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争鸣大系 1949-1989 哲学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契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8007926
- 页数:759 页
总论篇 2
什么是哲学 2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6
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10
一、哲学的特点 10
二、哲学的功能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 15
哲学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化 21
一、哲学的发展趋势 21
二、哲学的现化化 22
五、生活方式的评价尺度 24
物质定义新解 28
唯物论篇 28
一、物质概念的内涵 28
二、信息是不是物质和世界Ⅲ理论 32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 34
物质运动基本形式的划分 39
一、对原有物质运动基本形式的估价 39
二、新的物质运动基本形式 40
三、物质运动基本形式的排列顺序 42
意识的反作用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43
一、观念在先还是存在在先?--关于“桌子的哲学”的一场争论 43
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及其过程 46
三、精神对物质能否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48
“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 51
一、“两变”的含义 51
二、“两变”的科学性 53
三、“两变”的意义 55
唯心主义的历史作用 57
一、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是什么 58
二、唯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 59
思维模拟能否代替人的思维 62
辩证法的规律是几个 68
辩证法篇 68
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 74
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及其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地位 79
一、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79
二、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81
三、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3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之争 87
质变及其方式 92
一、质变是否等于飞跃? 92
二、质变究竟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93
三、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吗? 94
四、质变优于量变吗? 95
五、什么是部分质变? 96
“否定之否定”及螺旋式和波浪式的发展 98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及实质 98
二、否定之否定是否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是否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99
三、波浪式发展与螺旋式发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102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04
一、确立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原则 106
范畴的体系及其分类 106
二、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包括哪些范畴? 107
三、辩证法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及其排列 108
四、辩证法范畴的分类 110
因果性与非决定论 113
一、“前因后果”是否具有普遍性? 113
二、“一因多果”说能否成立? 114
三、因果联系本质上是否必然,严格决定论因果性与几率因果性的关系 116
辩证法和异化理论 119
一、何谓异化? 119
二、如何评价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120
三、能否说“异化”就是辩证法 121
辩证法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125
一、系统论把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126
二、引入普遍的信息中介,是消除辩证法现存形式局限性的关键 127
三、控制论具体体现并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28
一、形而上学的涵义、演变及其特征 131
形而上学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 131
二、形而上学的地位及其作用 133
认识论篇 138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是一回事”的不同理解 138
思维(包括错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44
一、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对哲学根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概括?对它能不能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理解? 144
二、思维与存在之间是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45
三、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反映论、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关系 146
一、什么是认识论中的主体 151
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151
二、什么是认识论中的客体 152
三、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54
一、真理的客观性 158
真理的客观性、阶级性、价值性 158
二、真理的阶级性 159
三、真理的价值性 16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64
一、检验真理的标准 164
二、实践范畴 167
一、认识过程的表述 172
认识的发展过程 172
二、划分认识发展阶段的根据 173
三、认识过程的“三阶段论”和“两阶段论” 174
四、“第二次飞跃”过程中的阶段 177
五、毛泽东的认识过程理论 178
人的能动性 180
一、人的能动性的含义与形式 181
二、旧唯物主义是否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82
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83
思维方式之变革 187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187
二、为什么要改变思维方式? 188
三、什么才是适合改革的思维方式? 18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论 191
一、关于“反映”范畴 191
二、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并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逐步建立新的认识论理论体系 192
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94
信息论和认识论 198
一、信息的哲学定义 198
二、信息与反映 199
三、信息与意识 201
四、信息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202
社会历史观篇 206
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 206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206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208
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结构 20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12
一、什么是社会存在 212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14
人化自然与社会存在 217
一、对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的理解” 217
二、“人化自然”概念的内涵及其特点 219
三、人化自然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220
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 223
一、众说纷纭的命题 223
二、理论分歧的焦点 22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1
“两种生产”的理论 236
一、“两种生产”的含义 236
二、“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 237
三、“两种生产”理论的适用范围 239
四、“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40
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43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涵义 243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46
社会生活方式 250
一、什么是生活方式? 250
二、生活方式是否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251
三、生活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252
四、怎样看待生活方式的阶级性? 253
六、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及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254
七、生活方式的变革 255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 257
一、历史主体和客体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57
二、主体性原则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259
三、历史主客体与唯物史观 262
历史发展的决定论与选择论 265
一、历史决定论的内涵 265
二、历史决定论与选择论的关系 267
三、对历史选择论的若干理解 268
一、社会形态的涵义 271
社会形态的划分 271
二、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72
三、对“五形态”说的理解和评价 274
四、对“三形态”说的理解和评价 275
五、两种较新角度的评价 275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277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标准) 284
一、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是生产力还是人 284
二、怎样看待以生产力为尺度与以人为尺度的一致性 286
三、如何认识和把握生产力标准 288
精神生产的性质和地位 291
一、精神生产的涵义 291
二、精神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关系 292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296
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96
二、“信息社会”概念 297
三、科技进步与分工 298
人与人道主义 302
“异化”与社会主义 307
中国哲学史篇 312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312
一、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 312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313
三、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 314
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315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 317
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评价 324
一、正确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 325
二、如何理解唯心主义的作用 326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329
《周易》及其哲学思想 334
一、《周易》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334
二、《周易》的性质及其哲学思想 335
三、八卦的含义和起源 336
四、《周易》的科学思想 338
孔子哲学和儒学 340
一、老子哲学的性质 348
老子哲学思想 348
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350
三、老子的认识论 352
庄子哲学和《庄子》一书 354
一、《庄子》与庄子的关系 354
二、庄子哲学的性质 356
三、庄子的认识论是相对主义还是辩证法 357
四、庄子哲学的地位及其评价 359
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张载、朱熹、王阳明) 361
一、宋明理学的性质、流派和作用 361
二、张载、朱熹、王阳明哲学 364
明清之际哲学的形态、性质及历史地位 370
王船山哲学 374
一、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 381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及形态 381
二、中国近代哲学的基本形态 384
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分期和阶段的划分 389
一、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分期问题 389
二、中国近代哲学史的阶段划分 391
新儒学的兴起 395
一、新儒学的界定 395
二、新儒学的定义、特征及地位 396
三、新儒学代表人物的确认 400
胡适、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 402
一、胡适哲学的研究状况 402
二、冯友兰哲学的研究状况 405
外国哲学篇 410
外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410
一、“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之评价 410
二、“对现代外国哲学具体分析”之要义 412
三、“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 414
古希腊哲学 416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 416
二、柏拉图哲学 419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 420
四、“开端”和“始基” 421
近代西方人道主义 423
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一般理论问题 429
近代西方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429
二、洛克哲学 430
三、斯宾诺莎哲学 433
四、休谟哲学 434
康德哲学 436
黑格尔哲学 443
一、黑格尔的政治态度 443
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445
三、黑格尔的辩证法 448
四、黑格尔哲学对当代的消极影响 449
费尔巴哈哲学 451
一、费尔巴哈哲学是否包括在德国古典哲学之中 451
二、为什么称费尔巴哈哲学为人本主义哲学 452
三、关于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本质 453
四、费尔巴哈哲学中是否具有辩证法思想 455
五、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价 456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及其主要代表(尼采和弗洛伊德) 458
西方现代实用主义哲学 465
一、对实用主义的基本评价 465
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468
三、实用主义的实践观 469
四、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470
萨特及存在主义哲学 472
一、对萨特哲学和存在主义的总评价 472
二、萨特的自由观 473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475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性质 478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485
一、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85
二、怎样评价该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形势所作的理论概括? 487
波普的哲学及“世界Ⅲ”理论 492
一、科学方法论 492
二、认识论 493
伦理道德篇 498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498
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504
一、阶级道德 504
二、对立阶级道德的相互作用 505
三、历史上统治阶级道德能否继承 506
道德的主体性原则 511
一、道德主体性概念如何规定 511
二、主体性是否是道德的本质 512
三、如何理解道德的主体性原则与集体主义原则之间的关系 515
人性与道德 518
一、人性与道德本质的关系 518
二、人性与道德产生的关系 520
三、人性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521
历史与道德是否“二律背反” 524
“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名实之辨 528
一、怎样理解“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概念 528
二、提倡和遵循共产主义道德是不是超越历史阶段 530
当代中国的“义利之辨”(一)--“合理利己主义”是否合理 534
当代中国的“义利之辨”(二)--“向钱看”的伦理学评议 539
一、对“向钱看”内涵的剖析 539
二、“向钱看”的社会效应 540
三、“向钱看”的伦理观 541
四、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几个关系 541
当代中国的“义利之辨”(三)--“功利主义”反思 545
一、功利主义的实质 546
二、功利与道德的关系 546
三、关于传统功利主义 547
四、如何看待当前的功利主义现象 549
集体主义新论和个人主义再认识 551
一、集体主义原则新论 551
二、“个人主义”再认识 554
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化 557
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557
二、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化 559
美学篇 564
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各派各论 564
一、朱光潜:“主客观统一论” 564
二、蔡仪:“客观唯物论” 568
三、李泽厚:“实践论” 572
四、吕荧、高尔太:“主体自由论” 575
五、蒋孔阳:“社会本质力量论” 578
美的创造过程存在不存在“无差别境界” 583
一、关于矛盾的普遍存在 583
二、关于创作之前的状况 584
三、艺术中“情”与“理”的关系 585
四、关于“使情成体” 586
美学的对象 588
美学的研究方法 592
二、美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的关系 594
形式美 599
一、形式美的内涵和研究形式美的意义 599
二、形式美与形式主义的界限 600
三、形式美的继承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 601
共同美 605
一、有没有“共同美”? 606
二、什么是“共同美”? 607
三、“共同美”是怎样产生的? 608
自然美 611
科学美 616
技术美学能否成立 621
一、技术美学的名称及能否成立 621
二、技术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623
三、对“迪扎因”的不同看法 623
四、物质生产技术领域是否存在美 625
宗教篇 630
宗教的本质 630
一、对“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名言的不同理解 630
二、对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的不同理解 633
一、宗教的起源 638
宗教的起源与消亡 638
二、宗教的消亡 640
宗教与其他上层建筑 643
一、宗教与道德 643
二、宗教与艺术 645
三、宗教与哲学 646
四、宗教与科学 648
佛教与中国文化 651
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651
二、佛教在中国文化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 652
道教及其经典《太平经》 656
一、《太平经》反映哪个阶级的要求 656
二、《太平经》与太平道及黄巾起义 657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相协调 661
逻辑篇 666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的关系 666
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 666
二、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 669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认识作用 673
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 679
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683
一、如何理解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原则”? 683
二、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及逻辑要求是什么? 684
三、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685
一、概念的定义 689
概念、虚概念及集合概念 689
二、概念的结构 691
三、虚概念 692
四、集合概念 695
推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698
一、什么是真实性和正确性? 698
二、真实性和正确性是否一致 699
三、形式逻辑管不管真实性 701
归纳逻辑的合理性问题 704
一、归纳的或然性问题 704
二、能否用演绎来判定归纳的合理性 705
三、如何看待或解决“休谟问题” 707
一、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对象 710
自然语言逻辑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710
二、自然语言逻辑的性质 712
三、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方法 714
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716
一、辩证逻辑的对象 717
二、辩证思维与思维辩证法 718
三、辩证逻辑的性质 720
辩证逻辑怎样研究思维形式 723
一、是否存在辩证逻辑特有的思维形式 723
二、辩证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的原则和特点 725
三、辩证逻辑的概念理论 726
四、辩证逻辑的判断理论 727
五、辩证逻辑的推理理论 729
一、什么是思维的基本矛盾 731
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731
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与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的关系 732
三、辩证逻辑基本规律的表述 733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的含义 734
五、辩证思维诸基本方法的关系 736
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737
先秦逻辑及其评价 742
一、惠施和公孙龙的逻辑思想 742
二、墨家的逻辑思想 743
三、荀子的逻辑思想 745
四、韩非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 746
一、研究因明的意义 747
因明研究几题 747
二、因明是不是佛家逻辑 748
三、因明与传统逻辑的关系 748
四、因明的逻辑本质 748
五、因三相与三支的对应关系 749
六、“四似”何以列入“二悟”之中 749
七、“全分”、“一分”是否为量说 750
八、关于“因”含义的区分 750
九、玄奘在因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750
中国的逻辑教学与科研如何现代化 752
一、五六十年代关于修正形式逻辑问题的讨论 753
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科研如何现代化的讨论 754
后记 75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新闻走向科学》吴勤如著 1992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科学令人如此开怀 电磁的魔力》纸上魔方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