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全宋文  第43册
全宋文  第43册

全宋文 第43册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枣庄,刘琳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618684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历经20年的爬梳剔抉、搜辑校点,历尽整理、出版过程中的坎坷曲折,备受学界关注的煌煌巨编——《全宋文》行将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举,古籍整理事业的丰硕成果。《全宋文》刊行,与已出版的《全宋诗》、《全宋词》和正在陆续出版的《全宋笔记》(已出二辑)一起,共同构建了宋代比较完备的资料库的主体部分。这也是最早合璧的按现代学术规范整理而成的断代诗词文总集。如果加上《长编》、《宋史》等已正式出版史部书的校点本,及正在整理的《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宋代资料书,必将对宋代文史哲的研究产生历久而弥远的影响。 《全宋文》由曾枣庄、刘琳先生主编,在四川大学古籍所全体同志及京、沪、蓉等地部分校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编纂而成。是书于1985年发凡起例,在项目论证时,就有许多反对意见。在邓广铭、程千帆、缪钺先生等的大力支持下,以周林先生为主任委员的全国高...
《全宋文 第43册》目录
标签:主编

全宋文卷九一八 2

苏洵一 2

上皇帝书 2

上六家谥法议 12

议修礼书状 12

全宋文卷九一九 14

苏洵二 14

上韩枢密书 14

上富丞相书 17

上文丞相书 19

上田枢密书 21

上余青州书 23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5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 28

上欧阳内翰第三书 29

上欧阳内翰第四书 30

上欧阳内翰第五书 31

全宋文卷九二○ 33

苏 洵三 33

上王长安书 33

上张侍郎第一书 34

上张侍郎第二书 35

上韩舍人书 36

上韩丞相书 37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 38

与梅圣俞书 40

答雷太简书 41

与杨节推书 42

与吴殿院书 43

谢赵司谏书 44

上张文定公书 45

谢张文定公书 47

上府倅吴职方书 48

与孙叔静 50

与君懿郎中帖 51

与提举监丞帖 51

谢相府启 52

贺欧阳枢密启 53

送吴侯职方赴阙引 53

送石昌言使北引 55

题张仙画像 56

全宋文卷九二一 57

苏 洵四 57

几策 57

審势 57

審敌 61

权书 66

权书叙 66

心术 66

法制 68

强弱 69

攻守 70

用间 72

孙武 73

子贡 75

六国 76

项籍 77

高祖 79

全宋文卷九二二 81

苏 洵五 81

衡论 81

衡论叙 81

远虑 81

御将 84

任相 86

重远 88

广士 90

养才 92

申法 94

议法 96

兵制 98

田制 100

全宋文卷九二三 104

苏 洵六 104

六经论 104

易论 104

礼论 106

乐论 107

诗论 109

书论 110

春秋论 112

全宋文卷九二四 115

苏 洵七 115

太玄论 115

太玄论上 115

太玄论中 117

太玄论下 118

太玄总例 并引 120

四位 120

九赞 121

八十一首 122

三方 123

三州 126

九部 127

三家 128

揲法 128

占法 129

推玄算 130

求表之赞 130

历法 131

全宋文卷九二五 133

苏 洵八 133

洪范论 133

洪范论叙 133

洪范上 134

洪范 中 并图 135

一图指传之谬 137

一图形今之意 138

洪范下 139

洪范后序 140

史论 142

史论引 142

史论上 142

史论中 144

史论下 146

谏论 148

谏论上 148

谏论下 149

全宋文卷九二六 151

苏 洵九 151

制敌 151

喾妃论 152

管仲论 153

明论 155

三子知圣人汙论 156

辨姦论 157

利者义之和论 159

谥法总论 160

论诸家谥法 161

名二子说 161

仲兄字文甫说 162

全宋文卷九二七 164

苏洵一○ 164

苏氏族谱亭记 164

张益州画像记 165

彭州圆觉禅院记 168

极乐院造六菩萨记 169

木假山记 170

老翁井铭 171

王荆州画像赞 172

吴道子画五星赞 172

谱例序 173

苏氏族谱 174

族谱后録上篇 179

族谱后録下篇 181

大宗谱法 184

丹稜杨君墓誌铭 186

雷太简墓铭 186

祭史彦辅文 187

祭任氏姊文 188

祭亡妻文 189

祭姪位文 190

祭史亲家祖母文 190

全宋文卷九二八 191

元绛一 191

陈升之起复集贤相制 191

除韩琦京兆尹再任判大名府制 192

皇弟頵两镇进封嘉王制 193

韩绛罢相入官知邓州制 194

大飨明堂御札 195

熙宁七年南郊赦天下制 196

韩绛罢相进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制 197

赐王广渊张诜奖论诏 198

赐宰臣韩绛已下上尊号不允批答 198

赐宰臣王安石已下乞御正殿复常膳不允批答 198

赐宰臣韩绛免恩命不允批答 199

赐陈升之免恩命不允批答 199

赐皇伯宗谔免恩命不允批答 200

越州谢上表 200

谢致仕表 201

乞敕封南海洪圣广利王奏 202

宜以僖祖之庙为太祖议 203

全宋文卷九二九 205

元 绛二 205

谢李运使帖 205

答丘道源帖 206

与徐道士帖 206

追荣集序 207

鹿苑寺记 208

公使库记 209

台州杂记 209

祀南海洪圣广利王碑 211

集英殿秋宴教坊致语 212

勾合典 212

勾小儿队 213

队名 213

问小儿队 213

小儿致语 213

勾杂剧 214

放小儿队 214

勾女弟子队 214

队名 214

问女弟子 215

女弟子致语 215

勾杂剧 215

放女弟子队 216

全宋文卷九三○ 217

释怀琏 217

乞归山表 217

答孙莘老书 218

高赋 219

请河北河东沿边安抚等所至州县不得令人出城迎送奏 219

乞检括蔡州无税荒闲田土奏 220

二府大臣宜于端门前置大第奏 220

请以中制为长公主治第奏 220

王举元 221

乞严戒诸路州军不得擅配罪人往沙门岛奏 221

韩综 222

郡厅壁题名记 222

甯智 224

创建文庙碑记 224

程师孟 225

引水淤田事奏 225

与荣阇黎帖 226

与王安石启 227

欧冶亭序 227

王晳 228

耀州富平县唐李太尉祠堂记 228

平叔 229

王母宫题名 229

石祖仁 230

请下太常礼院定夺承祖重服事奏 230

赵宗旦 231

乞宗室有疑难事许上殿敷奏 231

皇亲趁朝顾借驺从事奏 231

沈扶 232

乞存恤邵武军曾均打杀阿黄公案照证人奏 232

焦庭坚 233

重修渊德侯庙记 233

陈翥 234

桐赋 并序 234

桐谱序 236

西山植桐记 237

西山桐竹志 238

释普庄 239

圣宋江宁府江宁县牛首山崇教寺辟支佛塔记 239

全宋文卷九三一 241

蒋概 241

龙泉县创建城隍祠记 241

巴东龙昌洞行记 242

归州怀忠堂记 244

宋克隆 245

高要七星岩题名 245

张惟吉 245

乞中省奏子弟恩比閤门使例奏 245

李思聪 246

进洞天海嶽表 246

乞进洞天海嶽名山图状 247

三界詠序 248

张茂则 249

乞差近上臣僚赴二股河同议闭塞北流奏 249

乞以宋昌言程昉同领决河役事奏 249

开修二股河为便奏 249

乞军器四库监官以三年为界奏 250

相度虏使驿路奏 250

龚鼎臣 251

上慈圣皇后乞罢簾前奏事奏 251

再上慈圣皇后乞还政事 251

上慈圣皇后乞归还御宝奏 253

请讲官仍旧侍立奏 253

群居治五经序 254

述医 255

宋故仙游县太君龚夫人墓誌铭 并序 256

楚建中 258

救接环庆缘边熟户奏 258

邠州石室题名 259

全宋文卷九三二 260

丁宝臣 260

捍海塘石隄记 260

嵊县旧学记 262

修南雄州城记 263

王载墓誌铭 264

唐介 265

尊皇太后册文 265

潭州通判谢上表 266

劾文彦博疏 267

乞解言职疏 268

论政疏 268

请慎用诸路所举之人奏 268

请禁缘边军士采?蒲纳地利钱疏 269

劾王素疏 269

乞正韩绛中伤大臣之罪奏 269

劾陈旭疏 270

乞行执奏敕疏 270

乞下诏收执奏敕奏 271

乞罢黜魏瓘奏 271

启圣院内造龙凤车议 271

敕赐寿圣禅院额碑 272

与孙舍人帖 273

贾逵 274

军员赴朝开闭城门事奏 274

乞察种谔妄兴边事奏 275

乞许安南诸军身亡者家属于所在关请见钱奏 275

请止依东南队法教习士卒奏 275

冯文显 276

北嶽题名 276

全宋文卷九三三 277

王说 277

李陆二公祠堂记 277

四明慈溪县重建二桥记 278

林亿 280

校正黄帝内经素问序 280

补注本草总叙 281

伤寒论注释序 284

金匮要略方论序 285

校正黄帝鍼灸甲乙经序 286

校正金匮玉函经序 287

校定脉经序 287

备急千金要方序 289

校正千金翼方序 290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292

王夷仲 293

重修仙鹤观记 293

全宋文卷九三四 296

祖无择一 296

欧阳文忠公除吏部侍郎告词 296

谢到任表 297

论孔宗愿袭文宣公奏 298

乞中书门下二省东西对移奏 298

上安抚张杂端书薦孙复牛仲容 299

与张郎中书 300

与旴江李泰伯启一 301

与旴江李泰伯启二 301

与旴江李泰伯启三 302

与旴江李泰伯启四 303

与旴江李泰伯启五 303

贺中书傅舍人启 304

与丘道源寺丞帖一 305

与丘道源寺丞帖二 305

与丘道源寺丞帖三 305

与丘道源寺丞帖四 306

与丘道源寺丞帖五 306

与丘道源寺丞帖六 306

与丘道源寺丞帖七 307

与丘道源寺丞帖八 307

与丘道源寺丞帖九 308

与丘道源寺丞帖一○ 308

全宋文卷九三五 309

祖无择二 309

刻经效方序 309

群公送潘君秘校赴颍上诗序 310

河南穆公集序 311

李泰伯退居类稿序 312

题宜春台诗序 313

连席秀才字序 314

进士魏舜元字序 315

进士策问一 316

进士策问二 316

进士策问三 317

蔡州新建学记 317

京东路转运使厅名记 318

京东路转运使厅刻奖论敕记 319

申申堂记 320

知雄堂记 321

郴州学记 322

全宋文卷九三六 324

祖无择三 324

袁州庆丰堂记 324

唐韩文公庙记 325

袁州东湖记 327

钦奉堂记 328

鼎州桃源观题名 329

南海庙题名 330

阳春铜石岩题名 330

连州大云洞题名 330

堵田仰山新庙题名 331

三洲岩铭 331

宋故赠尚书工部侍郎清河张君神道碑铭 332

郑都官墓表 334

颍川陈君神道碑铭 335

全宋文卷九三七 338

祖无择四 338

宋故朝散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致仕上轻车都尉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赐紫金鱼袋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侍郎任公墓誌铭 338

宋故朝请大夫尚书礼部郎中上护军范阳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祖公墓誌铭 并序 345

祭故郓州孔给事文 348

知袁州日谒仰山庙祝文 349

祈雨祝文 349

谢雨祝文 350

秋祭祝文 350

春祭祝文 351

祭韩文公祝文 351

祭郑都官祝文 352

为病设醮青词 352

全宋文卷九三八 354

李大临 354

欧阳修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制 354

论水災乞速定副贰之位奏 355

缴李定词头奏一 356

缴李定词头奏二 356

唐安修城记 357

圣兴寺护浄门屋记 359

李定 360

与丘道源殿丞帖一 360

与丘道源殿丞帖二 361

晋桓简公庙记 361

姚奭 363

宋尚书屯田郎中姚奭妻米氏墓誌铭 363

宋何庆之墓誌铭 并序 363

席平 365

议职制条与断狱条奏 365

仙壇寺钟铭 365

李惟贤 366

乞令教坊不得于殿庭侍立班内假装使臣以为戏玩奏 366

请定上殿臣僚奏事时限奏 367

北嶽题名一 367

北嶽题名二 367

苏溥 368

昌黎先生文集后序 368

莫兼 369

达夫岩题名 369

员安舆 370

灵泉县石门院石像记 370

全宋文卷九三九 372

柳应辰 372

浯溪题记 372

澹山岩记 372

火星岩游记 373

浯溪题刻 374

三门洞题名 374

九龙岩题记 374

澹山岩题记 375

浯溪题名 375

浯溪题记 376

石角山题名 376

杜彭寿 377

跋杜尧臣留题灵岩寺诗 377

卢覬 377

普通塔记 377

刘湜 379

宽假官吏奏 379

石元孙不当量移奏 379

王傅 379

尊胜陀罗尼经幢讚 379

安道卿 381

宋重修仙鹤观实録 381

姚嗣宗 382

修扶风县庙学记 382

释希白 383

开元寺塔记 383

吴中复 384

言刘恢刘温礼责降事奏 384

劾贾黯胡揆奏 385

乞遇科场补试监生如故事奏 385

劾安保衡奏 385

请置检法官奏 386

乞提举玉隆观奏 386

乞改提举字以避先臣讳奏 386

兴庆池馆题名 387

冀国夫人任氏碑记 387

全宋文卷九四○ 389

宋仁宗一 389

尊道赋 389

即位赦天下制 390

定接对泾王仪礼诏 391

丁谓进司徒兼侍中制 391

冯拯司空兼侍中制 392

皇伯楚王元佐兼江陵牧加恩制 394

皇叔泾王元俨守太尉尚书令移两镇进封定王加恩赐赞拜不名制 395

福国长公主进封邓国长公主 396

建国长公主进封申国大长公主依前报慈正觉大师制 396

鄂国长公主进封冀国大长公主制 397

夏守恩进检校司空威塞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加恩制 398

蔚昭敏检校太傅移镇保静军节度殿前都指挥使加恩制 399

王守斌检校太保移镇感德军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加恩制 400

赵德明进尚书令加恩制 401

李公蕴检校太师加恩制 402

全宋文卷九四一 404

宋仁宗二 404

宣徽南院使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华州刺史曹玮落宣徽南院使除授左卫大将军容州管内观察使就差知莱州制 404

尚书户部侍郎知青州周起责授太常少卿知光州制 405

给事中知杭州王随责授秘书少监知通州制 405

给事中知海州王曙贬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郢州团练副使兵部郎中知光州盛度贬水部员外郎和州团练副使制 406

秘书丞监抚州盐酒税张子皋降授大理寺丞馀依旧制 406

杜尧臣等责除虞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知齐州段惟几责授太常博士差监蕲州盐酒税务制 407

朱巽宁国军节度副使梅询池州团练副使并不签书本州公事制 407

林陶检校比部员外郎充歙州团练副使不签署本州公事制 408

责曹玮等论中外敕 408

真宗丧服臣僚请听政表不允批答 410

真宗丧服臣僚请听政第二表不允批答 410

真宗丧服臣僚请听政第三表允批答 410

双日不坐诏 411

夔州引水槽筒竹木给官钱诏 411

山陵逐项不得科率诏 412

增置贵仪在淑仪之上诏 412

选人试身言书判者第推恩诏 413

接送契丹使须慎重礼貌诏 413

权住贡举一年诏 414

诫约无得枉费诏 414

发苏湖秀旁近州兵疏导积水诏 414

禁三班院吏胥邀滞使臣乞取财物等诏 415

禁在京行铺商贩人与外道进奉人员并溪洞蛮人制造违越制度器用等诏 415

转运使降充监当人不得差权知县事诏 416

诫约在京诸司勾当京朝官等早赴本司诏 416

丁谓罢相谪太子太保分司西京敕 417

懲责任中正御劄 417

任中正降太子宾客知郓州制 418

任中行度支员外郎监许州酒务任中师太常博士监宿州税制 418

客旅将到行货并须见钱买卖诏 419

转运使等举官事诏 419

冯拯守司徒兼侍中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加恩制 420

王曾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会灵观使制 421

霍炳陈州长史制 422

祖士衡落知制诰知吉州制 422

焦敏职方员外郎监渭州酒务制 423

章频比部员外郎监饶州盐酒税制 423

钱惟演枢密使制 424

宰臣等上皇帝乞皇太后五日一次坐朝表允批答 424

贬丁谓论中外诏 425

与丁谓往还人不加罪诏 425

禁直行刺配诏 4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