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9067696
  • 页数:613 页
图书介绍: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1

一、“九五”科技攻关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二、课题执行情况评价 3

三、成果转化、产业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18

四、计划制定和课题、专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后评估 19

五、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评价 21

六、组织管理经验 21

七、存在的问题 24

第二章 赣东北低丘红壤区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研究 25

一、模式化与应用研究 25

二、水资源综合调控与节水 55

三、粮经作物高产优质技术 65

四、提高果树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78

第三章 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研究 93

一、区域特点 93

二、技术体系 95

三、主要模式 135

四、效益分析与评价 142

五、小结 150

第四章 湘南红壤丘陵区农林牧高效综合发展研究 153

一、立项背景 153

二、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 155

三、丘陵旱坡地生态建设与茶、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71

四、丘陵区草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技术 182

五、“稻—稻—亚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94

第五章 川中紫色丘陵类型区粮经作物发展研究 214

一、立项背景 214

二、主要研究内容 216

第六章 浙西低丘陵区高效集约化农业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研究 266

一、区域特点 266

二、农林牧综合发展技术体系 270

三、农林牧综合发展模式 292

四、农林牧综合发展效益评价 294

五、结论 296

第七章 赣中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297

一、区域概况 297

二、农林牧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298

三、农林牧综合发展模式建设 319

四、农林牧综合发展效益评价 331

第八章 棕红壤丘陵区粮经作物及名优林果发展研究 340

一、立项背景 340

二、技术体系 341

三、主要发展模式 370

四、效益分析及评价 376

第九章 广西赤红壤区科工农贸综合开发研究 385

一、立项背景 385

二、主要研究内容 386

三、主要研究技术体系 387

四、项目实施结果 421

五、实施项目的几项措施 424

第十章 山原红壤地区熟制改革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27

一、区域特点 427

二、技术体系及主要多熟制模式 431

三、效益分析及评价 436

第十一章 广东赤红壤区现代化创汇农业开发研究 439

一、区域概况 439

二、赤红壤区现代化创汇农业技术体系 440

三、赤红壤区现代化创汇农业的主要模式 496

四、赤红壤区现代化创汇农业试验区的效益分析及评价 499

第十二章 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发展技术研究 502

一、区域特点 502

二、研究任务 503

三、黔中黄壤旱坡地综合治理技术 503

四、黔中黄壤旱坡地农业综合发展模式研究 513

五、效益分析 516

第十三章 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和季节性干旱防御技术研究 519

一、立项背景 519

二、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模式和关键技术 519

三、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分布规律及防御关键技术 527

四、红壤酸化的过程、特点及酸度改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措施 540

五、红壤养分和肥力的退化过程及恢复重建模式与关键技术 545

六、红壤区退化土壤恢复重建的区域治理对策 562

第十四章 红黄壤不同类型区高产高效种植制度与冬季农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568

一、立项背景 568

二、研究结果 571

三、效益分析 610

四、研究结论 6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