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能源与环境保护
能源与环境保护

能源与环境保护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祥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4604070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
《能源与环境保护》目录

第一章 化石燃料 3

第一节 煤 3

一、世界煤炭资源储量 3

二、我国煤炭储量的分布 4

三、煤的组成和结构 6

四、煤成分的表示法及换算 6

五、煤的发热量计算及其分类 9

六、灰分和硫 10

第二节 煤炭开采和环境 11

一、露天和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

二、防治生态平衡破坏的方法和措施 13

三、煤矸石的利用 16

四、煤炭污水处理和利用 17

第三节 石油和天然气 18

一、石油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18

二、世界和我国石油的产状 19

三、石油污染 21

四、天然气 23

第二章 人口和能源 26

第一节 人口 26

一、人口的统计参数和计算公式 26

二、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 27

三、中国人口增长及其控制 28

第二节 能源消耗 32

一、化石燃料消耗的情况 32

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 35

三、化石燃料的枯竭 37

第三章 燃烧 39

第一节 燃烧的基本概念 39

一、空气过剩系数 39

二、煤的燃烧过程 40

三、石油燃烧 41

第二节 燃烧产物的生成 42

一、空气污染浓度的表示方法 42

二、挥发物 43

三、氮氧化物的生成 44

四、硫化物的生成 45

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46

六、碳氢化合物的生成 47

七、铅化物 48

八、烟尘的产生 48

九、光化学烟雾 49

第三节 燃烧产物的计算 51

一、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计算 52

二、燃烧生成烟气量的计算 53

一、概述 58

第一节 发电 58

第四章 发电和电力消费 58

二、火力发电的效率 61

三、锅炉容量及其效率 61

四、效率和热经济性指标 62

第二节 电力消费 66

一、电力消费量和构成 66

二、家用电器耗电量 69

第五章 节约能源和综合利用 70

第一节 节能及其潜力 70

一、节能概念 70

二、为什么要节能 71

三、节能潜力 72

第二节 简要的节能技术 73

一、燃烧和热能利用系统的节能技术 73

二、电能供应和利用系统的节能技术 75

第三节 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 80

一、概述 80

二、国内外集中供热状况 82

三、集中供热评价 83

四、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84

五、影响热电联产的几个主要因素 87

第四节 粉煤灰的污染和利用 89

二、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 90

一、粉煤灰物理化学性质 90

三、粉煤灰的利用及其展望 91

四、粉煤灰的利用效益 94

第五节 冲粉煤灰水处理与利用 94

一、概述 94

二、冲灰水的水质 95

三、热排水中和稀释灰水排放 96

四、灰水闭路循环重复利用 96

第六章 热污染 98

第一节 温室效应 98

一、太阳辐射和气体吸收 98

二、什么是温室效应 99

三、砍伐森林与温室效应 103

四、气温的上升的影响及防治 103

第二节 热排水 104

一、热排水的概念 104

二、对水物理性质的影响 105

三、对水温的影响 106

四、对水化学性质的影响 106

第三节 冷却塔 110

一、冷却塔及其冷却过程 110

二、冷却塔的环境污染和循环排污水回收 111

一、大气的结构 114

第七章 大气污染 114

第一节 大气的组分及污染形成 114

二、大气的组成 115

三、大气污染的形成 116

四、当代世界大气污染的状况 116

五、我国大气污染情况 117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危害 118

一、大气污染事件 118

二、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分类 119

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积累 121

一、大气质量标准 124

第三节 大气环境标准 124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25

第四节 酸雨 128

一、概述 128

二、酸雨的形成 129

三、酸雨的危害及治理 130

四、土壤和湖泊的酸化 130

第八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133

第一节 风和湍流 133

一、风 133

二、湍流 141

一、气温 142

第二节 气温、逆温和云 142

二、温度层结 143

三、逆温层 144

四、云 147

第三节 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 147

一、大气稳定度 147

二、稳定度分类 150

一、为什么普遍选用高斯模型 155

二、高斯模型的适用条件 155

三、扩散模型 155

第一节 烟气扩散的高斯模型 155

第九章 烟气扩散浓度的估算 155

四、我国选用扩散参数的方法 158

五、扩散参数的计算公式 158

第二节 烟气抬升 166

一、抬升的概念 166

二、抬升公式 167

第三节 烟囱高度计算及厂址选择 168

一、烟囱高度对烟气扩散的作用 168

二、烟囱高度的计算 169

三、烟囱高度设计还应注意的问题 170

四、厂址的选择 170

一、颗粒状物的概述 173

第一节 除尘技术综述 173

第十章 大气污染的控制 173

二、除尘设备的分类 175

三、典型除尘设备介绍 175

第二节 脱硫技术综述 181

一、水洗 181

二、干吸收法 181

三、半干吸收法 182

四、湿吸收法 183

一、概述 184

二、沸腾燃烧法 184

第三节 脱氮技术综述 184

三、二段燃烧法 185

四、选择性非催化法 186

五、选择性催化法 186

第四节 城市区域大气污染最优控制 187

一、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 187

二、实例 191

第十一章 核电站与环境 196

第一节 核电站 196

一、世界核电发展的状况 196

二、我国核电站的建造及展望 198

一、核电站放射性来源 199

第二节 核电站放射性来源、性质和危害 199

二、放射性性质与物质相互作用 204

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207

四、核电站正常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 208

第三节 核电站放射性三废处理技术 209

一、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概述 209

二、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 217

三、核电站放射性三废处理系统 219

第四节 核电站安全和事故 226

一、核电站安全 226

二、核电站事故及其分类 232

三、未来核电站安全 240

第十二章 水力发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41

第一节 水力发电 241

一、水力资源 241

二、世界水力发电状况 241

三、我国水力资源分布和发电现状及前景 242

四、加快我国水电发展的依据 244

五、水电站的组成及水轮机的效率 245

六、抽水蓄能电站 248

第二节 发展水电对环境的影响 249

一、大坝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49

二、大坝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250

附录 计算多高架源落地浓度的程序 2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