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
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

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麟征主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21004455
  • 页数:887 页
图书介绍:
《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目录

目录第一部分现代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秦麟征)第一章 未来美——人类面向未来的行动基础和行动目标 3

第一节 美学的差距——急待开发的未来美 3

第二节 人类世世代代面向社会未来美 7

第三节 未来美之树 12

第四节 人类面向未来的行动基础和行动目标 18

第二章 以事物未来为对象的研究活动和预测活动 21

第一节 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的历史发展 21

第二节 现代化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形式 26

第三节 现代六大未来领域和十大未来课题 35

第三章 提高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新途径 50

第一节 提高人的未来意识,促进人的现代化 50

第二节 培养面向未来的未来型领导,提高领导决策的现代化水平 54

第三节 加速各行各业现代化进程的新途径 60

第二部分面向未来的预测科学体系(张学礼、王勇领、贡光禹、尚忆初、秦麟征)第四章 从未来学、预测学到预测科学体系(秦麟征) 69

第一节 未来学的形成与发展 70

第二节 预测学的兴起 72

第三节 预测科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的新科学领域 77

第四节 新科学体系的对象、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 79

第五章 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哲学渊源(张学礼) 82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预测观 82

第二节 客观规律是科学预测的基础 85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科学预测 89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范畴与科学预测 94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预测科学中的应用 102

第六章 理论和方法论为现代科学所催生(张学礼) 108

第一节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推动 108

第二节 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意义 114

第七章 预测论——不断完善的理论、方法论和技术方法体系(王勇领) 118

第一节 预测活动的基本概念 118

第二节 预测活动的过程 120

第三节 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和预测的主要原理 122

第八章 预测论体系中的常用技术方法(王勇领) 132

第一节 德尔斐方法 132

第二节 形态分析法 135

第三节 类推法 137

第四节 关联树法 139

第五节 交互影响矩阵分析 141

第六节 时间序列分析 142

第七节 指数平滑法 147

第八节 自回归——移动平均法 154

第九节 回归分析 157

第十节 系统动态分析 168

第九章 分支学科和应用研究体系(秦麟征) 172

第一节 分支学科体系及其基础应用研究 173

第二节 分支学科指导下的实际应用研究 176

第三节 正在形成的新分支——人口预测学和城市未来学 178

第十章 社会预测学和社会未来观(秦麟征) 183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183

第二节 社会未来观 185

第十一章 经济预测学和经济发展战略(秦麟征) 191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191

第二节 经济预测指标 195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 197

第十二章 科学预测学和新智能文化的诞生(秦麟征) 201

第一节 任务和对象 201

第二节 科学的明天 203

第三节 新智能文化的诞生 205

第十三章 技术预测学和高技术评估(秦麟征) 209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09

第二节 技术评估学和高技术评估 212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18

第十四章 军事未来学和太空战争(秦麟征) 218

第二节 核军备竞赛与太空战争 221

第十五章 全球未来学和人类的困境(秦麟征) 225

第一节 由来与发展 225

第二节 对象和任务 226

第三节 人类困境和全球未来学的研究重点 228

第十六章 教育未来学和面向未来的教育(秦麟征) 232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32

第二节 面向未来的教育 235

第三节 未来课程的设置 237

第十七章 医学未来学和爱滋病的威胁(秦麟征) 242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42

第二节 人的健康之路 244

第三节 爱滋病对人类的新威胁 246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50

第十八章 环境未来学和人类重大环境问题(尚忆初) 250

第二节 人口与环境 252

第三节 二氧化碳与气候的变化 253

第四节 耕地日益减少,土质日益恶化 254

第五节 热带雨林的耗竭 256

第六节 水资源危机 259

第七节 物种的丧失 261

第八节 酸雨威胁日益严重 262

第十九章 能源未来学和可再生能源时代(贡光禹) 264

第一节 对象和任务 264

第二节 石油时代的衰落 266

第三节 能源与经济发展的未来关系 269

第四节 能源预测 272

第五节 矿物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278

第六节 新技术革命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280

第一节 建立信息未来学的条件日臻成熟 283

第二十章 信息未来学和信息化的未来(秦麟征) 283

第二节 对象和任务 285

第三节 信息化的未来 287

第三部分世界和中国现代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概况(沈恒炎、张学礼、秦麟征)第二十一章 西方和美国面向未来的预测研究(沈恒炎) 295

第一节 发展简史 295

第二节 科学技术决策的支柱 304

第三节 主要研究成果和基本流派 311

第四节 新的研究焦点 316

第五节 必然的局限性 324

第二十二章 苏联、东欧、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现代未来研究(秦麟征) 328

第一节 苏联、东欧和其他国家的未来研究 328

第二节 日本现代未来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331

第二十三章 中国现代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张学礼) 336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36

第二节 理论研究成果 339

第三节 应用研究成果 345

第四节 我国现代未来预测活动的特点 349

第五节 未来的发展动向 352

第四部分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李泊溪 李金昌)第二十四章 现代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的前提条件 361

第一节 活动的科学化 361

第二节 目的的决策化 362

第三节 特点的具体化 363

第四节 方法的体系化 365

第二十五章 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的基本程序 368

第一节 准备阶段 368

第二节 预测阶段 368

第三节 综合研究阶段 373

第二十六章 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的组织 374

第一节 课题组织 375

第二节 研究组织 378

第三节 方法选择 380

第一节 做好思想准备 390

第二十七章 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活动的实施 390

第三节 明确指导思想 391

第二节 进行业务调查 391

第四节 设计课题系统 392

第五节 争取领导支持 394

第六节 组织研究队伍 394

第七节 选择研究方法 395

第八节 及时提出建议 397

第九节 编写成果报告 397

第十节 进行滚动研究 401

第五部分领导机关制订现代化发展决策的实验室:实际应用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实例(王慧炯、李泊溪、李金昌、岳颂东、贡光禹、蔡建华、陈体滇等)第二十八章 2000年的中国: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总体未来研究(王慧炯、李泊溪、李金昌、岳颂东 405

第一节 2000年中国的图象 405

第二节 运用模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 411

第三节 走向2000年的总体发展战略 421

第四节 走向2000年的对策选择 428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前提 435

第二十九章 公元2000年的地球:美国政府的全球未来预测(贡光禹) 435

第二节 主要的发现和结论 436

第三节 进入21世纪 443

第三十章 福建走向2000年:福建省经济发展模型小组的地区经济未来研究(蔡建华、陈体滇等) 445

第一节 总体结构 446

第二节 工业 449

第三节 农业 452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456

第五节 建筑业 458

第六节 消费与商业 459

第七节 人口、教育与就业 461

第六部分各行各业未来行动的向导:各部门各领域的置大发展趋势和基本未来信息(何博传、吴崇源、傅政德、张学礼、贡光禹、尚忆初)第三十一章 中国的教育(何博传) 469

第一节 压迫教育的人口 471

第二节 不成比例的投资 478

第三节 混乱的管理 482

第四节 困迫的学校 486

第五节 不可逆转的趋势 491

第六节 国内教育的新浪潮 498

第七节 十大危机 504

第八节 可供选择的目标 520

第九节 投资的绝好机会 523

第十节 有多少人需要受教育 529

第十一节 各种方案及其评价 530

第三十二章 2000年的中国工业(吴崇源) 542

第一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543

第二节 若干工业的发展 553

第三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557

第四节 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途径 561

第三十三章 1985—2000年的中国农业(傅政德) 565

第一节 农业发展趋势 565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新技术革命 583

第三节 农业发展与经济开放 589

第四节 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 594

第三十四章 2000年的中国交通运输(张学礼) 601

第一节 铁路运输 602

第二节 公路运输 615

第三节 航空运输 621

第四节 船舶运输 625

第五节 管道运输 629

第三十五章 公元2000年的中国能源(贡光禹) 631

第一节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 631

第二节 我国的能源问题 633

第三节 本世纪末我国能源供求预测 636

第四节 我国能源工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639

第五节 我国能源科学技术展望 641

第六节 能源发展战略和建议 653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成就 660

第三十六章 2000年的中国环境预测(尚忆初) 660

第二节 我国仍然存在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663

第三节 2000年我国环境状况预测 676

第七部分科学:人类展望未来的窗口(贡光禹、庄一民、王绍臣、张继泽、邓聚龙)第三十七章 自然科学技术的带头学科和前沿领域(贡光禹) 685

第一节 自然科学的发展存在带头学科和前沿领域 685

第二节 力学是自然科学中的第一个带头学科 686

第三节 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是第二个带头的学科组 687

第四节 信息、生物、新材料科学和技术是当前科学技术进步的带头学科和前沿领域 689

第三十八章 认识经济社会未来的一种新途径——系统动态学方法和其他经济数学方法结合初探(庄一民、王绍臣) 693

第一节 与线性规划相结合 693

第二节 与其他规划论方法相结合 696

第三节 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 697

第四节 与计量经济学相结合 700

第五节 与统计分析法相结合 702

第六节 与递推公式相结合 703

第七节 与弹性系数法相结合 704

第八节 与指数法相结合 705

第九节 与引力模型相结合 706

第十节 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 707

第三十九章 宇宙、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从天体物理学谈起(张继泽) 708

第一节 宇宙的遥远未来 708

第二节 只有一个地球 711

第三节 今后100年的人类世界 714

第四十章 灰色系统——未来学使命的负荷者(邓聚龙) 721

第一节 灰色系统的由来与发展 721

第二节 灰色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应用 723

第八部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指南:研究机构、主要人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孟广均、秦麟征)第四十一章 研究机构名录 729

第一节 国际性研究机构 729

第二节 世界各国主要研究机构 733

第三节 中国主要研究机构 739

第一节 国外主要专家和学者 748

第四十二章 主要专家和学者名录 748

第二节 中国专家和学者 756

第四十三章 重要学术会议汇编 762

第一节 国际性学术会议 762

第二节 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766

第九部分了解未来、研究未来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软科学情报源:主要著作、工具书、期刊杂志、研究计划和未来教育资料(秦麟征、王勇领)第四十四章 主要著作和工具书提要 771

第一节 国外主要著作 771

第二节 国内未来领域新著 794

第三节 主要工具书 799

第四十五章 主要期刊杂志信息咨询 801

第一节 国外主要期刊杂志 801

第二节 国内主要期刊杂志 812

第四十六章 世界各国主要未来研究计划实例 816

第一节 国际性未来研究计划 816

第二节 各国未来研究计划 819

第一节 中小学未来教育课程 830

第四十七章 面向未来的教育课程和教育计划精选 830

第二节 中小学未来教育计划 835

第三节 高等院校和成人未来教育课程 838

第四节 高等院校和成人未来教育计划 848

第四十八章 未来教育音象、游戏和模拟资料大观 852

第一节 电影和录相资料 852

第二节 录音资料 862

第三节 游戏和模拟资料 867

第十部分未来领域软科学常用名词术语(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秦麟征执笔)第四十九章 综合性术语和理论术语 875

第一节 综合性术语 875

第二节 理论术语 879

第五十章 技术方法术语和应用术语 883

第一节 预测技术和预测方法术语 883

第二节 应用术语 8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