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学概论
当代中国经济学概论

当代中国经济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希悦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09016376
  • 页数:472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学概论》目录

前言页 1

导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经验 1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 1

二、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对策 3

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经验 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7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

二、国家政权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条件 8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途径 10

四、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 16

五、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主要经验 16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8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执行和问题 18

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9

四、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经验 20

三、开始进行全面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20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 21

一、发展国民经济的两个五年计划难以顺利执行 22

二、社会主义经济在艰难曲折中的发展 23

三、“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的主要经验 23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5

一、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25

二、现代化建设宏伟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26

三、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基本经验 28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战略 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动力 30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3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 35

三、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4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45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突破性进展 48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 51

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51

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53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56

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5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规律 63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一般经济形式 63

一、基本经济制度和一般经济形式的关系 63

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66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68

第二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71

一、社会主义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必然性 71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7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 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85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5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87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88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和地位 9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由来和发展 92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历史由来 92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92

二、市场经济的历史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 94

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 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101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01

二、我国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04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选择 1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 10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属性 11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1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结构 112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战略 115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18

第一节 价值规律 1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118

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2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121

第二节 供求规律 123

一、供求规律的基本内容 12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供求规律的作用 125

第三节 竞争规律 127

一、竞争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范围 12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 12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的作用 130

第四节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 132

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 132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实现形式 133

三、必须认真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135

四、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136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39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43

第一节 第一产业及发展对策 14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 143

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145

三、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策 149

第二节 第二产业及发展对策 152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52

二、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153

三、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策 157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158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及第三产业的内部层次 158

第三节 第三产业及发展对策 158

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160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和任务 163

五、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对策 165

第四节 乡镇企业及发展对策 167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67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68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71

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 17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科学技术 174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4

一、科学技术的涵义 174

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内在原因 175

三、重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 178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对策 181

一、我国科技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181

二、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科技生产力 184

三、发展科技事业的战略措施 186

第三节 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对策 189

一、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89

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192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93

四、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对策 19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198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98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198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 201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及其主要形式 204

第二节 现代企业经营机制 209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209

二、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 210

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213

四、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途径 214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 219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9

第三节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219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222

四、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 224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与现代企业经营战略 2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227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涵义 227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228

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29

四、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233

五、评价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常用的主要指标 234

六、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37

第二节 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238

一、制定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 238

二、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 240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分类 241

第三节 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选择 244

一、倾斜经营战略 244

二、多元经营战略 245

三、缝隙经营战略 246

四、超前经营战略 247

五、内涵经营战略 248

六、外延经营战略 248

七、联合经营战略 249

八、弹性经营战略 250

第一节 市场的主体 251

一、市场主体的涵义 25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 251

二、市场主体的结构 252

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 255

第二节 市场的基本功能 257

一、市场的调节功能 257

二、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260

三、市场的信息反馈功能 262

一、市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63

第三节 市场体系的分类 263

四、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63

二、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分类 265

第四节 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272

一、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紧迫性 272

二、当前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主要障碍 273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 2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市场 277

第一节 生产资料市场 277

一、生产资料市场的地位 277

二、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和发展目标 278

三、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对策 280

第二节 金融市场 282

一、银行与银行体系 282

二、金融与金融市场 283

三、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 284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89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291

一、劳动力市场概念的确立 291

二、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目标模式 294

三、改革劳动管理制度 295

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 296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 297

一、房地产与房地产业 297

二、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298

三、房地产市场的运行 299

四、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301

一、技术市场的组织形式与功能 303

第五节 技术和信息市场 303

二、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对策 304

三、信息市场与第二次信息革命 306

四、加快我国信息市场发展的对策 30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 309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及财税体制 309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309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311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315

四、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321

五、社会主义财税体制 326

第二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333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33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 337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339

四、完善按劳分配制度 342

五、我国现阶段的其他分配形式 344

六、以按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345

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46

第三节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 346

二、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 349

三、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35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 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352

一、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 352

二、消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实现良性循环的枢纽点 356

三、社会主义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357

四、社会主义消费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360

五、社会主义消费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和消费时空 362

一、社会主义消费方式 362

二、社会主义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 364

三、社会主义消费时空 3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 368

一、社会主义消费结构 368

二、社会主义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71

三、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372

四、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是我国一定要长期坚持的方针 37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377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国际化 377

一、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和原因 377

二、生产国际化 378

三、流通国际化 381

四、资本国际化 383

五、劳动就业国际化 385

六、科学技术国际化 386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387

一、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387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88

三、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390

四、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392

第三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95

一、对外贸易 395

二、利用外资 398

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00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402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 4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 404

一、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404

二、我国传统保障制度的特点和缺陷 406

三、重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408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412

五、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413

一、法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4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 417

二、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18

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419

四、增强市场经济的法制观念 422

五、加快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步伐 424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 4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 427

一、政府管理经济的必要性 427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430

三、政府管理经济的机构 432

四、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机构改革 435

第二节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437

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437

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 440

三、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原则 443

第三节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445

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 445

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447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4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5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45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457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459

四、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61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464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464

二、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 4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