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日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040039087
  • 页数:44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思想史》目录

第一节 商代西周社会的政治特点 8

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8

第二节 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 9

第三节 西周初期的敬天保民思想 12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1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特点 15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 17

第三节 儒家的政治思想 20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20

二、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24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 33

四、荀子的政治思想 39

一、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46

第四节 道家的政治思想 46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 48

三、庄子的政治思想 54

第五节 墨子的政治思想 59

第六节 法家的政治思想 66

一、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66

二、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 69

三、韩非的政治思想 85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102

第一节 秦代法家君主专制思想的极端发展 103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 109

一、陆贾兼融儒道的仁义治国思想 114

第三节 汉初“百家余绪”时期的政治思想 114

二、贾谊礼法兼施和加强君权的政治思想 120

三、晁错尊君重农的法治思想 129

第四节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理论与儒学的神学化 133

一、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 134

二、汉代儒学谶纬神学化与反谶纬思潮 141

第五节 东汉末年社会政治批判思潮 149

一、王符的爱民尊君政治思想 150

二、仲长统轻天道、重人事和加强皇权的政治思想 156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 163

第一节 三国时期名法家的政治思想 164

一、曹操的法治和“唯才是举”政治思想 164

二、诸葛亮的法主德辅的政治思想 167

第二节 玄学思潮的政治意义 172

一、玄学的兴起与发展阶段 173

二、玄学基本论题的政治意义 175

第三节 两晋道家的政治思想 179

一、鲍敬言的无君论 180

二、葛洪的有君论 181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 186

第一节 隋唐时期儒学的复兴与务实求治的政治思潮 187

一、隋唐时期的儒学复兴 187

二、王通的政治思想 189

三、李世民、魏征的政治思想 194

第二节 唐中叶儒家思想的发展 204

一、韩愈的政治思想 205

二、柳宗元的政治思想 212

第三节 晚唐道家的政论 218

一、《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218

二、罗隐的明君论 222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 227

第一节 改革时弊的政治思想 228

一、李觏的政治思想 228

二、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231

第二节 程朱理学的政治思想 235

一、二程的政治思想 235

二、朱熹的政治思想 239

二、叶适的政治思想 243

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政治思想 244

一、陈亮的政治思想 244

第四节 邓牧的反封建专制思想 252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 256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社会政治特点 256

第二节 王守仁的政治思想 257

第三节 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261

第四节 反专制的政治思想 265

一、李贽的政治思想 265

二、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268

三、顾炎武的政治思想 272

四、王夫之的政治思想 276

五、唐甄的政治思想 279

第八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285

第一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及其思想特征 285

第二节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287

第三节 魏源的政治思想 293

第九章 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 302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02

第二节 太平天国以反清革命为主体的政治理论 306

第三节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 312

第十章 洋务思想 331

第一节 洋务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31

第二节 洋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35

第三节 早期维新思想 346

第十一章 戊戌维新思潮 360

第一节 戊戌维新思潮的兴起与高涨 360

第二节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365

第三节 严复的政治思想 376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 384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与传播 384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93

第三节 辛亥时期章 太炎的政治思想 411

第十三章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422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主要代表人物 422

第二节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4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