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明代赋役制度史
明代赋役制度史

明代赋役制度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文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0408838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明初、明中期及明末的赋役制度的重建,改革与败坏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各时期的具体考察,指出了明代赋役制度的特征。
《明代赋役制度史》目录
标签:赋役 制度

第一章 明初赋役制度的重建 1

第一节 洪武年间田籍的整顿和粮长制度的建立 1

一 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军事管辖区田赋的征收办法 1

二 鱼鳞图册的绘制 5

三 粮长制度的建立 12

第二节 洪武年间户籍的整顿和里甲制度的建立 18

一 户帖的颁行 18

二 黄册的制定 21

三 明代里甲的历史渊源及其建立 26

四 明代里甲的内部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基础 31

五 明代里甲的职能 38

第三节 明初田赋的征收和消费 46

一 明初的科则 46

二 田赋的优免和“永不起科”政策 52

三 夏税秋粮和草料 53

四 上供物料的派征 58

五 存留粮和起运粮 64

第四节 明初田赋的运输 68

一 洪武时期的河运、陆运和海运 68

二 永乐前期的水陆兼輓、参用海运 72

三 浚会通河,实行漕粮支运法 75

一 江南重赋问题的实质 80

第五节 明前期江南重赋问题 80

二 明前期统治集团对江南重赋问题的措置 87

第六节 明前期的杂役和均工夫 93

一 明前期的杂役种类 93

二 明前期杂役的佥派原则和黄册中的户等制 98

三 均工夫——中央向地方征派的杂役 102

四 杂役的优免 108

第二章 明中期赋役制度的改革 111

第一节 明中期统治集团消费膨胀和财政危机 111

一 明中期统治集团消费的恶性膨胀 111

二 明代统治集团消费的原始性腐朽性特征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117

三 土地兼并,农民逃亡,税源锐减,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126

第二节 宣德至正统年间周忱改革和“金花银”的出现 130

一 周忱的“平米法”和“济农仓” 130

二 “金花银”的出现和明朝财政体制的变化 137

三 周忱和反改革派的斗争 142

第三节 景泰至正德年间“加耗”方式的变更 145

一 浙江的官民田分搭法和李秉改革 145

二 崔恭“论粮加耗”和刘孜、樊莹改革 149

三 从朱瑄“分乡论田加耗”到张凤“论粮加耗”的反复 152

四 王恕“劝米”和福建加耗法 155

一 正德以前“官民一则”的改革尝试 157

第四节 从正德后期至隆庆年间“扒平”田则的改革 157

二 湖州府“官民各一则”的改革 160

三 欧阳铎、王仪“计亩均输”的“摊耗”法 163

四 嘉兴府赵瀛“扒平”田赋的改革 175

五 常州府“官民一则”起科的改革进程 177

六 松江府从论田加耗到“官民一则”起科改革 179

七 嘉靖后期至万历前期南方各地“官民一则”的改革 180

八 官民田一则起科改革的意义 183

第五节 明代中后期田赋货币化趋势的增强 184

一 田赋货币化范围的扩大 184

二 货币田赋的折率及其变化 188

三 “金花银”的作用和意义 196

第六节 漕粮兑运和白粮运输问题 199

一 漕粮的兑运和改兑 199

二 关于漕军 207

三 漕船的修造 217

四 白粮民运的危害 223

第七节 均徭法的实施 228

一 均徭法的创行 228

二 力差、银差、听差和力役折银价格问题 231

三 重差、轻差和均徭的社会负担问题 241

四 均徭的派役原则和轮役周期 249

五 均徭法的论争及其演变 257

第八节 成化至嘉靖时期役法改革 265

一 粮长制度的变化 265

二 里甲正役的改革 268

三 均徭法的改革——十段册法 279

四 归并诸役的改革——征一法 285

五 改革的历史趋势及其意义 289

第九节 一条鞭法及其历史进步性 290

一 一条鞭法施行的初期 290

二 隆庆至万历初期几处影响较大的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 295

三 从一条鞭的论争看一条鞭法 312

一 丈田的缘起 316

第十节 张居正丈田运动 316

二 丈田的展开 318

三 丈出的耕地面积问题和对丈田的评价 321

第三章 明末赋役制度的败坏 328

第一节 里甲制度的败坏和保甲制度的兴起 328

一 里甲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削弱 328

二 里甲职能的削弱和里长权力的消长 333

三 保甲制度的兴起 338

第二节 反动的战时财政政策——“三饷”加派 345

一 辽饷的四次加派 345

二 剿饷、练饷和并饷 355

三 “三饷”加派的反动性 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