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哲学史简编
中国哲学史简编

中国哲学史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简编》编写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3
  • ISBN:2001·136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现代外国哲学下一篇:东方学术概观
《中国哲学史简编》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奴隶社会(夏——春秋)哲学思想的产生和 33

发展 33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33

一、奴隶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夏——西周)的阶级斗争 35

和思想斗争 35

二、商周之际宗教神学体系下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 40

想——《易经》和《洪范》的思想 40

一、奴隶社会瓦解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46

第二节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春秋)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46

二、反对宗教天命论的无神论思潮的兴起 49

三、对世界起源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51

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3

五、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法治)与反动思想(礼治)的 55

斗争 55

第三节 孔子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58

一、孔子的生平和阶级立场 58

二、礼和“正名”思想 61

三、仁的学说 64

四、唯心的天命观和唯心论的先验论 69

五、孔子在历史上的反动影响和流毒 72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的哲学思想 75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75

第二节 墨子进步的社会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83

一、墨子和他的学派 83

二、墨子的“兼爱”学说 84

三、革新政治的主张:“尚贤”、“尚同” 87

四、在宗教外衣下对天命论的批判 89

五、唯物的经验论的认识论 92

第三节 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95

一、孟子和他所代表的阶级 95

二、孟子的“仁政”学说 97

三、义和利,劳心和劳力 101

四、性善说 104

五、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体系——尽心、知性、 108

知天 108

第四节 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12

一、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道 112

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 116

三、唯心主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19

四、小国寡民的反动社会思想 124

第五节 庄子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127

一、唯心主义宿命论 128

二、相对主义 131

三、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137

第六节 《孙子兵法》和战国时期农业的辩证法思想 140

一、《孙子兵法》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的军事辩 140

证法思想 140

二、战国时期的农业辩证法 146

第七节 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学说 150

一、关于后期墨家 150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52

三、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156

第八节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62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 163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 166

三、正名论的逻辑思想 169

四、历史观和性恶论 172

五、荀子对以前哲学思想的总结 176

第九节 韩非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78

一、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 179

二、唯物主义自然观 180

三、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83

四、反对复古主义的进步历史观 184

第一节 两汉时代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187

第三章 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确立时期(秦汉)的 187

哲学思想 187

第二节 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 193

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神学世界观 196

二、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200

三、循环论的唯心史观和反动的性三品说 201

第三节 王充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04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 206

二、注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12

三、对崇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批判 215

四、命定论思想 216

五、王充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218

第四章 封建门阀地主阶级统治时期(魏晋南北朝)的 220

哲学思想 22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220

第二节 王弼、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 226

一、王弼“贵无”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227

二、郭象唯心主义的神秘世界观 236

第三节 裴頠、欧阳建的唯物主义思想 243

一、裴頠《崇有论》反对以无为本的思想 244

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247

第四节 范缜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249

一、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产生 250

二、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驳斥 255

三、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 257

四、《神灭论》的历史意义 264

第五章 统一封建国家发展时期(隋唐)的哲学思想 268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268

第二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和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 274

宗教哲学思想 274

一、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 274

二、禅宗的兴起和惠能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世界观 281

三、惠能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286

四、禅宗哲学思想的评价 290

第三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进步的历史观 293

一、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293

二、柳宗元重“势”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 298

三、刘禹锡“自然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301

四、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 304

第四节 韩愈的唯心主义哲学及其反佛教的斗争 309

一、韩愈的道统学说和他的反佛教斗争 309

二、韩愈的性三品说 314

的哲学思想 317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317

第六章 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和巩固时期(宋元明) 317

第二节 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322

一、王安石的生平和政治立场 322

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326

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28

第三节 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332

一、“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333

二、“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336

三、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批判 339

四、认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 341

五、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和神秘主义的伦理观 344

第四节 二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347

一、二程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范畴——理 347

二、二程唯心主义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51

三、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和太极 353

四、朱熹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358

五、朱熹的人性论和禁欲主义的伦理学说 361

六、朱熹唯心主义哲学的反动影响 365

第五节 陈亮、叶适的唯物主义思想 368

一、陈亮的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同朱熹的论战 369

二、叶适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 375

三、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对各派哲学思想的批判 379

第六节 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381

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 383

宇宙观 383

二、“致良知”,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道德观 388

三、以知代行的“知行合一”说 393

第七章 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清)的哲学思想 397

第一节 明末及清代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397

第二节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02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 403

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11

三、唯物主义认识论 415

四、反对倒退复古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 422

第三节 颜元的唯物主义思想 427

一、颜元对唯心主义理学的批判 428

二、重习行、践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431

三、颜元的社会政治思想 435

第四节 戴震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437

一、“气化流行”的自然观 438

二、“血气心知”的认识论 442

三、抨击“以理杀人”的社会伦理思想 445

第一节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思 454

想斗争 454

第八章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思想 454

第二节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思想 464

一、中国农民革命思想的高峰 465

二、洪秀全的反封建思想 470

三、《天朝田亩制度》与空想的社会主义 477

四、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481

第三节 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的哲学思想 484

一、康有为“公羊三世说”的庸俗进化论思想 486

二、康有为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大同”空想 490

三、谭嗣同“以太”说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 494

矛盾 494

四、谭嗣同“冲决网罗”的反封建思想 500

五、严复的“物竞天择”的进化思想 506

六、严复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 510

第四节 章炳麟《訄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515

一、《訄书》中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517

二、《訄书》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523

三、章炳麟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528

第五节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531

一、二元论的宇宙观 533

二、“知难行易”的认识论 538

三、唯心主义的民生史观 544

跋——从中国哲学史看唯心主义天才论的反动性 5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