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王心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宗贤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09020365
- 页数:424 页
第一章 心学渊源之一——先秦心性之学 1
第一节 先秦哲学之心范畴 1
一、中国古代关于心的理解 1
二、先秦哲学之“心” 3
三、本体观念之“心” 8
第二节 孟子的心性之学 12
一、孟子哲学的“性”与“心” 12
二、心、性范畴与孟子哲学体系的建构 18
三、孟子对心学的影响 20
第三节 孟、荀心性学说的比较 22
—、性善与性伪之分 22
二、“尽心知性”与“心知道”论 25
三、“万物皆备于我”与“虚壹而静” 28
三、“万物皆备于我”与“虚壹而静” 28
—、周敦颐:“诚”及“孔颜乐处” 33
第—节 周敦颐、张载、邵雍的心学思想 33
第二章 心学渊源之二——初期理学中的心学思想 33
一、周敦颐:“诚”及“孔颜乐处” 33
第一节 周敦颐、张载、邵雍的心学思想 33
第二章 心学渊源之二——初期理学中的心学思想 33
二、张载:“大心”说及《西铭》的宇宙境界 37
二、张载:“大心”说及《西铭》的宇宙境界 37
三、邵雍;“心为太极”说 42
第二节 程颢的识仁思想 44
—、“识仁”说的提出 45
二、“识仁”与程颢对天理的“自家体贴” 47
三、“识仁”与“定性” 54
四、谢良佐、张九成对“识仁”说的发展 58
第三节 二程为学倾向的比较 60
一、二程哲学的共同主题 61
二、理——二程对宇宙的不同看法 63
三、性——二程对个人与宇宙关系的不同理解 68
四、二程的性格差异 72
第三章 陆九渊“心即理”的唯理性心学(上) 75
第—节 陆九渊的生平与思想渊源 75
—、生平事迹与政治思想 75
二、陆学的思想渊源 82
第二节 从朱陆之争看陆九渊的立学基点 85
—、鹅湖之会 86
二、“义利之辨” 89
三、“无极、太极”之争 92
第三节 心即理——“心同、理同”的本心论 99
—、心即理之“理” 99
二、公理、同心 101
三、“圣人之心”与“某之心” 103
第四章 陆九渊“心即理”的唯理性心学(下) 107
第四节 “先立乎其大”的理性直觉修养论 107
—、心与人之“本心” 107
二、以心观心的直觉体验 109
三、存养本心的方法 113
第五节 “知先行后”的认识论与“思”的价值转换 120
一、知先行后 120
二、思 125
第六节 道、器一元论——唯理性心学的论证方法 130
一、道与理 131
二、道与心 135
三、道、器与心、物 137
第五章 杨简对心学的理论发展 143
第一节 杨简其人其说 143
第二节 杨简与陆九渊 149
一、杨简心学的形成——“反观”与悟入本心 150
二、杨简对陆学的发展 153
第三节 主观唯心主义的心本论与直觉修养论 161
一、《己易》的宇宙观 161
二、“毋意”的直觉方法论 167
—、“己易”与“万物一体” 173
第四节 对王守仁“良知”说的启迪 173
二、“灵明”之心即是“良知” 175
三、 “心外无物”与“知行合一” 177
第六章 陈献章的“自然”、“自得”之学(上) 180
第一节 明初以来的心性道德之学 180
第二节 陈献章的生平及其思想形成背景 184
第三节 陈献章的人格追求与社会理想 191
第四节 “道”之自然境界论 198
—、“道”是一种境界 198
二、道的基本含义 202
第七章 陈献章的“自然”、“自得”之学(下) 207
第五节 “心”之直觉本体论 207
—、心为得道的“枢机”和“把柄” 207
二、心范畴的含义 214
第六节 “自得”的涵养论 219
一、“自得” 219
二、“以自然为宗”的“心学法门” 221
三、“静养端倪”与“日用、体认” 226
第七节 对陈献章心学的评价 234
第八章 湛若水——心学发展的中介 241
第一节 湛若水的生平及为学要旨 241
第二节 湛若水的基本思想及对陈献章心学的继承补正 244
一、“万事万物莫非心”的自然本体论 244
二、“心得中正则天理”的人生伦理观 248
三、心之“虚”、“实” 252
四、“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论 255
第三节 与王守仁学说“交证天下” 262
第四节 对陆学的继承与对朱学的改造 274
第五节 湛若水对心学发展的中介作用 282
第九章 心学之大成——王守仁“致良知”的实践道德说(上) 286
第一节 由朱入陆的实践道德学说 287
一、实践道德说的形成 288
二、实践道德说的基本内容 293
三、实践道德说的特点 299
第二节 心、理合一的人性论 302
一、以人性问题为论证的起点 302
二、心、性一元之论证 304
三、心性与自然 308
第三节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312
—、“知行合—”的提出 312
二、知行本体合— 317
三、知行功夫合一 321
第四节 “致良知”的实践道德本体论 328
一、“良知”是具本体特性的实践道德主体 328
二、“致良知”是本体功夫 333
第五节 心、物感应的论证方法 344
一、论证“心外无物”的重要命题 344
二、心之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346
三、心通过感应派生万物 351
一、“万物一体之仁” 356
第六节 “万物一体之仁”的设计与玄想 356
第十章 心学之大成——王守仁“致良知”的实践道德说(下) 356
二、“明明德”与“亲民” 361
三、圣愚各安其所 364
第七节 王守仁的道德实践与人生意境 368
—、心中的圣贤标准 369
二、“格物”的探索及与佛道的交游 372
三、自性的觉悟和体验 377
四、“知行合一”的设想 380
五、“良知”的磨炼 382
六、“致良知”的自得意境 385
第八节 “四句教”与王门弟子 390
一、王门四句教 390
二、四句教与王守仁的实践道德说 394
三、四句教与王门弟子 404
附录 陆、王“心即理”思想比较 409
主要参考书目 419
后记 423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联考教案1.0 山东模拟试题100例 素描静物》李贺主编 2017
- 《山东梆子》田和灵,叶健,赵艳喜编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 山东曹县江米人·王锡金》唐家路,杨传杰著 2017
- 《山东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崔晗珺责任编辑;(中国)赵正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