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粟高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068292
  • 页数:3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外语教育的各个侧面为纬,描述和探讨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世界意识语境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所传递的社会文化意义。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目录

表格索引 1

序 1

导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研究的价值 10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13

四、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21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29

六、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31

第一章 世界意识的萌发与中国外语教育的滥觞(1862~1900) 34

第一节 “天下”秩序的瓦解与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缘起 34

一、变化世界中的历史:由中心到边陲 34

二、“天朝上国”优越感的式微与世界意识的萌芽 36

三、外语教育思潮的兴起 40

第二节 滥觞时期外语教育的具体实施 53

一、直接工具的价值取向:外语课程的设置 53

二、词法与文法并重:外语教科书的编写 71

三、语法翻译与双语教学:外语教学实施的主要方法 76

第三节 世界化进程初期的中日外语教育比较 78

一、中日外语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比较 78

二、中日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比较 83

三、中日早期外语学人的社会地位比较 84

第四节 弱世界性—强民族性:滥觞时期外语教育评说 91

一、徘徊于“夷文”与“方言”之间:“外语”指称中的民族主义情愫 92

二、外语教育思想者多重人格中的“强民族性” 93

三、外语学人命运中体现的“强民族性” 94

四、外语课程、教材、教法中的“强民族性” 95

五、狭隘的民族主义:关于外语教育“强民族性”的制约因素分析 97

第二章 世界意识的增强与中国外语教育的制度化(1901~1921) 100

第一节 以西为是:外语教育制度化的历史文化语境 101

一、过渡时代:一个向西方学习的新纪元 101

二、天演之声:严复的外语教育思想与西学传播 117

第二节 外语课程的制度化变迁 126

一、外语课程设置的基本脉络 126

二、外语课程标准的世界性目标: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32

三、外语课程实施状况:对制度的遵循与疏离 139

第三节 外语教科书的制度化探索 146

一、外语教科书编写制度的确立:民编部审相结合 146

二、外语教科书的出版与使用 156

三、外语教科书的制度化及其世界图景的建构 161

第四节 跨文化价值取向下的外语教学 178

一、会话交际教学与语法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 180

二、阅读教学与语法翻译教学的相互渗透 182

第五节 强世界性—弱民族性:制度化时期外语教育评说 186

一、外语教育思想中体现的“强世界性” 187

二、外语学人命运中体现的“强世界性” 188

三、外语课程、教科书、教学法中体现的“强世界性” 192

四、关于外语教育“强世界性”的思考 193

第三章 世界意识的理性自觉与中国外语教育的民族化探索(1922~1949) 195

第一节 民族立场:外语教育民族化的历史文化语境 195

一、西化思潮的新高涨与外语教育热的持续升温 195

二、文化民族主义对西化思潮的反动 202

三、外语教育问题的凸显:全国性中等教育调查反馈 208

四、文化帝国主义的不断扩张 216

第二节 社会人士关于外语教育民族化改革的主要观点 219

一、根据国情需要来调整外语课程地位的主张 219

二、增强外语教育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主张 229

三、探索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主张 238

四、弘扬民族精神、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外语教育的主张 243

第三节 外语教育民族化的实践探索 248

一、外语课程的民族化调整 248

二、外语教科书的民族化改革 253

三、外语教学法的民族化探索 275

四、对文化帝国主义外语教育的抵制 286

第四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向互动:民族化时期外语教育评说 295

一、外语教育教学中的主权维护 296

二、外语教育目标设置的双重属性 296

三、外语课时调整中体现的双重属性 297

四、外语教科书编写时体现的双重属性 298

五、外语教学法实施时体现的双重属性 298

第四章 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总体评价 300

第一节 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脉络 300

一、影响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因素 300

二、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307

第二节 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基本理论特质与实践特征 310

一、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基本理论特质 310

二、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实践特征 314

第三节 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历史定位 325

一、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主要成就 325

二、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局限 330

余论 和谐语言生态、建设精神家园: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 333

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是外语教育的基本品格,发展外语教育需要树立开放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取向 333

二、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全盘西化依然是中国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335

三、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一种跨文化素质教育 337

四、中外文化同构:外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343

五、从“权利”到“资源”:民族文化认同视野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调整 345

六、本研究的生成性:加强民族文化认同视野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356

主要参考文献 362

后记 382

表1-1洋务时期创办的洋务学堂及外语开设情况简表 55

表1-2主要洋务学堂外语课程设置情况简表 56

表1-3湖北自强学堂英法德三馆日课时刻表 58

表1-4湖北自强学堂俄东两馆日课时刻表 58

表1-5洋务学堂外语实践活动课程一览表 59

表1-6 1900前各省小学堂设立及外语课程开设情况简表 60

表1-7 1900前主要新式中等学堂及其外语课程设置情况简表 61

表1-8 1842~1870年建立的主要教会学校及其外语课程设置情况简表 64

表1-9 19世纪70~80年代上海主要的外语培训机构一览表 68

表1-10官立学校外语教科书一览表 72

表2-1 1906~1921年广东台山县立中学出洋学生一览表 110

表2-2壬寅学制中学课程表 126

表2-3癸卯学制中学课程表 127

表2-4 1909年中学文实分科“文科类”课程表 130

表2-5 1909年中学文实分科“实科类”课程表 130

表2-6 1909年文实分科文科类与实科类外语课程与国文课程比表 130

表2-7 1912年颁布的中学外语课程标准 134

表2-8京师官立、公立中学堂外语课程与学制要求对照表 139

表2-9首都之外官立、公立普通中学外语课程与学制要求比较表 140

表2-10中学外语、中文授课时数对照表 142

表2-11小学外语教科书一览表 156

表2-12中学英文教科书一览表 157

表2-13中学日、德、法教科书一览表 160

表2-14周越然《英语模范读本》第二册、第三册课文目录一览表 166

表2-15《中学英文读本》第三册课文目录 167

表2-16五卷《格致英文读本》的中文目录一览表 169

表2-17各出版社的英语教科书数量对比较表 175

表2-18严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译著一览表 189

表3-1浙江台州中学1929~1933年学校主要课外竞赛活动一览表 198

表3-2 1928年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招考预科新生时,部分省份中等学校投考者语、数、外平均分数一览表 201

表3-3初级、高级学校升学者与不升学者百分比统计详表 211

表3-4普通中学校学生兴趣学科之次数百分比统计表 211

表3-5在学将毕业普通中学生欲学而无机会学习之知能百分比统计表 212

表3-6普通中学毕业生就业者在校时未学而其职业必需之知能百分比统计表 212

表3-7毕业生就业后之困难事件百分比统计表 213

表3-8普通中学生认为学科成绩不理想而费时较多之科目百分比统计表 213

表3-9普通中学毕业生就业者认为学科无用于其职业而在校时费时较多之科目百分比统计表 213

表3-10已毕业中学生就业者阅读内容统计表 214

表3-11普通中学毕业生在学时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百分比统计表 214

表3-12普通中学毕业生就业者认为有助于职业之课外活动百分比统计表 214

表3-13 1933年中学及大学一年级理科中、英文教本调查统计对照表 235

表3-14新学制时期中学外语课目学分一览表 249

表3-15 1948年高中外语教学时数表 251

表3-16 1922~1949中学外语每周授课时数比较表 251

表3-17清末及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部分系列教科书一览表 254

表3-18新学制颁行后五年间(1922~1926)中小学外语教科书编写一览表 255

表3-1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外语教科书一览表 257

表3-2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五大书局主要编者所编外语教科书修订版次概览 263

表3-21《文化英文读本》第二册目录内容一览表 268

表3-22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部分基督教中学英语师资情况一览表 294

表3-23华北地区40所教会中学教学用书概览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