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树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649261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目录

导论 1

1. 问题的提出 1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

1.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缺陷和弊端 6

1.3 现行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根本转变的矛盾 8

2. 对策研究 11

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市场模式”探析 11

2.2 设想与构思 15

管理篇 22

1.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发展 22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23

1.2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26

1.3 资本理论及资本人格化 27

1.4 从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理论深化 34

2. 国有资本管理的国际经验 36

2.1 决定国有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 36

2.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类型 39

2.3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本的管理机构 42

2.4 美国模式及其新经济现象的启迪 47

2.5 战后日本的迅速发展剖析 50

2.6 英国模式 57

2.7 东欧诸国的经济转轨 60

2.8 原东德国有企业的托管式私有式 65

2.9 苏联私有化改革的教训 68

3. 实行政资分离,构建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74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74

3.2 构建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依据 78

3.3 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81

3.4 组建机构说明 87

3.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施企业再造工程 88

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其转变 95

4.1 股权及股权管理模式 95

4.2 债权与债权管理模式 97

4.3 国有独资企业管理模式 98

4.4 国有资产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 99

4.5 加快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管理 107

5. 国有资本人格化及其评估 122

5.1 国有资本人格化管理 122

5.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9

监督篇 140

6. 国有资产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 140

6.1 国有资产监督的意义 140

6.2 完善的法规体系 144

6.3 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148

7. 内部监督机制 159

7.1 内部监督机制基础 159

7.2 产权登记制度 162

7.3 国有资产产权报告制度 172

7.4 财务总监制度 178

7.5 重大投资审议制度 181

7.6 审计委员会制度 184

7.7 总经理领导下的企业内部监督 190

7.8 监事会 192

7.9 工会监督 195

7.10 内部监督目标 196

8. 外部监督机制(专业监督) 197

8.1 财政监督 197

8.2 税务监督 207

8.3 稽察特派员制度 211

8.4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215

8.5 新闻舆论与社会监督 218

9. 外部监督机制(审计监督) 219

9.1 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支点 219

9.2 经济监督的再监督 223

9.3 审计的职能 225

9.4 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的主体界定 231

9.5 审计监督的范围与对象 232

9.6 审计监督体系的分工协作 235

9.7 完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标准 237

9.8 真实性审计 238

9.9 国有控股企业审计 246

9.10 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 252

9.11 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计监督机制 259

营运篇 268

10. 国有资产营运机制 268

10.1 资产营运与资本营运 268

10.2 国有资产营运机制涵义 272

11. 法人治理结构 274

11.1 外部治理机制 275

11.2 权利制衡机制 277

11.3 选拔机制 279

11.4 激励与约束机制 280

12. 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289

12.1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 289

12.2 预算编制及监控 292

12.3 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294

12.4 与所投资企业间的行为规范 298

12.5 与财税的关系 299

12.6 构建设想 301

13. 调整企业股权结构 307

13.1 国有资本进入相对优势的产业领域 307

13.2 缩短国有资本战线 310

13.3 缩小国有资产比重,“抓大放小” 311

14. 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314

14.1 企业家定义 314

14.2 企业家职业化及其必然性 317

14.3 企业家队伍的现状及其管理体制问题 319

14.4 推行企业家职业化的具体思路 324

14.5 推进企业家职业化的要点 326

14.6 培养选拔企业家应注意的问题 329

15.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立 330

15.1 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330

15.2 现行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 334

15.3 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336

15.4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对国有资产运营的影响 338

15.5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39

16.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42

16.1 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342

16.2 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竞争机制 345

16.3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建立技术创造新机制 346

17. 理顺银企关系,为国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350

17.1 传统银企关系的症结 351

17.2 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构想 355

17.3 债转股后的银企关系 360

18. 宏观调控与外部环境 366

18.1 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 366

18.2 以生产资料生产带动经济稳步发展 369

18.3 强化宏观调控,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370

18.4 有效物资储备与货币发行平衡对称动作 371

18.5 证实经济信息与培植税源相结合 3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