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1154228
  • 页数:1232 页
图书介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目录

卷十七 综合经济 1

第一章 经济综述 1

第一节 经济史略 1

第二节 经济结构 3

一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3

二 产业人员结构 3

三 工农业总产值结构 3

四 农业内部结构 4

第三节 人民生活 8

一 收入水平 8

二 消费水平 9

三 城乡居民储蓄 9

四 住房水平 9

第二章 计划 10

第一节 机构 10

一 州级 10

二 县级 1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1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12

一 计划编制 12

二 计划执行 13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 16

一 1950~1960年投资 16

一 1978~1993年投资 17

三 自治州财政 17

四 基建投资管理 18

第五节 开发资金使用 19

一 农业投资 19

二 能源及工副业投资 20

三 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投资 20

四 文教卫生事业投资 20

五 其他项目投资 21

第三章 统计 21

第一节 机构 21

一 州级 21

二 县级 22

第二节 综合统计 22

第三节 专题统计 24

一 农业统计 24

二 工业统计 26

三 商业统计 27

四 物资统计 28

五 劳动工资统计 28

六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统计 28

七 交通运输与邮电统计 29

八 财政金融统计 29

九 科教文卫统计 30

第四节 统计调查 30

一 人口普查 30

二 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 31

三 农村住户调查 31

第五节 执法检查 32

一 组织领导和宣传动员 32

二 检查情况 32

三 检查结果 33

第四章 物价 33

第一节 机构 33

一 州级行政机构 33

二 县级行政机构 34

三 物价检查所 34

四 部门和企业的物价管理机构 34

第二节 价格演变 35

一 民国前和民国时期 3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价格 35

第三节 价格管理 44

第四节 监督检查 44

第五章 审计 49

第一节 机构 49

一 州审计局 49

二 县审计局 50

三 部门内审机构 50

四 审计事务所 50

第二节 国家审计 50

一 财税及金融审计 50

二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52

三 企业审计 53

四 基本建设审计 55

五 外资审计 57

六 专项资金审计 57

七 审计调查 58

八 其他检查 59

第三节 内部审计 59

一 州属单位审计 59

三 省属单位审计 60

第四节 社会审计 60

第六章 经济技术协作及引资 61

第一节 机构 61

一 州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61

二 州对外引进综合审批办公室 61

三 县级机构 61

第二节 项目 62

一 州内协作项目 62

二 省内外引进项目 62

三 “三资”企业项目 67

第三节 审批和管理 68

一 审批 68

二 管理 69

第七章 技术监督 70

第一节 机构 70

一 州级行政机构 70

二 县级行政机构 71

三 标准化协会 71

第二节 计量 71

一 民族民间计量 71

二 计量改革和管理 72

第三节 标准化 74

一 宣传培训 74

二 调查检查 75

三 产品鉴定 75

四 实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 75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督 78

一 质量管理 78

二 质量监督 79

第八章 工商行政 80

第一节 机构队伍 80

一 机构沿革 80

二 职工队伍 81

三 会社 81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82

一 登记发照 82

二 营业管理 84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85

一 登记发照 85

二 营业管理 8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87

一 宣传教育 87

二 合同鉴证 88

三 监督检查 88

四 合同仲裁 88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89

一 商标管理 89

二 广告管理 91

第六节 市场管理 91

一 集市演变 91

二 咨询服务 93

三 交易管理 94

第七节 经济检查 95

卷十八 土地 98

第一章 土地资源 98

第一节 面积 98

第二节 特点 98

一 地广人稀 98

二 山多平地少 98

三 热区面积大 101

四 土地质量好 101

第三节 调查 103

一 林地调查 103

二 土壤普查 104

三 草场资源普查 104

四 胶林地调查 105

五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06

第四节 评级 106

第五节 分类 107

一 农业可利用土地 107

二 宜农林牧面积 107

第二章 开发利用 108

第一节 综述 108

第二节 开发利用程度 109

一 土地利用率 109

二 土地垦殖系数 110

三 耕地复种指数 111

四 森林覆盖率 111

第三节 土地生产率 112

一 土地综合生产率 112

二 农业用地生产率 113

三 耕地生产率 113

第四节 地类面积变化 114

一 耕地 114

二 园林地 115

三 林地 116

四 荒草地 116

五 交通用地 117

六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118

七 水域 118

第三章 地籍管理 119

第一节 清丈调查 119

一 清丈 119

二 房地产普查 119

三 军用土地调查 120

四 地籍调查 121

第二节 登记发证 121

一 使用权申报 121

二 使用证颁发 122

第三节 赋税征收 122

一 契税 122

二 农业税 123

三 耕地占用税 123

四 城镇土地使用税 123

第四节 纠纷调处 124

一 概述 124

二 行政区域界线争议 125

三 农村集体土地纠纷 126

四 军用土地纠纷 126

五 农场土地纠纷 126

第五节 用地管理 127

一 国家建设用地 127

二 农村建房用地 130

三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131

第六节 执法监察 132

一 清查非农业用地 132

二 清理党政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 133

三 清理越权审批土地案件 133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34

一 建设科 134

二 城市建设局 134

三 州土地管理局 134

四 县土地管理局 134

五 乡镇土地管理所 135

卷十九 水利水电 139

第一章 机构 139

第一节 指挥机构 139

一 抗旱防洪指挥部 139

二 水利指挥部 139

三 南果河水电站工程指挥部 139

第二节 行政机构 139

第三节 企事业单位 140

一 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140

二 西双版纳水文站 141

三 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站 141

四 州电力公司 141

第四节 水利兵团 142

一 组建 142

二 撤销 142

三 功绩 142

第五节 水电学会 143

第二章 抗灾 143

第一节 抗旱 143

第二节 抗洪 144

第三章 水利建设 147

第一节 基础工作 147

一 查勘规划 147

二 区划 148

三 勘测设计 148

四 移民安置及淹没赔偿 149

五 抚恤 149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50

一 坝塘 150

二 水库 150

第三节 引水工程 153

一 旧渠改造扩建 154

二 新建引灌工程 155

第四节 提水工程 156

一 提水工具 156

二 提水机械 157

三 机井 157

四 喷灌 158

第五节 水资源开发与治理 159

一 水资源总量 159

二 开发利用量 160

三 水资源测检 160

四 水资源管理 160

五 河道治理 161

六 水土保持 163

第六节 人畜饮水 164

一 城市 164

二 乡镇 164

三 农村 165

四 农场 165

第四章 水利管理 166

第一节 工程管理 166

一 分级管理 166

二 管理法规 167

三 安全检查 167

四 加固除险 167

五 控制运用 168

六 岁修养护 169

第二节 用水管理 169

一 机构 169

二 办法 169

第三节 综合经营 170

一 养殖业 170

二 种植业 171

三 水费征收 171

第五章 水电建设 173

第一节 电站 173

一 地方电站 173

二 农垦电站 177

三 其他电站 178

第二节 电网 180

一 景洪县电网 180

二 勐海县电网 180

三 勐腊县电网 180

四 农垦系统电网 181

五 其他电网 181

第六章 水电管理 181

第一节 体制 181

一 机构 181

二 产权 181

三 岗位职责 182

第二节 供用电管理 182

一 管理体系 182

二 供用电规则 183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83

一 电价 183

二 财务 184

三 企业改革 184

第七章 建设投资 185

第一节 地方投资 185

一 水利投资 185

二 水电投资 187

第二节 农垦投资 188

一 农田水利投资 188

二 供水投资 188

三 水电投资 188

第八章 精神文明建设 189

第一节 抗灾教育与表彰 189

第二节 廉洁奉公与职业道德教育 190

第三节 先进垂名 190

卷二十 农牧渔业 193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193

第一节 封建私有制 193

一 领主所有制 193

二 地主所有制 194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 194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196

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

二 人民公社 197

三 农业生产责任制 198

四 专业户 重点户 新经济联合体 200

第二章 综合农业区划 200

第一节 中南部低山宽谷盆地区(Ⅰ区) 201

一 区域概况 201

二 生产环境 201

三 生产现状 201

四 发展方向 202

第二节 西北部低山宽谷盆地区(Ⅱ区) 202

一 区域概况 202

二 生产环境 202

三 生产现状 202

四 发展方向 203

第三节 东北部低中山区(Ⅲ区) 203

一 区域概况 203

二 生产环境 203

三 生产现状 204

四 发展方向 204

第四节 西南部中山区(Ⅳ区) 204

一 区域概况 204

二 生产环境 204

三 生产现状 205

四 发展方向 205

第三章 生产条件 206

第一节 劳动力 206

第二节 畜力 207

一 耕畜 207

二 驮畜驭畜 208

第三节 耕地及农田建设 208

一 开田 208

二 开台地 208

三 条田与田间道路 209

第四节 农具农机 209

一 农具 209

二 农机 210

第五节 农村用电 214

第六节 土壤 214

第七节 肥料 214

一 农家肥 214

二 绿肥 215

三 化肥 215

四 微量元素 216

第四章 种植业 21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16

一 分布和结构 216

二 稻谷 216

三 玉米 217

四 大豆 217

五 小春粮豆 218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20

一 棉花 220

二 油料 220

三 甘蔗 221

四 烟叶 222

五 药材 222

第三节 热带作物 223

第四节 茶叶 223

一 悠久茶史 223

二 茶业生机 228

第五节 水果 228

一 传统栽培特点 228

二 果树品种资源 229

三 水果生产 229

第六节 其他作物 230

一 蔬菜 230

二 早春西瓜 231

第七节 作物品种 231

一 品种资源普查 231

二 良种繁育 232

三 品种审定与管理 233

四 “两杂”推广 233

第八节 作物保护 235

一 工作历程 235

二 病虫害普查 235

三 病害防治 235

四 虫害防治 237

五 杂草防治 239

六 灭鼠 240

七 植物检疫 240

八 病虫测报 240

九 庄稼医院 240

第五章 畜牧业 241

第一节 畜禽品种 241

一 品种普查 241

二 畜种 241

三 禽种 242

四 蜜蜂 243

五 品种改良 243

第二节 饲草饲料 244

一 资源普查 244

二 饲草 244

三 饲料 245

第三节 体制 246

第四节 生产 247

一 生猪 247

二 牛 248

三 马骡 249

四 山羊 251

五 家禽 251

六 家兔 252

七 家蜂 252

第五节 饲养管理 252

一 养猪 252

二 养牛 252

三 养禽 253

第六节 疫病防治 253

一 疫病普查 253

二 防疫 254

三 检疫 255

四 兽药 255

第六章 渔业 256

第一节 资源 256

一 饵料 256

二 水面 256

三 鱼种 256

第二节 体制 257

第三节 生产 258

一 苗种繁殖 258

二 成鱼生产 258

第四节 鱼病防治 260

一 病害种类 260

二 害情 261

三 病因 261

四 措施 261

第五节 渔政管理 262

一 监督管理 262

二 机构人员 262

第七章 农村经济 262

第一节 经济结构 262

一 产业结构 262

二 层次结构 263

第二节 经济管理 264

一 体制 264

二 计划管理 264

三 劳动管理 264

四 财务管理 265

五 农经统计 266

六 农经调查 266

七 农经服务站 266

第三节 收益分配 267

一 农村经济总收入 267

二 分配原则 267

三 粮食分配 268

四 农民收入水平 269

第四节 经济效益 270

一 土地生产率 270

二 劳动生产率 270

三 投入产出率 270

四 商品率 271

五 成本利润率 272

第八章 农业科技 272

第一节 综合试验示范 272

一 水稻 272

二 旱稻 272

三 甘蔗 273

四 畜牧 273

第二节 科技队伍 273

一 干部来源 273

二 业务培训 274

三 职称评聘 274

第九章 先进评比 275

第一节 先进集体 276

一 获国家级部级先进集体奖名单 276

二 获省级先进集体奖名单 276

第二节 全国劳模 277

第十章 农业机构 27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78

一 州级 278

二 县级 279

第二节 事业单位 280

一 农业系统 280

二 畜牧兽医系统 280

三 水产系统 280

四 农村经济管理站 280

第三节 企业单位 281

一 地方国营西双版纳州农场 281

二 西双版纳州良种场 281

三 西双版纳州种猪场 281

第四节 学会 281

卷二十一 林业 284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84

第一节 树种资源 284

一 经济树种 284

二 珍贵树种 284

第二节 森林蓄积 285

一 覆盖面积 285

二 蓄积量 285

第二章 森林保护 288

第一节 护林防火 288

一 灾情 288

二 预防 290

三 设施 291

四 扑救 291

第二节 制止毁林滥伐 292

一 制止毁林 292

二 制止滥伐 293

三 清理盲流人员 29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295

一 虫害 295

二 病害 297

三 检疫 297

第四节 节约薪柴 297

一 改灶节柴 297

二 以电煤代柴 298

三 以气代柴 298

第五节 资源保护 299

一 珍贵植物保护 299

二 珍稀动物保护 300

第三章 植树造林 301

第一节 采种育苗 301

一 采种 301

二 育苗 301

第二节 造林育林 303

一 荒山造林 303

二 迹地更新 305

三 封山育林 307

第三节 绿化植树 307

一 “四旁”植树 307

二 义务植树 309

三 城镇绿化 310

第四章 林业生产 310

第一节 木材 310

一 采伐 310

二 贮运 312

三 加工 312

第二节 经济林木 312

一 橡胶 312

二 茶叶 313

三 香料 314

四 南药 314

第三节 林化(副)产品 315

一 樟脑 315

二 紫胶 316

三 其他 317

第四节 旅游开发 318

第五节 经营效益 319

一 林业产值 319

二 森工产值 319

三 林副产值 321

第五章 机构 32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21

一 林业局 321

二 护林指挥部 322

三 绿化委员会 323

四 澜沧江保护管理委员会 323

第二节 森林公检法 323

一 林业公安局 323

二 森林检察院 323

三 森林法院 323

第三节 企事业单位 323

一 木材公司 323

二 采育林场 324

三 林业站 324

四 林业培训中心 325

第四节 职工队伍 325

一 数量 325

二 培训 325

第五节 学会 326

一 组织 326

二 活动 326

第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 327

第一节 护林教育与表彰 327

第二节 绿化表彰 327

第三节 廉政建设 328

第四节 文明活动 328

第七章 林业管理 329

第一节 山林权属 329

一 权属演变 329

二 林权处理 330

第二节 资金管理 331

一 资金来源 331

二 资金投放 332

三 基本建设 332

第三节 经营管理 332

一 资源管理 332

二 采伐管理 333

三 流通管理 333

第四节 林政法治 335

一 执法管理 335

二 林政法规 335

三 案件查处 336

卷二十二 农垦 341

第一章 垦区建置 341

第一节 主管机构 341

一 专署农垦局 341

二 云建一师 342

三 农垦分局 343

第二节 垦区序列 344

一 垦区创建 344

二 建立总场 346

三 组建兵团 348

四 恢复农垦 348

第三节 职工队伍 349

一 来源 349

二 数量 351

三 构成 353

四 工资 住房 354

第二章 垦区橡胶 354

第一节 植胶环境 354

第二节 植胶缘起 355

第三节 基地建设 357

一 创业 357

二 挫折 358

三 调整发展 359

第四节 栽培管理 361

一 育苗 361

二 开垦及定植 361

三 品系配置 364

四 中幼林抚育 364

五 灾病及其防治 365

第五节 割胶 370

一 割胶制度 370

二 割胶技术 371

三 割胶管理 372

第六节 制胶 373

一 工艺流程 373

二 干燥能源 374

三 加工厂 374

四 人员培训 375

五 产品 375

第七节 干胶销售 377

一 方式 377

二 价格 377

三 效益 378

第八节 胶园更新 378

第三章 垦区农牧渔业 378

第一节 生产条件 378

一 耕地 378

二 农机 380

三 农田水利 380

四 劳力 畜力 382

第二节 粮食作物 382

一 水稻 382

二 玉米 385

三 大豆 385

第三节 经济作物 387

一 茶叶 387

二 甘蔗 389

三 花生 391

四 其他经济作物 392

第四节 畜牧 394

一 发展过程 394

二 养猪 394

三 养牛 396

四 家禽 396

第五节 水产 397

一 发展过程 397

二 水资源和品种 398

三 管理 398

四 常见鱼病及防治 399

第四章 垦区工交商贸 400

第一节 工业 400

一 发展历程 400

二 修造业 400

三 电力 401

四 制茶 401

五 建材 402

六 食品 403

七 制药 403

八 橡胶制品 403

九 制糖 404

十 工业管理 404

十一 企业选述 405

第二节 交通运输 408

一 道路桥涵 408

二 运输工具 408

三 运营变化 409

第三节 商业 411

一 网点 411

二 购储 412

三 销售 412

第四节 服务业 414

一 职工食堂 414

二 招待所 415

第五章 垦区科教文卫 416

第一节 科技 416

一 机构 416

二 队伍 418

三 科技推广 420

四 成果 423

第二节 教育 425

一 行政机构 425

二 学前教育 425

三 小学教育 426

四 中学教育 427

五 专业职业教育 427

六 职工教育 428

七 经费与设施 429

八 师资 430

第三节 文化 431

一 报刊 431

二 图书出版 432

三 广播 432

四 电视 432

五 电影 433

六 职工文艺 434

七 体育 434

第四节 卫生 435

一 机构 435

二 设施 438

三 队伍 438

四 疫病防治和妇幼保健 438

五 计划生育 439

第六章 垦区党群 440

第一节 中共组织 440

一 分局党组织 440

二 各农场党组织 441

三 局直单位党组织 442

四 党员教育 442

五 纪检工作 443

第二节 共青团 443

一 分局团组织 443

二 农场团组织 443

三 分局直属单位团组织 443

第三节 工会 444

一 分局工会组织 444

二 农场工会 444

三 局直工会 444

第四节 民兵 445

一 领导机构 445

二 民兵组织 445

三 民兵活动 445

第五节 其他群众组织 447

一 老年体协 447

二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447

三 三叶摄影协会 447

第七章 场群关系 448

第一节 垦区依托 448

第二节 民族工作 449

第三节 扶持民营橡胶 451

第四节 场群共建文明村 451

第五节 扶贫 452

第六节 共同发展进步 452

第八章 精神文明建设 454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 454

一 干部教育 454

二 工人教育 455

第二节 评比表彰 457

卷二十三 乡镇企业·手工业第一章 乡镇企业 460

第一节 所有制 460

一 国营 460

二 集体 460

三 个体 461

第二节 行业 461

一 农业企业 461

二 工业 463

三 建筑业 464

四 交通运输业 464

五 商贸及饮食服务业 465

第三节 名优产品 466

一 尚勇毛尖茶 466

二 樟脑 467

三 黑陶 467

第四节 管理 467

一 机构 467

二 生产管理 468

三 质量管理 469

四 统计管理 469

第五节 重点企业 469

一 勐罕标胶厂 469

二 尚勇精制茶厂 470

三 勐远水泥厂 471

第二章 手工业 474

第一节 所有制 474

一 国营 474

二 集体 474

三 个体 474

第二节 行业 475

一 铁器加工 475

二 首饰加工 476

三 纺织 476

四 印染 477

五 棉絮加工 478

六 竹藤编织 478

七 陶瓷制作 479

八 工艺美术品制作 480

九 木器加工 480

十 食品加工 481

十一 服装加工 482

十二 建材 483

十三 制茶 484

十四 制糖 484

十五 造纸 485

十六 制伞 485

十七 宗教用品 486

第三节 名特产品 486

一 风吹豆豉 486

二 酱油 486

三 曼勐通巴 487

第四节 管理 487

一 机构 487

二 生产计划 487

三 供销 488

四 劳动工资 488

五 物价 488

第五节 著名工匠 488

一 大阿育 488

二 波岩香 488

三 李光福 489

四 波涛朗吨 489

五 康朗问叫 489

卷二十四 工业 491

第一章 门类 491

第一节 制茶 491

一 加工方式 491

二 产品 492

第二节 制糖 493

一 红糖 493

二 机制白糖 494

三 糖厂选述 494

第三节 粮油食品加工 496

一 糕点糖果 496

二 果脯果干 497

三 罐头 497

四 粮食 499

五 油脂 501

六 饲料 501

七 酒 502

第四节 香料加工 503

第五节 缝纫 制鞋 504

一 缝纫 504

二 制鞋 505

第六节 陶瓷 506

一 陶器 506

二 瓷器 506

第七节 建筑材料 507

一 砖瓦 507

二 水泥 508

三 沙石 509

第八节 造纸 印刷 509

一 土纸 509

二 机制纸 510

三 印刷 512

第九节 森林工业 513

第十节 化学工业 513

一 化肥 513

二 制药 514

三 橡胶制品 514

四 油漆涂料 515

第十一节 电力 515

一 火电 515

二 水电 516

第十二节 矿冶 516

一 矿产资源 516

二 采矿选矿 516

三 冶炼 517

四 采煤 518

五 制盐 519

第十三节 机械修造 521

一 农具 521

二 农用机械 521

三 机车修配 522

四 金属品制造业 524

第二章 管理 527

第一节 机构 527

一 州经委 527

二 县级机构 529

第二节 体制 529

第三节 人事工资管理 530

一 用工 530

二 调配 531

三 工资 531

四 福利 531

第四节 生产管理 531

第五节 科技管理 532

第六节 质量管理 532

第七节 安全管理 533

第八节 财务管理 534

一 固定资产 534

二 流动资金 534

三 专项资金 534

四 成本价格利润 534

第九节 供销管理 535

第十节 经济责任制 535

第十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 535

一 思想政治工作 535

二 表彰先进 536

第三章 投资 537

第一节 基本建设 537

第二节 技术改造 537

第三节 流动资金 538

第四章 企业及产品选述 540

第一节 企业 540

一 西双版纳农机厂(景德工厂) 540

二 勐海茶厂 542

三 景真糖厂 546

四 磨歇盐矿 546

五 西双版纳水泥厂 547

第二节 名优产品 548

一 滇红碎茶一号 548

二 七子饼茶 548

三 龙山云毫绿茶 548

四 白砂糖 548

五 食用酒精 549

六 N200型碾米机 549

七 雨林牌血竭 549

卷二十五 城乡建设 551

第一章 景洪城建设 551

第一节 城池变迁 551

第二节 新城规划 551

第三节 房屋建筑 552

一 单位建房 552

二 私人建房 553

第四节 市政建设 553

一 道路(街道) 553

二 桥梁 554

三 路灯 554

四 排水 554

五 供水供电 555

六 园林绿化 555

七 环境卫生 555

第五节 重要建筑物 556

第二章 县城建设 558

第一节 勐海县城 558

一 城池变迁 558

二 新城规划 558

三 房屋建筑 558

四 市政建设 559

五 重要建筑物 561

第二节 勐腊县城 561

一 城池变迁 561

二 新城规划 562

三 房屋建筑 562

四 市政建设 563

五 重要建筑物 564

第三章 集镇建设 565

第一节 建制镇 565

一 景洪县属 565

二 勐海县属 568

三 勐腊县属 569

第二节 乡集镇 571

一 景洪县属 571

二 勐海县属 575

三 勐腊县属 580

第四章 村庄建设 583

第一节 农房 583

一 规格数量 583

二 结构形式 585

第二节 新村 586

第三节 公用设施 586

一 道路 586

二 供水 586

三 供电 587

第四节 建设管理 587

第五章 农场建设 587

第一节 景洪农场 587

第二节 东风农场 588

第三节 橄榄坝农场 588

第四节 勐养农场 589

第五节 大渡岗茶场 589

第六节 黎明公司 590

第七节 勐醒农场 590

第八节 勐腊农场 591

第九节 勐捧农场 591

第十节 勐满农场 592

第六章 风景名胜区建设 593

第一节 规划 593

一 规划制定 593

二 规划内容 593

第二节 建设 595

第三节 管理 596

第四节 古建筑选述 597

第七章 建筑业 598

第一节 勘察设计 598

一 勘察设计单位 598

二 勘察设计人员 598

三 设计技术 599

四 成果 599

第二节 建筑队伍 600

一 本地 600

二 外来 601

第三节 建筑施工 602

一 施工技术 602

二 生产经营 603

第四节 建筑管理 604

一 资质审查 604

二 工程定额 604

三 招标投标 604

四 质量监督 605

五 工程验收 606

第八章 建筑材料 607

第一节 地产 607

第二节 购进 608

第九章 房地产 609

第一节 普查 609

第二节 开发 609

一 组织机构 609

二 经营管理 609

第三节 管理 610

一 房管部门 610

二 房屋租金 610

三 房屋安全 610

四 房产证书 611

第十章 机构 611

第一节 州级 611

一 行政机构 612

二 企事业单位 612

三 职工 612

第二节 县级 614

卷二十六 交通 618

第一章 便道 618

第一节 村寨道 618

第二节 驿道 619

第三节 边贸道 619

第四节 勐间道 620

第五节 巡边道 620

第二章 公路 621

第一节 国道 622

一 国道二一三 622

二 国道二一四 625

第二节 省道 625

第三节 县道 626

一 省管县道 626

二 地方管养道 627

第四节 出境公路 632

第五节 乡村公路 633

第六节 专用公路 643

第三章 桥梁 644

第一节 便桥 644

一 独木桥 644

二 藤条吊桥 644

三 竹木桥 644

第二节 石桥 645

第三节 钢索吊桥 646

第四节 公路桥 651

一 大型 651

二 中型 652

第四章 水路与航运设施 657

第一节 澜沧江河道 657

第二节 澜沧江航道 657

第三节 渡口 码头 661

一 人马渡 661

二 汽车渡 662

三 码头 662

第五章 机场 662

第一节 简易机场 662

一 勐海勐遮机场 662

二 勐腊机场 663

第二节 二级机场 663

一 呈报立项 663

二 建设指挥部 664

三 筹集资金 664

四 工程设计 664

五 征用土地 664

六 招标施工 666

七 机场设施 666

八 航道航线 667

第六章 运输工具 667

第一节 水运工具 667

第二节 陆运工具 669

第三节 空运工具 671

第七章 运输实绩 671

第一节 陆路 671

一 人工搬运 671

二 畜力运输 671

三 机械运输 673

第二节 航运 673

一 试航先导 673

二 木船运输 674

三 轮船运输 674

第三节 空运 675

第八章 机构 676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76

一 州级机构 676

二 县级机构 677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 677

一 景洪公路管理总段(直属省公路局) 677

二 地方公路管理单位 679

三 运政管理单位 679

四 澜沧江航务管理站 680

五 景洪汽车运输总站 680

六 西双版纳州汽车运输公司 683

七 景洪县运输公司 683

八 勐海县汽车运输公司 683

九 勐海县运输队 684

十 勐腊县汽车运输公司 684

十一 西双版纳州轮船公司 684

第九章 管理 685

第一节 公路管理 685

第二节 陆运管理 687

第三节 水运管理 688

第四节 空运管理 689

一 经营 689

二 安全检查 689

三 机场(航站)管理 689

第五节 交通大事故 690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692

卷二十七 邮电 696

第一章 机构 696

第一节 土司“波板” 696

第二节 民信局与代办所 697

第三节 邮政局 697

第四节 电报(信)局 697

第五节 邮电局 698

第二章 邮政 699

第一节 邮路 699

第二节 邮运 700

第三节 投递 701

一 城市投递 701

二 农村投递 702

第四节 业务 703

一 函件 703

二 包裹 704

三 汇兑 704

四 邮政储蓄 705

五 报刊发行 705

六 集邮 706

第五节 邮运工具 709

一 役畜 709

二 车辆 709

第三章 电信 710

第一节 线路 710

一 建设 710

二 管理 711

三 维护 711

第二节 电报 712

一 业务 712

二 电路 713

三 设备 713

第三节 电话 714

一 长途电话 714

二 市内电话 717

三 农村电话 720

四 会议电话 723

第四章 管理 727

第一节 劳动人事管理 727

一 用工管理 727

二 工资福利 728

三 劳动保护 731

四 干部管理 731

第二节 财务管理 732

一 财务体制 732

二 财务计划 732

第三节 质量管理 733

一 服务质量管理 733

二 全面质量管理 733

第四节 民主管理 734

一 工人参与管理 734

二 职工代表大会制 735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735

卷二十八 国内贸易 739

第一章 市场 739

第一节 农村市场 739

一 传统期街 739

二 集贸市场 741

三 民族集市“赶摆” 742

第二节 城镇市场 742

一 允景洪镇 742

二 象山镇 743

三 勐腊镇 744

四 易武街 745

五 倚邦街 745

六 勐遮 747

第三节 流动贸易与物资交流会 748

一 流动贸易 748

二 物资交流会 749

第二章 体制 750

第一节 私营与公私合营 750

一 私营 750

二 公私合营 753

第二节 个体 集体 753

一 个体 753

二 集体 754

第三节 国营 754

一 计划经济经营体制 754

二 改革开放经营体制 757

第三章 行业经营 760

第一节 农副产品 760

一 资源开发 760

二 生猪 761

三 菜牛 762

四 禽蛋 763

五 蔬菜 764

六 水果 764

七 水产 765

八 茶叶 765

九 樟脑 765

十 紫胶 766

十一 棉花 766

十二 笋丝笋片 766

十三 木耳 767

十四 其他 767

第二节 生活消费品 768

一 百货 769

二 针纺织品 769

三 文体用品 769

四 盐糖烟酒 769

五 五交化 770

第三节 石油 773

第四节 医药 774

一 药材收购 774

二 成药及器械 775

第五节 物资 776

一 金属材料 777

二 化轻建材 777

三 机电设备 778

第六节 农机 781

第七节 汽车配件 783

一 购进 783

二 销售 783

第八节 饮食 服务 785

一 饮食业 785

二 服务业 786

第四章 机构 78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88

一 清代及民国工商行政机构 788

二 州商业局 788

三 州物资局 790

四 州农机局 791

第二节 主要企业 792

一 商业系统 792

二 物资系统 794

三 州农机公司 795

四 州汽车配件公司 795

五 州医药公司 795

第三节 基层网点 796

一 商业系统 796

二 其他系统 796

第四节 职工 796

一 数量变化 796

二 职工教育 797

三 工资福利 799

第五章 管理 800

第一节 业务 800

第二节 财会 800

一 资金 800

二 费用 801

三 利润 802

第三节 计划 统计 805

一 计划 805

二 统计 806

第四节 物价 806

第五节 储运 807

一 仓储 807

二 运输 808

卷二十九 供销合作 811

第一章 体制 811

第一节 机构 811

一 州级 811

二 县级 812

三 基层 812

第二节 经营体制 812

一 早期改革 812

二 体制改革 813

第三节 民主管理 814

一 社员代表大会 814

二 理事会 815

三 监事会 815

第二章 生活资料经营 815

第一节 进货渠道 815

一 国营批发站 815

二 供销社专业公司 816

三 就地加工生产 816

四 多渠道进货 816

第二节 经营品种 816

一 食品 816

二 衣物 817

三 日用杂品 817

四 文化医药及其他用品 817

第三节 联购分销 818

第三章 农副产品购销 820

第一节 扶持生产 820

一 资源调查 820

二 基地建设 820

三 综合服务 820

第二节 购进 823

一 常规收购 823

二 “小秋收” 823

三 派购定购及奖售 824

第三节 销售 加工 825

一 销售 825

二 加工 825

第四章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826

第一节 化肥 826

一 推广使用 826

二 货源组织 826

三 扩大销售 827

四 奖售和补贴 827

第二节 农药 828

一 经营品种 828

二 购销价格 828

三 货源组织 828

四 储备供应 828

第三节 农膜 829

第四节 药械 农具 829

一 农药器械 829

二 中小农具 829

第五节 农资专营 830

第五章 饮食 服务 832

第一节 饮食业 832

一 饭店 832

二 冷饮 833

第二节 服务业 833

一 旅店 833

二 照相和理发 833

三 旅游 833

第六章 综合管理 835

第一节 计划 统计 835

一 计划管理 835

二 统计报表制度 836

第二节 财务 会计 837

一 财务管理 837

二 会计核算 839

第三节 物价 840

一 物价制度 840

二 价格管理 841

三 价格照顾 842

第七章 基层社选述 843

第一节 勐腊县象明供销社 843

第二节 勐海县勐往供销社 845

第三节 景洪县勐旺供销社 846

卷三十 边贸外贸 849

第一章 边境贸易 849

第一节 边民互市 849

一 中老边境 849

二 中缅边境 852

第二节 小额贸易 854

一 沿革 854

二 出口商品 856

三 进口商品 859

四 进出口总额 862

第三节 地方贸易 865

第四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865

一 劳务输出 866

二 种植业 867

三 工程技术 867

四 商业服务 867

第二章 对外贸易 868

第一节 商品生产 868

一 茶叶 868

二 咖啡 869

三 腰果 870

四 樟脑 871

五 畜产品 872

第二节 生产扶持 872

一 资金扶持 872

二 物资支援 873

三 政策照顾 873

四 出口商品生产专业厂 873

第三节 商品收购 874

一 茶叶 874

二 咖啡 877

三 腰果 877

四 樟脑 877

五 畜产品 877

第四节 商品销售 880

一 茶叶 880

二 咖啡 881

三 腰果 882

四 樟脑 882

五 畜产品 882

第三章 机构 882

第一节 行政机构 882

一 外贸机构 882

二 边贸机构 883

第二节 主要企业 884

一 外贸企业 884

二 边贸企业 884

第三节 职工队伍 885

一 构成 885

二 业务培训 887

第四节 茶叶学会 887

第四章 管理 888

第一节 外贸系统 888

一 体制改革 888

二 计划管理 888

三 财务管理 889

四 物价管理 889

五 质量管理 889

第二节 边贸系统 890

一 业务管理 890

二 计划管理 891

三 价格管理 891

卷三十一 粮油 894

第一章 机构 89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894

一 “怀朗庄往”及田赋管理处 894

二 州粮食局 894

第二节 企业单位 895

一 汽车运输队 895

二 中转站 895

三 面粉厂 895

第三节 职工队伍 896

一 机关员工 896

二 企业职工 896

第二章 储粮 897

第一节 积谷 897

第二节 储备粮 898

一 国家储备 898

二 代省储备 899

三 集体储备 899

第三章 征购 900

第一节 征收 900

一 田赋及公粮 900

二 农业税 901

第二节 购粮 902

一 设点收购 902

二 任务收购 903

三 合同定购 906

四 议购 907

第三节 油脂油料收购 908

一 市场收购 908

二 计划收购 908

第四章 供销 912

第一节 市镇粮食供应 912

一 综合性供应 912

二 定量供应 913

三 工商行业用粮 914

四 饲料供应 915

五 其他供应 915

第二节 农村供应 916

一 缺粮救灾 916

二 籽种供应 917

三 奖售粮 918

四 辅助供应 918

第三节 农场供应 918

第四节 军事供应 920

第五节 油脂供销 923

一 市场调节 923

二 定量供应 923

三 其他供应 924

第五章 价格 926

第一节 粮价 926

一 市场价 926

二 国家牌价 926

第二节 油脂油料价格 929

一 市场价 929

二 国家牌价 929

第六章 调运 930

第一节 调拨 930

一 跨州调拨 930

二 州内县际调拨 930

三 县内集运 931

第二节 运输 931

一 人畜力运输 931

二 车船运输 931

第三节 包装 932

一 粮食油料包装 932

二 油脂包装 932

第七章 仓储 933

第一节 仓库设施 933

一 仓库 933

二 晒场 围墙 934

第二节 储存 935

一 储存方式 935

二 储存质量 936

第八章 多种经营 937

第一节 食品加工 937

第二节 服务 937

第三节 其他 937

第九章 管理 938

第一节 计划 统计 938

一 计划 938

二 统计 938

第二节 财务管理 939

一 报帐制 939

二 独立核算制 939

第三节 质量检验 941

一 地方检测标准 941

二 全国标准 941

第四节 重大灾害事故 942

一 灾害 942

二 事故 942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943

一 政治思想工作 943

二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944

卷三十二 旅游 947

第一章 自然景观 947

第一节 名山水域 947

一 名山 947

二 风景河段 951

三 湖池 953

四 温泉 955

五 瀑布 957

第二节 溶洞摩崖 959

第三节 林木奇树 962

一 树林 962

二 名木古树 965

第四节 动物 968

一 珍稀禽兽 968

二 动物奇观 968

第二章 人文景观 969

第一节 佛寺亭塔 969

一 佛寺 969

二 亭塔 971

第二节 碑碣 973

第三节 民族风情 974

一 婚恋奇趣 974

二 节庆活动 977

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979

第一节 调查 规划 979

一 调查 979

二 规划 980

第二节 园林景点建设 983

一 曼听公园 983

二 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984

三 版纳野象谷 984

四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985

五 药用植物园 986

六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986

七 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猴园 987

八 原始森林公园 987

九 西双版纳度假村水上世界 987

十 勐巴拉纳西王国园林 988

十一 版纳乐园 988

十二 民俗活动村 988

十三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 990

第三节 旅游线路 991

一 境内游览线 991

二 边境游览线 991

第四节 旅游设施 992

一 交通 992

二 通讯 992

三 住宿接待设施 992

第四章 机构 99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993

一 州级 993

二 县级 994

第二节 旅游企业 994

一 国际旅行社 994

二 国内旅行社 994

第五章 经营管理 997

第一节 经营 997

第二节 管理 998

一 旅行社与导游管理 998

二 宾馆星级评定与定点餐厅审批 999

第六章 旅游商品 999

第一节 风味食品 999

一 开发利用研究 999

二 生产销售 999

第二节 工艺精品 1000

一 民族织锦 1000

二 木质工艺品 1001

三 黑陶 1001

四 银饰品 1001

五 蝴蝶装饰制品 1001

第三节 名茶名药与水果 1002

一 名茶 1002

二 名药 1002

三 水果 1002

卷三十三 税务 1005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005

第一节 税务机构 1005

一 州局沿革 1005

二 县及基层 1007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007

一 数量 1007

二 培训 1009

三 职评 1009

第二章 税制 1009

第一节 贡赋 赋役 1009

一 贡赋 1009

二 赋役 1010

第二节 中华民国税制 1010

第三节 人民政权税制 1011

一 沿用旧税制 1011

二 全国统一税制 1011

三 修正税制 1012

四 改革工商税制 1012

五 试行工商税 1013

六 第一步利改税 1013

七 第二步利改税 1013

第三章 税种 1014

第一节 流转税类 1014

一 烟酒税 1014

二 特种消费税 1014

三 厘金 1015

四 货物税 1015

五 工商业税 1016

六 商品流通税 1017

七 交易税 1017

八 工商统一税 1018

九 工商税 1020

十 产品税 1022

十一 增值税 1023

十二 营业税 1024

第二节 收益税类 1024

一 利息所得税 1024

二 工商所得税 1025

三 国营企业所得税和调节税 1026

四 集体企业所得税 1027

五 个体工商户所得税 1027

六 个人收入调节税 1028

七 特种生产税 1029

第三节 财产税类 1029

一 契税 1029

二 房产税 1029

三 印花税 1029

第四节 资源税类 1030

一 盐税 1030

二 城镇土地使用税 1031

三 能源资源税 1031

第五节 特定行为税类 1032

一 牲屠税 1032

二 屠宰税 1032

三 车船税 1034

四 集市交易税 1035

五 文化娱乐税 1036

六 建筑税 1036

七 筵席税 1036

八 奖金税 1036

九 城市维护建设税 1038

十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038

十一 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1038

十二 特别消费行为税 1038

附记 非税征收 1038

一 教育费附加 1038

二 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1039

三 粮食补贴基金 1039

四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1039

第四章 征收管理 1039

第一节 征管历程 1039

第二节 管理制度 1040

一 税务登记 1040

二 纳税鉴定 1041

三 纳税申报 1041

四 税款征收 1041

五 纳税辅导和政策宣传 1042

第三节 帐务票证管理 1042

第四节 纳税检查 1043

卷三十四 财政 1046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1046

第一节 财政机构 1046

一 州级 1046

二 县级 1047

三 乡镇级 1048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048

第二章 管理体制 1049

第一节 州县体制 1049

第二节 乡镇体制 1051

第三章 财政收入 1052

第一节 综述 1052

第二节 企业收入 1052

第三节 农业税 1053

一 征收 1053

二 减免 1056

第四节 农林特产农业税 1056

第五节 耕地占用税 1057

第六节 工商税收 1057

第七节 契税 1058

第八节 债券收入 1058

一 民国时期债券 1058

二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058

三 国库券 1058

第九节 专款收入 1059

第十节 上级补助 1059

第十一节 其他收入 1063

第四章 财政支出 1063

第一节 综述 1063

第二节 经济建设费 1063

一 基本建设支出 1063

二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064

三 县办“五小”企业投资补助 1065

四 流动资金 1065

五 商业简易建筑费 1065

六 科学技术三项费用 1065

七 支援农村生产费 1066

八 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 1067

九 工交商贸事业费 1070

十 城市维护费 1070

十一 城镇青年就业费 1070

第三节 科教文卫事业费 1071

一 文化事业费 1071

二 教育事业费 1071

三 科学事业费 1072

四 广播影视事业费 1073

五 卫生事业费 1073

六 体育事业费 1074

七 计划生育事业费 1074

八 公医费 1074

第四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075

一 抚恤事业费 1075

二 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1076

三 自然灾害救济费 1076

四 离休费 1076

五 退休退职费 1077

第五节 行政管理费 1077

一 行政支出 1077

二 公安安全支出 1077

三 司法检察支出 1078

第六节 价格补贴支出 1078

一 市镇居民肉食价差补贴 1078

二 粮油加价款 1078

三 粮食价差补贴 1078

四 平抑市场肉食价差补贴 1079

五 地方粮油价格补贴 1079

六 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 1079

七 其他补贴 1079

第七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 1079

一 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 1079

二 边境建设事业费 1079

三 民族上层补助费 1080

四 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1080

第八节 专款支出 1080

第九节 上解支出 1081

第十节 其他支出 1081

第五章 预算外资金 1085

第一节 收入 1085

一 财政部门收入 1085

二 事业行政单位收入 1085

三 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收入 1086

第二节 支出 1086

一 财政性支出 1086

二 事业行政部门支出 1087

三 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支出 1087

第六章 预算管理 1087

第一节 预算编制 1087

第二节 决算编报 1089

第三节 预算会计 1089

一 总预算会计 1089

二 单位预算会计 1090

第七章 财务管理 1090

第一节 企业财务 1090

一 固定资产管理 1090

二 流动资金管理 1091

三 成本费用管理 1091

四 利润分配管理 1092

第二节 行政事业财务 1093

一 全额预算管理 1093

二 差额管理 1094

第八章 财政监督 1094

第一节 财政审计 1094

第二节 财政监察 1095

第三节 财税物价大检查 1095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1096

卷三十五 金融 1099

第一章 货币 1099

第一节 实物货币 1099

一 海贝 1099

二 食盐 1099

三 鸦片 1100

第二节 金属货币 1100

一 黄金 1100

二 白银 1101

三 银元 1101

四 铜元 1102

五 制钱 1102

六 镍币 1102

七 合金币(硬分币) 1102

第三节 纸币 1103

一 老滇票 1103

二 新滇币 1103

三 法币 1103

四 关金票 1104

五 车佛南流通券 1105

六 人民币 1105

七 军用代金券 1107

八 外汇兑换券 1108

第四节 货币斗争 1108

一 禁银 1108

二 反假币 1110

第二章 金融机构 1112

第一节 银行 1112

一 富滇银行车里分行 1112

二 兴文银行佛海办事处 1112

三 富滇新银行佛海分行 1112

四 车佛南联合银行 1112

五 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支行(分行) 1113

六 中国农业银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支行 1116

七 中国工商银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支行 1117

八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心支行 1118

九 中国银行西双版纳支行 1119

十 国家外汇管理局西双版纳分局 1120

十一 西双版纳金融市场 1120

第二节 其他金融机构 1120

一 车佛南合作金库筹备处 1120

二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双版纳州中心支公司 1120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合社 1121

四 城市信用合作社 1122

五 典当行 1123

第三章 存款 1124

第一节 发展历程 1124

第二节 企业存款 1125

一 工商企业存款 1125

二 国营农业企事业存款 1126

第三节 基本建设存款 1127

第四节 农村存款 1128

第五节 财政存款 1129

第六节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1129

第七节 储蓄存款 1129

一 活期存款 1129

二 定期存款 1130

第四章 贷款 1136

第一节 民间借贷 1136

一 牛租 1137

二 农具租借 1137

三 实物借贷 1138

四 买卖“青苗” 1138

五 分养牲畜或分种土地 1139

六 “种青山” 1139

七 典当 1139

八 工债 1139

九 货币借贷 1139

十 賩借 1140

第二节 农业贷款 1140

一 农村贷款 1140

二 农贷业务 1148

三 国营企事业贷款 1150

四 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贷款 1152

五 世界银行贷款 1153

第三节 工商贷款 1155

一 工业流动资金贷款 1155

二 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1158

三 外贸贷款 1161

四 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1161

五 个体工商业贷款 1162

六 乡镇企业贷款 1162

第四节 固定资产贷款 1163

一 基本建设贷款 1163

二 技术更新改造贷款 1163

三 专项贷款 1164

四 房地产开发 1166

第五节 信托贷款 1167

第六节 其他贷款 1167

第五章 投资管理与拨款监督 1167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1167

一 项目评估 1167

二 审查工程预决算 1168

三 审查基本建设工程造价 1168

四 重点项目管理 1170

第二节 基建拨款监督 1171

第三节 地质勘探拨款 1171

第四节 拨款改贷款 1171

第六章 国家委托业务 1175

第一节 金库 1175

第二节 债券 1175

一 公债 1175

二 国库券 1176

三 其他债券 1178

第七章 金融管理 1178

第一节 现金管理 1179

一 现金收支管理 1179

二 工资基金管理 1180

第二节 金银管理 1181

第三节 外汇管理 1182

第四节 行政管理 1183

一 机构管理 1183

二 金融稽核 1184

第八章 结算 1189

第一节 同城结算 1189

一 支票 1189

二 托收无承付 1189

三 付款委托书 1189

第二节 异地结算 1190

一 汇兑 1190

二 托收承付 1190

三 委托收款 1190

四 银行汇票 1190

五 商业汇票 1191

六 信用卡 1191

第九章 保险 1191

第一节 保险业务 1191

第二节 防灾和理赔 1192

卷三十六 口岸 1195

第一章 口岸类型 1195

第二节 陆路口岸 1195

一 磨憨 1195

二 打洛 1197

第二节 水运口岸 1199

一 景洪码头 1200

二 关累码头 1201

第三节 空运口岸 1202

第二章 通道 1202

第一节 勐腊县境通道 1203

一 曼庄 1203

二 勐满 1203

三 麻木树 1203

四 勐润 1204

五 朱石河 1204

六 勐伴 1204

七 易武 1204

八 尚勇 1204

第二节 勐海县境通道 1204

一 巴达 1204

二 西定 1205

三 布朗山 1205

四 打洛江城子渡口 1205

第三节 景洪县境通道 1205

一 勐龙“240” 1205

二 勐宋 1206

三 小街 1206

四 戈牛(关牛) 1206

第三章 海关 1206

第一节 勐腊海关 1206

一 机构沿革 1207

二 货物监管 1207

三 其他监管 1209

四 关税征收 1210

五 查缉走私 1211

第二节 打洛海关 1213

一 机构沿革 1213

二 货物监管 1214

三 关税征收 1215

四 查缉走私 1217

第四章 口岸检验 1219

第一节 边防检查 1219

一 机构 1219

二 检务 1220

第二节 商品检验 1223

一 机构 1223

二 进出口商品检验 1223

三 其他检务 1224

第三节 卫生检疫 1224

一 机构 1225

二 进出口卫生检疫 1225

三 口岸环境检疫 1226

四 边境疟疾防护 1226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 1227

一 机构 1227

二 检务 1227

第五节 药品检验 1229

一 机构 1229

二 进出口药品检验 1229

三 其他检务 1231

第五章 行政管理机构 1231

第一节 口岸办公室 1231

一 州口岸办公室 1231

二 各县口岸办公室 1231

第二节 口岸管理委员会 12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