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 第3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继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0402813
- 页数:831 页
第一章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与佛教 1
第一节 南朝社会与佛教 2
南朝的思想文化与佛教 3
朝廷、士族与佛教 4
佛教的盛行和排佛之议 9
僧尼的参政和“谋反” 13
第二节 梁武帝与佛教 14
关于梁武帝舍道归佛 15
梁武帝对佛教的提倡和支持 18
梁武帝的佛教著作和佛学思想 22
(一)三教一致和三教并用思想 25
(二)禁止出家人饮酒食肉,严格僧团戒律 28
(三)以灵魂为佛性的“神明成佛”论 30
第三节 北朝社会与佛教 38
北朝的思想文化与佛教 40
佛教兴盛的概况 44
北朝的排佛之论 49
北朝由僧徒发起的农民起义 52
第四节 北朝的废佛与兴佛 55
北魏太武帝灭佛 56
北魏文成帝的兴佛 62
北周武帝的灭佛 63
北周宣、静帝的兴佛 74
南北朝时期的僧官制度 75
第五节 南北朝时期僧官制度的形成和寺院经济 75
寺院经济 84
第六节 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争论和著作 93
南朝宗炳《明佛论》 94
南朝宋释慧琳《均善论》 98
南朝齐张融《门律》 100
南朝齐顾欢《夷夏论》 101
关于《三破论》 105
北周甄鸾《笑道论》 108
北周道安《二教论》 112
通过陆路的内外佛教往来 116
第七节 南北朝时期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116
通过海路的佛教交流 124
第二章 南北朝的佛经翻译、译经及重要佛籍介绍 128
第一节 南北朝佛典翻译 128
凉州译经和昙无?译经集团 136
南朝译经之——佛驮跋陀罗、求那跋陀罗译经集团 139
北朝译经和菩提流支译经集团 145
南朝译经之二——真谛译经集团 150
第二节 昙无?的生平和译籍 153
《方等大集经》及其鬼神系统 155
《金光明经》的卫世护法和忏悔思想 159
《大方等无想经》中的女王 162
《菩萨戒本》和菩萨戒 164
第三节 《大般涅?经》的基本思想 167
涅?四德——常、乐、我、净 168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174
智慧佛性 180
因果佛性 182
成佛和一阐提 185
“一子想”和“业报”新解 189
“不定”与“有余义” 192
第四节 《大方广华严经》思想剖析 195
结构和表现上的一般特点 197
杂多的出世间体系——信与理、无与有、法身本体与佛智本体 203
“三界唯心”和修心见佛 209
一切关系的概括:一与多和相即相入 212
深入法界——游方参学和世俗化 217
第五节 真谛及其译籍 223
真谛传略 223
真谛的译述 227
(一) 《十八空论》的唯识空观 229
(二) 《大乘唯识论》论“唯识无尘” 234
(三) 《无相思尘论》及其它论“唯识无尘” 238
(四) 《佛性论》的“佛性”说 243
(五) “量”论和《如实论反质难品》 248
第六节 《摄大乘论》思想剖析 255
阿黎耶识缘生论 256
(一) 阿黎耶识的提出 257
(二) 阿黎耶识的本?论性质 261
(三) 阿黎耶识的地位及余识的作用 266
唯识智与“转依” 270
(一) 从“四智”到“四如实智” 270
(二) 三种“无分别智” 275
(三) “转依”与涅? 278
(四) “唯识智”的神秘化:如来三身 283
“三自性”与《三无性论》 288
第七节 《楞伽经》思想剖析 294
从“自心见”建立“三界唯心” 298
“阿黎耶识”缘起和“如来藏”缘起 301
言语与自性,涅?和内证 306
禅法和顿渐,五种乘性和一阐提 310
第八节 《大乘起信论》思想剖析 313
从“一心二门”到“色心不二”的心学体系 315
无念无相和止观俱行 322
《起信论》和《占察经》 326
第三章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派 330
第一节 竺道生及其佛性、顿悟学说 330
竺道生的生平和著作 331
竺道生的佛性、顿悟学说 339
(一)佛性论 340
(二)顿悟论 351
(三)关于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和善不受报 361
(四)谢灵运对道生顿悟论的发挥——《辨宗论》 364
竺道生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367
第二节 涅?佛性学说的流行及其社会意义 369
涅?佛性学说流传情况 369
涅?学者所争论的主要内容 376
(一)何为正因佛性 377
(二)佛性“本有”还是“当有” 389
佛性学说流行的社会意义 392
第三节 《成实论》和成实论师 393
《成实论》的结构和基本思想 394
(一)特点和结构 394
(二)悲观厌世和禁欲主义 396
(三)业力决定论 398
(四)泥洹与三心、灭三心 399
(五)二谛论 406
《成实论》的流布 408
(一)北方成实论师 410
(二)南方成实论师 413
第四节 三论学与二谛义 422
三论学的演化 423
二谛论和中道观 430
第五节 《十地经论》和地论师 443
《十地经论》的思想特色 443
《十地经论》的流传和分布 447
南北分歧和地论学主流 457
第六节 《阿毗昙》和毗昙师 471
《毗昙》的哲学体系 473
《毗昙》思想及其传播 481
第七节 南北朝禅法的流行和发展 490
禅法流行的基本原因 490
《达摩多罗》禅 496
《楞伽》禅 502
跋陀与僧稠 511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著述 518
第一节 主要佛教著述 518
《出三藏记集》 519
《名僧传》和《名僧传抄》 522
《比丘尼传》 526
《高僧传》 527
《魏书·释老志》 532
《洛阳伽蓝记》 536
《弘明集》 542
所谓“疑经” 546
第二节 佛教民族化的产物——“疑经” 546
《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 551
在家信徒的经典《提谓波利经》 554
(一)五戒与五常、五行、五星、五方 556
(二)宣传守戒持斋的在家奉佛修行方法 560
第五章 佛教信仰在民间的流行 566
第一节 观世音信仰的传入和流行情况 566
关于观世音经典的翻译 567
所谓观世音菩萨 568
观世音信仰的传播 578
第二节 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 589
弥勒经典的翻译及其内容 592
弥勒信仰的流行 599
第三节 昙鸾和弥陀净土信仰的发展 606
昙鸾及其著作 606
昙鸾的弥陀净土思想 609
(一)难行道和易行道、自力和他力——中国净土教的早期判教学说 609
(二)强调“十念”和口称念佛,简化修行方法 611
(三)往生净土和成佛 615
第六章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 620
第一节 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艺术 620
金铜佛造像 620
鄯善佛教遗迹 627
和阗佛教遗迹 629
吐鲁番佛教遗迹 631
龟兹佛教遗迹 633
河西地区佛教遗迹 642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的佛教艺术 655
克孜尔石窟 656
库木吐拉石窟 659
森木塞姆石窟 661
克孜尔尕哈石窟 663
七格星石窟 664
胜金口寺院遗址和石窟 665
河西区 666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666
雅尔湖石窟 666
陇东区 671
陕西区 677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734
金铜佛造像 735
石雕造像 735
石窟寺 741
附录一:南北朝译经目录 749
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南北朝译经卷数 792
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南北朝) 793
索引 810
- 《(敦煌舞)的佛教艺术思想研究 上》陈宜青著 2014
- 《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之关系研究》褚云侠 2019
-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 第3卷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张祥龙著 2019
- 《中国佛教文化》孙昌武著 2018
-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 十编 第15册 苏轼佛教文学研究 上》吴明兴著 2014
-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第4册 佛教徒的信仰》K.Sri Dhammananda著;释印海,张大卿合译
- 《安多藏区藏传佛教实地研究》昂巴著 2017
-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噶举派》拉科·益西多杰编译 2019
- 《湖州宗教史》李秀娟著 2014
-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大乘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原著;演培法师译 2010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