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明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0106854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经济危机产生的规律以及经济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目录

第一章 经济危机理论的古典形式 1

一、引言 1

二、萨伊定律的形而上学均衡 2

三、李嘉图对“无危机论”的支持 7

四、西斯蒙第与萨伊、李嘉图的争论 9

五、麦克库勒赫与西斯蒙第的论战 16

六、马尔萨斯与萨伊的争辩 18

七、李嘉图与马尔萨斯的论战 24

八、结论 28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周期思想的发展与古典模型 30

一、引言 30

二、探索经济危机问题的历史进程 31

三、对古典模型的批判 50

四、结论 63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危机分析模型的结构、内容与特征 66

一、引言 66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68

三、《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 72

四、经济周期及其运转机制 93

五、世界市场危机的实现机制 97

六、危机一般、危机特殊、危机个别 104

七、结论 111

第四章 马克思金融危机分析模型的结构、要素与机制 113

一、引言 113

二、危机的可能性中包含着金融危机的一般要素 114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中包含着金融危机的现实要素 116

四、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 118

五、资本主义信用关系与金融危机 122

六、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 128

七、虚拟资本与金融危机 132

八、金融危机的类型 136

九、国际信用、贵金属的流动与金融危机 138

十、结论 141

第五章 对危机必然性的质疑与争论——第二国际理论家们的观点 144

一、引言 144

二、危机可以被克服——伯恩斯坦的见解 145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决定了危机不可避免——考茨基的理由 148

四、垄断不能消除危机——希法亭的观点 152

五、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危机不可避免——卢森堡的观点 165

六、结论 175

第六章 经济周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177

一、引言 177

二、学说的形成过程 178

三、主周期与短周期 183

四、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185

五、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及实现机制 189

六、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关系 195

七、经济周期的非马克思主义传统模型 199

八、结论 215

第七章 崩溃模型及其演变 216

一、引言 216

二、伯恩斯坦的缓和论 217

三、库诺夫、施密特的崩溃论 219

四、考茨基的崩溃论 221

五、卢森堡、格罗斯曼、鲍威尔、斯威齐的崩溃论 227

六、苏联学者的崩溃论——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 230

七、结论 237

第八章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三部类结构模型 239

一、引言 239

二、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 241

三、杜冈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其理论价值 244

四、史实检验 255

五、评价 261

第九章 苏联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 268

一、重申马克思模型的基本方法 269

二、瓦尔加模型的主要理论贡献 275

三、门德尔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阐释 279

四、门德尔逊对马克思经济危机分析模型的史实检验 286

五、教科书模型 300

六、教科书模型的改进型 300

七、结论 309

第十章 经济周期的“长波”模型 310

一、引言 310

二、“长波”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311

三、中国学者对“长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23

四、小结 328

第十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经济危机分析模型的现代阐释 329

一、引言 329

二、利润率下降模型 330

三、消费不足模型 340

四、过度积累模型 344

五、比例失调模型 345

六、三层次模型 347

七、引入生态要素后的危机模型 348

八、引入国家要素后的危机模型 351

九、通过“六册结构”体系推测危机理论 354

十、对马克思经济危机分析模型的批评 355

十一、结束语 358

第十二章 从西方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模型 361

一、引言 361

二、反危机的办法为什么是“越来越少的办法” 362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国民经济总量均衡 364

四、资本主义反危机的实践及其局限性 369

五、资本主义反危机的理论与政策主张 381

六、基本结论 387

第十三章 中国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 389

一、引言 389

二、研究历程 390

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 397

四、危机的传导机制 402

五、中间性危机、结构性危机 408

六、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 411

七、经济周期的变形及其原因 414

八、对“滞胀”现象的解释 421

九、从蔑视反危机到重视反危机 423

十、在“六册结构”体系下推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428

十一、小结 429

第十四章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431

一、引言 431

二、最初的研究 433

三、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 435

四、中国经济周期的类型与特征 440

五、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必然性 446

六、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根源 448

七、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传导机制 457

八、台阶式发展思想与经济周期 462

九、驾驭周期 464

十、方法论反思 471

十一、结束语 484

主要参考文献 486

后记 5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