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疑难问题新解
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疑难问题新解

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疑难问题新解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隆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06500590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
《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疑难问题新解》目录

1.自然科学本身就是生产力,还是经过转化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 1

2.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还是生产力? 2

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这里的“总和”二字应如何理解? 4

4.生产力性质、生产力水平的提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理解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 5

5.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或文章中,将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通用,这两个概念是否是一个意思? 7

6.目前一些刊物中,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有三种不同的提法,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三种提法哪个为宜? 8

7.经济规律有没有量的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10

8.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经济理论这三者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2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又说它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的,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 14

10.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能否利用经济规律? 15

11.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越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现象,是否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相矛盾? 18

12.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而不是从分析私有制开始? 20

13.为什么良心、名誉不是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呢 22

14.商品的两因素就是商品的两种属性的说法是否正确? 23

15.同是使用价值,为什么还要区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 24

16.技术发明的商品属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25

17.在商品经济中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否是一回事? 27

18.既然抽象劳动是人的体力、脑力的支出,为什么又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呢? 28

19.既然价值形式和交换价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为什么还要出现两个概念? 29

20.为什么说商品和价值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30

2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起商品价值下降,为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价格反而在上升? 31

22.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还要多”这一论述?这一论述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是否一致? 33

23.市场价值、商品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否是一回事?市场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34

24.有人说:“物以稀为贵”符合价值规律,有人则说不符合价值规律,哪种说法对呢? 36

25.智力产品的价值和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37

26.知识价值论能代替劳动价值论吗? 40

27.何为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意味着什么? 41

2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还是在生产过程解决的? 44

29.为什么马克思在分析一般商品时先说明使用价值而后分析价值,而在分析劳动力商品时却先说明价值而后分析使用价值呢? 45

30.劳动力价值、工资和可变资本这三个概念是否一回事? 46

31.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是呈上升趋势还是表现为下降趋势? 48

32.在采用自动化机器和机器人的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生产工人很少,但资本家却仍能获得巨额利润,这是不是说自动化机器和机器人也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呢? 49

33.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有何区别和联系? 50

34.用提高劳动强度而增加的剩余价值是属于绝对剩余价值还是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52

35.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价值降低,是否一定表现为工资的减少? 55

36.资本家用强制方法将工人的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所得到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 56

37.既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那么,资本家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57

38.超额剩余价值是由本企业工人创造的,还是由落后企业转移过来的? 58

39.实现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究竟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59

40.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价值,不会使价值量发生变化,为什么也叫资本呢? 60

4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能否说资本主义有两个基本经济规律? 61

42.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已经将资本的本质讲清楚了,为什么马克思又讲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呢? 62

43.怎样理解资本的人格化? 63

44.既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那么,为什么把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称之为资本呢? 65

45.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经理经营管理的性质和工资的来源? 68

46.管理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还是生产力的范畴? 69

47.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是否还由一根无形的线系在资本家手里? 70

48.有些政治经济学教材在论述工人失业后的贫困与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之间的关系时,有的讲成正比,有的讲成反比,究竟哪种讲法准确? 72

49.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待业有何本质区别? 73

50.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有什么区别? 76

51.马克思讲“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这种说法与暴力属于上层建筑的观点是否矛盾? 77

5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究竟是生产社会性呢,还是生产社会化?二者是否可以通用? 79

53.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也是私有制下的商品经济,是否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有两个基本矛盾? 80

54.为什么说价值革命对资本循环有重要影响? 81

55.为什么说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有直接影响? 83

57.既然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之间的差距越小,生产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的增殖量就越大,是否可以说劳动时间越长对资本家越有利? 84

56.什么是流通资本?它与流动资本有什么区别? 84

58.为什么要从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这两个方面去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 86

59.马克思为什么要用三个平衡公式来说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88

60.如何理解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每个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关系? 90

61.既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使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家为什么还要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呢? 91

62.为什么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化? 93

63.既然商业职工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为什么说他们也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呢? 94

64.纯粹流通费用是怎样实现的? 96

65.为什么说一切借贷资本不管其形式如何,永远只是货币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 99

66.银行资本是不是职能资本? 99

67.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最坏的耕地也会有级差地租? 100

68.当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接近和超过工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时,绝对地租是否还存在? 102

6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的过程,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 104

70.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是“按资分配”吗? 106

71.为什么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之间会发生矛盾? 107

72.怎样理解固定资本的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09

73.资本家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为什么要销毁某些商品,不销毁而廉价出售不是更好吗? 110

7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发生若干次了,但资本主义经济却照样在发展,这是否表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是不大的? 112

7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政治变革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之一? 113

76.既然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那么,是不是说资本家可以任意规定垄断价格呢? 115

77.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生产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16

78.战后为什么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大部分输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18

79.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总是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比较落后的国家,其原因是什么? 121

80.战后在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日益加强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为什么还能够不断发展? 122

81.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都很快,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帝国主义称作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吗? 125

8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否说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过时了”? 128

83.怎样理解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垂而不死”的论点是错误的? 132

84.新的技术革命能使垂死的资本主义起死回生吗? 135

85.既然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为什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今还没有出现直接革命的形势? 136

86.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 139

87.怎样理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140

88.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提法和现在对主要矛盾的提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提法?为什么在表述现在的主要矛盾的使用“社会生产”这个概念? 142

89.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44

90.为什么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国情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145

9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146

92.四个现代化是否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属于基本政策还是属于别的什么? 148

93.在今后二十年内,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48

94.为什么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必须分两步走? 150

95.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原则涵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52

96.总任务、总路线、政治路线三者是什么关系?总任务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关系? 154

97.“经济体制”这个概念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还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为什么说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一次革命? 155

98.什么是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经济体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156

9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158

10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59

101.《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提到“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指的是什么? 161

102.怎样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161

10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64

104.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一般要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65

105.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所有制”已经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这种说法对话? 166

106.我国现在实行的多种经济成分同社会主义改造以前的多种经济成分是否是一回事? 168

107.如何说明我国实行以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69

108.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中国特色”表现在哪里? 171

109.为什么完善农村合作制度要从发展社会化服务入手? 172

110.雇工是不是剥削?剥削是不是资本主义? 175

111.怎样理解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两者分开的依据是什么? 176

112.什么是经营方式?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178

113.改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方式,会不会使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 180

114.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后,会不会改变它们的性质? 181

115.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同三大改造完成前的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182

11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个体经济的性质? 184

11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186

118.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企业利润的关系是怎样的? 187

119.为什么不能说利润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 189

120.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中的“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度技术基础”有无一定的客观标准? 191

121.怎样认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193

122.在我国现阶段,如何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统一起来? 197

123.振兴经济为什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200

124.为什么说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

125.经济效益的涵义是什么?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提倡经济效益的意义是什么? 204

126.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效益是不是就越好? 206

127.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必须服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208

128.怎样认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209

129.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形成的经济条件有哪些? 211

130.为什么说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2

131.为什么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213

132.社会主义企业和工厂这两个概念是否相同? 214

133.企业内部为什么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15

134.建立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6

135.在社会主义企业中,为什么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的领导? 217

136.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是不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否定? 219

137.厂长有权开除工人是不是剥夺了工人的劳动权利? 221

138.为什么说解决现有企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改造? 222

139.《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讲的“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指的是哪些东西? 223

140.为什么对企业的管理要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 224

141.国家对企业实行以间接控制为主,会不会使企业盲目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 226

142.社会主义劳动合同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有什么本质不同? 227

143.实行招聘制、合同制,职工是不是成了雇佣劳动者? 228

144.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是什么? 230

14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32

146.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34

147.为什么过去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多,提商品经济少,这是否意味着这两种提法有区别? 235

148.发展商品经济会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商品交换关系? 236

149.为什么说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238

150.振兴我国农村经济为什么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240

151.什么是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二者是什么关系? 242

152.怎样认识价格体系的改革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244

153.为什么要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 246

154.社会主义的精神产品是不是商品? 248

15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248

156.怎样理解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 252

157.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竞争有什么本质区别? 253

15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竞争的积极作用? 255

159.什么是价值规律?它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256

160.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257

161.社会主义的计划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计划化有什么区别? 258

16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 260

163.我国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61

164.社会主义生产中的比例失调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回事吗? 262

165.国营商业为什么还要参与市场调节? 263

166.为什么说国营商业参与市场调节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特点? 265

167.为什么要在城市设立贸易中心?这对改革商业体制、搞活商品流通有什么意义? 267

168.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同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平衡是什么关系? 269

169.财政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271

170.我国为什么要开拓和建立资金市场? 272

171.不断提高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有何意义? 275

172.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也不能直接兑换黄金,为什么说人民币的价值基础是黄金,而不是其他商品呢? 277

173.既然储蓄可以集资,那么发行股票集资还有何必要呢? 278

174.我国发行的国库券与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有什么区别? 280

175.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出现财政赤字,它与资本主义财政赤字有何不同? 281

176.通货膨胀既然是指因货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物价上涨这种现象,那么能不能把物价上涨看成是通货膨胀? 281

177.通货膨胀是一种政策还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中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282

178.怎样认识一些企业发行股票? 283

179.社会主义股份企业与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一样吗? 285

180.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存款利息属于什么性质?富裕户大量存款的利息收入,是否会形成寄生阶级? 286

181.怎样充分发挥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88

182.小商小贩的货币增殖是不是资本? 290

183.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劳动? 291

184.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划分为C、V、m同社会形成的补偿基金、消费基金、积累基金是怎样的关系? 291

185.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293

186.怎样理解建设的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根本界限? 294

187.为什么说“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全局的指导原则? 295

188.为什么要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 297

189.如何理解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99

190.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301

191.基本建设是否都属于扩大再生产? 302

192.既然扩大再生产必要的,那么,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基本建设为什么又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 302

193.如何正确认识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03

19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用个人的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又提倡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两者不是互相矛盾吗? 305

195.“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产物吗?为什么光靠按劳分配不足以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307

196.目前城乡人民收入上的差别是否都是按劳分配的体现? 308

197.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309

198.拉开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同消灭三大差别相矛盾吗? 311

199.我国现阶段的股金分红属于按劳分配范畴吗?它与按劳分配形式有何不同? 312

200.我国现阶段能否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 313

201.为什么职工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幅度? 315

20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一切向钱看”有必然联系吗? 316

20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 318

204.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不会造成两极分化? 320

20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和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 322

206.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的思想? 323

207.怎样理解消费水平的合理界限? 326

208.什么样的消费结构是合理的消费结构? 327

209.为什么人们在某些方面感觉工资增长幅度与现实生活不一致? 328

210.为什么在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强调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330

2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32

212.对外开放与“门户开放”的根本区别何在? 334

213.为什么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搞好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开放? 336

214.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是否也可称为资本输出? 338

215.怎样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341

216.我国的经济特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区有何区别? 342

217.目前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同旧中国的“租界”有何区别? 344

218.为什么出口商品结构必须逐步实现两个转变? 346

219.怎样理解我国对外开展劳务合作?劳务合作同旧中国出卖劳工有什么区别? 347

220.发展对外经济联系有什么战略意义? 349

221.怎样正确认识和发挥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 351

222.既然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利用经济规律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为什么在实践中还会发生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呢? 353

223.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55

224.社会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有何不同? 355

225.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绝对地租? 356

226.为什么要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58

227.“七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六五”低的意义何在? 359

228.为什么要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361

229.检验一切改革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是什么? 363

23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政治经济学有哪些重大发展?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