年的整风(第151页) 67

三查三整(第151页) 68

把头制(第153页) 69

供给制(第159页) 69

解放西藏的十项条件(第162页) 70

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第166页) 71

东藏民主青年同盟(第166页) 71

“双十二”事变(第1 73页) 72

抗美援朝(第173页) 73

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第173页) 74

镇压反革命(第177页) 75

退押(第174页) 75

周兴(第179页) 76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185页) 77

大区(第182页) 77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第189页) 79

七届三中全会(第189页) 79

富农党员的问题(第1 94页) 80

关于工人阶级半工人阶级领导革命的问题(第194页) 81

郭沫若(第199页) 82

农业生产合作社(第208页) 83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第215页) 84

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或经理负责制(第219页) 85

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斗争(第226页) 8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245页) 86

谋求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不放弃非和平方式(第236页) 87

胡耀邦(第271页) 87

”共产风”(第271页) 88

高指标所形成的几个“大办”(第295页) 89

中央关于甄别平反工作的文件(第301页) 90

中央财经小组的报告(第300页) 90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第302页) 91

一九五八年刮“五风”(第302页) 92

“五统一”(第305页) 94

八月会议(第305页) 95

八届十中全会(第315页) 95

六届四中全会(第316页) 97

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第315页) 97

博古(第316页) 98

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第322页) 99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323页) 100

“三要三不要”(第13页) 102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 102

西沙群岛自卫还击战(第15页) 104

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第15页) 105

五七指示(第19页) 106

三线(第27页) 107

罗荣桓(第33页) 109

“老三篇”(第33页) 110

“两个凡是”(第35页) 111

天安门事件(第35页) 112

明治维新(第37页) 113

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第41页) 114

科学十四条(第46页) 115

高等学校六十条(第46页) 116

“黑线专政”(第63页) 117

七二一指示(第65页) 118

工宣队(第66页) 119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97页) 120

划分三个世界(第74页) 12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122页) 121

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第124页) 122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24页) 123

全国解放初期和六十年代初期两次调整(第147页) 124

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第146页) 124

“西单墙”(第189页) 126

阿富汗事件(第204页) 127

伊朗问题(第204页) 128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第207页) 129

九大(第233页) 132

三大改造(第258页) 136

两次郑州会议(第259页) 137

庐山会议(第259页) 139

农业十二条(第259页) 140

人民公社六十条(第259页) 141

北戴河会议(第259页) 142

“四清”(第260页) 142

两个文艺批示(第260页) 144

贺龙(第265页) 145

七大(第264页) 145

“二月逆流”(第267页) 146

尼克松(第269页) 148

基辛格(第269页) 148

彭真(第272页) 149

慈禧(第311页) 153

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几个特区的决定(第322页) 153

“三反”(第357页) 156

“四有、三讲、两不怕”(第337页) 156

“五反”(第357页) 158

赫鲁晓夫(第361页) 159

“五讲四美”(第363页) 16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1992年) 162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3页) 162

中央顾问委员会(第5页) 164

薄一波(第6页) 16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9页) 166

章蕴(第7页) 166

翻两番(第9页) 16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10页) 170

香港问题(第12页) 172

李鸿章(第12页) 175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第17页) 176

聂荣臻(第17页) 178

南南合作(第20页) 179

南北问题(第20页) 180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第23页) 181

搞经济协作区,这个路子是很对的(第25页) 183

第二野战军(第25页) 184

第三野战军(第25页) 185

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第26页) 187

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不现实(第31页) 190

叶剑英提出的九条方针政策(第31页) 192

蒋介石(第31页) 194

蒋经国(第31页) 19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35页) 198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第36页) 198

“三种人”(第37页) 200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39页) 201

“双百”方针(第45页) 202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第49页) 204

中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和平(第50页) 206

经济特区(第51页) 208

特区是个窗口(第51页) 209

百色起义(第54页) 210

自由港(第52页) 210

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第54页) 211

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第54页) 212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第57页) 214

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第59页) 215

港入治港(第61页) 218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第64页) 221

小康水平(第64页) 223

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第64页) 224

《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第65页) 226

我们非常关注香港的过渡时期(第67页) 227

中英就香港问题达成的协议(第72页) 228

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第75页) 229

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第77页) 229

十二届三中全会(第78页) 232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83页) 232

撒切尔夫人(第84页) 233

卡特(第86页) 234

《与台湾关系法》(第86页) 235

解决国际争端,要提出新办法(第87页) 238

明成祖(第90页) 240

郑和(第90页) 240

康熙(第90页) 241

“傻子瓜子”(第91页) 242

乾隆(第90页) 242

陈云(第92页) 243

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第96页) 245

杜勒斯(第97页) 247

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的大局(第98页) 248

三个方面的开放(第99页) 249

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第100页) 251

余秋里(第100页) 252

对外开放二十来个城市(第103页) 253

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第108页) 254

大平正芳(第105页) 254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110页) 256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第111页) 257

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第111页) 26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113页) 261

土地改革(第115页) 263

农业合作化(第115页) 26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115页) 264

“大跃进”运动(第115页) 265

人民公社(第115页) 266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120页) 267

中国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第123页) 268

废除宪法中肯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条款(第124页) 273

杨尚昆(第126页) 273

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减少一百万(第126页) 274

“山、散、洞”(第127页) 276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第127页) 277

吸收外国资金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第135页) 277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138页) 278

“三资”企业(第138页) 28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39页) 282

新经济政策(第139页) 283

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第144页) 284

所有这些政策的基础,就是四项基本原则(第146页) 286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第148页) 288

青海省杨小民那个案子(第152页) 289

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第153页) 291

中央机关干部大会(第154页) 291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第154页) 291

荣家(第161页) 293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第164页) 295

戈尔巴乔夫最近在海参崴的讲话(第167页) 296

中苏间三大障碍(第167页) 297

麦克阿瑟(第169页) 298

加速器(第184页) 299

学生闹事(第194页) 300

方励之(第194页) 301

王若望(第195页) 301

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 301

一套(第195页) 303

周谷城(第196页) 303

费孝通(第196页) 303

钱伟长(第196页) 304

刘宾雁(第196页) 305

十二届六中全会(第196页) 305

《人民日报》三篇文章(第197页) 306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第203页) 307

十三大(第203页) 309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15页) 310

宇都宫德马(第230页) 311

铁托(第236页) 312

党与党之间建立新型关系的原则(第237页) 313

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第238页) 314

万里(第238页) 315

海南岛经济特区(第239页) 316

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第247页) 317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第248页) 319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第251页) 320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第252页) 322

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第267页) 3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274页) 325

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第275页) 326

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第278页) 328

高科技发展计划(第279页) 329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第279页) 331

李政道(第280页) 331

“四小龙”(第281页) 332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第282页) 333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282页) 334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第284页) 336

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第287页) 337

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第292页) 340

满洲国(第293页) 340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的中国土地,超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第293页) 341

雅尔塔秘密协定(第293页) 341

越南战争(第294页) 342

李先念(第296页) 343

动乱(第296页) 344

反对腐败,几年来我一直在讲(第297页) 345

华国锋(第298页) 347

毛派(第301页) 348

向忠发(第309页) 349

林彪(第309页) 350

十三届四中全会(第316页) 351

十三届五中全会(第316页) 352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第321页) 353

巴黎七国首脑会议(第329页) 355

阎锡山(第336页) 355

上党战役(第336页) 357

马法五(第336页) 358

高树勋(第336页) 359

平汉战役(第336页) 360

李达(第337页) 361

陈锡联(第337页) 362

陈再道(第337页) 364

苏振华(第337页) 365

王定南(第338页) 365

杨得志(第338页) 366

彭涛(第338页) 367

谢富治(第338页) 368

王宏坤(第341页) 369

张才千(第341页) 370

秦基伟(第341页) 371

王近山(第342页) 372

杜义德(第342页) 373

杨勇(第342页) 374

胡宗南(第342页) 375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第344页) 377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355页) 377

八国联军(第358页) 379

“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第358页) 380

我们千万不要当头(第363页) 382

风庆轮事件(第367页) 384

十三届八中全会(第371页) 385

坚持三个“是否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第372页) 386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373页) 387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第373页) 390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第375页) 391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第375页) 393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375页) 396

发展才是硬道理(第377页) 398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377页) 400

钱学森(第378页) 402

李四光(第378页) 404

钱三强(第378页) 405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第380页) 406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第382页) 410

后记 410

后记编著者 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