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生活在香巴拉  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化村落的实地研究
生活在香巴拉  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化村落的实地研究

生活在香巴拉 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化村落的实地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309173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在一个中心藏区村落长达十三个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结果。作者继承中国人类学前辈对藏文化/文明的研究传统,根据丰富的田野材料,挑战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 Redfield)提出的大小传统理论;在总结五十年来国际学界对该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上,本书迈出新的一步,提出对文明的新的理解,一改我们对西藏村落乃至藏文明的诸如进化论、现代化论和全球化论等图解,从整体的和他者的视角,将文明化的藏区村落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诸如村落大小传统之间的紧张、对话与互赖、城乡关系的转型以及“吉毒”网络的原生力量等,让读者看到藏村在转型中包容整个世界的能力、胸怀和文化逻辑。
《生活在香巴拉 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化村落的实地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巴村概况 19

一 巴村的人口概况及其来源 20

二 以巴村为地理中心的村落史 24

三 村落重组 30

第二章 家户建筑与祭祀空间 39

一 建筑 39

二 现代巴村家户的房屋建筑史 41

三 建房仪式 44

四 祭祀空间 47

第三章 巴村人的公共祭祀和朝圣空间 62

一 贡巴萨 63

二 巴村本部 65

三 茶日寺 71

四 拉萨的朝圣与祭祀圈 73

五 拉萨附近其他的朝圣圈 75

第四章 巴村人的历书 81

一 气象历书 82

二 新历书 84

三 历书的传统 86

四 谁的历书 89

五 巴村人的生活与历书 92

第五章 仪式中的大小传统 96

一 新房封顶仪式 97

二 欢送仪式 99

三 色拉寺的朝镢仪式 104

四 丧仪 107

五 仪式的谱系 110

第六章 巴村的正统与异端 113

一 关于古代巴村的两种口述史 113

二 赞康 119

三 茶日寺和赞康的关系 122

四 拉萨河谷的赞康 126

五 动态的大小传统转换模式 129

第七章 自治的村落社会 131

一 嘎厦档案中记载的乡村公会 132

二 田野个案:巴村的乡村公会 136

三 检讨 138

第八章 城市和乡村:关系的转型 141

一 宇宙观的一体化关系——巴村与拉萨 142

二 现代“城一乡”关系 147

第九章 “阶级” 165

一 现代性缓慢渗透巴村 167

二 现代革命 174

第十章 新共同体的实践与瓦解 206

一 建构新共同体:从互助组到生产队 207

二 从村落中上升的基层官员 227

三 新共同体的瓦解 230

第十一章 重塑村落 240

一 生产经营的转变和贫富差别的再现 241

二 塑造村落边界 249

三 重新区分内外 256

四 契约:村民遭遇外来者 260

第十二章 巴村的传统社会网络:吉毒 267

一 关于“吉毒”的两种视角 267

二 “吉毒”的三种含义 270

三 藏人的人际关系分类 274

四 巴村吉毒网络的属性 277

第十三章 历时格局中的“吉毒” 312

一 古代巴村的吉毒格局 312

二 革命对巴村“吉毒”网络的影响 316

三 “武斗” 326

四 吉毒脉络运作于生产队内部 329

五 吉毒网络的中兴 333

第十四章 结论 347

一 作为叙事空缺的村落社区 347

二 村落在文明中 348

三 叙述策略一:小传统的自我技术 349

四 叙述策略二:大小传统的紧张与互动 351

五 叙述策略三:传统间域 355

六 文明之藏族形式 358

附录 362

一 表1 嘎厦时期人头税额(拉萨市西城区区委1959年的调查) 362

二 表2 嘎厦时期房租额(1959年的调查) 362

三 苦乐的谚语 362

四 租车合同 364

五 马车运输建筑材料公里计算表(以拉萨市为中心) 366

缩写 367

引用档案目录 371

参考文献 378

一 汉文部分 378

二 英文部分 389

三 藏文部分 394

后记一 396

后记二 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