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1068·1129
  • 页数:662 页
图书介绍: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 1

一 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 1

(一) 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化石的发现 1

(二) 无谋猿人文化 2

(三) 华北早更新世时期文化遗存的探求 3

(四) 蓝田猿人及其物质文化 4

图一 蓝田猿人文化和匼河文化石器 5

(五) 北京猿人遗址的继续发掘和研究 7

(六) 匼河文化和晋、狭、豫的旧石器遗存 9

(七) 长江中、下游的猿人化石和文化遗存 10

(八) 黔西观音洞文化 10

图二 观音洞石器 11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12

(一) 大荔人及其遗存 12

(九) 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文化遗存 12

(二) 丁村人和丁村文化 13

图三 丁村文化石器 14

(三) 许家窑人及其物质文化 15

图四 许家窑石器 16

(四) 其它古人化石和旧石器中期遗存 17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18

(一) 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再考察 18

图五 水洞沟石器和骨器等 19

(二)朔县峙峪遗址 20

图六 峙峪、虎头梁石器、骨器和装饰品 21

(三) 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 22

(四) 阳原虎头梁遗址 23

(五) 下川文化遗存的考古发现 24

图七 下川文化石器 25

(六) 呼市东郊的旧石器制造场 26

(七) 汉源富林遗址 26

(八) 其它各地的新人化石和旧石器晚期遗存 27

(一) 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33

一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33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33

图八 沙苑与灵井的石器 34

图九 磁山和裴李岗的陶器 37

图一О 莪沟的圆形房屋基址 37

图一一 关中及其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 39

(二)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 41

图一二 仰韶文化陶器(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 44

图一三 仰韶文化陶器(大河村一、二、三、四期) 50

图一四 仰韶文化陶器(后岗、大司空类型) 53

图一五 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布局示意图 55

图一六 仰韶文化房屋遗址 57

图一七 仰韶文化生产工具 60

图一八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62

图一九 华阴横阵仰韶文化墓地 65

(三) 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 68

图二О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陶器 71

图二一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房址 73

图二二 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陶窑址 74

图二三 河南龙山文化陶器 76

图二四 河南龙山文化陶窑址 78

图二五 陕西龙山文化房址 79

图二六 陕西龙山文化陶器 80

图二七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陶器 82

(四) 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86

图二八 大汶口文化陶器 90

图二九 大汶口文化的石器及骨、角器 92

图三О 北辛遗址陶器 96

(五) 对龙山文化的再认识 97

图三一 龙山文化陶器 99

图三二 龙山文化日照东海峪房址 103

图三三 龙山文化装饰花纹 104

(六)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 105

图三四 岳石类型陶器 105

图三五 马家窑文化陶器 112

图三六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陶器组合图 115

图三七 马空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平面图 116

(七) 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 118

图三八 齐家文化陶器 122

图三九 齐家文化房址 123

图四О 齐家文化墓葬 124

二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25

(一) 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25

图四一 大溪文化器物 128

图四二 大溪文化屈肢葬式 130

图四三 屈家岭文化器物 132

图四四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器 137

(二) 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38

图四五 江西地区新石器晚期器物 140

(三) 南京及其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1

图四六 南京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42

(四) 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3

图四七 河姆渡文化器物 146

图四八 马家浜文化陶器 150

图四九 良渚文化器物 154

三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8

(一) 福建地区的原始文化 158

图五О 昙石山文化器物 159

(二) 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0

图五一 石峡文化器物 164

(三) 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6

(四) 云贵西藏高原的原始文化 169

图五二 云南、西藏原始文化器物 170

四 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72

(一) 红山文化的新发现 172

图五三 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74

(二) 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176

图五四 富河文化房址 178

(三) 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180

图五五 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器物 183

(四) 内蒙古和新疆原始文化的调查 187

(一) 与蒙古人种起源有关的重要发现 189

五 中国石器时代人种成分的研究 189

(二) 甘肃史前人种 189

(三)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居民的体质类型 190

(四)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居民的种属 190

(五)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类型 191

(六) 东南沿海和广西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特点 191

(七) 我国东南部分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几种特殊风俗 192

(八) 对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种系研究的几点认识 193

六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194

(一) 新石器时代家畜发现概况 194

(二)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194

(三) 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196

(一) 关于夏代文化的探索 211

一 商殷时期 211

第三章 商周时代 211

图五六 二里头早中期陶器 213

图五七 二里头晚期陶器 214

(二) 偃师二里头的早商遗址 215

图五八 二里头早商遗址宫殿遗址平面图 216

(三) 二里冈遗址与郑州商城 219

图五九 二里冈期墓葬随葬器物 222

(四) 安阳殷墟的新发现 223

图六О 殷墟武官村大墓平剖面图 226

图六一 安阳西北冈大墓和祭祀坑平面图 231

图六二 殷代车子结构图 234

(五) 邢台、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 235

图六三 藁城商代前期铜器 238

(六) 殷商时期的方国遗存 239

图六四 商代宫殿基址平面图 242

(七) 殷代甲骨文的新发现与研究 244

二 西周时期 248

(一) 周原考古的新发现 248

图六五 周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平面图 249

(二) 丰镐地区的调查和发掘 253

图六六 西周墓随葬陶器 255

(三) 西周墓葬的分区研究 257

图六七 屯溪西周墓墓室剖面图 263

(四) 西周铜器窖藏和有关西周史实的重要铜器 264

图六八 史墙盘铭文拓片 267

图六九 五年卫鼎铭文拓片 268

(一) 东周各国都城遗址的勘察 270

三 东周时期 270

图七О 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 272

图七一 侯马晋国古城平面图 274

图七二 东周各国都城遗址平面图 275

(二) 侯马盟誓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78

(三) 洛阳地区的周墓和郑、虢两国的墓葬 281

图七三 虢国墓铜鱼分布图 285

(四) 齐、鲁和燕国的墓葬 286

图七四 齐国墓陶器 287

(五) 三晋地区和中山国的墓葬 291

图七五 晋国墓陶器 292

图七六 赵国墓陶器 294

图七七 中山王陵“兆窆图”摹本 297

(六) 曾侯墓、蔡侯墓和两国的其它墓葬 298

图七八 曾侯乙墓簠铭拓片 300

图七九 曾侯乙墓鎛铭拓片 300

(七) 南方的楚墓 304

图八О 江陵楚墓陶器 305

图八一 下寺墓地平面图 307

(八) 关中地区的秦墓 310

图八二 秦公陵园平面示意图 311

图八三 秦墓陶器 312

(九) 吴、越和徐国的考古发现 314

(一О) 东周时期的金属铸币的发现 317

四 殷周时代的手工业 323

(一) 殷商青铜器的分期和铸造工艺的研究 323

(二) 商代的玉器和琢玉工艺 326

(三) 殷周釉陶器的发现和研究 328

(四) 有关冶铁工艺兴起的考古发现 332

(五) 东周矿冶遗址的铸铜工艺 334

图八四 东周采矿址中一组完整的井巷平面图 336

五 殷周时代边远地区的诸文化 339

(一) 北方草原的青铜文化 339

图八五 夏家店下层文化器物 341

图八六 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 343

图八七 西团山文化器物 344

图八八 夏家店上层文化器物 347

图八九 以青铜短剑为特征的文化器物 349

(二) 西北地区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 350

图九О 辛店文化陶器 353

(三) 四川、云南的青铜文化 356

(四) 闽、粤地区的青铜文化 359

图九一 福建青铜文化器物 361

图九二 广东青铜文化铜器 362

图九三 广西青铜文化铜尊纹饰展开示意图 363

一 秦代考古的新发现 383

(一) 秦都咸阳的勘察与发掘 383

第四章 秦汉时代 383

(二) 秦始皇陵的勘察与发掘 386

(三) 云梦秦汉墓葬的发掘和秦简的研究 389

(一) 汉长安城的发掘 393

二 汉代的城邑与边塞遗址 393

图九四 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394

(二) 汉代城邑聚落遗址的发现 397

(三) 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 400

(四) 居延烽燧遗址的发掘和简牍的新发现 406

图九五 甲渠候官遗址平面图 407

三 汉代陵墓的发掘 410

(一) 西汉诸陵的勘查和陪葬墓的发掘 410

(二) 洛阳汉墓的发掘和编年 412

(三) 河西汉墓的发掘 416

(四) 临沂汉墓及其出土的简牍 419

(五) 满城汉墓的发掘 421

图九六 西汉刘胜墓平、剖面图 422

(六) 长沙汉墓的发掘与研究 426

(七) 江陵汉墓的发掘 434

(八) 两广汉墓的发掘与研究 436

(九) 汉代“黄肠题凑”墓 443

(一О) 汉代的壁画墓 447

(一一) 汉代的画像古墓 451

(一二) 东汉洛阳城郊的邢徒墓地 456

(一) 汉代农业考古的新发现 459

四 汉代农业、手工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459

(二) 汉代冶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464

(三) 汉代纺织品的发现与研究 468

(四) 汉代漆器的发现与研究 473

(五) 关于汉代造纸的考察 477

(六) 秦汉造船业的考古发现 479

(一) 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族遗迹 482

五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新发现 482

(二) 新疆地区的汉魏遗迹 484

(三) 西南地区的少数族墓葬 487

(一) 邺城的调查 515

一 魏晋南北朝的都城遗址 51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 515

(二) 汉魏洛阳城的调查与发掘 516

图九七 汉魏洛阳城平面实测图 517

(一) 中原地区魏晋墓 521

二 魏晋南北朝墓葬的发掘 521

(二) 酒泉、敦煌的魏晋墓葬 523

(三) 武昌、南京的东吴墓 526

(四) 南京象山王氏墓群 527

(五) 南京、丹阳的东晋、南朝王陵 529

(六) 西南地区的两晋南朝墓 532

(七) 湖广地区的两晋南朝墓 534

图九八 北魏皇陵位置图 537

(八) 大同北魏皇陵和司马金龙墓 537

(九) 河北、山西、河南的东魏、北齐墓 539

三 石窟寺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 542

(一) 石窟寺的勘察与新发现 542

(二) 石窟寺的分期研究 545

(三) 有关石窟寺研究的几个问题 549

(四) 将考古学方法运用到石窟寺研究中去 553

四 高句丽和鲜卑族的考古新发现 554

(一) 高句丽墓葬的新发现 554

(二) 鲜卑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558

五 与中外交通有关的遗物的发现和研究 562

图九九 近年出土的外国金、银币拓片 564

一 隋唐五代 572

(一) 隋唐两京的发掘 572

第六章 隋唐至时代 572

图一ОО 唐长安城平面实测图 573

图一О一 唐洛阳城平面实测图 574

(二) 唐代墓葬的发掘与研究 581

(三) 唐代金银器的发现 590

(四) 五代十国的墓葬 595

图一О二 吴越钱元瓘墓石刻天象图摹本 596

二 宋辽金元 597

(一) 宋代墓葬和窖藏的发掘 597

(二) 辽金城址的调查与发掘 601

(三) 辽墓的发掘和契丹文墓志的新发现 602

(四) 金元墓葬的发掘 605

(五)元代的城址和窖藏 609

图一О三 元大都城平面示意图 610

(六) 唐宋塔基的发掘 613

(七) 泉州等地古船的发掘和复原 616

三 高昌、渤海、南诏大理和西夏 618

(一) 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和唐代墓葬的发掘 618

(二)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622

图一О四 渤海上京龙泉府平面实测图 623

(三) 渤海墓葬的发掘 626

(四) 南诏大理的考古发现 628

(五) 西夏陵墓的发掘 629

四 时代陵墓的发掘 631

五 古代瓷窑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634

(一) 建国以来发现的窑址简介 634

(二) 关于瓷窑与瓷器专题的研究和讨论 6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