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向梅,李彦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483361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结合多年来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动因和组织建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进产学研创新网络发展的路径。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 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 4

1.1.3 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网络的发展现状 7

1.2 文献综述 13

1.2.1 概述 13

1.2.2 战略网络理论的研究进展 16

1.2.3 创新网络理论研究进展 17

1.2.4 知识网络理论的研究进展 18

1.2.5 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进展 20

1.2.6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启示 22

1.3 研究的目的、框架与内容安排 24

1.3.1 研究目的 24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24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7

1.4.1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27

1.4.2 本书的创新点 27

第2章 概念界定 30

2.1 知识 30

2.1.1 知识的定义 30

2.1.2 知识的分类 33

2.1.3 知识的特性 35

2.2 网络 39

2.2.1 网络及其构成要素 39

2.2.2 网络关系 40

2.3 知识网络 41

2.3.1 知识管理 41

2.3.2 知识网络的概念 43

2.3.3 知识网络的特征 44

2.3.4 知识网络的层次 45

2.4 创新网络 46

2.4.1 创新网络的概念 46

2.4.2 创新网络的层次 48

2.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 50

第3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52

3.1 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52

3.1.1 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观解释 55

3.1.2 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观解释 56

3.1.3 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观解释 58

3.2 知识的交易是需要成本的 60

3.2.1 人的有限理性导致的知识交易成本 61

3.2.2 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知识交易成本 62

3.2.3 技术因素产生的知识交易成本 63

3.3 知识交易的网络优越性分析 63

3.3.1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组织优越性分析——制度分析 64

3.3.2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经济优越性分析——经济分析 71

3.3.3 网络在知识交易中的社会优越性分析——社会分析 80

第4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组织构建 94

4.1 社会资本的分析维度 94

4.1.1 结构维度 95

4.1.2 认知维度 97

4.1.3 关系维度 97

4.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组织结构的分析框架 98

4.2.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知识维度特征分析 99

4.2.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认知维度特征分析 102

4.2.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关系维度特征分析 104

4.2.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结构维度特征分析 105

4.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组织构建 107

4.3.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三方的角色定位 107

4.3.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设计 107

4.3.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设计 110

4.3.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三方的网络位置设计 111

4.3.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层次设计 119

第5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治理 122

5.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理论研究 122

5.1.1 网络治理的相关文献 122

5.1.2 网络治理内容的分类研究 125

5.2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基础——契约关系的安排 131

5.3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 137

5.3.1 权威协调机制 138

5.3.2 价格协调机制 140

5.3.3 信任机制 141

5.3.4 社会协调机制 142

5.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的原则 145

5.4.1 多重治理机制共同使用的原则 145

5.4.2 治理机制使用的动态性原则 146

5.5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治理模式 149

第6章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及其实现机制 150

6.1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一股过程 150

6.2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动力基础 153

6.2.1 知识势差——知识转移的自然推动力 153

6.2.2 利益互补——知识转移的社会动力基础 153

6.3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54

6.3.1 知识源组织——研究机构、高校发送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 154

6.3.2 知识接受组织——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 156

6.3.3 知识转移背景相似性与知识转移 157

6.3.4 被转移知识复杂性与知识转移 158

6.4 产学研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实现机制 158

6.4.1 利益机制 159

6.4.2 沟通机制 159

6.4.3 信任机制 160

6.4.4 学习机制 161

6.4.5 协同机制 162

第7章 产学研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163

7.1 产学研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过程 163

7.1.1 利用网络双方的显性知识 168

7.1.2 相互支持使隐性知识外化 169

7.1.3 激发共创的隐性知识 169

7.1.4 分享网络知识 169

7.2 产学研知识网络协同创新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170

7.2.1 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与知识积累 170

7.2.2 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与知识学习 171

7.2.3 知识网络协同创新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173

7.3 创新中产学研知识网络运行的协调策略 175

7.3.1 目标和动机的协调 175

7.3.2 核心能力协调 176

7.3.3 信任协调 177

7.3.4 机制协调 178

7.4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运行的支撑体系 181

7.4.1 制度支撑 181

7.4.2 社会文化支撑 183

7.4.3 利益分配机制 187

7.4.4 技术支撑 189

第8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绩效评价 192

8.1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评价体系 192

8.1.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192

8.1.2 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193

8.2 我国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网络的绩效分析 208

8.2.1 中关村知识创新网络 208

8.2.2 浙大网新兰德公司知识创新网络 209

8.2.3 “武汉·中国光谷”知识创新网络 209

8.3 山西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知识创新网络绩效分析 211

第9章 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环境建设 233

9.1 观念转变是知识创新网络实现的前提 233

9.1.1 企业要主动寻求与学研机构的互动合作 234

9.1.2 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要面向市场 236

9.1.3 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高校的桥梁作用 237

9.2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政策环境 238

9.2.1 明确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导向 239

9.2.2 保证产学研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 241

9.2.3 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 243

9.2.4 逐步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245

9.3 完善财税及金融扶持政策 246

9.3.1 加大直接科技投资政策的扶持力度 247

9.3.2 丰富间接经济优惠政策的形式 248

9.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实现的法制环境 251

9.4.1 明确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的归属 251

9.4.2 完善并严格执行技术合同的相关条款 252

9.4.3 延长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期限 252

9.4.4 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53

9.5 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高技术人才的自由流动 253

9.6 加快信息共享平台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254

9.6.1 构建产学研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多渠道的科技信息交流 255

9.6.2 加快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 256

参考文献 2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