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
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

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纳尔斯基等编写;贾译林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2190·074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
《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目录

译者的话 1

编者的话 1

导言 哲学中的革命变革 1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37-1848年)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

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的理论来源 5

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的理论来源 11

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的理论来源 14

无产者的早期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21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24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革命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 28

早期的哲学探索 28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32

马克思论出版自由的文章 42

恩格斯思想观点的最初形成。反对谢林的文章 48

二 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53

马克思、恩格斯和《莱茵报》 54

马克思在《莱茵报》上的文章 58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转变 66

费尔巴哈的学说 67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著作 71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 79

恩格斯的《英国来信》 86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 93

第三章 《1844年手稿》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哲学的论证 101

一 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开始和异化劳动思想的产生 103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研究的两个阶段 104

工资和阶级斗争 107

资产阶级科学的反人道主义及其二律背反 110

劳动的本质是什么 111

私有财产的命运 113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问题 115

劳动和异化劳动 117

异化劳动的方面和它的产生与发展的问题 120

二 哲学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126

平均共产主义批判 126

人的社会特性和需要的发展进程 129

关于自然界和人的唯物主义观点。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评价 133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批判 144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意识形态斗争 151

《1844年手稿》及对手稿的反马克思主义解释 151

第四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理论论证。他们的第一部合作著作《神圣家族》 164

一 哲学基本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解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史观点 164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的批判 166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 170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史观点 175

二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的批判 177

思想、“英雄”和“群氓” 177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无产阶级斗争 181

对于青年黑格尔派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所做的分析 186

三 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分析 189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189

第五章 作为完整看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制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19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94

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环境 201

一 经过对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 206

对施蒂纳无政府主义哲学基础的批判 206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09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212

异化、必然与自由 217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 221

所有制形式的历史发展和更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21

国家和革命的问题 224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意识形态 227

对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批判。社会主义与民主 232

第六章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证和对小资产阶级空想主义的批判 238

对小资产阶级“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238

一 作为研究社会过程方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哲学的贫困》 245

马克思对蒲鲁东经济学说的批判 245

对蒲鲁东方法的批判 251

二 对世界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科学纲领和对它的哲学论证。《共产党宣言》 257

恩格斯的著作《共产主义原理》 258

《共产党宣言》论阶级斗争 260

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作用 262

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264

基本的方法论总结和结论 267

第二部分 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277

第七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1852年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制定 281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1849年革命规律性的分析和方法问题 281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281

革命和法 284

客观与主观辩证统一的原则 285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类型 288

对1848—1849年德国革命事件的分析 288

对1848—1850年法国革命事件的分析 29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295

三 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理论的形成 298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欧洲革命上升发展的可能性 299

无产阶级是劳动人民争取一般民主斗争的领导力量 300

不断革命的两个阶段的学说 30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欧洲革命发展的条件 306

马克思主义史上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8—1850年事件中得出的结论及后来展开的争论 309

四 根据19世纪中叶阶级斗争经验对国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314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316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的命运 319

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 325

马克思致魏德迈的信。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发展 329

第八章 1848—185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和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332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学说的发展 332

意识形态过程在各革命时期的变动 333

人们活动的思想形式和物质形式的辨证的相互作用 335

意识形态幻想的作用 34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无产阶级意识的特点 343

二 历史上的人民群众和个人 347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848—1849年法国革命中的阶级和政党 348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56

第三部分 在19世纪50—60年代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365

第九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进一步制定 367

一 马克思理论的经济论证与对历史过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68

经济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课题 368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第一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作用 371

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不同阶段上的经济研究的哲学观点 375

二 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380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范畴的生产 380

历史与自然。社会规律的特点 382

生产方式 386

生产力的结构 388

生产力的客观的(物的)组成部分 390

生产力的人的成分同物的成分的辩证的相互关系 395

科学是生产力 401

生产关系的物质性、客观性和类型 403

经济关系的辩证法 409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学说是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科学理论的唯物主义论证 415

三 生产过程的辩证法是活动的辩证法 420

作为对象化和失去对象的活动。作为人力的生产力 420

活动和劳动。作为“工作”本身的劳动和普遍的劳动 423

一般的(普遍的)劳动和共同的劳动 426

作为活动对象的区分和作为活动本身的分裂的分工 428

物化(物质化)与人格化。拜物教及其所起作用的程度 430

《资本论》中的异化观点 435

四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 441

五 历史的方向与单义的问题 448

《资本论》中社会经济形态的范畴 449

最初形态问题和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 453

人的本性问题 455

马克思论共产主义形态 461

第十章 作为认识的理论和方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发展 468

一 《资本论》中的客观辩证法 468

马克思方法的对象、功能和结构。辩证联系 468

历史主义原则 471

量与质 472

辩证矛盾的运动。商品的矛盾 475

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其革命的解决 478

二 《资本论》的方法——行动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主观辩证法 483

科学理论的方法和结构的总评述 483

现象和本质 487

对象的理论和它的历史 491

回顾原则和对研究的各个环节的改造 494

研究的基本“细胞” 498

“逻辑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研究方法 501

对象的理论及认识对象的历史 504

三 在理论认识中辩证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07

从具体的东西向抽象的东西运动。最初的理论抽象的特点 511

对理想化的具体化 513

辩证的演绎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517

认识辩证法中的分析和综合 522

问题性的矛盾 524

人名索引 5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