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篮球教练员竞训指导手册
篮球教练员竞训指导手册

篮球教练员竞训指导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垣,蒲亚昆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6739635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完备地提供了现代篮球竞赛和训练的方法,是供专业和业余教练使用的篮球手册。
《篮球教练员竞训指导手册》目录

第一章 球员 1

第一节 前锋 1

一、前锋的作用和特点 1

二、前锋技术训练 6

三、前锋战术训练的要求 8

四、前锋战术意识培养途径 11

第二节 中锋 14

一、中锋技术的特点 15

(一)力量与对抗 15

(二)背向篮接球进攻 15

(三)活动区域 15

(四)投篮形式 15

(五)贴身强攻 16

二、中锋技术分析 16

(一)中锋进攻技术 16

(二)中锋防守技术 20

三、中锋技术教学与训练 22

(一)中锋技术教学与训练 22

(二)练习方法 23

第三节 后卫 25

一、后卫技术训练的要求 25

二、后卫进攻、防守技术要点 26

(一)防守快攻 26

(二)人盯人防守 28

三、位置教学法 28

四、后卫在比赛中的攻守转换 29

(一)进攻的两个阶段 29

(二)防守的两个阶段 30

(三)攻守转换类型 31

第二章 球队 33

第一节 阵容的确定 33

一、根据身高进行选择 34

二、根据技术特点进行选择 34

三、根据战术进行选择 35

四、根据比赛目标进行选择 35

五、根据比赛对手的特点进行选择 36

第二节 球队技术风格的形成 37

一、以身高见长的技术特点 37

二、以快速见长的技术特点 37

三、以内外结合见长的技术特点 37

四、攻守平衡的技术特点 37

五、攻强守弱或攻弱守强的技术特点 38

第三节 球队战术的制定 38

一、根据球队的身高制定战术 38

二、根据队员的技术特点制定战术 39

三、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状况制定战术 40

四、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战术 40

五、根据临场变化的情况制定战术 41

第三章 训练 43

第一节 基本技术训练 43

一、传、接球 44

(一)传球 44

(二)接球 49

三、运球 51

(一)运球的基本动作 51

(二)控制球的落点 52

(三)运球技术动作方法 52

(四)运球技术运用 53

四、投篮 54

(一)持球手法 54

(二)瞄篮点 55

(三)投篮动作 56

(四)球的旋转 56

(五)抛物线与入射角度 56

(六)原地投篮动作方法 57

(七)跳起投篮动作方法 58

(八)补篮 59

(九)扣篮 60

(十)投篮技术运用 60

(十一)投篮技术教学与训练 60

第二节 突破 61

一、持球突破技术分析 61

(一)蹬跨降低身体重心 61

(二)转体探肩 61

(三)推放球 62

(四)加速 62

二、持球突破的动作方法 62

(一)交叉步突破 62

(二)同侧步突破 62

三、持球突破技术运用 62

四、持球突破技术教学 63

第三节 基本战术训练 63

一、防守的重要性 63

二、树立防守新观念,适应形势发展 65

三、篮球防守递进训练方法 68

四、防守分析 69

(一)防守无球队员 70

(二)防守持球队员 70

(三)防守持球队员的技术运用 71

(四)防守对手的教学与训练 73

五、更新篮球进攻和防守的观念 74

(一)篮球比赛攻守转换的规律 75

(二)比赛和加时赛开始跳球时的攻守转换 76

(三)投篮命中和进攻中出现失误时的攻守转换 76

(四)快速攻守转换意识的培养 77

(五)进攻和防守技术动作的速率 77

(六)攻守转换关系与关键技术的结合 77

(七)精练影响转换速度的主要环节 78

(八)攻守转换速度的方法 78

第四节 专项身体素质能力训练 79

一、体能的概念 79

二、体能的基本属性 82

(一)遗传获得性 82

(二)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性 82

(三)暂时可消退性 83

(四)表现的整体性与模糊性 83

(五)内部子项的迁移性 84

(六)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84

三、体能训练基本原理 85

(一)训练适应原理 85

(二)训练负荷原理 86

(三)物质和能量代谢原理 87

四、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87

(一)全面性与优先发展相结合原则 87

(二)系统不间断性原则 88

(三)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89

(四)结合专项原则 90

(五)区别对待原则 90

五、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 91

(一)时间特征 91

(二)空间特征 92

(三)篮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93

(四)篮球运动的生理特征 94

六、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95

(一)对速度素质的要求 95

(二)对力量素质的要求 96

(三)对耐力素质的要求 96

(四)对灵敏素质的要求 97

(五)对柔韧素质的要求 97

第五节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97

一、身体形态训练 97

二、生理机能训练 98

三、身体素质训练 99

(一)速度训练 99

(二)力量训练 99

(三)耐力训练 101

(四)灵敏和柔韧训练 102

第六节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过程 102

一、运动员体能现状诊断 103

(一)身体形态诊断 104

(二)生理机能诊断 104

(三)身体素质状况 104

二、确定体能训练目标体系 104

第七节 篮球运动员体能测试 105

一、身体素质测试 105

(一)半场三角跑 105

(二)单、双脚摸高 105

(三)一分钟仰卧起坐 106

(四)立定三级蛙跳 106

(五)3200米跑 106

(六)变距折返跑 106

第八节 心理训练 106

一、心理训练 106

(一)理论误区 107

(二)实践误区 108

二、基础心理训练 109

(一)基本心理过程训练 109

(二)专项心理素质训练 109

(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110

三、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析 111

(一)专门化知觉 111

(二)思维 112

(三)意志 114

(四)情绪 114

(五)团队凝聚力 115

第四章 教练员 116

篮球教练员必备的素质 116

一、教练员应有高尚的品质和广博的知识 117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117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17

(三)不断锤炼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117

(四)刻苦钻研精通业务 118

(五)“体教结合”的重要性 118

二、提高执教的各种能力 119

第五章 比赛 140

第一节 赛前准备 141

一、球队赛前节奏、运动量和强度的调整 141

二、比赛地的基本情况 142

三、比赛历史资料的分析 142

(一)队员的技术特长、习惯动作和战术配合 143

(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的特点和应变能力 143

(三)比赛作风和团队精神 144

四、赛前的针对性训练及技、战术准备 145

(一)确定策略 145

(二)扬长避短 145

(三)阵容组织及应变 146

(四)准备“困难”的打法 146

(五)以虚避实,出奇制胜 147

(六)攻防战略思想 147

(七)制定具体的攻、防战术。 147

五、赛前的运动装备和日常必须品的准备 148

六、赛前准备会 149

第二节 临场指挥 149

一、比赛用品的准备 150

二、正确使用暂停、换人等有效时间 151

(一)暂停的时机 151

(二)换人的时机 151

三、比赛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152

四、比赛中特殊时段的控制 153

(一)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53

(二)强弱与必胜的关系 153

(三)知己与知彼的关系 154

(四)谋略与决策的关系 154

五、掌握好比赛中几个重要阶段 155

(一)重视开局 155

(二)打好相持、拉锯阶段 155

(三)上半时结束前的争夺 156

(四)下半时进入高潮的争夺 157

(五)最后3分钟的掌握 157

六、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的风度及行为 159

第三节 赛后总结 160

一、总结文件要搜集的内容 161

二、对比赛统计表的综合评价 162

三、对队员比赛中的综合评价 162

四、对对方比赛的综合评价 162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评估 164

一、爆发力:垂直纵跳 164

表1A 垂直纵跳能力(厘米)得分评定表 165

表1B 平时测评成绩记录表 165

二、灵敏:20米跑 166

表2A 20米灵敏能力(秒》得分评定表 166

表2B 20米平时成绩记录表 167

三、耐力:300米跑 167

表3A 300米(秒)无氧耐力得分评定表 167

表3B 平时成绩记录表 168

四、肌肉力量及其耐力 168

(一)俯卧撑 168

表4A 俯卧撑(次数)得分评定表 169

表4B 平时成绩记录表 169

(二)引体向上 169

表5A 引体向上得分测评表 170

表5B 引体向上平时成绩记录表 170

(三)仰卧起坐 171

表6A 仰卧起坐(次数)得分测评表 171

表6B 仰卧起坐平时成绩记录表 171

五、柔韧性:伸远 172

表7A 柔韧性(厘米)得分测评表 172

表7B 柔韧性平时成绩记录表 172

六、体内脂肪:皮脂测径器测量 173

第七章 篮球运动员的营养及恢复训练 174

第一节 篮球运动员营养的基本要求 174

一、合理的营养对篮球运动员的必要性 174

二、基本要求 175

三、食品污染的预防 176

第二节 篮球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177

一、运动与营养素 177

(一)三大热源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77

(二)维生素与运动的关系 179

二、篮球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179

(一)篮球运动员的营养基本特点 180

(二)篮球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特点 180

第三节 篮球运动员的体重与饮食营养 183

一、降低体重 184

二、增加体重 185

第四节 篮球运动员疲劳的机理及诊断 185

一、篮球运动员疲劳的机理 185

二、篮球运动员疲劳的主要诊断方法 188

(一)教育学观察与自我感觉法 188

(二)生理学指标测定 188

第五节 篮球运动员的恢复训练 190

一、机体各系统机能恢复的一般生理学分析 190

(一)运动后能源物质的恢复 190

(二)心血管功能的恢复 191

(三)呼吸功能的恢复 191

(四)肌肉系统功能的恢复 192

(五)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192

二、篮球运动员恢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193

三、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 194

(一)教育学恢复方法 194

(二)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 196

(三)心理学恢复 197

主要参考文献 19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