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雪域下的民族
雪域下的民族

雪域下的民族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毓骧,杨奇威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1536618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文化人类学读物。介绍了怒江峡谷沿岸生活的藏族,傈僳族等族群的文化、生活习俗。
《雪域下的民族》目录
标签:雪域 民族

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独龙族历史溯源 1

一、独龙江自然概貌 1

二、独龙族历代统属 3

第二章 从共耕到私耕的社会形态 6

一、刀耕火种的农业 6

(一)火山地 6

(二)水冬瓜树地 10

(三)手挖地 11

(四)园地 11

二、刀耕农业与经济形态 12

(一)公有共耕 13

(二)伙有伙耕 13

(三)私有伙耕 14

(四)私有自耕 14

三、家庭经济 14

(一)家庭手工业 14

(二)家畜饲养 18

(三)家庭副业 19

(四)物物交换 22

第三章 氏族、家庭与伦理道德观 25

一、独龙族母系社会的遗存 25

(一)婚姻形态的遗存 26

(二)家庭共居的母系社会残余 27

(三)母子(女)连名制的遗迹 28

二、氏族、家族到家庭的演变 29

(一)由母系社会到父系家族的产生 29

(二)家庭的结构与特征 31

三、婚姻形态的变迁 34

(一)“阿门”婚 34

(二)“安尼婻姆”婚 36

(三)非等辈婚 38

(四)家族内婚——亚血缘婚 39

(五)“转房”婚 40

(六)一夫一妻制 40

四、伦理道德观与家庭教育 43

(一)家庭道德 42

(二)社会道德 45

(三)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 47

(四)原始法规 49

第四章 独特的美食·渔猎和采集 51

一、主食型食物 51

(一)香醇的炒面 52

(二)鲜美的“恰饿”和“切堍” 53

(三)鱼肉和捕鱼 54

(四)酥软的肉包粑粑和菜包粑粑 55

(五)香脆的包谷片(扁) 56

(六)回味无穷的爆玉米花 57

(七)各种各样的火锅饭 57

(八)保持新鲜味道的煮食类 59

二、香浓醇厚的酒和茶 59

(一)甜美可口的水酒 59

(二)治风湿的“夏辣”和“卡冷木乔勾” 61

(三)必不可少的浓茶 61

(四)浓香的漆油蛋茶 62

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62

(一)对野生植物的采集 62

(二)野生植物加工 63

(三)野生菌的采集和食用 65

(四)野蜂采集和家蜂饲养 65

(五)岩洞中的燕窝 68

(六)稀世的药材 68

四、特殊的打茶和粉碎工具 69

(一)打茶工具 69

(二)粉碎工具 69

五、重现原始狩猎 71

(一)初见兽头 71

(二)山神的赐予 72

(三)猎神传说与祭祀 73

(四)出猎前祭猎神 75

(五)集体围猎 79

(六)个人打猎 82

六、原始捕猎工具 83

(一)弓弩和毒箭制作 84

(二)地弩制作 84

七、捕鱼工具 85

(一)竿网夹鱼 86

(二)渔网捕鱼 87

(三)渔叉戳鱼 87

(四)渔爪勾鱼 88

(五)骨钩吊鱼 88

(六)溜筒捕鱼 89

(七)筑坝捕鱼 89

(八)笼箩罩鱼 90

第五章 服装、节庆与剽牛祭天 92

一、远古衣着 92

(一)身披树叶与兽皮 92

(二)腰着麻布围兜 93

二、发饰和装饰品 95

(一)披发齐眉 95

(二)装饰品 96

三、服饰的变化 97

(一)喜着衣裤披毛毡 97

(二)喜穿怒服或缅服 98

四、纺织、染色与工具 98

(一)纺织原料 99

(二)麻线染色 99

(三)精巧的纺织工具 100

五、传统娱乐活动 101

(一)射弩 101

(二)过溜索 102

(三)过独木桥 103

(四)过藤篾桥 103

(五)爬树干、爬峭坡 104

(六)游泳 104

(七)巴楼木哇(闷水) 105

(八)扳手劲 105

(九)翻栏杆 106

(十)跳绳 106

(十一)阿开嘛 107

(十二)跷跷板 107

(十三)荡秋千 108

(十四)捡石子 108

(十五)捉迷藏 110

六、传统年节 111

(一)“卡尔江哇”节 111

(二)剽牛祭天 117

第六章 独龙江峡谷的建筑艺术 121

一、民居建筑 121

(一)巢居 122

(二)穴居 124

(三)木楞房 125

(四)竹篾房 127

(五)谷仓房 128

二、驿道建筑 130

(一)独龙江古道 130

(二)天桥与栈道 131

(三)溜索 131

(四)藤索桥 133

(五)钢索吊桥 134

三、贡独公路通车 135

第七章 独龙江的文面女 136

一、初识文面女 136

二、文面技术与姿势 138

(一)自刺 138

(二)仰文 138

(三)坐文 140

三、文面蛮历史溯源 140

四、文面女的异释 142

第八章 巫师“南木萨”与“天神” 145

一、探访“南木萨” 145

二、治病神医“南木萨” 148

第九章 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 158

一、天象与自然历法 158

(一)天象物候 158

(二)自然历法 161

二、原始记事和通信手段 162

(一)木刻 162

(二)结绳 167

(三)传递信息 168

三、语言文字 169

(一)语言系属 169

(二)语言结构及特点 170

(三)文字类型及特点 171

四、口头文学 172

(一)创世史诗 173

(二)天人起源神话 175

(三)历史传说 178

(四)民间故事 181

(五)民间歌谣 183

五、音乐和舞蹈 185

(一)歌曲与乐器的交融 185

(二)粗犷的舞蹈 186

六、民间艺人和谜语、谚语 187

(一)民间艺人 187

(二)民间谜语和谚语 187

第十章 神秘的察瓦龙 190

一、察瓦龙历史渊源 190

二、雕梁画栋的房屋建筑 194

(一)民居建筑 194

(二)官房建筑 195

(三)寺庙建筑 196

(四)牧场地房 196

(五)帐篷 197

三、丰富的食品和饮料 198

(一)甜美的饮食 198

(二)香醇的饮料 199

四、家庭与婚姻 201

(一)父系大家庭 201

(二)婚姻习俗 202

五、服饰与纺织 203

(一)绚丽的服饰 203

(二)纺织与染色 204

六、宗教、节庆与丧葬 205

(一)宗教 205

(二)节庆 206

(三)丧葬 207

第十一章 密林中的珞巴人 211

一、察隅的珞巴人溯源 211

二、经济生活 213

三、神话传说 216

四、婚丧习俗 217

(一)家庭 217

(二)婚姻 218

(三)丧葬 218

五、狩猎 219

六、饮食生活习惯与粉碎工具 221

(一)饮食 221

(二)饮料 223

(三)吸烟 224

(四)炊具 224

七、秀丽的服饰 225

(一)服饰 225

(二)纺织 226

八、干栏式木楼 227

第十二章 “西藏江南”的僜人 229

一、僜人历史溯源 229

二、家庭饲养和副业 234

(一)饲养业 234

(二)竹木加工 235

(三)金属冶炼 238

(四)纺织 240

三、美食与饮料 242

(一)美食 242

(二)饮料及其他 243

四、狩猎和采集 244

(一)狩猎 244

(二)采集 247

五、婚姻、家庭 249

(一)婚姻习俗 249

(二)个体家庭 251

(三)按父系命名 252

(四)生育 253

六、盛装的服饰与发饰 255

(一)盛装的服饰 255

(二)绚璨的发饰 259

七、干栏木楼 262

(一)木楼 262

(二)畜厩及其他 263

八、宗教与丧葬仪式 264

(一)原始宗教 264

(二)丧葬 268

(三)禁忌 271

(四)节庆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4

后记 276

返回顶部