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华传教政策 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 1842-1856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0410514
- 页数:420 页
上卷 1
序言 1
第一章 《南京条约》签订前的中国及天主教传教概况 1
第一节 天朝帝国的没落 1
第二节 基督教列强在中国外围的设施 2
绪论 4
第三节 天主教传教的复杂处境 5
一 礼仪之争 5
二 葡萄牙“保教”权之滥用 8
三 取缔耶稣会的后果 11
四 法国革命的影响 15
第四节 基督教与中国秘密会社、异端邪教之间的混乱概念 16
一 中国人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16
二 秘密会社与异端邪教的影响 19
三 中国政府对基督教传教的态度 20
三 在华传教事业衰败的原因 21
第五节 教难的主要原因 23
一 雍正年间的教难 23
三 传教士与中国官吏的关系 26
二 乾隆年间的教难 26
三 嘉、道年间的教难 31
第六节 北京各堂区状况 32
一 德天赐事件的起因 33
二 北京传教士被圈禁 35
三 德天赐事件的结局 36
第七节 北京四堂及其末日 37
一 西堂 38
二 东堂 39
三 北堂 39
四 南堂 43
第八节 罗马对教难的态度 46
一 波尔日亚关于设中国国籍主教的计划 46
二 讨论波尔日亚计划 49
三 反对波尔日亚计划 51
四 实施波尔日亚计划 53
第九节 英国人与在华传教利益 53
第十节 中国耶稣教源流 61
第十一节 拿破仑与天主教传行中国 65
第十二节 非葡籍传教士的禁区--澳门 67
第十三节 耶稣会的恢复与中国教徒的呼声 70
一 新耶稣会 70
二 中国教徒的呼声 71
三 葡萄牙传教士的态度 73
四 中国教徒新的呼声 74
第十四节 罗类思奉命来华 76
一 罗类思自欧洲启程 77
二 罗类思抵达澳门及其与遣使会士的纠纷 78
三 罗类思未经罗马许可并强行进入江南教区 80
四 罗类思呼唤耶稣会士 81
五 罗类思出任江南教区代理主教 81
第十五节 首批法国新耶稣会士动身来华 82
第十六节 中外条约签订前中国教会的状况 84
第二章 鸦片走私、鸦片战争与基督教传行 126
第一节 1834年前的英国对华贸易 126
一 英国对华贸易源流 126
二 贸易垄断组织--公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 127
三 乾隆年间的英中贸易 128
四 英国使节在北京 129
第二节 鸦片走私 131
第三节 查禁鸦片与传教士秘密来华 134
二 道光年间 135
一 嘉庆年间 135
三 禁烟动机 136
四 中国人对鸦片和基督教的看法 136
五 走私鸦片大本营--伶仃岛 138
六 传教士秘密入境 138
第四节 律劳卑及其在华使命 140
第五节 林则徐与查禁鸦片 145
一 林则徐抵粤 146
二 义律返回广州 147
三 中国人封锁广州口岸 148
四 英国人缴出鸦片 148
五 销烟 149
七 林则徐照会英国女王 150
六 英国人离开广州 150
第六节 是战还是和? 151
八 广州恢复正常贸易 151
第七节 伦敦议会的争论 152
第八节 战争 155
第九节 义律-琦善协定 157
第十节 卷土重来 159
第十一节 鸦片战争面前的法国 160
一 恢复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计划 161
二 士思利同中国地方官的几次会谈 164
三 真盛意的参预 168
第十二节 法国给中国人的印象 172
第十三节 鸦片战争期间天主教传教的困难处境 174
第十四节 传教士对鸦片战争的看法 179
第三章 从《南京条约》到《黄埔条约》--传教问题 196
第一节 《南京条约》 196
一 英军进攻南京 196
二 条约规定 198
三 签约后的鸦片走私活动 201
第二节 法国与《南京条约》 202
一 士思利出席签约仪式 202
二 真盛意的南京之行 205
第三节 签约后的北京对外政策 208
一 《虎门附约》 209
二 为世界各国通商开放五口 210
第四节 英国对其他国家在华利益的态度 211
第五节 《南京条约》与传教士的失望 212
第六节 首批法国新耶稣会士到达中国 215
一 澳门的威胁 216
二 遣使会士的态度 217
三 法国耶稣会士抵护 219
四 传信部的决定 220
五 罗类思的自由选择 221
六 遣使会士离开江南 223
一 罗类思与英国官员的关系 224
第七节 英国庇护下的法国在华天主教传教 224
二 罗类思与中国官吏的关系 225
四 传教士对英国人的态度 228
第八节 士思利、真盛意及拉地蒙冬的三方活动 229
一 士思利的活动 230
二 真盛意的活动 231
三 拉地蒙冬的活动 233
四 士思利新的活动 236
第九节 第一支美国使华团 238
一 顾圣到达中国及其北京之行的计划 240
二 英国报界对美、法外交代表北京之行的反应 240
三 耆英重返广州 241
四 《望厦条约》 241
第十节 拉萼泥使团之派遣与法国政府训令 245
一 巴黎同伦敦达成的真诚谅解 245
二 法国对英国在华利益的反应 246
四 基佐的报告 247
三 巴罗的建议 247
五 法国政府训令 248
六 拉萼泥使团的组成 250
第十一节 拉萼泥及其北京之行问题 251
第十二节 拉萼泥使团到达中国 256
一 礼仪问题 259
二 礼节性拜访 263
第十三节 拉萼泥-耆英的政治性会谈 263
第十四节 法国外交官给中国官吏的最初印象 267
第十五节 《黄埔条约》 269
一 佛兰西大皇帝路易-腓力普 269
二 签约 272
第十六节 《黄埔条约》与传教利益 275
一 传教士的利益 275
二 《黄埔条约》是法国保护在华传教政策的基础吗? 278
第十七节 《黄埔条约》与传教士舆论 279
第十八节 《黄埔条约》与法国报界舆论 281
第一节 法国在华精神利益 316
第四章 中法有关传教自由半公开谈判的第一阶段 316
第二节 19世纪初法国传教事业的复兴 318
第三节 拉萼泥与传教士 322
第四节 拉萼泥对传教士呼声的态度 325
第五节 法国政府不干涉中国教务 332
第六节 拉萼泥传教政策的宗旨 334
第七节 拉萼泥与耶稣教传教 338
第八节 拉萼泥-耆英的教务谈判 340
第九节 耆英是否着手解决宗教问题了? 344
第十节 耆英外交 346
第十一节 中国提议以订立盟约为传教自由的条件 349
第十二节 中国官吏对本国教徒采取的防范措施 355
第十三节 拉萼泥在宗教问题上的慎重态度 363
第十四节 中法关于传教自由的新方案 366
第十五节 解决传教问题的外交手腕 371
第十六节 耆英的重担 380
第十七节 “临时协定” 382
第十八节 耆英的最初几通奏折 393
一 第一通奏折 394
二 第二通奏折 395
三 第一道谕旨 396
四 第二道谕旨 397
五 第三通奏折 397
下卷 421
第五章 道光皇帝弛教禁上谕及教务谈判新阶段 421
第一节 《黄埔条约》签订后拉萼泥的几次旅行 421
一 广州的接待 421
二 拉萼泥访问香港 422
三 巴西兰岛使命 423
第二节 第一道弛教禁上谕 424
第三节 弛禁上谕引起的反响 428
一 呈巴黎的报告 428
二 拉萼泥获悉上谕 429
三 拉萼泥的态度 429
四 传教士的议论 431
五 拉萼泥取得成功的影响 433
六 报界反应 434
第四节 弛禁与流弊 436
第五节 江西事件与穆导沅 441
第六节 罗类思的一次不合时宜的干涉 444
第七节 普遍反应 445
第八节 拉萼泥的忧虑 447
第九节 法国政府的支持 449
第十节 拉萼泥的新要求 450
第十一节 耆英备忘录 453
第十二节 加略利与黄恩彤再次会谈 457
第十三节 互换约册及缮交弛教禁上谕 464
第十四节 谈判新阶段的结论 466
第十五节 琉球事件 471
第十六节 拉萼泥对在华传教问题的回忆 479
一 弛教禁上谕的意义 480
二 传教士的冒失行为 480
三 教区现状 481
四 官吏对传教士的极大宽容 482
五 关于江西事件 483
六 中国教徒对地方官的态度 484
七 要入乡随俗 486
八 圣廷必须指导在华传教 487
第六章 传教士的不满情绪及谈判的最后阶段 504
第一节 拉萼泥访查通商口岸及其对教区的印象 505
一 拉萼泥在舟山、普陀和宁波 506
二 上海传教士和教徒的态度 506
三 拉萼泥的徒劳活动 509
四 上海教区的真实处境 510
五 法国取缔耶稣会 511
第二节 在华耶稣教牧师的抗议 514
一 耶稣教牧师的活动 514
二 拉萼泥的干涉 515
三 中国对天主教和耶稣教一视同仁 517
四 耶稣教在中国的影响 517
第三节 教务谈判的最后阶段 522
一 舟山 529
第四节 舟山问题与拉萼泥仓卒离华 529
二 中国与舟山问题 531
三 法国蓄意抢占舟山? 532
四 德庇时与耆英在香港会晤 534
五 开放广东省城 535
六 拉萼泥在舟山问题上的态度 536
七 拉萼泥拜别德庇时 538
八 拉萼泥告别耆英 539
九 拉萼泥离华 542
十 拉萼泥回国与悬而未决的传教问题 543
十一 德庇时就法国对舟山问题的态度发表声明 544
十二 广州民众对英国人的敌视 545
第五节 英国人撤出舟山及其以后 546
一 其他外国人被相继逐出舟山 547
二 收复舟山后的广州局势 548
第六节 耆英的最后几通奏折 549
一 第一通奏折 549
二 第一道谕旨 550
三 第二通奏折 551
四 第二道谕旨 551
五 第三通奏折 552
六 第三道谕旨 553
七 第四通奏折 553
八 第四道谕旨 554
九 第五通奏折 555
十 第五道谕旨 555
第七节 转交谕旨 556
第八节 耆英办理夷务折 557
第七章 圣旨 圣旨的执行情况 各教区内部的矛盾斗争 传教士同法国外交官的意见分歧 577
第一节 圣旨的意义 577
一 对弛教禁上谕的肯定 578
二 新的让步 578
三 重申禁令 578
第二节 拉萼泥的活动与传教士的看法 579
第三节 圣旨的执行情况 582
一 上海事件 584
二 松江事件 588
三 《北京条约》第六款 590
四 监牧明稽埒强占粤督府土地 593
五 圣廷在索还教产问题上的观点 598
六 中国政府对归还教产的态度 599
七 关于处罚地方官 600
第四节 宣布传教自由后,中国各天主教教区内部的危机 602
一 葡萄牙“保教”权的垂死挣扎 602
二 罗类思离华及反法国耶稣会士活动 607
三 举行主教会议的计划 612
第五节 夥尔加助及其政治活动 615
第六节 法国驻华公使馆的设立与天主教传教利益 619
一 给陆英男爵的训令 619
二 陆英-耆英会晤 621
三 陆英与传教 623
第七节 弛教禁上谕颁布后出现地区性骚乱的原因 624
第八节 合法逮捕和驱逐内地传教士 630
第九节 耆英离任 道光驾崩 太平天国 633
第十节 第二共和国统治下的法国与在华传教利益 637
第十一节 布尔布隆使团与在华传教问题 638
一 有关在华传教的汇报 638
二 求见上海道 642
三 访问天京 643
第十二节 顾铎德与舟山事件 644
一 强占寺院 644
二 圣廷通谕及顾铎德的抗议 645
三 顾铎德的自我辩护 647
四 顾铎德取得的多方帮助 649
五 遣使会总会长的最后决定 649
六 顾铎德服从调动 651
第十三节 圣廷派代表常驻中国之必要 652
第十四节 安若望备忘录 654
结语 693
参考书目 738
外国人汉(译)名对照表 778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及优化政策研究》孙建 2019
-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规制政策问题研究》冯卓著 2019
- 《中国减贫政策与实践 热点评 2017-2018》张琦著 2019
- 《环境问题分析与相关政策评估 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应用》安祺 2019
- 《社会转型期档案利用政策研究》黄霄羽著 2019
- 《我国食品安全认证政策改革路径研究》陈默,王一琴,尹世久著 2019
-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货币理论与政策 第4版》(美)卡尔·瓦什,彭兴韵 2019
-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马雷军 2019
- 《乔治 凯南与美国东亚政策》(美)保罗·希尔(Paul J. Heer)著 2020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 下》(美)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潘小松译 2019
- 《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著;张英伦译 2010
- 《海洋文明小史》倪谦谦责编;王存苗译;(法)雅克·阿塔利 2020
-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许渊冲译 2019
- 《梵蒂冈地窖》(法)安德烈·纪德著 2018
- 《公主小姐不想吃饭》(法)克里斯汀·诺曼·维拉蒙著(法)玛丽安娜·巴尔西隆绘苏迪译 2019
- 《风涛》(日)井上靖著;覃思远译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世界名著阅读经典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全译本 12-16岁》(法)巴尔扎克著 2017
- 《李四光 下》黄云松编绘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