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知识大全
金融知识大全

金融知识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喻瑞祥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901564X
  • 页数:560 页
图书介绍:
《金融知识大全》目录

第一篇 金融基础理论 1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3

货币的本质 4

货币的职能 5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7

货币流通 8

货币流通规律 9

纸币流通规律 10

货币流通与资金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11

中国古代的货币及货币流通 13

中国近代的货币流通 16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货币流通 18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存在的必要性 20

货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流通 23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24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条件 25

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 26

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的基础 28

资本主义信用 29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9

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存在的必要性 31

社会主义信用的性质 32

利息与利息率 34

信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34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35

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6

资本主义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组织管理 37

社会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 37

巴黎公社在银行问题上的教训 38

列宁银行思想的发展 38

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 39

第二篇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1

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43

对帝国主义在华银行的政策 44

对官僚金融机构的政策 44

对民族资本主义金融业的政策 45

对农村高利贷信用的政策 46

我国传统银行模式的特点 46

我国传统银行模式的弊端 47

建立传统银行模式的历史原因 48

中国人民银行 49

中国农业银行 50

中国工商银行 50

中国银行 51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52

交通银行 53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53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54

信用合作社 55

第三篇 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 57

中央银行的起源 59

中央银行的性质 59

中央银行的职能 60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61

中央银行调控机制的类型 62

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工具 63

银行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64

信贷计划的管理 65

现金计划的管理 66

金融管理的对象 67

社会集资管理 68

金融机构管理 69

稽核的定义与特点 70

稽核的职责与权限 71

稽核人员的基本素质 72

中央银行调研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72

中央银行的信息工作 73

中央银行的经济调研工作 74

中央银行二级分行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 75

二级分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内容 76

不断提高二级分行的管理水平 78

第四篇 存款业务与管理 79

通过存款可以把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 81

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81

组织存款有利于调节流通,稳定物价 83

存款增长的经济基础 84

企业存款 85

财政存款 88

基本建设存款 89

机关、团体和部队存款 89

农村存款 90

储蓄存款 91

外汇存款 92

储蓄存款的性质 93

储蓄存款的特点 95

储蓄存款的作用 96

储蓄存款的种类 99

储蓄存款的政策原则 103

影响储蓄存款数量变化的因素 107

有关储蓄的几个理论问题 108

保持银行清偿能力的意义 115

存款准备金制度 116

判断银行清偿能力的主要标志 119

改变轻视存款的观念 120

坚持发展存款的政策原则 121

发挥利率在组织存款中的作用 122

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存款种类和网点 123

第五篇 放款业务与管理 125

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综合平衡与分别使用 127

贷款必须按计划择优发放 129

贷款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保证 130

贷款必须按期偿还 132

我国传统贷款管理原则研究 133

国外贷款管理原则研究 135

贷款的对象和条件 136

贷款的种类和用途 138

贷款的方式 140

贷款方法 141

贷款计划 142

贷款“三查”制度 144

信贷监督 145

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 147

苏联银行的贷款管理 149

工业周转贷款的管理 151

工业企业临时贷款的管理 152

流动基金贷款的管理 154

城镇集体工业贷款的管理 155

结算贷款的管理 156

工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检查分析 158

商品周转贷款的管理 160

商业临时贷款的管理 162

其他商业企业贷款的管理 163

城镇个体经济贷款的管理 165

商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检查分析 166

国营农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 168

集体农业企业生产费用贷款的管理 169

开发性贷款的管理 170

农业承包户贷款的管理 172

乡镇企业贷款的管理 173

外汇贷款的对象、范围和条件 175

外汇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178

外汇贷款的种类和管理特点 178

外汇贷款管理的重点 179

科技开发贷款的管理 180

国内卖方信贷及买方信贷的管理 182

贴现贷款的管理 184

消费贷款的管理 186

联营投资性贷款的管理 188

抵押贷款的管理 189

租赁信贷的管理 190

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的管理 191

中间贷款的管理 193

技术改造贷款的意义和作用 194

技术改造贷款的对象、用途和条件 196

技术改造贷款管理的基本要求 197

技术改造贷款的期限和还款来源 198

技术改造贷款的管理程序 199

贷款的对象和条件 200

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 201

贷款的审请与审查 203

贷款的还款来源和期限 204

贷款的监督使用和督促收回 205

贷款使用经济效果的考核 206

大修理贷款的管理 208

小额设备贷款的管理 209

贷款的对象、条件及种类 210

贷款管理的程序 211

加强对人民银行贷款的管理 212

第六篇 国际金融业务与管理 214

平衡国际收支的意义 217

国际收支平衡表 217

国际收支的调节 219

国际结算制度的演变 221

贸易结算的条件和方式 223

国际结算的票据 224

国际结算的单据 225

国际贸易结算 226

国际非贸易结算 228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229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229

国际长期资本流动 230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231

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231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 236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236

国际金融市场的汇价 237

外汇标价方法 238

决定汇率的基础 239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240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业务 241

国际储备的构成 243

外汇储备的作用 244

外汇储备的合理额度 244

影响外汇储备变动的因素 245

外汇管理的意义 246

外汇管制的方法 247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方针 248

我国外汇管理的内容 249

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 252

统一管理对外债务 255

进出口贸易会计核算 257

侨汇会计核算 260

“三项贸易”会计核算 260

外币存款和人民币特种存款会计核算 261

短期外汇贷款和买方信贷会计核算 262

外币兑换会计核算 263

第七篇 信贷资金运动与信贷项目的评估、评价 265

信贷资金运动的基础 267

信贷资金运动的特点 268

信贷资金运动的规律 269

正确处理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270

合理确定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投向 272

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各自平衡和综合平衡 273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74

改革银行内外的资金供给制,发展借贷关系 275

信贷项目的管理周期 276

信贷项目的选择原则 278

项目贷款的管理特点 280

信贷项目评估的意义 280

信贷项目评估的方法 281

信贷项目评估的范围 282

信贷项目的市场预测 283

信贷项目的技术论证 284

信贷项目的规模确定 284

信贷项目效益的静态分析 285

信贷项目效益的动态分析 285

信贷项目效益的敏感性分析 287

信贷项目效益的定性分析 288

信贷项目评估报告的形式 288

信贷项目评估报告的编写 289

信贷项目的组织执行 290

信贷项目评估报告的附表 290

信贷项目的管理制度 291

信贷项目的人员培训 291

信贷项目监测评价的任务 292

信贷项目监测评价的内容 292

信贷项目监测评价报告的编写 293

第八篇 转帐结算 295

转帐结算的产生 297

转帐结算的特征 298

转帐结算的基本原则 298

转帐结算的作用 300

托收承付 301

异地委托收款 302

汇兑 302

信用证 303

支票结算 304

限额结算 304

托收无承付 305

付款委托书 306

同城票据交换 306

传统结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307

传统结算制度的主要弊端 308

结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09

银行汇票 311

商业汇票 312

银行本票 314

定额支票 315

信用卡 316

结算体制 317

结算纪律和责任 318

第九篇 银行会计与财务 319

银行会计核算的对象 321

银行会计的作用和任务 321

银行会计制度 323

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 324

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325

银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27

银行会计检查 328

银行会计分析 328

银行信贷基金的拨付 329

专项基金的提留 330

暂收、暂付款项 331

加强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 331

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332

损益的核算 333

银行的经济核算 334

利润留成与分配 334

第十篇 货币发行、出纳与金银管理 337

货币发行工作的主要任务 339

发行业务的基本规定 339

发行库与业务库的区别和联系 340

货币发行与回笼 341

银行出纳工作的任务 342

现金管理的基本规定 343

现金收、付的处理 345

出纳错款的处理 346

我国金银管理的政策规定 347

金银的收兑与配售 347

金银的保管与调拨 348

第十一篇 信贷计划与统计 351

信贷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53

信贷计划的作用 354

信贷计划的内容 356

编制信贷计划的依据 357

编制信贷计划的程序 358

编制信贷计划的方法 359

信贷计划的组织执行 360

信贷计划的检查反映 361

国家综合信贷计划 361

人民银行信贷计划 362

专业银行信贷计划 363

地方信贷收支计划 364

信贷计划综合平衡的意义 365

信贷收支的平衡 366

信贷与财政的平衡 367

信贷与外汇的平衡 369

信贷与物资的平衡 370

统存统贷、指标管理 371

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372

划分资金、实存实贷 373

双重控制、计划与资金脱钩 374

现金计划的作用 376

现金计划的编制 377

现金计划与信贷计划的关系 378

现金计划必须和信贷计划密切结合 379

银行统计工作的作用与基本任务 380

银行统计的原则和银行统计组织 381

银行统计调查 382

银行统计报表的种类 383

信贷项目电报的编制 384

现金项目电报的编制 385

银行常用的统计图 386

银行统计资料的整理与积累 387

银行统计资料汇总 387

银行统计分析常用的方法 388

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 391

第十二篇 保险业务与管理 393

保险的概念 395

保险产生的条件 396

资本主义制度的保险 397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保险 398

现代世界保险的发展概况 399

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概况 40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保险基金 402

保险是建立我国经济补偿制度的主要形式 403

保险职能的概念 404

保险的作用 405

我国保险的方针和政策 405

正确认识保险职能的重要意义 407

保险合同的主体 409

保险合同的客体 410

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411

企财险的适用范围 412

企财险的保险标的 413

企财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414

企财险保险金额和赔偿的规定 416

企财险的保险费率 417

货运险的适用范围 418

货运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420

货运险保险金额和赔偿的规定 421

货运险的保险费率 422

家财险的适用范围 423

家财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424

家财险的保险费率和家财两全险 425

家财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规定 426

机动车辆保险的适用范围 427

机动车辆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428

机动车辆险的保险费率 429

机动车辆险的保险金额与赔偿规定 431

船舶险的适用范围 432

船舶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433

船舶险的保险费率 434

船舶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 435

海运险的适用范围 436

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概念 438

海运险的基本责任 439

海运险的附加险责任 440

海运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 441

海运险的展业方法 442

农业保险的概念 443

农业保险的经营方针 445

农业保险的承保责任 446

农业保险的保险期限 447

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 448

农业保险的费率与保费补贴 450

农业保险的实施形式 451

人身保险的概念 452

人身保险的形成和发展 453

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 454

人身保险费的计算原理 455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 456

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57

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458

其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60

养老金保险的概念和作用 461

养老金保险的管理 462

养老金保险的保险待遇 463

简易人身保险的概念 464

简易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 465

简易人身保险的基本实务 466

保险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468

再保险的运用管理 469

保险准备金的管理 470

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 472

第十三篇 信托业务与管理 475

信托业务的内容 477

金融信托的职能 478

信托业务的作用 479

我国发展信托业的必要性 480

当前国外信托的概况 480

信托与信贷的异同 481

委托贷款 481

怎样做好信托工作 482

信托分类 483

信托存款 484

信托贷款 486

信托投资 487

委托投资 488

代理收付款项 489

财产信托 489

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 490

代理催收欠款 490

代理监督 490

代理会计事务 491

代理保管 492

代购代销 492

回租 493

转租 493

代租 494

信托咨询业的概念 494

资信调查 495

行情咨询 495

经济可行性咨询 496

介绍客户 496

投资咨询 496

金融咨询 496

国际借款 497

外汇担保业务 497

第十四篇 金融市场与管理 499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501

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501

金融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 502

金融市场的特点 503

我国原来有过金融市场吗? 504

多种所有制经济融通资金的需要 505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需要 505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 506

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507

改善信贷计划机制和利率管理 508

发展直接融资 扩大股份公司 508

逐步理顺价格体系 508

确定金融企业的法人地位 510

中央银行必须有足够能力驾驭金融市场 510

加强经济和金融法制建设 511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道路和特点 511

完善我国短期资金市场 513

创造条件开办我国长期资金市场 515

我国的外汇市场——外汇调剂中心 516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 516

第十五篇 利息与利息率 519

利息的性质 521

利息率的确定 521

利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522

利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必要性 523

社会主义银行利息的性质 524

确定银行贷款利率的基本原理 525

我国确定银行贷款利率的主要根据 526

确定差别利率的依据 527

利息摊入成本的弊端 529

负利率对经济的损害 530

利率杠杆的特性 531

利率杠杆的政策目标 532

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的基本条件 533

我国利率体制的演变 534

传统利率体制的弊端 536

利率改革的方向 537

第十六篇 金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539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541

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541

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542

社会主义银行管理的性质 543

社会主义银行管理的任务 545

社会主义银行管理的特点 547

银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548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549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迫切性 550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标志 551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可行途径 552

金融活动与经济信息的关系 553

经济信息的种类、内容和特征 554

经济信息对银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555

银行经济信息的内容及其特点 556

银行经济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557

银行业务电子化的意义 558

国外“电子金融”的简介 559

银行计算机化在经济方面的效益 55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