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运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281731X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目录

关于地震研究的展望 1

世纪之交的地震地质学回顾与展望 11

用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 113

地震孕育过程的包体流变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122

主地震定位法的改进及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地震的高精度定位 135

岩石破坏和地震过程的离散模型及计算机模拟 143

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中国大陆上地幔各向异性 154

新疆地区构造环境剪应力场中期时空演化图像 179

地壳深部探测的发展与展望 18

用宽频带波形资料研究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 189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性特征机理及数值特征 199

地震预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探索 209

我国大陆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数值模拟研究 217

地震社会学进展 22

强震地下流体前兆物理特征 225

海原大地震可能触发古浪大地震的力学机制 234

我国大陆地震深度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的回顾 244

河西地区地壳加卸载响应比图像特征与地震研究 250

我们的实践经验——试验预报纪实之六 257

从中蒙地区两次大震讨论垂震底继型强震发生的规律 261

“人的可靠性分析”与地震监测预报 265

地震是否能实现物理预报 267

子波变换在地磁不规则脉动频谱分析中的应用 278

地球介质电性各向异性研究 283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动态演化图像法预测地震效能的统计检验 301

Rq的时空变化规律性研究 307

大地震发震时间二倍关系探讨 313

中国大陆及其东南沿海现时地壳运动 320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国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326

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断裂活动性评价 330

地球自转日长变化与地壳形变及应力相关性——地球动力学及地震预报意义 335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在地壳垂直形变场分析中的应用 343

强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变场信息动态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348

用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地形变应变场动态图像的几个问题研究 356

对川西地震重点防御区圈定中地壳形变异常依据的反思 364

地震、火山研究中电磁研究的新进展 37

损伤裂纹对地壳形变的影响研究 371

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 377

孕震过程应力——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场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 384

四川西部现今地壳形变场与地震 390

“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的建立——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396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软件系统的研制 405

新疆破坏性地震损失“盲估”方法 412

大城市地震灾害评估——从包头市地震灾害评估中得到的启示 418

构造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42

隔震技术发展对下世纪建筑地震安全性的影响 431

1556年2月3日蒲州8.5级地震 438

缅怀顾功叙教授 457

李善邦先生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工作 462

学术思想的先驱者——忆顾功叙与傅承义的一次学术思想交流 469

关于傅先生的一张大字报的说明 473

深切的教导,永恒的怀念——记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现场 474

中国近代地震学创业史笔记 476

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策略 49

回忆大地震考察 499

地震研究中实验构造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5

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现场亲历记 503

防震减灾、任重道元——唐山地震现场工作追记 506

炉霍地震考察记 510

蜀乡地震考察记 515

中国地震事业中的《地震学报》 54

地震科普 任重道远 61

减轻21世纪的地震灾害 63

世纪之交四川地震科技发展的思考 66

加强海域地震研究及其意义 70

福建地震科学技术展望——建设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初探 75

我国地震预报的战略建议与思考 79

21世纪计算机层析学和体视学方法将在地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85

前进中的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92

集集地震序列和震源破裂过程的初步分析 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