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  1966-2006  上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  1966-2006  上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 1966-2006 上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其政,吴书贵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2830939
  • 页数:4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自1966年至2006年40年来的成果总结。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 1966-2006 上》目录

(上册) 3

第一篇 地震监测 3

第一章 地震监测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3

第一节 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 3

第二节 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发展综述 16

第三节 地形变观测系统的发展 22

第四节 地电观测系统的发展 35

第五节 地磁观测系统的发展 39

第六节 地下流体观测系统的发展 56

第七节 地震信息通信系统 62

第二章 地震监测信息技术及其进步 67

第一节 地震观测技术 67

第二节 地磁观测技术 101

第三节 地电与电磁扰动观测技术 109

第四节 地壳形变观测技术 117

第五节 地下流体动态观测技术 135

第六节 地震前兆监测组网与公用技术 140

第七节 地震通信技术 160

第三章 地震监测信息网络及其布局 170

第一节 地震观测台网 170

第二节 地磁观测台网 200

第三节 地电观测台网 209

第四节 地形变观测台网 218

第五节 地下流体观测台(井)网 232

第六节 地震信息网络 237

第四章 地震监测信息的产出与共享 243

第一节 地震观测基本数据 243

第二节 地震前兆监测数据 251

第三节 地震信息共享服务 254

第五章 地震监测环境与台站建设 259

第一节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 259

第二节 地震监测台站辅助设施 264

第三节 地震监测台站建设 266

第六章 重要科技攻关与工程建设项目 270

第一节 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分析处理系统(768工程) 270

第二节 全国地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837工程) 275

第三节 地震监测台站基础设施和监测环境优化改造 278

第四节 数字地震与前兆观测试验系统的研制(85-907) 283

第五节 中短期地震前兆仪器研制与实用化研究(95-04-02) 285

第六节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和地震前兆台站(网)技术改造(95-01) 289

第七节 全国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与完善(95-02-01) 293

第八节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99

第九节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设 305

第十节 新型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研制 319

第十一节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 323

第十二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27

第七章 地震监测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 336

第一节 地震核查 336

第二节 水库地震监测 338

第三节 火山监测 342

第四节 油田地震活动监测 343

第五节 地磁测量 344

第二篇 地震预测预报 349

第一章 地震预测预报实践回顾 349

第一节 我国地震活动和地震灾害的基本背景 349

第二节 地震预测预报的提出与准备 350

第三节 地震预测预报的广泛实践 353

第四节 地震预测预报的稳步发展 359

第五节 地震预测预报的深化探索 363

第六节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368

第七节 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主要成就 380

第二章 地震预测的科学思路 388

第一节 地震成因研究历史 388

第二节 震源孕育和地震前兆模式 391

第三节 渐进式地震预报 399

第四节 块、带、源、兆——协同分析预报 402

第五节 地震预报的途径与方法 409

第六节 地震综合预报 412

第三章 地震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发展 415

第一节 地震学预测分析方法 415

第二节 地震与地形变/地应力/重力相关性分析方法 427

第三节 地震与地磁/地电/电磁扰动与辐射相关性分析方法 433

第四节 地震与地下流体物理化学动态相关性分析方法 441

第五节 综合分析方法 445

第六节 群测群防常用的前兆分析方法 451

(下册) 453

第四章 重要科技攻关项目 453

第一节 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研究 453

第二节 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 455

第三节 短临预报方法及理论攻关研究 459

第四节 强地震中短期(一年尺度)预报技术研究 462

第五节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1998~2003) 468

第六节 强地震短期预测方法和物理基础研究 473

第七节 中国地震震例研究 481

第八节 现代化震情分析会商系统建设 486

第五章 地震预测预报实验场 490

第一节 概述 490

第二节 几个实验场的实施与进展 491

第三节 经验教训 506

第六章 地震现场监测预报 510

第一节 国内地震现场工作部分实例 510

第二节 震后趋势与地震类型判定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555

第三节 国外地震现场工作 571

第七章 典型地震预测预报事件解读 581

第一节 海城地震 581

第二节 松潘地震 585

第三节 唐山地震 595

第四节 丽江地震 608

第五节 唐山、海城、龙陵、松潘等大震异常特征的对比分析 616

第六节 几次大震在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的意义与价值 620

第七节 地震前兆复杂性的讨论 625

第八节 政府的综合决策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 630

第三篇 地震监测预报综合管理 635

第一章 地震工作体制与机构 635

第一节 地震工作体制沿革 635

第二节 中国地震工作机构沿革 637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法制化建设 659

第一节 法律法规与部门建章立制 659

第二节 业务工作制度 683

第三节 科技行为规准 697

第四节 辅助管理与业务协调组织 718

第三章 发展规划(地震监测预报部分摘编) 724

第一节 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地震部分) 724

第二节 1970~1974年全国地震工作五年规划 725

第三节 1978~1985年全国地震工作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727

第四节 1981~1990年全国地震科学工作长远计划要点(草案) 732

第五节 1986~1990年地震重点工作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734

第六节 地震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737

第七节 国家地震局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重点项目计划 740

第八节 中国地震局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744

第九节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746

第十节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750

第十一节 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 753

第四章 地震监测预报科技成果 762

第一节 全国科学大会奖 762

第二节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763

第三节 中国地震局科技成果奖 765

第四节 省级科技进步奖 794

第五节 其他奖励 796

第五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 798

第一节 中国与亚洲有关国家双边合作与交流 798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有关国家双边合作与交流 806

第三节 中国与澳洲有关国家双边合作与交流 807

第四节 中国与欧洲有关国家双边合作与交流 808

第五节 中国与美洲有关国家双边合作与交流 816

第六节 中国与美国双边合作与交流 818

第七节 中国与相关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 825

第六章 人才与队伍建设 837

第一节 激励政策 837

第二节 专业培训 846

第三节 人员与机构 855

附录1 港澳地震工作机构 864

附录2 台湾地区地震观测预测研究 866

附录3 中国地震学会及其各分支机构构成一览表 891

附录4 我国科学家在主要国际性学术组织与期刊任职情况 892

附录5 《中国震例》目录 895

附录6 常用地震前兆测项代码、量纲与单位、数据格式 900

附录7 地震监测预报大事记 904

参考文献 9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