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翟东堂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11085003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保障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内容涉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一般理论;中国少数民族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等。
上一篇:回归之路下一篇:决策方法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为何要法律保障 1

二、研究现状 6

三、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13

四、主要研究方法 17

(一)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17

(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8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

六、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21

第一章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一般理论 24

第一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概念辨析 24

一、法律意义上的经济权利 24

二、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理解 30

第二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基本性质 34

一、是基本权利还是派生权利? 35

二、是普遍权利还是特别权利? 38

三、是积极权利还是消极权利? 41

四、是集体权利还是个人权利? 45

五、是公法权利还是私法权利? 50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功能 53

一、确认功能 53

二、规范功能 54

三、保障功能 55

第四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价值 57

一、正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最高价值 57

(一)对正义的不同理解 57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正义价值 61

(三)正义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最高价值 63

二、效益: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评价尺度 65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效益价值之基本含义 65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效益价值之实现 66

(三)效益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评价尺度 68

三、秩序: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内在需求 69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秩序价值之含义 69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秩序价值之体现 70

(三)秩序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之内在需求 72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 74

第一节 民族经济平等权 74

一、民族经济平等权之含义 75

二、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 79

三、民族经济事实上不平等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82

(一)民族经济事实上不平等的表现 82

(二)民族经济事实上不平等的原因 85

四、理解民族经济平等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91

(一)民族经济平等权与绝对经济平均主义 91

(二)民族经济平等权与合理的经济差别待遇 92

(三)民族经济平等与民族经济不歧视 93

(四)民族经济平等与民族偏见和歧视 95

第二节 民族经济发展权 97

一、民族经济发展权的由来和含义 97

(一)民族经济发展权的由来 97

(二)民族经济发展权的含义 100

二、民族经济发展权的主体、内容、客体 101

(一)民族经济发展权的主体 101

(二)民族经济发展权的内容 104

(三)民族经济发展权的客体 106

三、民族经济发展权实现的功用分析 107

四、民族经济发展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0

第三节 民族经济自治权 114

一、民族经济自治权的属性、主体和基本含义 114

(一)民族经济自治权的权利和权力属性 114

(二)民族经济自治权的主体 117

(三)民族经济自治权的基本含义 121

二、民族经济自治权的内容 123

(一)财政税收自治 124

(二)外贸自治 130

(三)自然资源开发自治 133

(四)经济管理自治 136

第四节 民族经济获得帮助权 140

一、民族经济获得帮助权的含义 141

二、民族经济获得帮助权之实现形式 144

(一)财政帮助 145

(二)资源补偿 147

(三)金融扶持和帮助 148

(四)经济对口支援 151

(五)扶贫帮助 152

(六)资金帮助 153

(七)民族贸易扶持和优惠 154

(八)基础设施建设 157

三、民族经济获得帮助权所存问题之分析 159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的运作 165

第一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保障 166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之基本原则 166

(一)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原则 167

(二)平等权原则 168

(三)特别保护原则 170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程序之功能分析 171

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保障之现状 174

(一)初步形成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体系 174

(二)基本具备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体制 177

(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具备基本的程序 180

四、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保障所存在问题之分析 184

(一)缺乏完备的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体系 184

(二)一些立法内容滞后 185

(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完整,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 187

(四)立法语言模糊和政治语言的存在,立法的可操作性差 188

(五)立法权限不明 190

(六)少数民族参与立法的机制不畅,部门立法现象严重 191

第二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执法保障 193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执法保障之基本原则 194

(一)依法行政原则 194

(二)从属原则 195

(三)效能原则 196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执法保障之表现形式 196

(一)行政许可 197

(二)行政奖励 198

(三)行政征收 198

(四)行政处罚 199

(五)抽象行政行为 200

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执法保障存在之主要问题 201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 201

(二)不依法行政的存在 203

(三)民族执法干部素质较低 205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监督保障 206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监督保障之功能 207

(一)维护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制的统一 207

(二)确保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 209

(三)防止权力滥用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侵害 209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监督保障的构成 210

(一)法律监督主体 210

(二)法律监督对象和客体 211

(三)法律监督内容 212

(四)法律监督方式和程序 212

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监督保障之主要问题 213

(一)监督主体的非职业化、非专门化 214

(二)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权力的严重失衡 215

(三)监督程序的严重缺失 216

(四)缺乏具体的监督标准 217

(五)传统监督观念的消极影响 218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救济 219

第一节 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含义和主要动因 219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含义 219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主要动因 221

(一)权力滥用 222

(二)权利冲突 224

(三)权利滥用 228

第二节 法律救济: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救济的主导方法 228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方法 228

(一)民事救济 229

(二)行政救济 230

(三)刑事救济 232

(四)宪法救济 232

二、法律救济: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救济的主导方法 235

(一)现代社会对私力救济的否定 236

(二)公助救济的局限 237

(三)权力滥用制约政治救济 238

(四)法律救济的优势 239

第三节 诉讼救济: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最后保障 242

一、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与诉讼救济 242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经济权利诉讼救济 244

三、诉讼救济: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最后保障 248

(一)诉讼救济与行政救济 249

(二)诉讼救济与民事救济 250

(三)诉讼救济与宪法救济 251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现状 252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所取得的成就 253

(一)法律救济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53

(二)行政救济效果突出 253

(三)司法救济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254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所存问题之分析 255

(一)贫困的权利法律救济观念 255

(二)法律救济依附于政治救济 256

(三)法律救济方法的不完整 257

(四)法律救济程序的缺失与轻视 258

第五章 研究结论:解决问题基本路径的探索 260

一、价值平衡:传统价值观的革新 260

(一)树立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第一价值取向 261

(二)树立权利本位观念,去除权力本位思想 264

(三)集体权利与个人权利的并重 264

二、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运作的完善 266

(一)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立法 266

(二)加强行政执法和法律监督 267

(三)加强和完善司法或诉讼保障 269

(四)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程序 277

三、法律保障方式与政策保障方式的协同 280

(一)协同的必要性 280

(二)法律与民族政策的协同 282

(三)法律与民族政策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84

四、民族社团的完善 286

(一)民族社团概述 286

(二)民族社团对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功能 290

(三)完善民族社团的构想 292

五、少数民族的有效参与 297

结语 300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