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砷的环境卫生标准
砷的环境卫生标准

砷的环境卫生标准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编;姚佩佩,牛胜田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4048·4928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砷的环境卫生标准》目录

1.概要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

1.1 概要 1

1.1.1 特性,应用与分析方法 1

1.1.1.1 特性与应用 1

1.1.1.2 分析方法 1

目录 1

1.1.2 砷在环境中的转运与分布 2

1.1.3 接触 3

1.1.4 代谢 4

1.1.5 人体的正常水平与接触砷的生物指征 5

1.1.6.1 无机砷化合物 6

1.1.6 砷的作用与危害健康程度的评价 6

1.1.6.2 有机砷化合物 10

1.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0

1.2.1 取样与分析 10

1.2.2 接触 11

1.2.3 代谢与各种接触指标 11

1.2.4 作用 12

2.特性与分析方法 14

2.1 砷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14

2.1.1 无机砷化合物 16

2.2.1 取样与样品处理 18

2.2 分析方法 18

2.1.2 有机砷化合物 18

2.2.1.1 天然水体 19

2.2.1.2 空气 20

2.2.1.3 生物材料 21

2.2.2 分析方法 22

2.2.2.1 总砷量测定法 22

2.2.2.2 一些个别砷化合物分析 24

3.环境中砷的来源与存在场所 27

3.1 天然存在场所 27

3.1.1 岩石、土壤与沉积物 27

3.1.2 空气 28

3.1.3 水 29

3.1.4 生物区系 31

3.2 砷的工业生产与应用 31

3.2.1 工业生产 31

3.2.2 砷化合物的应用 32

3.2.3 环境污染源 33

4.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 36

4.1 概要 36

4.2 水系 37

4.3 大气-土壤系 38

5.1.1 空气 41

5.接触砷及其化合物的浓度 41

5.1 一般居民经空气、饮水、食物与饮料接触砷的情况 41

5.1.2 饮水 42

5.1.3 食物与饮料 42

5.1.4 烟草 44

5.1.5 药物 45

5.1.6 一般居民的日摄入总量 45

5.2 职业接触 47

6.1.1 吸收 49

6.1.1.1 呼吸性沉积与吸收 49

6.1 无机砷 49

6.砷的代谢 49

6.1.1.1.1 动物 50

6.1.1.1.2 人 50

6.1.1.2 胃肠道吸收 51

6.1.1.2.1 动物 51

6.1.1.2.2 人 53

6.1.1.3 经皮吸收 54

6.1.1.3.1 动物 54

6.1.1.3.2 人 54

6.1.1.4 胎盘转运 54

6.1.1.4.1 动物 54

6.1.2.1.1 动物 55

6.1.2.1 血砷的归宿 55

6.1.1.4.2 人 55

6.1.2 机体内分布 55

6.1.2.1.2 人 57

6.1.2.2 组织分布 58

6.1.2.2.1 动物 58

6.1.2.2.2 人 62

6.1.3 排出 63

6.1.3.1 动物 63

6.1.3.2 人 65

6.1.4.1 动物 67

6.1.4 生物转化 67

6.1.4.2 人 69

6.2 有机砷化合物 70

6.2.1 吸收 70

6.2.1.1 呼吸道吸收 70

6.2.1.1.1 动物 70

6.2.1.1.2 人 70

6.2.1.2 胃肠道吸收 70

6.2.1.2.1 动物 70

6.2.1.3 皮肤吸收 72

6.2.1.2.2 人 72

6.2.1.4 胎盘转运 73

6.2.1.4.1 动物 73

6.2.1.4.2 人 73

6.2.2 机体内分布 73

6.2.2.1 有机砷在血液内的归宿 73

6.2.2.1.1 动物 73

6.2.2.1.2 人 74

6.2.2.2 有机砷的组织分布 75

6.2.2.2.1 动物 75

6.2.3.1 动物 77

6.2.3 排出 77

6.2.2.2.2 人 77

6.2.3.2 人 79

6.2.4 生物转化 80

6.2.4.1 动物 80

6.2.4.2 人 81

7.人的正常水平与接触的生物指标 82

7.1 血液 82

7.2 尿 84

7.3 毛发 88

7.4 其他组织 93

8.1.1 人 95

8.无机砷的作用与剂量-反应关系 95

8.1 短期接触后的急性和亚急性作用 95

8.1.2 动物 98

8.2 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和致畸作用 100

8.2.1 人 100

8.2.2 动物 100

8.3 长期接触的非致癌作用与短期接触的后果 102

8.3.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02

8.3.1.1 人 102

8.3.2.1 人 103

8.3.2 对皮肤的作用 103

8.3.1.2 动物 103

8.3.2.2 动物 105

8.3.3 对肝脏的作用 105

8.3.3.1 人 105

8.3.3.2 动物 106

8.3.4 对心血管的作用 108

8.3.4.1 人 108

8.3.4.2 动物 112

8.3.5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12

8.3.5.1 人 112

8.3.5.2 动物 115

8.3.6.1 人 116

8.3.6.2 动物 116

8.3.6 对其他器官的作用 116

8.4 致癌作用 118

8.4.1 人 118

8.4.1.1 呼吸系统癌症 118

8.4.1.2 皮肤癌 129

8.4.1.3 肝癌 132

8.4.1.4 白血病和造血系统肿瘤 134

8.4.1.5 其他器官癌症 134

8.4.2.1 呼吸系统癌症 135

8.4.2 实验动物研究 135

8.4.2.2 皮肤涂敷 136

8.4.2.3 经口给药 138

8.4.2.4 其他实验体系 140

8.5 致突变作用 141

8.6 毒性机制 144

9.有机砷化合物的作用和剂量-反应关系 146

9.1 急性与慢性毒性 146

9.1.1 人 146

9.1.2 动物 147

9.3.1 动物 149

9.2 致畸作用 149

9.3 致癌作用 149

9.4 致突变作用 151

9.5 毒性机制 151

10.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 154

10.1 巯基化合物 154

10.2 硒 155

10.3 镉和铅 156

11.人接触砷的健康危险性评价 157

11.1 引言 157

11.2 接触 157

11.3 无机砷化合物 158

11.3.1 短期接触后的急性和亚急性作用 159

11.3.2 长期接触的非致癌作用和短期接触的后果 159

11.3.2.1 对皮肤的作用 160

11.3.2.2 对心血管的作用 160

11.3.2.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60

11.3.3 致癌作用 161

11.3.3.1 呼吸系统癌症 161

11.3.3.2 皮肤癌 161

11.4 有机砷化合物 162

11.5 对人接触无机砷致癌危险性的评价 1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