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华人事行政法律大典
中华人事行政法律大典

中华人事行政法律大典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4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勃,徐颂陶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765741
  • 页数:1812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事行政法律大典》目录

目录 1

第一编 先秦(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人事行政法律 1

一、人事机构 2

(一)五帝人事职官 2

(二)夏代人事职官 2

(三)商代人事职官 2

(四)周代人事职官 3

(一)考选 12

二、选举人才 12

(二)学校培养 13

三、任免官职 14

(一)舜制 14

(二)夏制 14

(三)周制 14

四、荫叙保送 15

(一)世国世爵 15

(二)爵禄之制 16

(一)九仪之命 16

(二)三世而收爵禄 16

五、官员品级 16

六、官员俸禄 17

(一)禄爵 17

(二)禄食 17

七、政绩考察 18

(一)三载考绩 18

(二)八法 18

(三)大计 19

(四)岁会月要 19

八、人事监察 20

(一)八辟 20

(二)纠禁 20

(一)官刑 21

(二)德彰 21

十、惩戒违失 21

九、表彰奖励 21

(一)勋功 21

(二)惩戒 22

十一、遇休养老 22

(一)退休 22

(二)养老 23

(一)设官沿革 24

(二)周官建制 24

十二、国家编制 24

第二编 秦汉人事行政法律 32

Ⅰ 秦代人事行政法律 32

一、人事机构 32

二、选举人才 32

三、任免官职 32

四、官员品级 35

五、政绩考察 35

六、人事监察 35

八、惩戒违失 36

七、表彰奖励 36

(一)设官 38

九、国家编制 38

(二)设郡 39

Ⅱ 西汉人事行政法律 40

一、人事机构 40

(一)相国、丞相 40

(二)尚书 41

(三)郡守 41

(一)考选制度 42

二、选举人才 42

(二)选举 43

(三)培养 52

三、任免官职 54

四、荫叙保送 58

(一)任子 58

(二)宗室继承 59

(一)爵品 61

(三)赀官 61

五、官员品级 61

(二)班序 63

六、官员俸禄 64

(一)秩禄等级 64

(二)增益秩禄 66

七、政绩考察 66

八、人事监察 69

九、表彰奖励 75

十、惩戒违失 76

十一、退休养老 79

(一)致仕 79

(二)乞骸骨 80

(三)休假 81

十二、国家编制 82

(一)定编 82

(二)废置 84

(一)中央机构 88

Ⅲ 东汉人事行政法律 88

一、人事机构 88

(二)地方机构 89

二、选举人才 90

(一)综论 90

(二)举官 93

(三)选士 96

(四)武选 101

三、任免官职 105

(一)公府辟除 105

(二)州郡辟除 105

(三)皇帝任命 106

(四)行领试守假 106

四、荫叙保送 107

五、官员品级 109

六、官员俸禄 110

七、政绩考察 111

八、人事监察 114

九、表彰奖励 119

(一)?赠 119

(二)赏赐 119

十、惩戒违失 119

十一、退休养老 122

十二、国家编制 123

(一)职官 123

(二)废置 126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事行政法律 129

Ⅰ 三国人事行政法律 129

一、人事机构 129

二、选举人才 130

(一)荐举 130

(二)九品中正制 131

三、任免官职 132

(三)尊儒重学 132

四、荫叙保送 133

五、政绩考察 133

六、表彰奖励 135

七、惩戒违失 137

八、退休养老 138

Ⅱ 两晋人事行政法律 139

一、人事机构 139

(二)贡士令 140

二、选举人才 140

(一)选将令 140

三、任免官职 141

四、官员品级 142

(一)九品制 142

(二)将军等品级 144

五、官员俸禄 144

(一)九品俸诏 144

六、政绩考察 149

(二)官员品田 149

七、表彰奖励 150

八、惩戒违失 150

(一)失职 150

(二)贪贿 151

(三)酷吏 151

(四)军法 152

(五)复仇 152

九、退休养老 152

(一)疾疫 152

(二)丁忧 153

(三)给假 153

(四)致仕 153

(五)杂令 153

十、国家编制 154

(一)尚书 154

(三)三台秘书 156

(二)门下散骑中书 156

(四)军吏员 158

(五)吏员 161

Ⅲ 南朝人事行政法律 165

一、人事机构 165

(一)南宋人事机构 165

(三)南梁人事机构 166

(四)南陈人事机构 166

(二)南齐人事机构 166

二、选举人才 167

(一)南宋制 167

(二)南齐制 168

(三)南梁制 169

(四)南陈制 170

三、任免官职 171

(一)南齐制 171

(二)南陈制 171

(一)南梁官员品级 175

四、赴任离任 175

五、官员品级 175

(二)南陈官员品级(上) 176

(三)南陈官员品级(下) 178

六、官员俸禄 179

(一)南齐制 179

(二)南陈制 180

七、政绩考察 182

八、人事监察 184

(二)封赐 185

九、表彰奖励 185

(一)升迁 185

(三)旌表 186

(四)抚恤 186

(五)慰劳 187

十、惩戒违失 188

(一)失职 188

(三)逃亡 189

(二)贪贿 189

(四)赎罪 190

(五)酷吏 190

(六)犯里乡清议 190

十一、退休养老 191

(一)终养 191

(二)休致 191

十二、人事档案 191

十三、国家编制 192

(一)南宋编制 192

(二)南齐编制 194

(三)南梁编制(上) 195

(四)南梁编制(下) 197

Ⅳ 北朝人事行政法律 199

一、人事机构 199

二、选举人才 200

三、任免官职 202

四、官员品级 203

(一)北魏官员品级 203

(二)北齐官员品级 206

(三)北周官员品级 207

五、官员俸禄 208

(一)北齐官员俸禄 208

(二)北周官员俸禄 208

六、政绩考察 209

七、表彰奖励 211

八、惩戒违失 212

九、退休养老 213

十、人事档案 214

(一)七国姓氏编民 214

(二)姓氏簿帐 215

十一、国家编制 216

北齐官品编制 216

(一)中央机构 216

(三)州县机构 218

(二)东宫 218

第四编 隋唐五代人事行政法律 221

Ⅰ 隋代人事行政法律 221

一、人事机构 221

二、选举人才 222

(一)举贤 222

(二)学校 223

(三)选举 223

三、任免官职 224

(一)任官 224

(二)免官 224

四、荫叙保送 224

五、赴任离任 225

六、官员品级 225

(一)一品至九品官员 225

(二)流内视品、流外勋品及视流外 226

(四)礼仪 227

(三)叙勋 227

七、官员俸禄 228

八、政绩考察 228

(一)出使外官 228

(二)考察标准 228

(三)考绩授官 229

(四)百姓举奏 229

九、表彰奖励 229

十、惩戒违失 230

(一)配流 230

(二)决杖 230

十一、遇体养老 230

十二、国家编制 230

(一)中央机构 230

(二)地方机构 232

(二)吏部职掌 233

(一)吏部员额 233

一、人事机构 233

Ⅱ 唐代人事行政法律 233

(三)司封职掌 237

(四)司勋职掌 238

(五)考功职掌 239

(六)礼部职掌 241

二、选举人才 242

(一)举贤 242

(二)置学校 253

(三)科举 254

三、任免官职 263

(一)铨叙 263

(二)举荐 274

(三)南选 278

(四)杂处置 280

(五)选授之法 285

(一)用荫 288

四、荫叙保送 288

(二)袭爵 290

五、离任赴任 290

(一)朝觐得旨进发 290

(二)限期赴任 291

(三)请假 292

(四)迎送 292

六、官员品级 293

(一)一至九品官阶 293

(二)叙阶之法 296

七、官员俸禄 299

(一)职田及公廨田 299

(二)赐禄 306

(三)俸料 308

(四)爵禄 333

(五)赐仪仗侍从 334

(一)考察标准 335

八、政绩考察 335

(二)考察内外官 348

(三)考绩授官 350

九、人事监察 356

(一)监察黜陟 356

(二)监考使 358

(三)监选曹 359

(四)谏授品级 359

(二)画像旌贤 360

十、表彰奖励 360

(一)请谥 360

(三)叙勋 363

十一、惩戒违失 364

(一)告戒 364

(二)惩处 366

(三)罚俸 367

十二、退休养老 368

(一)致仕 368

(二)休假 370

(三)抚恤 373

十三、人事档案 374

(一)簿书、甲库 374

(二)公文发送 376

(三)档案保管 376

十四、国家编制 377

(一)中央机构 377

(二)军事机构 387

(三)东宫 389

(四)地方机构 393

Ⅱ 五代人事行政法律 395

一、人机构 395

二、选举人才 395

(一)举贤 395

(二)科举 397

(三)荐举 401

(三)辞谢 405

三、任免官职 405

(一)任官 405

(二)征召 409

四、荫叙保送 411

(一)荫叙 411

(二)保送 413

五、赴任离任 413

(一)朝觐 413

(二)赴任 413

(四)出使 415

六、官员品级 415

(一)品级 415

(二)叙勋 418

七、官员俸禄 419

(一)俸料 419

(二)赐禄 424

(一)考授 425

(三)差役 425

八、政绩考察 425

(二)考绩标准 427

(三)考课 428

九、人事监察 435

十、表彰奖励 435

十一、惩戒违失 436

十二、退休养老 437

(一)致仕 437

(二)休假 438

(三)抚恤 438

十三、国家编制 438

第五编 宋代人事行政法律 444

一、人事机构 444

(一)尚书省 444

(二)吏部 444

(一)学校 445

二、选举人才 445

(二)科考 448

(三)举荐 451

三、任免官职 463

(一)铨叙 463

(二)除授 470

(三)黜陟 476

(一)封赠 478

四、荫叙保送 478

(二)袭荫 479

五、赴任离任 484

(一)任限 484

(二)迁调 489

(三)对移 493

六、官员品级 494

(一)官品 494

(一)食邑职田 497

七、官员俸禄 497

(二)爵位 497

(二)禄粟匹帛 498

(三)份例随从 503

八、政绩考察 505

(一)磨勘 505

(二)考课 507

(三)考任 512

(一)巡按职事 516

九、人事监察 516

(二)公务察举 521

十、表彰奖励 523

(一)旌赏 523

(二)晋级 528

十一、惩戒违失 530

(一)黜罢 530

(二)罚治 533

(一)告假 536

十二、退休养老 536

(二)休致 537

(三)亡殁 539

十三、人事档案 541

(一)文卷职掌 541

(二)文书违律 545

(三)文状式样 550

十四、国家编制 556

(一)设官 556

(二)员额 561

第六编 辽金西夏元人事行政法律 568

Ⅰ 辽、金、西夏人事行政法律 568

一、人事机构 568

(一)辽制 568

(二)金制 569

二、选举人才 569

(一)学校 569

(二)科考 570

(三)举荐 574

三、任免官职 577

(一)铨叙 577

(二)除授 578

(三)升降 581

四、荫叙保送 582

(一)敕封 582

(二)袭荫 583

(三)保任 584

五、赴任离任 585

(一)赴任 585

(二)守阙 586

(三)迁调 586

六、官员品级 587

七、官员俸禄 589

(一)廪俸 589

(二)职田 591

(三)份例 592

八、政绩考察 593

(一)黜陟 593

(二)考用 594

九、人事监察 596

(一)整饬 596

(二)按察 598

(二)奖功 601

(一)旌表 601

十、表彰奖励 601

(三)恤赏 603

十一、惩戒违失 604

(一)示禁 604

(二)罚处 608

(三)罢削 611

(四)治罪 612

(一)告假 616

十二、退休养老 616

(二)休致 617

十三、人事档案 618

(一)给由 618

(二)文移 618

(三)案卷 619

十四、国家编制 620

(一)朝官 620

(二)外任 622

(一)中书省 625

Ⅱ 元代人事行政法律 625

一、人事机构 625

(二)吏部 626

二、选举人才 626

(一)学校 626

(二)科考 630

(三)举荐 633

(一)铨叙 638

三、任免官职 638

(二)除授 641

四、荫叙保送 643

(一)敕封 643

(二)袭荫 646

五、赴任离任 652

(一)任限 652

(二)守阙 657

(三)迁调迁转 658

六、品级序列 662

(一)资品 662

(二)职品 663

(三)禁治骤升品级 673

七、官员俸禄 675

(一)廪俸 675

(二)职田 677

(三)份例 681

八、政绩考察 683

(一)黜陟 683

(二)考用 687

九、人事监察 690

(一)整饬 690

(二)按察 693

(三)照刷 694

十、表彰奖励 695

(一)旌表 695

(二)奖功 696

(三)恤赏 699

十一、惩戒违失 701

(一)示禁 701

(二)罚处 704

(三)治罪 706

(一)告假 708

十二、退休养老 708

(二)丁忧 711

(三)致仕 712

十三、人事档案 714

(一)给由 714

(二)文移 718

(三)案卷 720

(一)总额 724

十四、国家编制 724

(二)分设 725

第七编 明代人事行政法律 732

一、人事机构 732

(一)员额·品阶 732

(二)职掌 732

二、选举人才 736

(一)访举 736

(二)贡举·岁贡 737

(三)学校人事行政 742

(四)科举·科举通例 749

(五)科举·乡试 754

(六)科举·会试 759

(七)科举·殿试 762

三、任免官职 763

(一)选官 763

(二)推升 773

(三)保举 778

(四)改调(附降调) 779

(五)还职官员 781

(六)给假 781

(七)吏役参拨 783

(八)南京吏部选官 788

四、荫叙保送 790

(一)功臣准封 790

(二)功臣袭封 791

(三)土官承袭 792

(四)荫叙 793

(一)行移勘合 795

五、赴任离任 795

(二)关给须知·到任须知一 796

(三)关给须知·到任须知二 802

六、官员品级 808

(一)勋级 808

(二)文官品级 809

(三)武官品级 812

(一)宗藩禄米 813

七、官员俸禄 813

(二)公侯驸马伯禄米 820

(三)官员俸给 822

(四)公差使客廪给 836

八、政绩考察 838

(一)官员考核 838

(二)吏员考满 856

(三)责任条例 860

(四)朝觐考察 861

(五)京官考察 865

(六)南京吏部考察 868

九、人事监察 869

(一)举劾 869

(二)吏科监察 872

(三)考选监察 873

(四)监察官提督学校 875

十、表彰奖励 880

(一)功臣封爵 880

(二)文官封赠 881

(三)颁给诰敕 883

(四)给授散官 886

(五)南京吏部 887

十一、惩戒违失 888

(一)选官违失惩处 888

(二)职官犯罪 893

(三)失职渎职惩处 900

(四)受赃论罪 904

十二、退休养老 908

(一)致仕 908

(二)事故 910

(三)养老 913

(四)侍养 914

(一)贴黄 915

(二)丁忧 915

十三、人事档案 915

(三)更名复姓 918

(四)杂行 919

十四、国家编制(官员) 919

(一)京官 919

(二)南京官 928

(三)外官 932

(四)在京衙门吏员 935

(五)南京吏员 941

(六)在外衙门吏员 944

第八编 清代人事行政法律 948

一、人事机构 948

(一)吏部尚书、侍郎 948

(二)文选清吏司 950

(三)考功清吏司 952

(四)稽勋清吏司 955

(五)验封清吏司 956

二、选举人才 958

(一)科举 958

(二)月选 965

(三)升选 994

(四)拣选 1005

(五)考选 1016

(六)举劾 1026

三、任免官职 1040

(一)除授 1040

(二)开列 1053

(三)升补 1060

(四)升转 1073

(五)官员回避 1081

四、荫叙保送 1091

(一)世爵 1091

(二)封典 1094

(三)恩荫 1098

(五)荫生 1103

(四)难荫 1103

(六)保送 1106

(七)书吏 1107

五、赴任离任 1109

(一)赴任 1109

(二)离任 1120

六、官员品级 1129

(一)文官品级 1129

(二)武官品级 1130

(三)汉官品级 1131

(四)原定满汉官员品级 1139

七、官员俸禄 1140

(一)文职官俸 1140

(二)武职官俸 1149

(三)停俸罚俸 1154

(四)稽核应领额俸 1160

八、政绩考察 1164

(一)京察 1164

(二)大计 1180

九、人事监察 1187

(一)科道考察 1187

(二)京察监察 1193

(三)大计监察 1201

(四)乡会试监察 1204

(五)翻译乡会试监察 1206

(六)殿试、朝考监察 1206

(七)月选监察 1207

(八)人事监察杂例 1207

十、表彰奖励 1208

(一)武功奖赏 1208

(二)文官政绩奖赏 1209

(三)修书议叙 1214

(四)议叙禁例 1215

十一、惩戒违失 1216

(一)公式 1216

(二)降罚 1226

(四)吏部 1230

(三)中书科 1230

(三)违制处罚 1249

(四)违礼处罚 1263

(五)受赃处罚 1271

十二、退休养老 1278

(一)丁忧离任 1278

(二)终养开缺 1280

(三)告假 1283

(四)退休 1286

(五)官员回籍 1288

(一)官员出继、归宗 1289

十三、人事档案 1289

(二)官员入籍、归籍 1290

(三)官员更名 1291

(四)文案移送 1293

(五)俸禄册档 1294

(六)官员事故档案 1295

(七)档案保管 1297

十四、国家编制 1298

(一)宗人府 1298

(二)内阁 1299

(五)户部 1301

(六)礼部 1302

(七)兵部 1302

(八)刑部 1303

(九)工部 1304

(十)理藩院 1305

(十一)都察院 1306

(十二)六科 1307

(十三)内务府 1308

(十四)通政使司 1309

(十五)大理寺 1309

(十六)翰林院 1309

(十七)起居注馆 1310

(十八)詹事府 1310

(十九)太常寺 1311

(二○)光禄寺 1312

(二一)太仆寺 1312

(二二)顺天府 1312

(二三)鸿胪寺 1313

(二四)国子监 1313

(二六)太医院 1314

(二五)钦天监 1314

(二七)盛京五部 1315

(二八)銮仪卫,领侍卫府 1316

(二九)步军统领衙门 1316

(三○)八旗都领衙门 1316

(三一)旧设各衙门 1317

(三二)奉天府 1317

(三三)各省督抚 1318

(三四)各省学政等官 1321

(三五)各省布政使司 1325

(三六)各省按察使司 1326

第九编 民国时期人事行政法律(含革命根据地人事行政法律) 1329

Ⅰ 国民政府人事行政法律法规 1331

一、考试 1331

1.文官考试法草案(民国2年) 1331

2.文官普通考试法(民国8年) 1332

3.文官普通考试法施行细则(民国8年) 1332

5.文官高等考试法(民国8年) 1333

4.文官普通考试试典令(民国8年) 1333

6.文官高等考试法施行细则(民国8年) 1334

7.文官高等考试典试令(民国8年) 1335

8.考试法(民国18年公布,22、24年修正) 1335

9.考试法施行细则(民国25年修正) 1336

10.非常时期特种考试条例(民国27年) 1337

11.非常时期特种考试条例施行细则(民国27年) 1337

12.高等考试分为初试再试并加以训练办法(民国28年通过,31年修正) 1338

13.普通考试分为初试再试并加以训练办法(民国33年) 1338

14.高等普通考试初试及格人员受训办法(民国29年公布通过,30年修正) 1338

15.应考人体格检验规则(民国22年公布,22年、29年、33年修正) 1339

16.应考人专门资格审查规则(民国21年公布,22年、25年修正) 1339

17.应考人体格检验证审查规则(民国22年) 1340

18.监试法(民国19年,22年修正) 1340

19.监场规则(民国24年公布,34年修正) 1340

20.试场规则(民国34年公布) 1341

23.典试规程(民国19年公布,20、22、24、25年修正) 1342

21.阅卷规则(民国24年) 1342

22.命题规则(民国25年) 1342

24.典试法(民国24年) 1343

25.检定考试规则(民国19年公布,24年修正,32年修正) 1344

26.高等及普通考试成绩计算办法(民国33年公布) 1347

27.典试委员会阅卷规则(民国22年公布) 1347

28.考试覆核条例(民国29年) 1347

29.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民国31年公布,33年修正) 1348

30.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施行细则(民国31年公布) 1349

31.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民国32年) 1349

32.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施行细则(民国32年公布,33年修正) 1350

33.县长考试条例(民国24年) 1351

34.普通考试行政人员考试条例(民国19年公布,22年修正) 1352

35.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条例(民国20年) 1353

二、甄别、任用 1353

1.文官甄别法草案(民国3年) 1353

2.文官任用法草案(民国2年) 1354

3.文官任用法施行法草案(民国2年) 1355

4.公务员任用法(民国22年公布,26年修正) 1355

5.公务员任用法施行细则(民国24年公布,26、31、33年修正) 1356

6.公务员任用补充办法(民国34年) 1357

7.县长任用法(民国21年公布,22年修正) 1358

8.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县长挑选条例(民国32年) 1358

9.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县长挑选条例施行细则(民国32年) 1359

10.技术人员任用条例(民国24年) 1359

11.技术人员任用条例施行细则(民国25年) 1360

12.主计人员任用条例(民国25年) 1360

13.军法人员转任司法官条例(民国33年) 1362

14.军法人员转任司法官审查成绩规则(民国34年公布,37年7月修正) 1362

15.任官手续简化办法(民国34年) 1363

16.公务员内外调任条例(民国34年) 1363

17.公务员内外调任条例施行细则(民国34年) 1364

18.第一届高等考试及格人员任用规程(民国20年) 1364

20.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分发规程(民国22年) 1365

19.第一届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分发规程(民国20年) 1365

21.现任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民国18年) 1366

现任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施行细则(民国19年) 1367

22.司法官任用暂行标准(民国21年) 1369

23.司法官叙补及审查资格成绩办法(民国21年) 1370

24.司法官任用回避办法(民国21) 1371

三、培训,教育 1372

1.公务员补习教育通则(民国22年) 1372

25.警察官吏任用暂行条例(民国17年) 1372

2.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初试及格人员学习规则(民国22年) 1373

3.普通考试警察行政考试及格人员练习规则(民国22年) 1373

监狱官练习规则(民国21年) 1373

4.公务员进修及考察选送条例(民国32年公布,35年修订) 1374

5.公务员进修及考察选送条例施行细则(民国32年公布) 1374

6.公务员进修规则(民国32年) 1375

四、考绩、奖励 1375

1.考绩法(民国18年) 1375

3.县长考绩条例(民国33年) 1376

2.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民国24年) 1376

4.公务员考绩条例(民国34年) 1377

5.公务员考绩条例施行细则(民国34年) 1379

6.颁给勋章条例施行细则(民国24年) 1380

7.财政奖章规则(民国25年) 1382

五、官等、官俸 1383

1.中央行政官官等法 1383

2.中央行政官官俸法(民国2年) 1388

3.技术官官俸法(民国2年) 1389

4.文官俸给暂行条例(民国18年) 1389

5.各部官等表(民国16年) 1390

6.公务员叙级条例(民国32年公布,34年修正) 1390

六、交代、登记 1392

1.公务员交代条例(民国20年公布,28、34年修订) 1392

2.备用人员登记条例(民国30年) 1393

3.公务员登记规则(民国32年公布,35年修正) 1393

1.文官恤金令(民国3年) 1394

七、保险、福利、抚恤 1394

2.官吏恤金条例(民国16年,20年修正) 1396

3.修正官吏恤金条例施行细则(民国18年公布,19年修正) 1397

4.公务员抚恤法(民国32年公布) 1398

5.公务员抚恤法施行细则(民国33年公布) 1399

6.职工福利金条例(民国32年公布,37年修正) 1400

八、纪律 1401

1.官吏服务令(民国3年) 1401

2.文官保障法草案(民国3年) 1402

3.官吏服务规程(民国20年公布,22年7月修正) 1402

4.公务员服务法(民国28年公布,32、36年修正) 1403

5.宣誓条例(民国19年公布,32年修正) 1404

6.国民政府政务官请假条例(民国18年) 1404

7.政府职员给假条例(民国14年) 1405

九、惩戒 1405

1.文官惩戒法草案(民国3年) 1405

3.官吏违令惩罚令(民国4年) 1406

2.官吏犯赃治罪条例(民国4年) 1406

4.公务员惩戒法(民国20年公布,22年修正) 1407

十、官制 1408

1.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民国4年) 1408

2.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民国3年) 1409

3.典试委员会组织法(民国18年公布,22年修正) 1410

4.人事管理条例(民国31年) 1410

7.考选??会组织法(民国18年公布,19、25、30、34年?? 1411

6.人事管理机构办事规则(民国31年) 1411

5.人事管理机构设置规则(民国31年) 1411

8.考试?法规委员会组织条例(民国31年) 1412

9.考??组织条例(民国35年) 1412

10.考??组织法(民国36年) 1413

11.考绩委员会组织通则(民国24年) 1413

12.铨叙部组织法(民国17年公布,22、25、30、33年修正) 1414

13.铨叙处组织条例(民国25年) 1414

十一、退休 1415

1.公务员退休法(民32年) 1415

2.公务员退休法施行细则(民国33年) 1416

十二、有关专门职业和技术人员的法规 1417

1.新闻记者法(民国32年公布,34年暂缓施行) 1417

2.会计师条例(民国24年修正,25年再修正) 1419

3.中医条例(民国25年) 1420

4.西医条例(民国19年) 1421

5.药师暂行条例(民国18年) 1421

6.助产士法(民32年公布,37年修正) 1423

7.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民国36年) 1424

8.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民国33年) 1425

Ⅱ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事行政法律 1427

一、总类 1427

1.中央关于干部问题的决议(1931年8月27日) 1427

2.中央巡视条例(1931年5月1日中央通过,1932年3月12日中央组织局重新审查通过) 1429

3.总政治部关于干部工作第一号指示(1940年10月28日) 1431

4.总政治部关于干部工作第二号指示(1940年10月28日) 1432

6.总政治部关于干部工作第四号指示(1940年12月6日) 1433

5.总政治部关于干部工作第三号指示(1940年11月7日) 1433

二、选举 1434

1.苏维埃暂行选举法(1933年8?) 1434

2.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1937年5月12日) 1438

3.晋察冀边区选举条例(1943年1?0日) 1439

4.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选举条例(1944年6月6日) 1441

5.晋绥边区参议会选举条例(1945年4月5日) 1443

2.总政治部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问题的训令(1939年6月25日) 1444

1.中央关于抽调华北地方干部来延安学习的决定(1939年5月4 日) 1444

三、培训教育 1444

3.军委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1939年12月6日) 1445

4.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1940年1月3日) 1445

5.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1940年3月20日) 1446

6.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1940年8月13日) 1446

7.中央宣传部关于抗日根据地在职干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1940年10月16日) 1447

8.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1940年10月20日) 1447

9.中央宣传部关于大后方党的干部教育的指示(1940年10月25日) 1448

10.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1942年2月) 1450

11.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指示(1942年2月11日) 1451

12.中央组织部关于延安几种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决定(1942年4月4日) 1452

13.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1942年2月28日) 1452

14.中央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1943年1月1日) 1454

15.中央关于大量提拔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1948年12月21日) 1454

四、调配与交流 1455

1.中央军委关于干部交流的建议(1942年2月11日) 1455

2.关于目前根据地党政军民干部调剂的指示(1942年) 1456

3.中央关于解决粤桂滇川黔宁青等地干部办法(1949年5月30日) 1456

4.中央组织部关于从中央各部委抽调干部去南方工作的第一号通知(1949年6月29日) 1457

5.中央组织部关于从中央各部委抽调干部去南方工作的第二号通知(1949年7月3日) 1457

五、考察 1457

1.中央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1940年7月15日) 1457

2.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审查与填写党表自传的规定(1941年4月11日) 1458

3.中央书记处关于审查干部的具体办法的决定(1943年4月) 1459

4.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1943年8月15日) 1459

5.中央组织部关于审查干部中保留政治嫌疑问题的暂行处理办法(1948年9月) 1461

1.晋察冀边区奖励技术发明暂行条例(1945年11月1日) 1462

六、奖励 1462

2.华北区奖励科学发明及技术改进暂行条例(1948年12月20日) 1463

七、惩戒 1463

1.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1943年4月25日) 1463

2.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7年5月6日) 1465

3.华北局关于逃跑干部处理的指示(1949年3月25日) 1465

八、工资待遇 1466

1.陕甘宁边区关于公营工厂工人工资标准之决定(1941年9月) 1466

2.山东省改善雇工待遇暂行办法(1942年5月15日) 1467

3.苏中区改善农业雇工生活暂行条例草案(1944年7月) 1468

4.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张家口、宣化公营工厂工人工资标准的通知(1945年10月26日) 1470

5.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改定中小学教职员待遇标准的决定(1945年11月16日) 1470

6.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执行改定中小学教职员待遇标准应注意之问题的通知(1945年11月16日) 1471

7.辽北省政府为提高待遇改以布匹粮食计算薪资标准令(1947年3月14日) 1471

8.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统一公营企业及机关学校战时工薪标准的指示(1948年3月10日) 1472

9.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修正公营企业工薪标准的指示(1948年9月7日) 1473

10.东北行政委员会公营企业工薪标准关于支付办法的补充指示(1949年4月28日) 1475

12.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职工薪资问题的指示(1949年1月10日) 1477

11.中央关于工资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8年8月) 1477

九、劳保福利 1478

1.劳动保护法(1930年6月) 1478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10月15日) 1480

3.干部保健条例(1941年6月15日) 1488

4.中央关于干部保健费的决定(1941年9月19日) 1488

5.中央对某些老伤病弱同志保健费的决定(1941年9月29日) 1489

6.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1941年11月1日公布,1942年12月10日修正) 1489

7.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 1491

暂行保健条例(1944年9月9日) 1493

8.苏皖边区保护工厂劳动暂行条例(1946年5月) 1494

9.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1948年12月27日) 1495

十、退职养老(老干部) 1499

1.中央军委对军队老干部工作的指示(1941年9月16日) 1499

2.华北区年老病弱退职人员待遇办法(1948年11月23日) 1500

十一、知识分子工作 1500

1.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1939年12月1日) 1500

2.总政治部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1942年9月17日) 1501

3.哈尔滨市优待专门技术人员暂行条例(1948年5月7日) 1502

十二、机构编制 1503

1.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1931年11月) 1503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1933年12月12日) 1507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1934年2月17日) 1524

4.晋察冀边区县政府组织大纲(1938年2月7日) 1527

5.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1939年2月) 1528

6.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1941年11月) 1530

7.陕甘宁边区各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1942年1月) 1531

8.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组织条例(1943年1月20日) 1532

9.晋察冀边区县区村组织条例(1943年1月21日) 1534

10.晋冀鲁豫边区县政府组织条例(1945年3月) 1537

11.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1948年8月16日) 1538

12.华北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规程(中华民国37年10月) 1539

13.陕甘宁边区政府暂行组织规程(1949年4月9日) 1542

14.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决定(1943年3月20日) 1545

15.中央关于各级各项干部配备基数的规定(1948年12月15日) 1547

第十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行政法律 1552

一、人事机构 1552

二、录用 1555

1.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执行《关于补充乡镇干部实行选任制和聘用制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劳人干〔1987〕4号1987年3月14日) 1555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人录发〔1989〕1号1989年1月9日) 1556

3.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乡镇干部聘用制的意见》的通知(人录发〔1992〕2号1992年12月28日) 1557

三、职务任免 1558

1.国家人事局转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通过任命的干部发给任命书的通知》的通知(国人〔1981〕353号1981年11月23日) 1558

2.国务院关于国务院任免行政人员范围的通知(国发〔1984〕127号1984年9月22日) 1559

3.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晋升行政职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人核发〔1992〕10号1992年7月7日) 1560

四、考核 1561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试行中央、国家机关司处级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的通知(中组发〔1989〕2号1989年2月25日) 1561

五、调配 1562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国发〔1989〕81号1989年12月8日) 1562

2.人事部关于印发《干部调配工作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1〕4号1991年2月4日) 1563

1.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1957年10月26日) 1564

六、奖惩 1564

2.国家人事局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982升级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1982〕2号(1982年1月17日) 1566

3.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级奖惩暂行处理办法》的通知(劳人干〔1987〕62号1987年10月30日) 1566

4.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1988〕13号1988年9月13日) 1567

5.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988〕20号1988年12月1日) 1569

6.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1989年9月8日) 1569

七、培训 1572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1982年10月13日) 1572

2.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人培干发〔1989〕5号1989年11月4日) 1574

八、回避 1576

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1〕1号1991年1月13日) 1576

九、离休退休 1577

1.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1978年6月2日) 1577

2.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0〕253号1980年10月7日) 1580

3.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1982年4月10日) 1581

4.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劳人老[1982〕10号1982年12月10日) 1582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离休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83〕39号1983年5月23日) 1584

7.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国发〔1986〕26号1986年2月18日) 1585

6.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3〕141号(1983年9月12日) 1585

8.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女干部离休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劳人老〔1987〕2号1987年5月29日) 1586

9.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人退发〔1990〕5号1990年2月27日) 1586

10.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退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人退发〔1992〕11号1992年5月28日) 1586

十、工资 1588

(一)工资制度改革 1588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发〔1985〕9号1985年6月4日) 1588

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国科学院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35号1985年8月23日) 1594

3.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36号1985年8月23日) 1598

4.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40号1985年8月30日) 1601

5.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卫生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41号1985年8月30日) 1607

6.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国家体委运动员、教练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46号1985年9月27日) 1611

7.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文化部所属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47号1985年10月9日) 1615

8.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公安干警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65号1985年12月7日) 1618

9.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质矿产部直属野外地质勘探队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68号1985年12月11日) 1621

10.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72号1985年12月19日) 1625

11.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成人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工改〔1985〕59号1985年12月27日) 1629

1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教育部门管辖的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83号1985年12月30日) 1629

13.劳动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殡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6〕13号1986年2月14日) 1630

14.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6〕12号1986年3月18日) 1630

15.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7〕56号1987年11月20日) 1633

16.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8〕5号1988年1月23日) 1634

(二)工资标准 1636

1.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各部委直属的国家局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国工改〔1985〕39号1985年10月17日) 1636

2.劳动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劳人薪〔1988〕2号1988年1月12日) 1636

3.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8〕8号1988年2月14日) 1637

4.人事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提高护士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薪发〔1988〕22号1988年12月12日) 1638

5.人事部关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工资标的通知(人薪发〔1990〕8号1990年4月6日) 1638

(三)工资区类别 1639

1.国务院关于调整工资区类别的几项具体规定(国发〔1979〕259号1979年11月8日) 1639

《关于四类工资区提高到五类工资区和计发地区工资办法的具体规定》的通知(劳人薪〔1985〕20号1985年6月13日) 1640

九八六年调整部分工资区类别的通知(劳人薪〔1986〕 1640

3.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一 1642

99号1986年11月8日) 1642

尚未明确职务前如何发给工资的通知(劳人薪〔1985〕 1643

1.国家人事局、国家劳动总局、教育部关于原是民办教师、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考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是否实行见习期问题的通知(国人〔1981〕284号1981年8月19日) 1643

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国家教育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对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毕业生84号1985年12月30日) 1643

(四)毕业生工资 1643

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奖励工资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7〕37号1987年8月12日) 1644

1.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励工资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6〕60号1986年6月4日) 1644

3.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奖励工资(奖金)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8〕15号1988年3月11日) 1644

(五)奖励工资 1644

4.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适当调整国家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工资(奖金)标准的通知(人薪发〔1992〕4号1992年3月30日) 1645

1.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 1646

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公安干警实行值勤岗位津贴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7〕9号1987年 1646

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公安干警实行值勤岗位津贴问题的补充通知(劳人薪〔1987〕36号1987年7月31日) 1646

(六)津贴补贴 1646

3.国务院关于试行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的通知(国发〔1988〕23号1988年4月5日) 1647

4.国家计划委员会、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物资储备部门火炸药仓库职工实行火炸药作业津贴的通知(计储〔1988〕904号1988年6月9日) 1648

5.林业部、人事部、财政部颁发《关于林业系统从事有毒有害工作人员实行岗位津贴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林计字〔1988〕373号1988年7月31日) 1648

6.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对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试行岗位补贴的通知(人薪发〔1988〕13号1988年10月5日) 1649

7.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薪发〔1988〕23号1988年12月12日) 1650

8.地质矿产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地质勘探职工野外津贴标准的通知(地发〔1989〕81号1989年3月2日) 1650

9.人事部、财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关于提高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标准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0〕12号1990年6月25日) 1651

10.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津贴标准的通知(国发〔1991〕74号1991年12月31日) 1651

1.劳动人事部关于一九八七年解决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87 4号1988年1月14日) 1652

2.国务院关于提高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通知(国发〔1988〕60号1988年9月8日) 1652

(七)工资调整 1652

3.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适当解决部分老专家、老干部工资同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薪发198821号1988年12月9日) 1653

4.国务院比转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1989)82号1 989年12月19日) 1653

5.人事部印发《关于贯彻〈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实施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人薪发〔1990〕1号1990年1月5日) 1655

(八)工资基金管理 1657

1.国务院关于发布《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发〔1985〕115号1985年9月24日) 1657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国发〔1989〕13号1989年3月20日) 1659

3.国务院对《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批复(国函〔1989〕65号1989年9月30日) 1659

4.人事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计发〔1990〕20号1990年11月9日) 1660

1.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55〕国秘字第245号1955年12月29日) 1662

2.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限计算等几个问题的补充通知([56〕国直人习字第79号1956年11月12日) 1662

十一、保险福利 1662

3.国务院关于服兵役取得军龄的人员转业后计算工作年限和工龄问题的决议([56〕国议习字第15号1956年2月24日) 1663

4.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1663

5.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1952年8月30日) 1663

6.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议字第19号1957年5月22日) 1665

7.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的通知(民发〔1980〕5号财事〔1981〕34号1980年2月13日) 1665

8.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1〕36号1981年3月14日) 1666

9.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1〕52号1981年4月6日) 1667

10.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奖金、津贴、补贴和保险福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5〕33号1985年8月19日) 1667

11.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中央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提取标准的通知(劳人险〔1986〕12号1986年12月9日) 1668

12.劳动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适当提高城镇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劳字〔1988〕51号1988年6月1日) 1669

13.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88〕国管财字158号1988年8月12日) 1670

14.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1988年9月4日) 1670

十二、科技干部管理 1671

1.科学技术干部管理工作试行条例(1981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1671

2.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1983年7月13日) 1673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科委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88〕4号1988年1月18日) 1674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科委、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来华定居专家工作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88〕6号1988年1月22日) 1676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来华定居专家工作待遇等若干问题规定的补充通知(国办发〔1988〕47号1988年8月28日) 1678

6.人事部、外交部关于科技专家来华定居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专发〔1988)6号1988年12月15日) 1679

7.人事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后分配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人专发〔1989〕17号1989年12月27日) 1679

8.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调整使用不当、不能充分发挥专长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的办法》的通知(人调发(1990)8号1990年4月14日) 1680

9.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0〕19号1990年9月8日) 1681

10.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1992年10月16日) 1681

11.国务院关于发布《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27号1986年2月18日) 1683

12.国务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前职称改革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职办〔1993〕1号1992年12月30日) 1685

十三、机构编制 168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机构部分)(1982年12月4日) 16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年7月1日通过1986年12月2日修正) 1692

织内部机构设置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82〕 16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 1692

5.劳动人事部关于地方各级党政群机关编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劳人编〔1984〕193号1984年8月30日) 1698

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的有关规定(中发办〔1986〕 1698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一级国家机关、经济组72号1982年11月3日) 1698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区、28号1986年9月4日) 1699

7.劳动人事部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劳人编〔1986〕273号1986年11月24日) 1700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国发〔1990〕14号1990年2月23日) 1700

9.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3〕25号1993年4月19日) 1701

10.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26号1993年4月19日) 1702

11.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市、县及乡镇进行分类的通知(中编办〔1993〕3号1993年4月9日) 1703

十四、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705

附台湾现行人事行政法律 1711

1.台湾公务人员考试法(1986年1月24日公布) 1711

2.台湾公务人员考试法施行细则(1986年5月2日订定发布) 1712

3.台湾公务人员高等暨普通考试训练办法1986年6月27日订定发布) 1714

4.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1986年) 1714

5.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施行细则1986年) 1716

6.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1961年) 1717

7.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施行细则(1972年) 1717

8.典试法(1966年) 1718

9.台湾公务人员任用法(1986年4月21日公布1987年1月16日起施行) 1719

10.台湾公务人员任用法施行细则(1987年1月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21

11.台湾现职人员升任甄审办法(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29

12.台湾试用人员才能特殊优异认定办法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30

13.台湾现职公务人员改任办法(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31

14.台湾雇员管理规则(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32

15.派用人员派用条例(1967年) 1733

16.聘用人员聘用条例(1970年) 1734

17.分类职位公务人员任用法(1976年) 1734

18.司法人员任用资格审查规则(1951年) 1735

19.教育人员任用条例(1983年) 1738

20.公务职位分类法(1971年) 1741

21.台湾公务职位分类法(1958年10月30日公布) 1742

22.台湾公务职位分类法施行细则(1959年6月9日公布) 1743

23.台湾职等标准(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1987年1月16日施行) 1744

24.台湾联系说明书(1987年1月14日订定发布 1776

35.分类职位公务人员俸给法(1976年) 1776

36.台湾公务人员保险法(1958年1月29日公布1974年1月29日修正公布) 1778

37.台湾公务人员抚恤法(1981年12月4日修正公布) 1779

38.台湾公务人员退休法(1979年1月24日修正公布) 1780

2.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印发 19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