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光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1029578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的意义 1

一、研究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的理论价值 1

前言 1

二、研究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的现实意义 3

表1-2 北京的人口变迁 4

附录 4

表1-1 北京的人口增长 4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7

一、区域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对象 7

二、区域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方法 11

第三节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空间与时间范围 20

一、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空间范围 21

二、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时间断限 22

一、北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26

第四节 北京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26

附图 28

图1-1 北京地区地形图 28

二、北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 29

一、辽南京地区行政建置 31

第一节 历代区域行政建置 31

第二章 区域行政建置和政区沿革 31

二、金中都地区行政建置 33

图2-1 辽南京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34

三、元大都地区行政建置 35

图2-2 金中都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36

四、明北京地区行政建置 38

图2-3 元大都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39

图2-4 明北京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41

五、清北京地区行政建置 42

图2-5 清北京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43

六、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地区行政建置 44

图2-6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地区行政建置与区划 45

第二节 辽迄民国北京地区建置沿革特点 46

一、州县建置的相对稳定性 46

二、州县建置兴废的阶段性 46

三、北京城市户籍管理与户口统计的日趋专门化 47

第三章 各时期区域和城市人口规模 48

一、从户籍制度与户口统计特点看辽南京地区和南京城市户口的构成 48

第一节 辽南京地区和南京城市人口规模 48

二、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地区人口规模 51

表3-1 辽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地区州县户口 52

三、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城市人口 55

表3-2 辽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地区与南京城市户口 58

第二节 金中都地区和中都城市人口规模 59

一、从户籍制度与户口统计特点看金中都地区和中都城市户口的构成 59

二、泰和七年(1207年)中都地区人口规模 63

表3-3 金泰和七年(1207年)中都地区与中都城市户口 65

三、泰和七年(1207年)中都城市人口 66

一、从户籍制度与户口统计特点看元大都地区和大都城市户口的构成 68

第三节 元大都地区与大都城市人口规模 68

二、至元七年(1270年)与泰定四年(1327年)大都地区人口规模 73

表3-4 元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地区与中都城市户口 80

表3-5 元泰定四年(1327年)大都地区与大都城市户口 81

三、大都城市人口及其演变 81

表3-6 元代大都城市户口变迁 84

一、从户籍制度与户口统计特点看明北京地区和北京城市户口的构成 85

第四节 明北京地区与北京城市人口规模 85

二、北京地区人口规模及其演变 92

表3-8 明代香河与文安二县户口之变迁 94

表3-7 明代延庆州与永宁县户口之变迁 94

表3-9 明代北京地区州县赋役户口 95

表3-10 明代北京地区卫所与军屯人数分布 100

表3-11 明代中后期上林苑苑户与海户户口及分布 103

表3-12 明代北京地区和北京城市户口演变 104

三、北京城市人口及其变迁 104

表3-13 明代中后期北京五城坊铺设置统计 106

表3-14 明天启元年(1621年)北京坊铺保甲户口统计 107

表3-15 明嘉靖后期北京五城坊铺户口统计推算表 108

第五节 清北京地区与北京城市人口规模 110

一、从户籍制度与户口统计特点看清北京地区和北京城市户口的构成 110

二、北京地区人口规模及其演变 116

表3-16 清代前期北京地区州县赋役人丁统计 117

表3-17 清代北京地区州县赋役户口统计 118

三、北京城市人口及其演变 120

表3-19 清代北京八旗佐编设一览表 120

表3-18 清代不同时期北京地区户口规模及其演变 120

表3-20 清代京师内城及城属户口统计推算表 126

表3-22 清代北京城市户口规模及其演变 128

表3-21 清代京师外城户口统计推算表 128

表3-23 清代京师八旗人口演变及其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129

第六节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地区与北京(北平)城市人口规模 129

一、由户籍制度的变革及户口统计的简化看北京(北平)地区与北京(北平)城市户口的构成 129

二、北京(北平)地区人口规模及其演变 130

表3-24 民国年间(1912~1948年)北京(北平)地区人口统计 131

三、北京(北平)城市人口及其演变 132

表3-25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市历年人口统计 133

表3-27 民国时期北京(北平)历年人口 134

表3-26 民国初期北京四郊人口 134

一、人口增长的过程 135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与特点 135

第四章 人口增长过程及其机制 135

表4-1 辽至民国北京地区和北京城市人口规模之变迁 137

图4-1 辽迄民国北京地区和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变迁 138

二、人口增长的特点 145

一、人口内聚迁移是导致各时期北京人口短期迅速膨胀并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 147

第二节 人口增长机制 147

表4-2 民国年间北京(北平)市人口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率统计 150

二、人口自然增殖各个时期北京人口不断增长的决定因素 151

表4-3 清初北京地区州县土地被圈占统计 164

三、刺激与影响北京城市和区域人口增殖的政策与行为因素 191

第三节 人口阶段性锐减的原因 209

一、政权更替前后的人口离散迁移 210

二、战争荼毒 212

三、自然灾害 216

四、粮食短缺 221

第五章 人口迁移与人口控制 227

第一节 人口迁移概况 228

一、辽代 228

表5-1 契丹统计者以燕蓟地区民户所置州县统计 230

表5-2 辽代内聚迁移南京地区的户口统计 233

二、金代 235

三、元代 246

表5-3 元代大都地区内聚迁移户口统计 249

表5-4 元代中期大都地区人口离散迁移统计 256

四、明代 258

表5-5 明初北平移民统计 260

表5-6 明永乐宣德中北京地区移民统计 262

表5-7 嘉靖至万历中北京内城部分坊属铺的变化 267

五、清代 269

六、民国时期 281

图5-1 民国六年(1917年)北京内外域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 283

图5-2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北平市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 284

图5-3 民国时期(1912~1948年)北京(北平)人口性别比变动曲线 285

表5-8 不同年份北京(北平)人口的结婚率 286

第二节 人口迁移特点和迁移机制 287

一、人口迁移的特点 287

二、人口迁移的机制 291

第三节 北京城市人口的控制 299

一、元明时期控制北京城市人口规模的尝试 299

二、清代控制北京内城八旗人口规模的措施 302

三、清代北京外城人口政策的演变 313

四、清代控制北京城市人口的基本原因 315

第六章 人口地理分布 320

第一节 各时期人口分布概况及规律 321

一、各时期人口分布概况 321

表6-1 辽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地区人口分布 321

图6-1 辽天庆三年(1113年)南京地区人口分布 322

表6-2 金泰和七年(1207年)中都地区人口分布 323

图6-2 金泰和七年(1207年)中都地区人口分布 324

表6-3 元泰定四年(1327年)大都地区人口分布 325

图6-3 元泰定四年(1327年)大教地区人口分布 326

表6-4 明万历六年(1578年)北京地区人口分布 327

图6-4 明万历六年(1578年)北京地区人口分布 328

表6-5 明天启元年(1621年)北京五城人口分布 329

表6-6 清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地区人口分布 330

图6-5 清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地区人口分布 331

表6-7 清宣统元年(1909年)北京城人口分布 332

表6-8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地区人口分布 333

表6-9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北平市各区人口密度 334

图6-6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地区人口分布 335

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 335

图6-7 清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地区人口密度 337

第二节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40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人口地理分布的经常性因素 340

二、经济与交通条件是影响人口地理分布的最终决定因素 345

三、社会政治原因是影响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53

表6-10 明洪武时期北平地区军屯分布统计 358

四、城市群是构架区域人口地理分布格局的基本因素 361

后记 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