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正林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094·545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地理简论》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上编 历史自然地理 1

第一章 气候的变迁 1

第一节 寒冷与温暖的交替变化 1

一、四个温暖期 1

二、四个寒冷期 6

第二节 干燥与湿润的差异 9

一、主要森林地区及其变迁 15

第一节 植被的变迁 15

第二章 植被和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演变 15

二、草原和荒漠地带的演变 28

第二节 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变化 34

一、孔雀和鹦鹉 34

二、犀、象和麋鹿(四不象) 37

三、猕猴、猩猩和长臂猿 41

四、大熊猫和竹鼠 44

五、扬子鳄和马来鳄 47

第一节 土壤的分布及其演变 51

一、秦汉以前关于土壤分类和特性的记述 51

第三章 土壤的演变和沙漠的扩大 51

二、秦汉以后对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60

第二节 沙漠地区的扩大 64

一、荒漠地带沙漠的扩大 64

二、草原地区的沙漠化 70

第四章 黄河的改道和治理 87

第一节 黄河下游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几条河道 88

一、《山经》河水下游河道 88

二、《禹贡》河水下游河道 90

三、《汉志》河水下游河道 91

四、《山经》、《禹贡》和《汉志》河的关系 92

第二节 西汉以后黄河下游河道的主要趋向 93

一、王景治河以后的黄河下游河道 93

二、北宋的二股河 95

三、金代黄河趋向东南的几条主要泛道 97

四、元代的几条泛道和贾鲁治河 98

五、明代的几条泛道和中叶以后所固定的河道 99

六、靳辅治河和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后的河道 104

第三节 黄河大改道的原因 107

第五章 长江和一些重要湖泊的演变 114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变迁 114

一、荆江段河道 115

二、城陵矶--湖口段河道 120

三、湖口--江阴段河道 125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 132

一、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 132

二、边界条件的影响 133

三、水沙条件的影响 135

四、节点的影响 136

第三节 一些重要湖泊的变迁 137

一、逐渐消失了的湖泊 138

二、由小变大的湖泊 145

三、大小交替变化的湖泊 149

第一节 渤海湾西部的海岸线 157

第六章 海岸线的变迁 157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 165

第三节 苏北的海岸线 173

下编 历史人文地理 179

第一章 政治区域的划分 179

第一节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179

一、西周的封国 180

二、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 180

三、秦汉时代的郡 182

第二节 州的创立与演变 185

一、两汉的州制 186

二、两汉以后州的滥置与衰落 188

第三节 道与路制的创立 189

一、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189

二、宋初的道和元丰二十三路 191

第四节 省的确立与沿革 195

一、元、明、清三代的省 195

二、辛亥革命以后的省 202

二、齐国长城 203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 206

一、楚国长城 206

第二章 长城的修筑和发展 206

三、魏国长城 209

四、秦国长城 211

五、赵国长城 215

六、燕国长城 216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万里长城 218

一、秦代的万里长城 220

二、汉代的万里长城 220

第三节 北朝各国的长城 223

一、北魏长城 223

三、北齐长城 224

二、东魏长城 224

四、北周长城 227

第四节 隋代的长城 227

一、朔方至灵武的长城 227

二、大业三年所修筑的长城 228

第五节 金代的界壕 228

一、北界壕 228

二、南界壕 229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 230

二、蓟州镇边墙 231

一、辽东镇边墙 231

三、宣府镇边墙 234

四、大同镇边墙 234

五、山西镇边墙 234

六、延绥镇边墙 235

七、宁夏镇边墙 237

八、固原镇边墙 237

九、甘肃镇边墙 238

第三章 疆域的形成和领土的丧失 240

第一节 我国的东北疆域 240

一、东北疆域的形成 240

二、东北领土的丧失 245

第二节 我国的西北疆域 248

一、西北疆域的形成 248

二、西北领土的丧失 252

第三节 中印边界的争端 256

一、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的侵略 257

二、印度政府的领土要求是毫无根据的 260

第四节 澳门与香港 262

一、葡萄牙割占澳门 262

二、英国对香港地区的侵占 263

第四章 六大古都的嬗递 267

第一节 长安、洛阳和开封 269

第二节 南京和杭州 284

第三节 北京的崛起 288

第五章 两次人口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295

第一节 两次人口大迁徙 296

一、西晋末年的人口迁徙 296

二、北宋末年的人口迁徙 302

第二节 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310

一、南北人口比例的升降 310

二、南北人口稠密地区的变迁 319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农业地区的概况及特点 333

第六章 农业地区的形成和发展 333

一、新石器时代农业地区的分布 335

二、黄河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地区的原因 336

第二节 夏、商、周与春秋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扩大 339

一、夏、商、周时期的农业地区 339

二、春秋时期的农业地区 341

第三节 战国、秦、西汉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巩固和扩大 343

一、战国时期的农业地区 343

二、秦、西汉时期的农业地区 345

一、西北黄土高原及河套地区由农变牧 349

第四节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缩小与江淮流域农业的发展 349

二、黄河中下游平原农业区的破坏 351

三、长江淮河流域农业的发展 353

第五节 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区的恢复与南方农业区的迅速发展 354

一、北方农业区的恢复 354

二、南方农业区的迅速发展 357

第六节 宋元明清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凋敝与南方农业区的继续发展 360

一、北方农业地区的凋敝及其原因 360

二、南方农业地区的继续扩大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364

第一节 几种主要手工业的地区分布 366

一、冶铁业 366

第七章 手工业与经济都会 366

二、制盐业 372

三、制瓷业 377

四、丝织业 386

第二节 经济都会的变迁 397

一、战国秦汉时代的经济都会 397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都会 401

三、唐宋时代的经济都会 402

四、元明清时代的经济都会 405

第八章 水陆交通道路的演变 409

一、主要交通干线的形成 410

第一节 陆路交通 410

二、丝绸之路 430

第二节 水路交通 436

一、内河航运的发展 436

二、历史上的主要运河 442

第三节 海上交通 454

一、春秋战国和秦汉时的海上交通 454

二、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的海上交通 457

三、宋元明清时的海上交通 460

参考书目 4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