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乡土司法  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
乡土司法  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

乡土司法 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其才,周伟平,姜振业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692444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关注司法实践领域,具有较多的历史考察和实地调研,但是所收录的内容庞杂,经过二次修改后好多了,观点凝练。
《乡土司法 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目录

导论 1

一、杨村概况 2

二、研究综述 3

三、研究意义 6

四、研究过程 9

五、基本观点 11

六、创新之处 13

七、本书结构 14

上篇 法庭概况篇 16

一、杨村人民法庭概貌 16

二、杨村法庭的历史发展 22

三、杨村法庭成员的内部关系 24

四、杨村法庭的经费收支状况 29

五、人民法庭的任务、功能 34

六、人民法庭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47

七、人民法庭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关系 59

八、人民法庭与上级人民法院的关系 68

九、人民法庭与“四大班子”的关系 78

十、从个案看人民法庭与当地人大、政府的交往方式 87

十一、人民法庭与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的关系 95

十二、人民法庭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100

十三、关于人民法庭的“行风评议” 101

十四、人民法庭之存废 103

中篇 法庭法官篇 107

一、杨村法庭庭长赵辉的法院工作经历 107

二、杨村法庭的一天 109

三、透过“司法手段”看法官 114

四、副庭长钱雄 115

(一)个人形象 115

(二)工作作风 117

(三)对杨村法庭的治理 123

(四)对法庭工作的感慨 126

(五)未来的职业走向 131

五、助理审判员孙强 132

(一)“专业的执行官” 132

(二)“独爱杯中物,酒是遮羞布” 133

(三)“世事练达” 136

六、书记员李明 138

七、法官们有限的权利和权力 142

八、人民陪审员角色的实证分析 145

九、裁判文书的签发与法官的职业观念 149

十、杨村法庭法官的当事人观 154

(一)法官如何理解当事人问题 154

(二)法官眼中的当事人类别 155

(三)法官针对不同类型当事人的不同对策 158

(四)法官为何持有如此的当事人观念 180

十一、法官的诉讼代理人、法律服务人员观 185

十二、杨村法庭法官的证据观 192

(一)法官面对举证能力较弱的当事人 193

(二)法官获取证据能力的局限 194

(三)法官偏爱言词证据 195

(四)法官独特的证据观念 199

十三、杨村法庭法官的职业伦理 203

(一)审判公正 203

(二)审判效率 216

(三)审判涵养 222

十四、法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观 227

下篇 法庭运行篇 231

一、杨村法庭案件的来源、数量、种类 231

二、立案方式的变易及其他 237

(一)诉讼流程中的立案 237

(二)现行立案方式存在的问题 239

(三)法官行为的理据 244

三、杨村法庭的文书送达 245

四、杨村法庭的调查取证 249

(一)“主动为常态,被动为例外” 249

(二)法官“主动”的原因 253

(三)法官“被动”的缘由 255

五、杨村法庭的案件审理过程 258

六、杨村法庭法官调解的“术”与“观” 280

(一)贯穿案件解决过程的调解 283

(二)法官的调解术 288

(三)法官的调解观 300

七、乡土社会语境中的法官判决模式 308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 308

(二)相邻权纠纷案件 312

(三)法官在办理案件中所利用的各种资源 317

(四)法官的司法经验—为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而努力 318

(五)法官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判决 321

(六)判决模式 323

(七)法律对法官的规范—一个未竟的话题 327

八、杨村法庭的裁判依据 328

(一)裁判依据适用的难题 329

(二)司法解释—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 331

(三)习惯法—另一种裁判依据 333

九、杨村法庭应对“执行难” 337

(一)县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 338

(二)“执行难”及其对策 341

(三)杨村法庭案件执行的实际过程 348

十、杨村法庭审理后的工作 352

结语:乡土司法 356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性 356

二、乡土司法的特点 360

三、杨村人民法庭的“乡土司法”品性 363

附录一 杨村人民法庭调查散记 365

一、华北平原上的杨村 366

二、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乡镇合并和乡镇机构的存与废 370

三、杨村的社会属性 375

四、杨村乡民生活情境 376

五、村庄政治与派性斗争 382

六、婚姻继承习俗及其对乡民生活的影响 384

七、乡民的法律意识 387

八、乡镇法律服务所 391

附录二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法发〔1999〕20号) 396

附录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法发〔2005〕16号) 400

主要参考文献 408

后记 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