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
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

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瑞芳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2602034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目录

导言 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的若干基本问题 1

第一章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原始革命思想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刘邦思想的二重性 15

第一节 陈胜、吴广起义迅速发展,刘邦战胜项羽,农民革命的失败 15

第二节 陈胜、吴广的农民革命思想主要是“伐无道、诛暴秦”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1

第三节 比较刘邦、项羽的农民革命思想和思想蜕变 32

第二章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的反天命思想和平等思想 45

第一节 西汉末年,新莽时期农民革命战争的兴起,推翻了新葬王朝的反动统治,农民革命军由分裂而失败 45

第二节 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以反莽虐政为共同目标,以朴素唯物的反压迫剥削思想战胜天命论,以平等思想打破封建等级思想,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取得农民革命的巨大胜利 56

第三节 农民起义军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农民革命战争推动下刘秀实行休养生息的开明政策 64

第三章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革命纲领,《太平经》的民主政治思想 73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的发展形势 73

第二节 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是以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萌芽的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给传统的统治思想以强有力的冲击 84

第三节 《太平经》的社会思想含有深刻的农民革命理论 93

第四章 隋末农民大起义反隋暴政和反侵略战争的革命思想,战争性质改变后农民革命思想的蜕变 102

第一节 三国、西东晋、南北朝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北魏末年农民起义领袖葛荣基本坚持了农民革命方向,但最后犯了严重错误 102

第二节 隋末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形势与战争性质的变化,李渊在进步的统一战争中取得胜利,建立唐王朝 113

第三节 隋末农民起义军的反压迫剥削、反侵略高丽、官兵共甘苦等思想与后期农民革命领袖由思想蜕化而进行分裂战争的思想 125

第一节 唐早期和中期的农民战争,西原人民起义的统一战线政策与策略思想,唐后期农民起义领袖裘甫以“平”的思想为号召,庞勋由革命动摇到坚决革命的转变 138

第五章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的“均平”、“冲天”思想 138

第二节 黄巢农民大起义的伟大进军和军事战略思想的演变 154

第三节 在中国农民革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平”的革命思想和“均平”思想的二重性 169

第六章 南北宋时期农民革命领袖王小波、李顺提出“均贫富”的思想,方腊提出“民苦剥削”“是法平等”“终当混一”的思想,钟相、杨么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 178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母乙和张遇贤领导的农民起义,北宋南宋时期连绵不断的武装起义 178

第二节 北宋农民革命由经济上均贫富思想发展到政治上的平等要求与农民革命统一国家的思想 190

第三节 南宋农民革命领袖钟相、杨么提出完整的政治上和经济上平等的农民革命思想和纲领,建立革命根据的思想 204

第七章 元末各族人民反元残暴统治的大起义,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到地主阶级总代表的转化 215

第一节 元王朝残暴的民族统治,激起各族人民连续不断地举行反元起义,元末的反元大起义推翻了元王朝的反动统治 215

第二节 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的伟大战略思想是农民革命的进步政策思想 227

第三节 朱元璋由农民革命领袖向地主阶级总代表的思想转化,比较朱元璋和刘福通的北伐战略思想,朱元璋爬上皇帝宝座后的开明政策思想 235

第八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的反封建纲领,军事思想也达前所未有的水平 248

第一节 明代连续不断的农民战争,刘六、杨虎起义失败的教训,王阳明是历代镇压农民起义反革命理论的集大成者 248

第二节 张献忠、李自成两路起义大军以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战略思想为指导,推翻明王朝,取得伟大胜利 262

第三节 明末农民起义无论在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农民思想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走向失败 282

第九章 太平天国提出我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反封建、反民族压迫、反外国侵略,由于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清王朝与外国侵略者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革命终归失败 299

第一节 清前期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和后期的斗争 299

第二节 洪秀全青年时期的革命思想,早期革命理论的建设,大进军中讨胡檄文的思想性,彻底反封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确立 317

第三节 太平天国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思想,反映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资改新篇》,太平天国失败的思想因素 3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