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培养你的创造才能
培养你的创造才能

培养你的创造才能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天雄编著
  • 出 版 社: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1904847
  • 页数:136 页
图书介绍:
《培养你的创造才能》目录

第一章 创造概论 1

一、什么是创造 1

二、创造的重要性 1

三、创造的种类 2

四、创造的动力 3

(一)为国为民与个人奋斗 3

(二)好奇心 5

(三)好胜心 7

(四)社会承认 8

五、创造并不神秘 9

六、创造学 13

七、创造学的研究方法 14

(一)观察法 15

(二)实验法 15

(三)传记法 15

(四)科技史法 15

(五)调查研究法 16

八、大脑与创造 16

(一)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16

(二)右脑的开发 17

第二章 创造的基础 23

一、创造基础的重要性 23

二、怎样打好创造的基础 25

(一)学习内容,既博又精 25

(二)珍惜时间,科学安排 28

1、劝君惜取少年时 29

2、人到中年,多作贡献 30

3、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33

4、点滴时间莫轻抛 35

5、寻找规律,科学安排 36

(三)学习方法,不断完善 37

1、勤奋 38

2、思考 39

3、笔记 40

4、专心致志 40

5、有恒 41

6、实践 42

(四)博采众长,善于求师 42

三、建立合理的、动态的知识结构 44

第三章 创造过程 47

第一节 目标的选择 47

一、目标选择的原则 47

(一)适应社会的需要 47

(二)适应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49

(三)实现的可能性 49

(四)社会经济效益 50

二、目标选择的方法 50

(一)在你的本职工作中寻找目标 50

(二)先小后大、先易后难 52

(三)在学科的交界处选择突破口 52

(四)在前人创造的理论的薄弱环节中找课题 53

第二节 技术发明的创造过程 55

一、准备阶段 55

二、方案阶段 56

三、发明阶段 56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创造过程 57

一、准备阶段 57

二、假说阶段 58

(一)假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8

(二)假说的种类 58

1、接近真理的假说 59

2、错误的甚至有害的假说 59

3、暂时无法判断真伪的假说 59

(三)对待假说的正确态度 60

1、敢于提出假说 60

2、检验假说 61

三、验证阶段 61

四、成果阶段 62

第四节 文艺创作的创造过程 63

一、准备阶段 63

(一)搜集和研究素材 63

(二)构思 64

二、创作阶段 65

三、修改阶段 66

第四章 创造思维 69

第一节 质疑 69

第二节 想象 71

第三节 灵感 75

一、什么是灵感 75

二、灵感的特点 81

(一)灵感产生的前提是热烈而顽强的长期追求 81

(二)灵感的出现是实发的、飞跃式的 81

(三)灵感到来时伴随巨大的情绪高涨的状态 82

三、怎样捕获灵感 82

(一)长期的预备劳动 82

(二)最佳时期和最好环境 83

(三)原型启发 84

(四)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84

(五)随时带着纸和笔 87

(六)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 87

第四节 克拉克的基本三定律 88

第五章 创造发明的方法 91

一、每天思考法 91

二、演绎法 92

三、归纳法 95

四、移植法 95

五、检核表法 98

六、智力激励法 100

(一)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100

(二)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101

(三)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102

(四)智力激励十步法 102

七、特性列举法 104

八、缺点列举法 105

九、加减法 107

(一)加法 107

(二)减法 109

十、希望点列举法 110

十一、综摄法 111

十二、仿生法 112

十三、功能组合法 114

十四、逆向求索法 114

十五、将错就错法 115

十六、设问法 117

(一)5W2H 法 117

(二)七步法 117

(三)八步法 118

(四)行停法 118

十七、专利发明法 119

十八、TT—HS 法 120

十九、陌生法 122

二十、逐步逼近法 122

第六章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125

一、改革的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 125

二、创造型人才的特征 128

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132

(一)破除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 132

(二)改变教学方法,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 133

(三)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4

(四)加强基础训练,打好创造基础 134

(五)增加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 135

(六)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 1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