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淑坤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10079400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系统地考察了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政治状况与文学翻译趋向转变的关系,再现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整体状况,探讨了外国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并揭示了五四时期的译论与当代文学译论之间的深刻关联。书稿对于近代翻译史、文学史、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学会有一定价值。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定位 1

一、“五四时期”的时间范畴 1

二、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特色 3

三、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的意义 4

第二节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5

一、解放前 6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 7

三、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至今) 9

四、文献回顾总结 19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0

第一章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概观 23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起源语境 23

第二节 翻译状况 25

一、新青年社 26

二、文学研究会 29

三、创造社 32

四、未名社 33

第三节 外国文学翻译的特点 34

第二章 五四时期关于翻译的论争 37

第一节 稳操胜券的论争——双簧信与文学翻译趋向的转变 37

一、双簧信与文学翻译批评对象的选定 37

二、胡适对批评对象的确认 40

三、罗家伦、傅斯年的应和 43

四、林纾何以成为批评对象 45

五、林纾的反驳 46

第二节 没有结局的论争——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53

一、论争过程 53

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论争的渊源 60

第三节 势均力敌的论争——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对话语权的争夺 66

一、翻译的作用与地位:媒婆、奶娘? 66

二、翻译的动机与目的:主观、客观? 75

三、翻译批评:“打架”、商榷? 77

四、创造社的精英意识与中心化趋向 81

第三章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两个世界 85

第一节 翻译的世界 85

一、晚清的翻译状况 85

二、传承与背叛——从晚清到五四 93

第二节 文学的世界——外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06

一、新诗运动 106

二、戏剧改革 110

三、题材的借鉴 113

第四章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三重追求 118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政治救亡 118

一、近代思想启蒙与政治救亡传统 119

二、启蒙与救亡思潮决定了翻译趋向的改变 123

三、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与启蒙救亡思潮 126

第二节 审美情趣 130

一、以“真”为美 131

二、“悲剧”审美意识的生成 132

三、审美主体普遍化 133

四、审美功利主义 135

第五章 五四外国文学翻译与当代译论——以鲁迅的翻译实践及翻译理论为中心 138

第一节 鲁迅的翻译活动(1909—1927) 138

一、《域外小说集》 140

二、鲁迅与未名社 144

三、鲁迅与日本文艺理论著作的翻译——《苦闷的象征》 148

第二节 鲁迅的翻译思想 153

一、翻译作为启迪民智、改造社会的途径 154

二、翻译作为文学和语言引进的途径 157

三、直译与“失本” 162

第三节 鲁迅与当代译论 167

一、鲁迅与翻译的政治 167

二、鲁迅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172

结语 183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2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