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瑞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300017126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国经济地理下一篇:劳动政策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目录

前言页 1

导论 1

0.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割裂的现状 1

0.2 非均衡分析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4

0.3 本书的理论贡献与结构安排 7

1篇 非均衡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1

1 章 远离现实的假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 13

1.1 理想境界:瓦尔拉斯均衡 13

1.2 一种具有严密逻辑的虚构 19

1.3 建立在瓦尔拉斯均衡论之上的兰格模式及其评价 24

1.4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理论价值 28

2章 均衡概念的拓展: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31

2.1 市场非出清:原因探究 31

2.2 一种新的理论假说: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40

2.3 瓦尔拉斯均衡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比较 45

2.4 一个新的理论热点 49

3章 非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54

3.1 总需求的微观基础 54

3.2 总供给的微观基础 60

3.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脱节 66

3.4 非均衡分析:沟通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桥梁 72

2篇 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多视角考察 77

4章 市场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 79

4.1 数量限额下的家庭经济行为 79

4.2 数量限额下的企业经济行为 84

4.3 宏观非瓦尔拉斯均衡类型考察 89

4.4 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与宏观非均衡类型区分的政策含义 98

5章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 104

5.1 短缺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理论准备 104

5.2 需求膨胀机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决定 110

5.3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模型 116

5.4 两种思路:科尔内模型与波兹模型的比较 124

6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 133

6.1 体制演变:放权让利改革战略的选择 133

6.2 总需求膨胀与总供给约束的微观机理:制度分析 137

6.3 宏观非均衡:供求缺口扩张机制 150

6.4 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结构分析 154

3篇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称的市场运行机制:实证分析 165

7.1 市场非均衡下的家庭经济行为 167

7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经济主体行为机制 167

7.2 市场非均衡下的企业经济行为 176

7.3 市场非均衡下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187

8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 193

8.1 数量限额下的价格调整:一般理论考察 193

8.2 价格控制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效应 199

8.3 市场非均衡下的计划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 208

8.4 双轨市场中的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 217

8.5 体制转轨时期市场非均衡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 228

9.1 除不清市场与数量配额模型 235

9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数量调整及其宏观效应 235

9.2 数量调整与价格调整的速度比较 241

9.3 计划体制下数量调整与市场体制下数量调整的差异 247

9.4 向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数量调整:供给分析 255

9.5向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数量调整:需求分析 261

4篇 均衡取向:非均衡条件下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 267

10章 探求市场非均衡的体制原因:规范分析 269

10.1 价值判断:非瓦尔拉斯均衡态的规范分析 269

10.2 内生性市场非均衡与外生性市场非均衡 273

10.3 起点与归宿:由非均衡走向均衡 277

10.4 达到均衡的途径:政策选择与体制改革 279

11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82

11.1 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 282

11.2 双重竞争规则的冲突:宏观调控能力弱化的微观原因 286

11.3 既定体制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291

11.4 既定体制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94

12章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的完善 298

12.1价格改革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前提条件 298

12.2市场主体的塑造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关键环节 303

12.3市场要素系统的完善与竞争性市场的构造 306

12.4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与市场体系的完善 310

13章。历权制度变革与微观基础的再造 314

13.1 两权分离下企业自负盈亏的条件 314

13.2承包制难以使企业走上完全自负盈亏之路 317

13.3 产权明晰化: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 322

13.4 我国股份制模式的构造 325

13.5 由承包制向双层股份制模式过渡 333

。牢考文献 339

后记 3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