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驰骋伟大艺术的天地  鲁迅小说研究史
驰骋伟大艺术的天地  鲁迅小说研究史

驰骋伟大艺术的天地 鲁迅小说研究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吉鹏等编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06032591
  • 页数:443 页
图书介绍:
《驰骋伟大艺术的天地 鲁迅小说研究史》目录

上篇 鲁迅《呐喊》《彷徨》研究史&王吉鹏 臧文静 3

导论 3

第一章 感悟式的印象批评—《呐喊》《彷徨》研究的初兴(1919-1927) 9

第一节 最初的感性回应—《狂人日记》的最早评论 9

第二节 单篇作品的印象解读—《呐喊》结集前的研究 14

第三节 褒扬与否定中的深入—《呐喊》结集后的研究 21

第四节 文本的多种分析—《彷徨》出版后的研究 35

第二章 阶级斗争中的深入理解—《呐喊》《彷徨》研究的发展(1927-1936) 42

第一节 “左”倾思想下的质疑—“革命文学”论争中太阳社、创造社的误读 42

第二节 论争后的沉淀—刘大杰、林语堂等人的再评价 5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兴起—从冯雪峰的研究到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58

第四节 学理精神的勃兴—李长之《鲁迅批判》及其他 64

第五节 盖棺定论及史料汇编—鲁迅逝世后的悼念与研究 82

第六节 研究的深入和推广—文学史著作和比较研究及其他 92

第三章 逐步学理化的研究—《呐喊》《彷徨》研究的深入(1936-1949) 97

第一节 政治革命“镜子说”的形成和发展—《鲁迅全集》出版后的研究 97

第二节 艺术研究的新兴—巴人《鲁迅的创作方法》和吕荧《鲁迅的艺术方法》等 105

第三节 学理研究的开拓—欧阳凡海《鲁迅的书》和茅盾《论鲁迅的小说》等 114

第四节 论争中的深入与提高—关于《明天》《阿Q正传》的讨论 121

第四章 政治革命学说一统天下—《呐喊》《彷徨》研究的兴盛(1949-1976) 132

第一节 小说研究的繁荣景象—许杰、王西彦、徐中玉、冯雪峰、巴人等的研究 132

第二节 政治革命体系的形成—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等 141

第三节 研究的深入和普及—许钦文、朱彤、王瑶、冯雪峰、何其芳等的研究 147

第四节 阴谋学术与艰难掘进—“文革”十年中的研究 156

第五章 整体视野下的深入拓展—《呐喊》《彷徨》研究的丰收(1976-1989) 161

第一节 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吴中杰、陈鸣树、杨义、林非等的研究 161

第二节 艺术探索的兴起—孙中田、邵伯周、刘家鸣等的研究 170

第三节 比较文学研究的收获—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和李春林、刘柏青、张华、彭定安等的研究 177

第四节 形象研究的开展及其争论—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和赵持平、王吉鹏等的研究 187

第五节 本体研究的丰碑—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 194

第六节 社会历史学派的新生机和文学史著作—陆耀东、丁尔纲、范伯群、冯光廉、严家炎、唐弢、杨义等的研究 202

第七节 新体系和新解读—接受美学、心理学、系统论等新方法的运用 211

第六章 主体研究与新话语并进—《呐喊》《彷徨》研究的拓展(1990-2001) 220

第一节 主体学派的崛起—汪晖《反杭绝望》及薛毅的研究 220

第二节 综合研究的新生机—林非、卢今、胡尹强等的研究 231

第三节 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及程致中等的研究 241

第四节 国内比较研究的新成果—张梦阳、王富仁、刘玉凯等的研究 250

第五节 文本重读的新开创—王富仁、钱理群等的“细读” 263

第六节 艺术探索的新范式—叶世祥、皇甫积庆等的研究 274

第七节 文化人类学视角开创新局面—杜圣修、陈爱强、张全之、李林荣、王献永等的研究 283

第八节 素质教育带来新任务—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294

结语 303

下篇 鲁迅《故事新编》研究史&王吉鹏 李红艳 309

导论 309

第一章 随感式印象批评—建国前的《故事新编》研究(1923-1949) 315

第一节 感性的篇章解读—《故事新编》研究的滥觞 315

第二节 学理精神的勃兴—《故事新编》研究的发展 324

第二章 政治革命理论单一视角下的阐释—建国至“文革”期间的《故事新编》研究(1949-1976) 333

第一节 在论争中艰难的掘进—体裁性质与“油滑”的论争 333

第二节 单篇分析的成果—何家槐《〈故事新编〉及其它》以及其他人的研究 343

第三节 论争的继续发展—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的研究 347

第四节 阴谋学术下的扭曲及学者们的努力—“文革”十年中的研究 351

第三章 多元化的纵深发展—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故事新编》研究(1976-1989) 354

第一节 在思想解放浪潮下—体裁性质、“油滑”、创作方法讨论的进展 354

第二节 具有开拓意义的里程碑—王瑶《〈故事新编〉散论》 363

第三节 学理化的深入探讨—冯光廉、钱理群、李万钧、陈平原、殷国明等的研究 370

第四节 阐释性研究的新成果—李希凡、孙昌熙、张仲浦、丁尔纲等的研究 379

第五节 文本精神的科学把握—周凡英《〈故事新编〉新探》 385

第六节 论争后的结晶—李桑牧《〈故事新编〉的论辩和研究》 389

第七节 全新的学术境界—林非《论〈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及历史意义》 397

第四章 多维视野下的新气象—九十年代以后的《故事新编》研究(1990-2002) 405

第一节 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刘家鸣、吴颖、吴秀明、王富仁、万晓等的研究 405

第二节 深入主体的理性整合—陈慧忠、阎庆生、皇甫积庆、李怡等的研究 411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带来新超越—陈改玲、陈方竞、钱理群、姜振昌等的研究 416

第四节 在中西文化的广袤时空中—严家炎、徐行言、韩云波、李希凡、刘玉凯等的研究 425

第五节 综合研究的新开拓—王吉鹏、尹慧慧《论〈故事新编〉》 429

第六节 诗学宇宙的无尽探寻—郑家健《被照亮的世界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 433

结语 439

后记 4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