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湖北省气候志
湖北省气候志

湖北省气候志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乔盛西等编著;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6004299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湖北省气候志》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气候特点 1

第一节 季风气候 1

一、冬冷夏热 2

二、冬干夏雨 5

三、雨热同季 7

四、旱涝频繁 8

第二节 地形对我省气候的影响 9

一、鄂西河谷的冬暖 9

二、两个暴雨中心 10

三、两个多雨中心和最大降水高度 11

四、江汉平原的冬冷 12

第二章 主要气候要素 16

第一节 太阳辐射和日照 16

一、太阳辐射 16

二、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20

第二节 气温 22

一、年平均气温 22

二、冬季气温 24

三、夏季气温 31

四、气温的时间变化 35

五、积温与农业指标温度 42

六、盛夏的酷热 51

第三节 降水 56

一、年降水量 56

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67

三、一日最大降水量 72

四、暴雨 76

五、降水日数 85

六、降雪和积雪 87

七、雷暴和冰雹 91

第四节 风 97

一、风向 97

二、风速 101

三、大风日数 105

四、最大风速 107

五、风灾 108

第五节 湿度和蒸发 114

一、绝对湿度 114

二、相对湿度 116

三、湿度极值 122

四、蒸发量 123

五、蒸发因素 125

第六节 云和雾 129

一、总云量和低云量 129

二、晴阴日数 133

三、雾 134

第七节 霜和霜冻 136

一、霜的初日、终日及霜期 136

二、霜冻的时空分布 138

三、霜冻灾害 142

第八节 雨淞和雾淞 144

一、雨淞和雾淞的时空分布 144

二、雨淞和雾淞的强度 154

三、雨淞和雾淞形成的气象条件 159

四、雨淞灾害 165

第九节 地温和冻土 169

一、地面温度 169

二、地中温度 172

三、最大冻土深度及冻土日数 178

第十节 高空压、温、湿、风 180

一、各等压面高度的变化 180

二、高空温度 182

三、高空湿度 195

四、高空风 197

第三章 重要的气候现象 206

第一节 冬季寒潮 206

一、寒潮的标准及年、月分布 206

二、寒潮的路径及其频率 214

三、寒潮天气 216

四、寒潮灾害 224

第二节 春播期的低温阴雨 230

一、气温变化的特点 230

二、春播期的低温 231

三、春播期的低温阴雨 235

四、春播期低温阴雨所造成的灾害 237

第三节 梅雨 239

一、入梅、出梅和梅雨期 240

二、梅雨期的降水 245

三、旱梅年和涝梅年 249

第四节 伏旱 253

一、严重的伏旱年 253

二、严重伏旱年的少雨情况 256

三、严重伏旱所造成的灾害 263

第五节 鄂西秋雨和鄂东秋高气爽 264

一、两个不同的降水区域 264

二、少见的秋汛 269

第四章 气候变化 272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272

一、冷暖变化 272

二、水旱的多年变化 280

第二节 现代气候变化 282

一、1月平均气温的多年变化 283

二、7月平均气温的多年变化 283

三、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 284

四、7月降水量的多年变化 285

第五章 气候分区 286

第一节 生物气候图解的说明 286

第二节 气候分区 288

一、鄂东南气候区 289

二、鄂东和鄂南的沿江平原气候区 290

三、鄂东北气候区 291

四、鄂中平原气候区 291

五、鄂北气候区 292

六、鄂西南气候区 293

七、鄂西北气候区 297

第六章 旧志中的气候记 300

第一节 旧志中的气象灾害 300

一、大水 300

二、大旱 303

三、饥、疫与水、旱的关系 306

四、雪、冰 307

第二节 旧志中的地方气候 308

第七章 建国前的湖北气象工作 310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外国人在湖北的气象观测 310

一、海关在湖北的气象观测 310

二、日本领事馆在湖北的气象设置 316

三、教堂和教会学校的气象观测 318

第二节 中华民国的湖北气象事业 319

一、武汉头等测候所和汉口气象台 320

二、江汉工程局在湖北的气象设置 322

三、武汉大学测候所 325

四、汉口特别市气象测验所 327

五、空年系统在湖北的气象设置 328

六、民航系统在湖北的气象设置 330

第八章 建国后的湖北气象工作 339

第一节 气候资料的收集和管理 339

一、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 339

二、统一技术规范 340

三、气候资料的档案管理 341

第二节 气候资料的整编 341

一、日常性整编 341

二、阶段性整编 342

三、专业性整编 343

第三节 气候资料现代化加工 344

一、气候资料信息化 344

二、气候资料的微机加工 345

第四节 气候分析研究 346

一、一般气候分析研究 346

二、应用气候分析 348

三、气候情报服务 351

附录:各地主要气候资料表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