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重建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0020526
- 页数:329 页
导言 1
第一章 从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 9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9
时代特征及其在理论上的反映 10
“世界历史”与“世界的哲学” 13
二、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14
传统哲学的性质与马克思的“拒斥形而上学” 14
哲学主题的转换与哲学对象的变革 17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缺点 20
三、现代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20
“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 22
实践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统一 24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 28
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实质 28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到“历史唯物主义” 28
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演变 34
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历史哲学范畴 38
历史哲学的特征和内容 3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 42
出发点范畴:实践 47
三、历史哲学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建构原则 47
理论生长点:历史认识论 51
理论职能: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统一 56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 61
一、科学的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61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61
历史运动中的经济必然性和总体性 63
劳动发展史与社会历史 65
二、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 65
科学实践观与经济必然性理论 67
三、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 69
普列汉诺夫的理解:从“生产力”到“地理环境” 69
列宁的理解:“哲学唯物主义” 72
四、斯大林和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 73
斯大林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运用 73
卢卡奇的理解:“物质实践” 75
一、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的贡献与局限 80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博采众长而创新 80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的理论贡献 81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的理论局限 87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及其特征 90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规律论与辩证发展观 90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特征 96
三、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特征 98
历史:绝对理性在时间中的展开 98
人的真正存在:劳动 99
历史:自由意识的进展 99
四、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 101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逻辑启示 101
继承并超越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 104
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107
第五章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进程 112
一、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行程 11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感性具体 1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思维抽象 11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形态”:思维具体 118
二、马克思、恩格斯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道路之比较 123
面临的共同问题和相同的出发点 123
马克思的历史研究、哲学批判与恩格斯的经济学研究、哲学批判 124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与恩格斯的实际观察 127
三、《哲学的贫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 132
生产关系范畴的科学规定 13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科学表述 136
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概括 138
《哲学的贫困》在历史唯物主义史上的地位 140
第六章 重新理解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143
一、社会有机体的内涵和运行规律 143
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 145
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总体框架 150
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规律 155
二、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不是相同 159
何谓自然历史过程 160
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 163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167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典型分析 171
三、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171
社会发展中的派生形态及其形式 173
社会发展中的超越形态及其原因 175
第七章 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演变 180
一、历史必然性观念的确立和革命变革 180
历史必然性观念的确立 180
历史必然性观念的革命变革 184
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188
二、经济必然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和现代特点 18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19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现代特点 198
三、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其原因 201
反历史必然性观念泛起的原因和环节 20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 204
第八章 人的本质:三种整体的探讨 210
一、费尔巴哈的理解:人是“多名”的 210
人的“完整的本质”与“具体的人” 210
费尔巴哈的成就与失误 213
舍勒对“完整的人”的论证 215
二、舍勒的理解:人是“生命冲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体 215
舍勒观点的双重品格 217
三、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构成人的“全面的本质” 219
“完整的人”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220
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全面性 221
第九章 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 225
一、社会科学方法系统的发生和独立化 225
“社会的关系”占居统治地位:社会科学方法发生的前提 225
社会科学方法的独立化及其“殊化”过程 227
二、社会科学方法的范式的系统 230
实证主义的方法范式 231
人文主义以及解释学的方法范式 232
社会唯实论的方法范式 233
社会唯名论的方法范式 234
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范式 235
社会生物主义的方法范式 236
三、社会科学方法范式的历史性转换 237
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237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去理解社会 239
课题设计的内容 242
第十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模型解释 242
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课题设计 242
课题设计的类型 244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资料分析 247
实证分析法 248
抽象分析法 249
批判分析法 250
策略式分析法 251
人文分析法 252
三、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模型解释 253
社会科学模型的特点 254
社会科学模型解释的类型 255
第十一章 社会研究中的有机体方法、“从后思索”法、科学抽象法 258
一、社会研究中的有机体方法 258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 259
社会有机体的再生产分析法 262
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要素分析法 266
二、社会研究中的“从后思索”法 270
“从后思索”法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 270
“从后思索”法的基本内容 275
“从后思索”法的现代意义 279
三、社会研究中的科学抽象法 282
科学抽象法的内涵及其基本环节 283
科学抽象法的根本原则 288
第十二章 世界历史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295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295
世界历史的形成 295
世界历史的作用 297
20世纪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300
二、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走向社会主义 300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特殊性 302
三、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拓展 306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30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拓展 312
四、在世界历史的行列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316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16
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 319
附录: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访杨耕博士 322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潜文本的阐释与翻译》刘早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中国历史讲话》熊十力著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刘知几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著 2019
-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 7》王云,李泉主编 2014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