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与国家安全卷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与国家安全卷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与国家安全卷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健民,孙家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93863X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灾害频仍,气象资源丰富,气象事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国家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了“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战略思想,确立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
上一篇:大气下一篇:英汉测绘缩略语词典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与国家安全卷》目录

第一章 国家安全气象保障重要性及需求分析 1

一、国家安全对气象工作的需求 1

(一)气象防灾减灾 2

(二)国防安全 4

(三)食物安全 5

(四)能源安全 6

(五)环境外交 7

(六)雷电防御 10

(七)空间安全 11

二、国家安全气象保障的发展现状 12

(一)国家安全气象保障的发展历史 12

(二)国家安全气象保障取得的成就 14

三、国家安全气象保障的发展机遇 18

(一)历史发展机遇 18

(二)科技发展机遇 19

(三)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机遇 20

四、国家安全气象保障所面临的挑战 21

(一)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形势带来的挑战 21

(二)国防和军事安全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 21

(三)食物安全形势所带来的挑战 22

(四)能源安全形势带来的挑战 22

(五)环境外交形势带来的挑战 23

(六)开发外层空间是国家安全的新领域 23

(七)国际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24

(八)人才的国际化竞争日益尖锐 25

五、国家安全气象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一)基本气象业务体系与国家安全的需求不相适应 26

(二)国家安全气象保障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7

(三)管理体制不顺 28

(四)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9

第二章 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警与防御 30

一、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观测体系 32

(一)提高暴雨洪涝监测精度 32

(二)提高台风的监测能力 33

(三)提高干旱监测能力 35

二、开展重大天气气候灾害机理及致灾规律的问题研究 36

(一)开展暴雨机理及致洪规律等科学问题研究 36

(二)开展台风机理及致灾规律等科学问题研究 37

(三)开展干旱机理及致灾规律等科学问题研究 38

三、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报预测系统 39

(一)提高暴雨洪涝预报预测能力 39

(二)提高台风的预报能力 40

(三)建立干旱预警系统 42

四、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警体系 42

(一)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信息系统 43

(二)完善灾害预警发布体系 45

五、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防御体系 45

(一)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防御机构 45

(二)建立多部门协调的灾害预警防御机制 47

(三)组建灾害防御应急实体 49

(四)开展灾害及其防御效果评估 49

第三章 国防安全气象保障 51

一、国防安全的内涵演变与认识 51

二、我国未来国防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52

(一)我国国防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53

(二)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防安全构成的潜在压力 53

(三)台湾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紧迫的安全问题 53

(四)世界新军事变革对我国国防安全的影响 54

二、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安全气象保障的需求 54

(一)精确化军事气象保障 54

(二)无缝隙军事气象保障 55

(三)一体化军事气象保障 56

四、国防安全气象保障发展目标与任务 58

(一)发展目标 58

(二)重点任务 58

第四章 食物安全气象保障 60

一、食物安全面临挑战 60

(一)食物安全概述 60

(二)我国的食物安全及取得的成就 61

(三)我国食物安全面临的问题 62

(四)气象在食物安全中的重大作用 65

二、国家食物总量安全的气象保障 66

(一)气候变化和国家食物总量安全的关系 66

(二)气候波动和食物获得能力的关系 68

三、区域食物安全的气象保障 71

(一)区域气候与地区食物安全 71

(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区域食物安全 73

四、食物质量安全的气象保障 74

(一)食物质量安全的气象保障对策 74

(二)气候变化对粮食和主要畜产品营养质量的影响 76

(三)环境变化及污染对食物安全的影响及与气象关系 78

五、气候变化与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关系 79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79

(二)气候变化对区域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80

(三)建立全球范围的贸易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估产体系 80

六、食物安全的气象监测、预警与管理对策研究 81

(一)建设食物安全的气象监测体系 81

(二)食物安全气象预警体系研究 82

(三)食物安全的气象保障研究 85

第五章 能源安全的气象保障 86

一、能源规划的气象保障 86

(一)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86

(二)气象信息在能源规划中的作用 87

(三)能源规划气象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88

二、能源供应的气象保障 88

(一)能源供应的关键问题 88

(二)气象信息在能源供应保障中的作用 89

(三)能源供应中的气象保障问题 90

(四)国家处置核辐射事件应急气象保障 92

三、气象能源的开发利用 95

(一)开发利用气象能源的必要性 95

(二)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7

(三)开发利用风能等气象能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98

第六章 环境外交的气象科技支撑 100

一、加强环境外交所需要的气象监测 101

(一)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大气成分含量监测 101

(二)全球变化遥感监测 102

(三)区域大气环境要素监测 104

二、提升环境外交所需要的分析评估能力 107

(一)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07

(二)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机理研究 110

(三)远距离大气污染物输送 112

(四)建立环境外交有关的科学评估体系 113

三、积极参加与环境外交有关的国际活动 114

(一)参与气候变化与环境外交等领域的国际活动 115

(二)参与区域环境问题磋商和协调 120

第七章 雷电灾害防御 122

一、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问题 122

(一)雷电灾害的危害 12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25

二、雷电发生机理与成灾机制科学研究 126

(一)雷电与天气、气候 126

(二)雷电放电机理研究 128

(三)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及其应用 129

(四)高空大气放电现象 130

(五)雷电的成灾机制 132

三、建立雷电监测网与预警系统 133

(一)雷电探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133

(二)建设雷电监测网 135

(三)发展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136

(四)开发雷电资料应用平台 137

四、雷电灾害的防护 138

(一)建立现代化雷电防护体系 138

(二)雷电防护产品的开发和效果评估 139

(三)雷电灾害信息系统 140

第八章 空间天气监测和预警 141

一、空间天气的内涵 141

二、空间天气与国家安全 142

(一)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42

(二)中国气象事业科学创新的新领域 152

三、建设空间天气天地综合监测网 154

(一)关键探测方法和技术 155

(二)建设空间天气天基综合探测系统 156

(三)完成科学配置的空间天气地基监测系统 157

四、建立空间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158

(一)空间天气预报预警 158

(二)探索各种有效的空间天气预报方法 159

(三)发展以物理预报为基础的综合预报模式 159

五、加强国家空间天气中心建设 160

(一)建设的迫切性 160

(二)建设内容 162

(三)提供空间天气服务 164

(四)倡导和参与国际合作 165

(五)建设人才队伍 166

第九章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 168

一、面向国家安全的气象事业发展目标 168

(一)安全气象保障监测系统发展目标 168

(二)安全气象预测和技术系统发展目标 169

(三)安全气象保障关键系统发展目标 170

二、对策措施 171

(一)树立“安全气象”的新理念 171

(二)建立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体系 172

(三)建立军民联合的气象保障体系 173

(四)建立食物安全的气象信息服务体系 174

(五)建立能源安全气象保障体系 175

(六)建立环境外交科技支撑体系 176

(七)建立雷电防御保障体系 176

(八)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 176

主要参考文献 1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